《氓》三:爱断恩不绝
小时候读童话故事,读到结尾那句“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心满意足地合上书,睡觉去了。可随着年岁渐长,对人世的了解增多,心里难免会犯嘀咕:生活在一起了以后怎样呢?如花美眷真能敌过似水流年吗?
古老的《诗经》中有好几首关于弃妇的诗,这些女子的爱情开头都不坏,但终究逃不出情到深处情转薄的命运。在长诗《氓》中,一个女子将她恋爱、结婚直至被抛弃的经历缓缓道来,她得出一个痛苦的领悟:“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男人变了心,我们常会听到女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我为他操持家务、养儿育女,付出那么多,他怎么能这样对我?!殊不知这样的抱怨模式从《诗经》里的女子就开始了: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女子嫁给男子这么多年,承担了所有家务,起早贪黑,天天如此。可她的辛劳换来了什么?“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男子家业有成,生活安定,但对女子的态度却越来越粗暴。读到这样的诗句,心中总有丝丝凉意,从古至今数千年,很多女人还不明白,感情不是靠讲道理讲出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在男女之间行不通。他的心要是不在你身上,你耕耘得越勤,他逃跑得越快。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女子带着受伤的心回到娘家,兄弟们不能体谅她的处境,反而加以嘲笑,这大约是因为古时女子地位低下。可即便娘家人捋起袖子为她出头又怎样?男女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他人的热心肠根本帮不上忙。所幸的是,《氓》中的这位弃妇并没有歇斯底里地寻死觅活,而是选择了冷静理性地反省这段婚姻: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求爱的时候,男子发誓要与她携手到老,如今女子想起这话,徒增幽怨。接下来是两个比喻“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水汤汤终有岸,沼泽虽宽也有边,可女子的伤悲呢,却无止无境。女子不禁回忆起曾经的欢乐时光:当爱情刚刚萌芽之时,我俩还是总角之年的孩童,你爱谈天我爱笑,梦里花落知多少。男子许下的海誓山盟言犹在耳,谁料到结局竟然相反。在反思完这场婚姻悲剧之后,女子做出了决定:“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场违背了初衷的爱情她不愿再提,打起精神,把过往抛开,她与男子就此断绝。
《氓》里这个活在几千年前的女子,让我同情,更叫我佩服。对自己,她是“哀而不伤”的:男子负心,她没有一味怨恨,而是把曾经点滴的恩爱铭刻在心。失恋的女人最容易拿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样,把自己说得苦不堪言,却忘了也曾享受过“言笑晏晏”的时光。所以,不要因为你爱的人没有价值,就否认了这份情感的价值。对负心人,她是“怨而不怒”的,没有撒泼弄刁、仇恨报复、鱼死网破,而是克制地为过往画上句号。西方人讲爱情(love),只有中国人用“恩爱”这个词形容夫妻,“恩”是放在“爱”前头的。即便爱情已成往事,恩情却不能不讲;婚姻失败了,做人却不可以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