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有一项运动,从古至今,无论东西,都拥有众多爱好者,那就是登山。孔子酷爱登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翻开中国任何一位古人的文集,几乎都有关于登山的诗词文章。现代人更不用说了,挑战珠穆朗玛峰的探险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

“山”是个象形字。古人造字的时候懂得概括,下面的一横是地平线,上面画了三座山()。“三”是个特别的数字,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往往不是真的指三个,而是代表很多,像一波三折、火冒三丈、三思而后行,其中“三”都表示多。画三座山必然表示大山,那如果画两座山是什么意思?不是指数量,而是代表小山,也就是丘陵,它是“丘”字()。山的大小不太好画,就用数量的多少代表体积的大小,这也是古人的聪明之处。如果在山上加一个丘,就变成“岳”字。甲骨文“岳”字()很有趣,是高山之上再叠高山,表示崇山峻岭,在山腰还画了一棵小草,那应该是山上的植被。

人为什么要登山呢?对于这个问题,中西方人或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1924年《纽约时报》采访了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记者问他:“你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马洛里回答道:“因为山在那里。”这句话后来成了一句名言,激励着无数登山者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征服的梦想。马洛里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在一所著名的公学当老师,他有一位美丽的妻子和三个可爱的孩子,本可以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但他无法抵制征服珠峰的诱惑,他渴望成为第一个攀上这座巅峰的人。在登山之前,有位喇嘛警告他说,神会挖出他的心,献给这座从没有凡人敢登顶的雪白山峰。你要知道那是1924年,九十多年之前,登山装备非常简陋,氧气装置也很不可靠,可马洛里还是出发了。最后,他用自己的命运印证了喇嘛不祥的预言。他在登山的途中不幸丧生,直到1999年他的遗体才被一支美国探险队找到,而他是否登上过山顶,却成为永远的谜。

在马洛里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渴望征服、挑战和超越自我的激情。对他来说,登山是英雄的光辉梦想,而对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恐怕很难认同,所以我们会说“仁者乐山”,而不是“勇者乐山”。山在马洛里这样的登山家眼中是等待征服的对手,而在中国文人的眼中,它却是朋友。诗人李白是一位登山爱好者,他说自己“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去过庐山、峨眉山、岘山、终南山,甚至梦游还去了一趟“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姥山。李白和山川之间的深情就像他在《独坐敬亭山》中所写:“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与山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两两相望的知己,彼此欣赏。辛弃疾的词里也有类似的表白:“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你见我好,我见你妙,人与山和谐而融洽。

在我们的文化里,同样有对登顶的渴望。泰山顶有这样一副楹联:“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我们登山,心中却怀着敬畏、谦卑和感激。登临绝顶,不是我们征服了山,而是山成全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