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景的领导素质理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研究问题说明

目前关于领导理论的研究文献众多,对领导、领导者等几个关键术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界定本书的研究内容,我们以费德勒关于领导等的定义作为研究的基础(弗雷德·费德勒,约瑟夫·加西亚,1988)。

组织:所谓组织,就是指在统一管理下,具有共同的目标并为达到这些目标相互合作、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组群体。在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群体,虽然职能不同,但其工作是相互联系的。

领导者:领导者是指经选举、任命或者从群体中涌现出的能够指导和协调群体成员向着既定目标努力的人。领导者经常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群体成员的活动,发展和维持成员之间的团结以及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本书的研究对象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在我国目前的大多数组织中,相对于基层管理者而言,中高层管理者的活动更多的属于领导过程,但是在每个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数量有限,不利于形成足够大的研究样本。因此,从研究过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角度出发,本研究将领导者定位于组织(主要是企业)的中层管理者。

领导有效性:领导有效性即领导效能,是指一个群体执行其基本分配任务所能取得的成功程度。费德勒还指出:“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评价群体绩效的方法,我们必须让上司对下属领导者任务绩效和群体任务绩效进行评分。”本书旨在研究不同情景下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素质因素,因此领导有效性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研究中用来表示领导有效性的方法不尽相同,在本书中我们选择普遍使用的表示方法,即将领导绩效作为领导有效性的表征变量,通过测量领导绩效的高低来表示领导有效性的高低。因此,在本书以下的论述中都采用“领导绩效”一词来表示“领导有效性”。

另外,本研究还包括了领导素质和领导情景概念,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与所涉及的变量在第三章——研究方法中会有详细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