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思维与概念符号
思维需要有工具、载体和条件,本节进行讨论。
一、思维必须有概念而未必一定有语言
长期以来,人们都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理由是因为思维的对应概念和逻辑顺序都是与语言相一致的。一位长期在家乡工作的人,回到省城同学面前讲普通话不顺口,因为,他用家乡语言思维,须经脑子翻译后才用普通话表达出来。初通外文的学人也一样用母语思维,尔后在脑中自我翻译后才说出外语。但是,这绝不能证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说起来也简单。先天聋哑的人是没有声音语言学习能力和体验的,他们有没有思维?回答是肯定的。未上学识字的聋哑人可能成为较好的裁缝、木匠和泥水匠。他们不仅能模仿,而且能动脑筋解决很多问题。聋哑人虽然没有语言,但是,他们头脑中有一系列概念。木头、斧子、锯子、桌子这些实体概念,劈木、锯木、组装等动作性概念,父子、母女、师徒等关系性概念等等,聋哑人头脑中都有。但若不上学的话,聋哑人对高尚、光荣、情操等抽象概念的建立就难些。其实思维是对脑中概念之间的关系认识与审定,是对一系列概念的排列组合。概念是什么呢?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感知所形成的印象。功能正常的大脑,只要获得感知材料,就能形成概念,进行思考。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的成为思维的材料,有的成为思维的工具。人脑就像一只煮食品的热锅,既有存储功能,又有烧煮功能。人脑也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只要撒落种子就有长出庄稼的可能,当然要给予水分和阳光。个人体验和感悟是思想(想法)产生的主流方式,而概念是归纳和表达体悟成果的元素和载体。没有概念就无法构建意识世界,就不可能有思维。有了概念后,就是没有声音语言和文字语言的表达,也可以用手语和肢体语言表达,只不过手语和肢体语言对抽象概念的表达要困难得多。
综上所述,人的思维可以没有语言,但是不能没有概念。我们把没有语言的思维称为原始概念思维,把以语言或其他符号为载体的思维叫符号概念思维。
二、思想记录和传输必须使用符号
脑细胞和神经既能传导符号,也能储存符号,再通过这些符号的不同组合来承载思想。这里的符号包括:语言、文字、图形、色彩、音符和动作等。语言等符号以其不同的排列组合记录思想。“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种讲法不很确切,因为工具是不能融入劳动对象或产品之中的。规律和思想是一种意态的东西,这意态的东西在头脑中必须用概念来表达。而包含一定内涵的概念必须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语言等符号都是思想的载体,但概念却是思想元素。
概念与符号的关系,也即思想和语言的关系,实质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两者不能分离。思维是在人脑之中进行的,是脑细胞和神经递质的活动,其中的参与要素就有:主体即大脑,对象即事物及规律,方式方法即是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载体的符号,又不同于思维材料,思维材料是信息。信息进入人脑时先被转换成符号并进行排序,才被大脑记忆整理和分析。不同种族的科学家研究同一事物,吸收的信息基本相同,因其语言符号不同,对信息的表述形式不同,研究以后对规律表述语言形式就不同。但是,经翻译后我们发现,他们表述的规律是一致的。这就好比不同的电波频率可以区分不同的电波来源、不同频道的电波可以传播相同内容是一样的道理。
符号是任何思想者都必须运用的表达和传输工具。思想家和文学家用文字表达其思想和情感;演说家用口头语言表达其思想和情感;作曲家以音符创造的旋律表达思想情感;数学家用一系列数学符号表达演算思维的深化;建筑设计师用点、线、面等表达其设计思想;画家以线条、图形和色彩来表达其审美思想和情感。但是,这些符号全部都是概念表达和思想表达的承载者,而不是思想本身。
三、语言是思维的形式和载体
语言产生确实对思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一是语言使形象概念名词化,使抽象概念符号化。在语言产生以前,事物形象只能直接以原形摄入人脑中建立概念,但抽象概念却无形无体无法建立。语言运用使抽象概念有了相应的符号,可以使这一符号包含许多内涵,这就使思维的领域和空间大大扩展。二是语言使一切概念边界清晰化,比如把有血缘关系的祖孙几代人组成的群体称为家庭;把同源同宗同地域同语种的人群称为民族,这就显著减少了概念占用的脑空间,也给表达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使概念关系明确化,大大减轻了思维的运行负荷,从而加快思维速度。并且,由于概念关系准确而大幅度提高思维的质量和效果。语言学家索绪尔说:“意义其实是被语言创造出来的。”(4)三是由于有了语言,思维成果便于表达和传播,使甲的思想成为乙的思维材料,乙的思想碰撞甲的思维,从而,促进人类思维成果快速增加。
四、儿童学习语言何以比成人容易
幼儿有没有思维?是先有概念,还是先有语言?为什么幼儿学习语言很快?有学者认为儿童并不完全从听到的话语中学习语言,而是运用与生俱来的模式对听到的东西进行检验后习得语言。笔者以为这种理解不对。正确的观点应当是:人脑先天具有感知事物、建立印象、形成概念的功能,并且具有听音和仿音能力。当事物多次刺激,在孩子头脑中形成概念后,必然要寻找词语来表达概念。十多个月的幼儿,什么事都离不开母亲。亲密和相依使他(她)很快建立母亲概念,有母亲概念后就在寻找“对应”的声音符号。每次哭闹时母亲就哄他:“妈妈来了!”“妈妈抱!”没几次他就把母亲概念与“妈”这声音符号对应上了,因此,几次出现就掌握了。成人学外语就不同,要把“mather”与“妈”对应,死记硬背,需要克服母语与对应概念确定所带来的排他性。
这样,我们可以明白孩子学习语言特别快的原因:第一,健全人脑具有感知事物和建立概念的功能。客观有事物,主观有概念,就迫切需要有词语来对这事物和概念进行表达,就像生了一个娃,需要起个名一样。幼儿看到一件新的东西,脑子里就有印象和概念,会忍不住问“那叫什么?”你告诉他“是虎”,物、概念、词三者就统一起来,一次就记住了,他就掌握了这个词。第二,健全人脑对其所反映的事物很快能感觉到关系,但没有语言就难以描述。有了自我感知能力的幼儿,知道自己饿,要吃饭。妈妈教“宝宝吃饭”,他马上对应上“宝宝指我”,“饭指我要的东西”,“吃是我和饭的关系”。幼儿是在理解概念关系的基础上寻找声音符号的,学习语言当然快。第三,建立抽象概念以具体概念为基础,等幼儿掌握了大量具体概念后,抽象概念也就容易建立了。抽象概念通常是先有相关体验和感受,然后形成概念,再在相同情境中,运用脑的仿音功能向成人学习词汇来表达概念。
成年人头脑中事物、概念、对应词汇都有了,已不存在因缺位而生的需求。就个人思维和表达需要而言,第二套词汇和语言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可以说是多余的。越到年长,这种对应关系越牢固,对新词的排斥性也越强,所以,成人学外语要累得多。由此得到启示,成人学外语,最好是设想把母语忘掉。
然而,当一个人掌握了两门以上外语之后,事物、概念、词汇之间已是多项对应了,其对应关系不再像单一对应那么强,排他性也会明显减弱。所以,学第三门、第四门外语反而要感到容易一些。这是词汇和语言学习的一条重要规律。
五、不同语种之间为何可以翻译
人类不同种族,其语言通常是不同的。然而,这仅仅是表达思想的声音符号和排序规律不同而已。人类的基因体系、基本生理尤其是脑功能的共性决定其对自然、对事物、对外界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是大体一致的。不同种族的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与认知的差异比起他们语言符号上的差异要小得多。当然,其中存在着文化与传统的差异。
关于汉语和英语,台湾作家龙应台说:“对中国人而言,汉语是灵魂的语言,英语是工具的语言。”语言特点决定思维特点,学习了一种外语就便于了解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在19世纪中期,雅克布·格林曾经呼吁建立语言的法则,他认为:“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语言。”(5)
翻译将语言进行转换,使不同种族的人的思想得以交流。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使各国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英国哲学家罗素有一段精辟论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6)世界各国的思想成果,经过交流、融合、互补、激荡和交生,强有力地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语言使思维成果即思想得以精确表达,传播使更多人掌握和运用思想成果,传播使思想与思想碰撞产生更多的新思想。这就是语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