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类劳动与自然的关系
一、认知深化促进劳动发展
对象物在人类劳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这是我们研究人类劳动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人类生产劳动发展中对于对象物的认知变化来分析自然物的作用。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很难理解自然物的价值。人类对劳动对象物的认知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采集渔猎以认知为前提
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主要依靠获取自然界中自生自长的东西维持生存。他们用于采果、狩猎、捕鱼的工具,如树枝、竹叉、骨刺、尖劈、石斧、藤蔓等也是取于自然,或是自然物的简单打磨。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劳动主要是撷取性劳动。采撷需要勤劳和耐心,妇女往往在采撷野果野菜中成效更大,因而有母系氏族社会。撷取性劳动的前提是要认知野果、野菜,知道哪些可吃、哪些不可吃;认知兽类和鱼类,知道哪些野兽温顺容易捕获、哪些野兽凶猛难以捕获,懂得捕鱼的方法和要领。缺乏认知、不得要领,就难有收获。那时,过着游牧生活的人类主要是依靠大自然养活的,因此,在原始社会人对自然的依赖是不言而喻的,自然物对于人类生存生活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
(二)种养殖业和手工业是对规律的认知和运用
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人类人口数量增多,单靠自然界中野果野味已经难以养活人类了。环境逼迫使具有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类逐步开发了农业和畜牧业,以生产自身生存所需物品,并且,由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生活。从此,人类逐步扩大了农耕劳动,诸如:松土、播种、浇水、施肥、收割等;开展养殖性劳动,如采料、饲养、配种、栏护、屠宰等。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人类手工业也随之产生。最早的手工业是制陶和纺织。分析这一阶段人类劳动我们可以发现:耕种离不开土地、种子、阳光和水分;养殖离不开禽畜父母本,饲料主要是野草;制陶以土为料,以木柴烧火;纺织以棉麻为料,以木材制机,且前期的棉麻来自野生。这一阶段,人类劳动绝大多数是直接作用于自然物。自然物在使用价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分突出。人类劳动不能没有对象,不能离开自然物,劳动只是改变自然物的形状、结构、性能和位置而已。况且,农业生产的收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土质、粮种和气候等状况;养殖业的成效也与禽畜品种和饲料有关;陶器的质量则与陶土的质量有关。因此,农民不会忽视土地的作用,牧民不会否认草料的价值,陶工必然注重陶土的品质。可见,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业劳动的开展都是以对规律的认知为前提的,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就难以进行有效劳动。考察这一阶段历史,人们不可能得出劳动是商品价值唯一源泉的结论。
(三)工业生产是对自然物的加工和整合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1764年,纺织工人哈格里沃斯在他妻子珍妮启发下,发明了“珍妮纺车”,这种人力纺车使生产效率提高了近百倍(3)。随后,瓦特发明了性能比较完善的蒸汽机,并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动力问题的解决,使加工业、制造业和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
由于工业迅猛发展,工业生产的产值和利润很快超过了农业和畜牧业,成为社会主导产业。城镇工业以其大规模和分工细密而雇用招收了大量工人。以体力劳动和手工劳动为主的制造业是由多道工序劳动来完成的。比如,打造一把斧头,要经过锻料、炉烧、敲打成形、锉制锋口和热处理等工序。制造上衣要经过画线、裁剪、缝制、熨烫等程序。从材料角度看,斧子是工人用钢铁打造的,钢铁是炼钢工人用铁矿石提炼的,铁矿石是由矿工从矿山挖出的,而矿山通常是矿主自家的。从斧头的价值形成过程看,其中劳动是大量的,而矿物是几乎不支付成本的。上衣是工人用布制造的,棉布是工人用纱织成的,棉纱是工人用棉花纺制的,棉花是农民在土地上种植的,而土地是地主无偿圈占的。同样道理,生产小麦,不计土地成本;放养牛羊不计草地成本等。当假设劳动的首轮对象即自然资源是无偿占用的,就自然而然地把劳动作为了价值的唯一源泉。在这一阶段,由于科学技术和认知水平较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还相当有限,而陶土和铁矿石等资源在当时都是储藏量足够大的,暂时感觉不到稀缺,这是马克思假设自然资源可以无偿占用的一大原因。而今不同,日益稀缺的铁矿石价格不低,而采矿、炼铁、制造斧头等人工劳动均被能源推动的机器所替代。资源成本很高,资源价值不得不被承认了。
(四)工业化导致资源紧缺和环境损坏
工业化的显著特征是能源推动生产,并加速消耗资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知和利用大幅度扩大。人们用水力和风力发电;用石英石制造玻璃;用石灰石烧制石灰和水泥;用泥土烧制砖瓦;用铁矿石炼铁制造各种机器;用石油作能源推动汽车、火车、飞机和机器运行。在工业化社会里,人们逐渐认识到上苍为人类安排的一切自然物都是那样的有用,那样的富有价值,都可以加工成人类所需要的物品。自然物是人类的劳动对象,离开了对象,人类劳动就无从发挥。
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大生产规模扩展,许多资源消耗过快。使人类顿感资源稀缺。“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65%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全球各国各民族间出现严重的不平衡。”(4)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以巨大的自然资源消耗来支撑的。自然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于是,一门新的经济理论——“资源经济学”应运而生。一些资源富有国家,仅靠出口资源就可保持国民的富裕生活。一些国家为争夺资源而屡发战争。中东地区常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波斯湾地区多次为石油和天然气而发生局部战争。正如迈克尔克莱尔在《资源战争》一书中所说:“未来的战争绝不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爆发,而是为确保最宝贵并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的供应而爆发。”(5)假如自然物没有价值,聪明的人类怎么会不惜流血牺牲为资源而战呢!据《环球》报载:“俄罗斯大公司的石油收入中,采油成本为16%,国家征税为24%,余下的60%居然全是利润!怪不得石油大亨能一夜暴富!”“所以,俄罗斯非国有化的第一条教训就是,应明确规定矿藏等自然资源不得私有化,在油气工业中,可实行私有化的仅是采油炼油设备,占用油气田要付租金”(6),决不许将地下油气资源无偿拿走,它具有很大的天然价值。
除了天空和海面,土地便是地球上最大的东西。工业化、城市化使人们备感土地的稀缺和珍贵。土地是自然物,绝非人类能造,即使是填海造地的也必先有海涂、海湾,以及石头和泥土。
工业化让人们认清资源价值,但担忧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
(五)智能化时代人们懂得高效利用资源
知识经济是崭新的经济形态,它是相对于物质经济而言的。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均以物质为基础,因而称为物质经济;知识经济却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当今世界,科学前沿不断延伸,高科技领域突飞猛进。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氢能技术、光伏技术等广泛应用,“互联网+”、3D打印、大数据和云计算等迅猛发展,正以威力空前、不可抗拒的神奇力量改变人类社会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大量商品实现智能化生产,进一步减轻人的劳动量;动物实现单亲繁殖,人体器官可以克隆生产,将大大促进医疗事业发展;清洁能源代替煤炭和石油,将大大减轻矿物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现代技术点石成金的威力,极大地扩展了自然资源的可利用范围。科学知识告诉人们: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物质都有利用价值。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一般的生产能力已经不成问题。重要的是要知道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得好。因此,市场需求信息、工艺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均成为价值的重要源泉。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经济不是不要物质,而只是改变了劳动方式和物质变换方式。若没有物质,无论有多少知识和信息都生产不了物质产品。但是,科技发展能够使人们高效率地利用物质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张小小的光盘,只要承载有用信息,就可以实现很大价值。
综上所述,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直接依靠自然物生存;在农业时代,生产劳动以自然物质为基础;在工业化时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靠资源支撑;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极大地扩展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同时,也证明自然物的有用性和宝贵性。而马克思恰恰生活在工业化初期,他所研究的也只是所处时代的经济现象,并且,把分析重心定格在劳动者身上,没有把人的劳动摆放到整个大自然中来分析。他说:“一切未经人的协作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脉中的铁、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等等,……(由于)它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么,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移给产品。”(7)这是马克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做的论断,不能要求其反映当今经济现实。
二、机器发明和进步逐渐增加能源利用量
由于人类有思维,在生产实践中,为提高劳动效率而创造各种工具。工具是人手与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既能提高劳动效率,又对手起保护作用。挖土用锄头,敲打用榔头。工具仅是手的延伸,机器是工具的飞跃性进化,凝结着人类更多的智力成果,具有系统化结构和相对完整的功能,能代替若干环节的人工作业,并且准确可靠。工具和机器的先进程度代表着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
人类的劳动工具制造,经历了漫长历史。据史书记载,约在四五万年以前,考古学上称为“河套文化”和“山顶洞文化”时期,就有石器、骨器、角器、牙器等。原始人就用这些器具劳动和改善生活。在原始社会人类用物的天然特性作为工具使用。用竹尖扎鱼,用树枝摘果,用木棍敲击野兽。那时,石头是最坚硬的东西,所以,石斧石刀是加工木器骨器的工具。有了炼铁技术后,石头成了被铁器加工的对象。石头从加工他物的工具变为被铁器加工的对象,标志着人类生产力的一次飞跃。机器是工具发展的结果,它以系统化结构功能协助人完成劳动任务,稳定地表达和实现人的想法与要求。工具、机器的进步与革新是人们对生产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人类工具和机器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简单工具阶段
这一阶段相当漫长,大约经历了四五万年时间,从原始社会至农业社会的前期。此时人类的简单工具主要有刀、斧、凿、碗、筷、扁担、锄头等。原始人先以木、骨、角、石为材料制造工具,有了金属冶炼后则以铜铁为材料。制作这些简单工具,不自觉地运用了一些科学原理。挖土的锄头运用了杠杆原理,射兽的弓箭利用了弹性原理。简单工具使用就可以省力和方便,明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第二,简单机械阶段
农业和手工业时代,在粮食加工实践中发明了人力石臼和石磨。纺纱织布采用了人力纺车和织布机。机械运用了很多科学原理,发挥了人类的更多智慧,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在简单机械时代,人们还利用了牲畜的体力,利用了风、水等自然力。农业上用牛、马或驴拉犁翻耕土地,交通上以马车载人和运输货物。粮食加工由人力推磨改为马或牛拉磨。人类还发明风车和水车等带动石碾子碾米。1768年,英国阿克赖特制成了水力纺纱机,1785年卡特赖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这些机械均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由此可见,机器的作用和意义不仅仅是给人的劳动提供方便,更为重要的是让牲畜力和自然力代替了人的部分体力。这种替代启发人类,人完全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第三,动力机械和电气化阶段
1774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机械师瓦特将纽可门蒸汽机加以改进,制造出比较完善的蒸汽机,人称瓦特蒸汽机,拉开了人类机动化的序幕。1807年美国富尔顿把蒸汽机用来作船舶的动力,人类有了机动轮船;1814年英国的斯蒂芬逊又把蒸汽机作为火车动力。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1867年,被誉为“德国科学技术之父”的西门子根据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发明了发电机。后来,美国科学家又发明了电动机。有实用价值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制成以后,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于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了以电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8)。电灯、电话、电车、电影等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和内容。电力运用迅速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工厂里有了更多的机动设备,后来还有了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工人劳动由强体力劳动变成了看仪表和揿按钮。
在瓦特蒸汽机发明100年后,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卡尔·本茨设计出轻型内燃发动机。19世纪末,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塞尔又设计了一种用柴油作燃料的高效内燃发动机,又称柴油机。内燃机轻便高效,被广泛用作交通车辆的动力设备,大力促进交通事业发展。
蒸汽机的动力是由煤燃烧的热能转换而成的,内燃机动力则由石油化学能转换而成,电动机的机械能是由电能转换的。发电机既可以由蒸汽机、内燃机带动,也可由水轮机和风车带动。电的运用实现了能的多种形式转换。通过能量转换,用自然能代替人的体能消耗,这是人类生产力的一次划时代飞跃。因为,这一飞跃为自然力代替人类体力劳动开辟了广阔前景与空间。人类对自然力的运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人对自然力的运用程度从一个侧面表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一台大功率挖土机可顶替几十名工人挖土,一条生产流水线可以节省上百名工人劳动。机器发明和能源利用大量减少了人类的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马克思认为只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还是活的劳动创造的,这种解释并不圆满。
第四,信息化和智能化阶段
电信发展和互联网应用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广泛运用使大量生产和管理实现智能化。
智能化生产不仅是利用自然能来代替人类的体能消耗,更重要的是以电脑代替人类一些重复性、可程序化的脑力劳动。其载体是一些智能化的设备,如生产性机器人、电脑控制的生产流水线等。机械化时代,是在工人大脑支配下操纵机器;电气化时代,是工人按动电钮,何时开或关也靠人脑指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是工人操作电脑键盘,电脑控制机器运行。凡是程序化或逻辑性的要求都输入了电脑,电脑代替了人类大量重复性的思维。这样,人就不仅减轻了体力劳动,而且,减少了大量脑力劳动,从而可以集中精力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在未来工业4.0时代,人类还将迎来高度智能化阶段。
至此,我们可以进行小结了。简单工具和简单机械阶段是人力阶段,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阶段是非人力阶段,但每一阶段又各不相同。从人力到直接利用自然力,再到转换利用自然力,电气化使能的转换有了更多形式。智能化不仅用非人力代替人力,并且,以电脑代替了人脑的部分思维,每一步都是一个新的台阶,其工具机器发展阶段与劳动智能结构变化如表2-1所示:
表2-1 工具机器发展阶段与劳动智能结构变化
从表2-1中可以看出,使牲畜力和自然力进入生产领域,不仅意味着劳动条件的改善,更意味着以非人力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这种替代成效显著,但必须经过机器这一物化劳动起作用。机器是人造的,是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自然力是人认知利用的,发端于人的智力。一个无人车间,依靠能源推动下的机器人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产品,精度高、性能好,深受消费者欢迎,赢得大量利润。而劳动价值论却认为机器只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率,机器只能转移价值,但不能创造价值。
其实,人对自然力的运用不只限于工业,自然力在农业上的作用更普遍。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松土、播种、施肥、拔草、灌水等,仅是提供了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条件。而农作物的发芽、生根、生长、开花、结果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等,均是植物吸收地力和阳光能量完成的。从农业生产的整个流程看,人力作用的时间是不多的,自然力作用持续着更长的时间。正是自然力作用,使森林和草原自生自长。畜牧业生产也与农业类似,人只是给安排场所、提供饲料、防御天敌等。食料、消化、呼吸、生长、孕育、繁殖等都是靠动物本身来完成。饲养过程中,人虽然付出了劳动,但促使禽畜生长的能源却来自草料,草料能源来自太阳和地力,所以,其产品形成过程、特点与工业生产是截然不同的。野生动物、海洋鱼类没有人的劳动注入也能自生自长。此外,还有酿酒业、化学工业等均是人们认知和掌握了自然力的作用规律后加以运用的。拜读《资本论》可以发现,马克思也感觉到自然力作用的存在。他指出:农业劳动的生产率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并且,由于自然条件不同而决定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的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这里描述的就是自然力的作用,但讲得比较笼统。土质、水分、肥料、阳光、气候是条件,植物生长的内因是种子的基因。袁隆平研究品种,真是抓住了根本。基因决定的生物力也是自然力。农民劳动创造的只是植物生长的条件,而不能代替其生长。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的机理是有根本区别的。人工舂米可以增值,牛马碾米难道就不增值?手工磨麦能使价值增值,风车水车带动磨麦怎么就不增值呢?自然力创造价值的客观事实是明摆着的,至于其深层次的理论根据,我们将在卷二中深入论证。
三、自然界是人类的生活和劳动场所
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外部客观条件,如土地、山脉、河流、阳光、空气、气候、森林和绿色植被等等。在原始社会,人类尚无农耕文明,更无工业文明。人类原始生活虽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些许破坏,但是,完全是在自然的恢复能力范围内的,因此,人类完全没有环境恶化之忧。农耕文明对环境的损害已日渐明显,有的已超出了自然补偿能力。诸如:大规模开荒使水土流失;过度放牧使草原沙漠化;滥伐林木破坏植被使气候反常;等等。工业化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并逐渐恶化:大量挖掘地底矿产致使地面塌陷;矿物燃烧污染空气致使气候反常;工业排放使水体污染和耕地重金属化;电器产品广泛使用使空间充满电磁辐射;生物种类减少使自然界生态失衡;等等。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
于是,人们不得不正视环境问题,重新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
首先,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生存基础。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上,时刻呼吸空气,每天饮水用餐,需要温暖的阳光。人们无高楼可以住草房,无汽车可以步行,无化纤可种桑麻;但是,绝对离不开土地、空气、阳光和水等自然条件。糟蹋自然环境,就是糟蹋自己的生存基础,就是糟蹋人类的共同家园。
其次,自然环境是人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人类为什么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目的是创造更多的物质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一句话,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倘若经济繁荣了,环境却恶化了,那就得不偿失。试想重霾的天空见不到阳光,呼吸的空气严重污染,生活用水含有毒素,食品中残留过量农药,生活还有什么质量可言?吃名宴、开名车、住高楼,又有什么意义?因此,经济发展当以环境保护为前提。文明进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违背人类发展初衷的,必须彻底改变一部分人只注重室内环境、不爱惜自然环境,只追求经济价值、不珍惜自然价值的错误倾向。
其三,优质的自然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的物质生产必然是以自然物为材料的,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自然环境。重要的是应当把对环境的损害控制在自然的恢复和补偿能力范围之内。对可再生资源要计划取用,对不可再生资源更要控制使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国曾因农业大开发而招致黑色风暴,苏联因盐湖干涸而遭白色风暴。许多国家因植被破坏而遭沙尘暴。其实,自然环境恶化,对农业、畜牧业和部分工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土壤板结和重金属污染使作物难以生长;酸雨暴发必然大面积损害庄稼;生态失衡导致禽畜瘟疫,如疯牛病、禽流感等。水质污染就酿不出好酒,鱼类也难以存活。只顾发展经济,不注意保护环境,到头来经济也难以持续发展。
其四,自然环境保护是人类生存安全的需要。人类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等即使出纰漏也是个别或少数的,然而,在环境安全上一旦出事,即危及大量人群。气候反常会带来全球性灾难;生态平衡破坏会导致传染病肆虐;水、空气和食品污染将使人类健康遭受严重威胁;天空臭氧层穿孔将使人类遭受太阳紫外线杀伤。
自然环境价值与即时经济价值孰大孰小不是一清二楚吗?人类要劳动,经济要发展,但决不能破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