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工程项目管理](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58/29974858/b_29974858.jpg)
第二章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体系
第一节 BIM项目管理体系组建及要求
一、基于BIM的管理总目标
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点众多,只有结合实际建立有切实意义的管理目标,才能有效提升技术实力,使BIM技术发挥其效能。
为完成BIM应用目标,各企业应紧随建筑行业技术发展步伐,结合自身在建筑领域全产业链的资源优势,确立BIM技术应用的战略思想。如某施工企业根据其“提升建筑整体建造水平、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精细化动态管理、实现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参与方效益最大化”的BIM应用目标,确立了“以BIM技术解决技术问题为先导,通过BIM技术实现流程再造为核心,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BIM技术应用战略思想。BIM管理总目标如图2-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2.jpg?sign=1738858138-OpHgdRt7YuauoZQJJF14uwUGPSHPSZ6N-0-b28f8d19144c5b242454b8c0c6d38334)
图2-1 BIM管理总目标
二、BIM管理系统结构组成
1. BIM管理系统结构
BIM团队中应包含各专业BIM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管理咨询师、培训讲师等。项目级BIM团队的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团队中包含进度管理组管理人员若干名,要求具备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②团队中包含建筑、结构、机电各专业管理人员若干名,要求具备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类似工程设计或施工经验。
③团队中除配备建筑、结构、机电系统专业人员外,还需配备相关协调人员、系统维护管理员。
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项目情况,考虑增加团队角色,如增设项目副总监、BIM技术负责人等。
2. BIM人员培训
在组建企业BIM团队前,建议企业挑选合适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BIM技术培训,了解BIM概念和相关技术,以及BIM实施带来的资源管理、业务组织、流程变化等,从而使培训成员深入学习BIM在施工行业的实施方法和技术路线,提高建模成员的BIM软件操作能力,加深管理人员BIM施工管理理念,加快推动施工人员由单一型技术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进而将BIM技术与方法应用到企业所有业务活动中,构建企业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平台,实现企业的知识管理和系统优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BIM人员培训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应采取脱产集中学习方式,授课地点应安排在多媒体计算机房,为学员配备计算机,在集中授课时,配有助教随时辅导学员上机操作。技术部负责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实施、跟踪检查并定期汇报培训情况,培训最后要进行考核,以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②应普及BIM的基础概念,从项目实例中剖析BIM的重要性,深度分析BIM的发展前景与趋势,多方位展示BIM在实际项目操作中与各个方面的联系;围绕市场主要BIM应用软件进行培训,同时要对学员进行测试,将理论学习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并要对学员的培训状况及时反馈。
BIM在项目中的工作模式有多种,总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期可以选择在项目部组建自己的BIM团队,完成项目中一切BIM技术应用(建模、施工模拟、工程量统计等);也可以选择将BIM技术应用委托给第三方单位,由第三方单位BIM团队负责BIM模型建立及应用,并与总承包单位各相关专业技术部门进行工作对接。总包单位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BIM工作模式,并成立相应的项目级BIM团队。
3. BIM团队建设的应用实例
某项目部整体组织机构如图2-2所示,其中,BIM实施团队具体人员、职责及BIM能力要求见表2-1。
表2-1 实施团队一览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3.jpg?sign=1738858138-MBMPg00VTiF9zaE14yFlZzq0yKyPlx0X-0-62d6d1adeea412ef166497b199b17396)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4.jpg?sign=1738858138-Pzf6spRMFYIzZelKGVSwfsAwzw21qHwx-0-9510a5a356254f1ccd4b90252dfddb4e)
三、基于BIM管理实施流程
为了能有效地利用BIM技术,企业有必要在项目开始阶段建立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企业级乃至于项目级的BIM实施办法与标准,全面指导项目BIM工作的开展。总承包单位可依据已发行的BIM标准,设计院提供的蓝图、版本号、模型参数等内容,制订企业级、项目级BIM实施标准。
依照BIM标准应用BIM进行工作对接、碰撞检查、施工进度检查流程分别如图2-3~图2-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5.jpg?sign=1738858138-PbUwxvFMaLRdCTTO50xBETFTq4WhMXPj-0-70ca1d6857094cad6f1f739f1d0d018a)
图2-3 BIM工作对接流程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6.jpg?sign=1738858138-hzU47FAt5qC2KVPtww6m3KcpTDbRX6nr-0-ba5aa65ff63746238fb3dace147f7292)
图2-4 碰撞检查流程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7.jpg?sign=1738858138-b6gk27Ay7lDgaPNS14CfvIBA5tZjmAAp-0-05b2864cb0239ad380dffc46aac4cb1a)
图2-5 施工进度检查流程图
四、 BIM建模要求
BIM模型的建立一般是分层、分区、分专业。为了保证各专业建模人员以及相关分包在模型建立过程中,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协同,确保大家的工作能够有效对接,同时保证模型的及时更新,BIM团队在建立模型时应遵从一定的建模规则,以保证每一部分的模型在合并之后的融合度,避免出现模型质量、深度等参差不齐的现象。对BIM模型建立的要求见表2-2。
表2-2 BIM模型建立要求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8.jpg?sign=1738858138-PFhpXaOeEvXfMGRbOZa37BWmkjXbN48U-0-126ecaa83449efb93e2cb8978d43abc6)
五、工作集拆分
为保证建模工作的有效协同和后期的数据分析,需对各专业的工作集划分、系统命名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将不同的系统、工作集分别赋予不同颜色加以区分,方便后期模型的深化调整。
由于每个项目需求不同,在一个项目中的有效工作集划分标准未必适用于另一个项目,故应尽量避免把工作集想象成传统的图层或者图层标准,划分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建议综合考虑项目的具体状况和人员状况,按照工作集拆分标准进行工作集拆分。
为了确保硬件运行性能,工作集拆分的基本原则是:对于大于50MB的文件都应进行检查,考虑是否能进行进一步拆分。理论上,文件的大小不应超过200MB。
六、建模范围
在每次建模任务执行前,制订模型交底单和模型建立范围清单,明确建模依据的图纸版本、系统划分、构件要求、添加参数范围、明细表要求等,对模型的建立指令要求进行有效传达。
BIM模型建立范围、模型数据明细及模型交底内容见表2-3~表2-5。
表2-3 BIM模型建立范围清单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9.jpg?sign=1738858138-TezDgRflXLHFIJQcvPGXX9MT44LhxM1I-0-ef921ea09508443df4aea21ebd619555)
①模型中需要表示出的单个构件,如门、窗、梁、板、柱、风管、弯头等。
②模型信息指每个构件所带有的参数,如材质、标高、规格、专业、系统等参数。
表2-4 模型数据明细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0.jpg?sign=1738858138-yMyQuU41qIxFvUmgkaDPiRJIUzNHQeWh-0-c9e91e0bca8caddad63aba825e6ab3d5)
①明细表包含材质、标高、楼层、工程量(要求写明工程量单位)、系统名称、规格尺寸等内容。
表2-5 BlM模型交底单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1.jpg?sign=1738858138-T4r8E8BEKbdLLbaJ6DS6gjd3AV1sc6zf-0-0e66cee5d75ffbd6d2694d6db6a3a8bd)
七、BIM模型审查及优化标准
各专业BIM模型审查及优化标准见表2-6。
表2-6 各专业BIM模型审查及优化标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2.jpg?sign=1738858138-Uhdkai2MdKFWGHBvjSoyvQ4be66p4m0f-0-de19954818d58d2f6f8be050a7c10e5e)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21.jpg?sign=1738858138-uFMkkCiIPf6lvafwvITsiUXfNUoSyqpW-0-f8015f0368f4831b9fd161fafa76a970)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3.jpg?sign=1738858138-J4mSBYICv6JyJ6Oz2NsbQpby8q0kqmyV-0-6a04887e1ebb7375074df19b6c61a0d4)
设备专业BIM审图内容和具体要求见表2-7。
表2-7 设备专业BIM审图内容和具体要求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4.jpg?sign=1738858138-GrjLHz4PVh8gbNL4QbuuKXk0k72gusGI-0-fec3d2bb2d69448aaab9f538a1f70faa)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6.jpg?sign=1738858138-lJJUpEgmonV6oyetf80RTE6EyVFDkACi-0-a6f6463293d3121ab8caf9bb9d818432)
八、模型调整
基础模型建立完成后,针对建模过程中发现的图纸问题,包括各种碰撞问题,应如实反馈给设计方,然后根据设计方提供的修改意见进行模型调整。同时,对于图纸更新、设计变更等,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型的调整工作。而对于需要进行深化的管综、钢结构等节点,将由建设方、设计方、总包方、分包方等共同制订出合理的调整原则,再据此进行模型的深化和出图工作,保证调整后模型能够有效指导现场施工。BIM模型调整原则及CAD出图调整原则见表2-8和表2-9。
表2-8 BIM模型调整原则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7.jpg?sign=1738858138-a3pby1nKIBrPqXtV3q1fencYaIk4VDtI-0-0768986427459b8807fc52fe8bc87197)
注:调整前模型:“要”打“√”,“不要”打“×”。调整后模型。“要”打“√”,“不要”打“×”。
表2-9 CAD出图调整原则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0E14/16499764105816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8.jpg?sign=1738858138-xQocsqJ4lV2ZNLJbTZMZG0YfV2YatdEA-0-4653ee4b70ca5c5912b69813ecfb79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