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评罗德斯·法默的《上海收获》 诺曼·道格拉斯的《沙漠中的清泉》[42]
罗德斯·法默先生在书的最后——这本书记录了他作为战地记者从1937年7月到1939年底的经历——加入了写于1944年的结语。它的最后一句话是:“中国拒绝向日本投降在世界史上与英国在1940年拒绝向德国投降一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给出了这番话的理由,指出要不是中国坚定不屈地抗击日本侵略并拖住了日本的军队长达五年之久,日本人或许将能够征服澳大利亚和印度,甚至能够和德国在埃及附近会师,这对于英国和苏联来说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他的结束语是一个目前迫切需要的强有力的呼吁,现在和以后我们都会记得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她的深重苦难。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阐明并强调了他的主旨。
这是一本匆忙写成的书,在许多小节上无疑不是很准确,但每一页都写得很生动。1937年澳洲记者法默先生去上海度假。他并没有强烈的抗日情绪——事实上,他是一艘日本小货船上唯一的乘客,而且和那些军官相处得很好。但他一到上海事情就开始了。
日本人所说的“支那事件”突然间演变为全面战争,炸弹像雨点一般降落在公共租界周边毫无保护的华人居住区。法默先生近距离地目睹了战斗,接受了《华北日报》的一个职位。后来他成为中国情报部门的编辑顾问,翻译了大部分蒋介石大元帅的战争发言,并编辑和监督了宋美龄第一本书的出版。
中国军队败出上海之后,中国的防线在几个月内几乎彻底崩溃,首都南京被迅速攻占。那里发生了现代历史中最惨绝人寰的屠杀。现场的观察家相信日本人至少屠杀了2万战俘和3万平民,许多人被活活烧死或拿来当训练拼刺刀的靶子。
法默先生刊登了一幅日本士兵拿戴着镣铐的中国囚犯当刺刀靶的照片。这幅照片颇有历史价值。它刊登在1941年底的《画报》里,被许多人怀疑是伪作。但是,法默先生解释了这幅照片和其他照片是如何辗转落到他手里的。这些照片展示了日本士兵做出的虐待、砍头等暴行。这些士兵有时候会去上海的租界冲洗相片,通过中国的地下情报工作,这些照片被送到了中国的情报部门。
早在1938年法默先生就在几份美国杂志上刊登了这些照片,正如他所说的,“如果那些受害者是西方人而不是卑贱的中国人,它们将会震惊整个世界。”
法默先生去过许多没有被日本人占领的地方,虽然中国时局混乱、发展落后、缺乏工业资源、人民由于毫无防御的城市遭受狂轰滥炸而流离失所、军队装备非常落后,他最深刻的印象却是中国是不可战胜的。但他坚持认为,去年日本发起新的攻势为中国带来的苦难要比西方国家所想象的更加惨重,而华南机场的损失使得最终征服日本的道路变得更加漫长。
他指出,如果将输送给苏联和欧洲抵抗运动的武器和物资输送给中国,情况或许会大有改观。事实上,从1940年开始中国就没有得到武器供应,“空运到中国的物资比经过滇缅公路输送的更多”这番话根本与事实不符。(顺便提一下,滇缅公路已经重新开放也是不符合事实的言论,直到攻占仰光之前,它都是无法使用的。)
法默先生的总结是:“中国是四巨头同盟中的悲剧角落,而四巨头中,只有斯大林、丘吉尔和罗斯福有真正的话语权。”
法默先生非常钦佩蒋介石和宋美龄,在暧昧的政治分歧引发了一部分媒体对蒋介石的反对之时,他对他们的赞扬很有意义。这本书里有许多相片,有的颇具纪念价值。
《沙漠里的清泉》被归为游记文学,或许在读完法默先生所记述的战争苦难之后,读一读他的书会感觉好一些。
1911年前后,诺曼·道格拉斯先生在突尼斯南部漫游,并在加夫萨古城呆了几个星期。古罗马人经常到这里来泡具有治疗作用的泉水,而比那还要早几千年,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石筑遗迹。
之后他去了更南边的绿洲和盐沼,那里是撒哈拉沙漠的低地,据说曾是消失的湖泊的湖床。道格拉斯先生的游记带有一种特别的闲适的魅力,讲述了阿拉伯人、殖民的法国人、燧石工具、古罗马的遗迹、枣椰树、矿藏、阿拉伯的草药、毒蛇、鞋子和突尼斯的其他风土人情。
读过《旧巴拉布里亚》和《塞壬之地》的人都知道道格拉斯先生是最引人入胜的游记作家之一。企鹅丛书出版这本没有另外两本名气那么大而且早已绝版的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