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经典案例——老胃病】
【病历资料】
一般情况:男性,67岁,丧偶,退休。
主诉:顽固性上腹胀痛、嗳气、返酸20年。
现病史:患者自述近20年来饱受“胃病”困扰,每年都有数月反复感到上腹胀痛、嗳气、返酸,没有胃口,早饱、恶心,喉咙堵塞感。腹痛具有慢性、节律性及周期性特点。几乎看遍了当地所有医院,多次做过全身检查,胃肠钡餐及胃镜检查报告,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等消化科药物,就是不见效,非常痛苦,严重时还经常伴随心慌、头痛,失眠,体重下降了10余斤,人比较消瘦,家人很担心,自己也成天唉声叹气,多思多虑,总认为自己得了 “胃癌”,只是大家瞒着自己,经常失眠,近10天来情绪低落,不开心,兴趣下降,不愿意出家门,对生活失望,近1周来,有时甚至不想活了。
实验室检查:血、尿检查未见异常。大便常规示:潜血+。HP检测阳性。肝肾功能正常。胃镜病理检查:未见胃黏膜出血、糜烂、水肿等病理改变。腹部B超未见异常。内因子抗体、抗核抗体、壁细胞抗体检测、胃液分析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讨论1】
我们的亲朋好友中,包括我们自己,不少人经常受到“老胃病”的困扰,轻者食欲下降、反复胃胀不适、重者频繁胃痛、返酸、失眠、消瘦。很多“老胃病”患者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胃病总是反反复复发作,甚至吃了不少改善消化的药物也不管用,非常痛苦。此时,临床医生应鼓励患者到临床心理科解决情绪和睡眠问题。
诊断:
1.抑郁状态;
2.慢性胃炎。
诊疗经过:抗抑郁、抗焦虑和改善睡眠药物治疗,半月后,困扰他十几年的老胃病症状消失了一大半。目前仍坚持服药治疗。
【讨论2】
慢性胃炎是综合医院的常见病之一,病程缓慢,常常受情绪、饮食等因素影响。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其发病与精神、饮食、起居、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慢性胃炎患者常有抑郁悲观心理,易焦虑、疲劳,还伴有失眠、消瘦、体重下降等。钱建军在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126例抑郁症患者做胃镜检查,其中有77例报告慢性胃炎性的胃黏膜改变。张尚志认为伴或不伴有器质性病变的精神性胃肠病患者,或多或少都伴有焦虑和抑郁的症状。仔细询问病史,往往可以找到精神诱因,比如上述患者,自幼性格内向,敏感,多疑,依赖,多年来夫妻感情不佳,经常生闷气,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婆媳矛盾多,于是“胃病”越犯越重。
【讨论3】
情绪问题怎么引起胃病的呢?每个人都有体会,经常有人说“我气得胃疼”、“我气得不想吃饭”,生气是情绪,怎么会影响胃呢?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情绪低落、精神紧张时,大脑的情绪中枢会发生功能紊乱,自主神经中枢会受到影响,就会发生自主神经功能性紊乱,其中控制胃肠的自主神经最容易发生失调,从而影响胃肠蠕动功能,消化液分泌减少或过分增加,容易出现胃部疼痛、反酸以及食欲下降等消化不良症状,所以有科学家称胃肠是对情绪最敏感的器官,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脑肠轴(brain-gut axis)”,脑肠轴将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与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连接起来,形成双向交通通路,在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内脏敏感性、脑肠肽分泌、机体对应激的反应性、中枢认知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结构的改变,职场中人、白领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生活饮食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烟酒刺激、酸辣刺激等外部刺激,同时,白天工作压力大的人更容易胃口大开,常吃夜宵,又会扰乱人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为诱发“慢性胃病”提供了条件,如果不及时用药或者坚持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也有可能转变为器质性病变,如急慢性浅表型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成为 “大胃病”。
慢性胃病的治疗关键是看对科室,重在综合调养,用药为辅,针对病因纠正激发因素。已经导致胃肠炎症的患者要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导致菌群紊乱使病情加重甚至耐药。治疗存在心理诱因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时,对病情较轻者应立足于调整心态、改变生活方式,必要时可加用胃肠道调节药物,辅以认知疗法等心理调节治疗。对重度患者,一方面需积极调整胃肠运动和感觉功能,同时需选择心理认知和行为治疗以及放松、催眠、生物反馈治疗等,必要时加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另外经常做腹部按摩操、多运动、保持乐观情绪等均可改善病情。
【讨论4】
胃病的心理解读:
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接受从外部而来的可以被消化的物质。接受的能力需要开放,被动,和投入的品质。这些品质象征了阴性的能量,也就是女性的能量,对应了“水”。在心理的层面这意味着感受的能力。将自己的感受隐藏起来的人,感受会在胃部被表达。
德语里在日常生活当中会有这样的表达:忍气吞声;忧愁的脂肪;胃被重重的击打;而这些都是感受在胃部的呈现。
除了接受,胃部的另外一个功能是阳性的:分泌胃酸。胃酸的作用是攻击,腐蚀,溶解。所以在德文里,生气和“酸”是同一个单词。如果一个人没有下意识的处理自己的愤怒,将攻击性表达出来,那么愤怒就会以胃酸的形式在胃里进行表达。胃酸上翻是身体在提醒我们,去感受自己的攻击性和愤怒,不要将这个工作强加给胃。
胃病的患者往往缺乏有意识的与愤怒、攻击性相处的能力,不能够对冲突和问题负担起自己的责任。要么对此完全不进行表达,要么表现出剧烈的暴怒。这两种方式都不是适当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难以处理的愤怒的背后,是自我信任的缺乏,安全感的缺乏。牙齿的咀嚼,同样是愤怒的表达。没有被咀嚼好的食物,进入到了胃里,那么胃就不得不分泌大量的胃酸,在身体层面上继续"愤怒"的工作。
胃病患者往往逃避冲突,无意识的渴望回到没有冲突的婴儿时期,食用粥状的婴儿食品。食物必须柔软,没有硬块,事先经过火焰的加热,攻击。这些都象征了胃无法忍受冲突。生冷的食物对于胃病患者过于“原始,危险”。对有刺激性食物的回避也是对生活当中刺激的回避。胃的胀气,则意味着我已经受够了。而治疗胃酸分泌过度的药物则会产生打嗝的现象,表示让空气出来,腾出一些 “喘息”的空间。
对胃病的药物治疗会使用到镇静类药物,切断心理反应和自主神经的连接。对于重症的胃炎患者甚至会通过手术,割断负责胃酸分泌的神经。这两种治疗手段,都是将 “感受”和 “胃”分开,使得胃和外部的刺激隔离开,不再将感受在身体层面表达出来。
愤怒和攻击不去向外部表达,而是表达在内在,会形成胃溃疡,胃部的内壁出现小洞:胃自己在消化自己,吞噬自己。胃病患者需要学习,有意识的去感受,去处理冲突,消化外部的心理刺激。
胃病的患者应该有意识的察觉自己对婴儿时期的依赖的渴望,对母亲的安全的需求,希望被爱,被照顾的愿望。在独立,骄傲,办事能力强的表象的背后,胃,说出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