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拯反佐药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桂枝反佐当归(温阳和血)

【反佐药性】
桂枝,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疏表解肌,温里通脉作用。临床有用生药(生桂枝)取其疏表解肌力胜,有用炒药(炒桂枝)取其温里通脉力强。
当归,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作用。其中生药(生当归)以养血活血通便力胜,炒药(炒当归)以调经止痛,活血通络力雄。
桂枝与当归,前者味辛甘性温,后者味甘辛性温。药味药气近同,则功用则异。桂枝以辛燥为主,当归以甘润为主,故一则主温通,一则主补益。两药配合,不宜之偏性可去,有益之新功产生,与原单味药截然不同,无法相比。
【独特功效】
本药对辛温疏解有益于活血通络,养血和血有利于推动阳气转运,有寒有湿可去,血虚血滞可疗。具体有调经活血、祛寒蠲痹、行血疗伤作用。
【临证运用】
本药对适用于寒凝气滞,血瘀疼痛的病证。如月经不调(包括痛经、闭经)、风寒痹痛、跌仆损伤等,类似西医的月经失调病以及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折、软组织损伤等而具有下述证候者。
1.月经不调
此药对适用于寒凝血滞,冲任失调。症见月经后期,或先后无定,经量过少,痛经,闭经等。药用炒桂枝5~8g,炒当归10~15g。
2.风寒痹痛
此药对适用于风寒痹阻,气血不畅。症见骨节筋脉酸痛,活动不利,阴雨时更为明显。药用生桂枝6~15g,东南地区用量宜轻,西北地区用量宜重;炒当归12~15g。
3.跌仆损伤
此药对可用于外伤跌仆,气血瘀阻。症见跌仆二三日后,患处疼痛,皮肤青紫。药用生桂枝4~6g,血因热滞用量宜轻,血因寒滞用量宜重,里寒甚者可用炒桂枝;炒当归10~15g,陈伤日久大便秘结者可用生当归,用量稍重些。
【加味活法】
若月经不调而瘀血内阻甚者,可加蒲黄或五灵脂增强祛瘀止痛作用。桂枝得蒲黄或五灵脂温化瘀血之功力强,当归伍蒲黄或五灵脂善治经血瘀滞腹痛。风寒痹痛而疼痛剧烈者,可加制川乌增强散寒止痛作用。桂枝得制川乌温散寒淫力强,当归伍制川乌活血祛寒止痛力胜。跌仆损伤而瘀血凝滞不化,可加红花或三七增强祛瘀生新作用。桂枝得红花暖阳活血力捷,当归匹红花活血养血力专。
【心悟纵横】
当归除生药、炒药、炭药不同作用外,药材部位不同,其作用亦为之差异。以往传统认为:当归头偏于上行而止血,当归身补血而守中,当归尾破血而趋下,补血活血宜用全当归。但经现代化学成分分析、动物实验研究,认为当归头、身、尾作用未见明显不同。故大部分地区当归饮片不分当归头、身、尾,而统用全当归。
桂枝反佐当归药对,除治疗上述病证外,还可用于手足麻木、手足厥寒、寒痰咳喘、胸痹作痛、血虚腹痛、癥瘕积聚等,用之得法,其效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