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麻黄反佐红参(攻实补虚)
【反佐药性】
麻黄,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温散寒邪作用。临床多用蜜炙药(蜜炙麻黄),以利于发散中兼有温养之功。
红参,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大补元气作用。
麻黄与红参,药味一为辛而微苦,一为甘而微苦,药性两者相同,但一为温而燥烈能发汗,一为温而滋养能止汗。故麻黄反佐红参,温性加强,散寒中兼补阳气,不良之偏性尽去,与原单味药大相径庭。
【独特功效】
本药对辛温发散不耗阳气,补益元气不凝阴邪,实证之寒邪可去,虚证之阳虚可补。具体有祛寒补阳、益阳蠲痹作用。
【临证运用】
本药对适用于寒邪内蕴,阳气已虚的病证。如心悸脉迟、寒痹冷痛等,类似西医的病态窦房节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而具有下述证候者。
1.心悸脉迟
此药对可用于寒凝血结,阳气不足。症见心悸,气短,乏力,脉迟而结代。药用炙麻黄3~5g,红参6~10g。
2.寒痹冷痛
此药对可用于寒湿内阻,气虚血滞。症见历节风痛,尤以下肢关节冷痛,身体羸弱。药用炙麻黄5~8g,寒邪甚者亦可用生麻黄,南方用量宜轻些,北方则稍重;红参5~8g。
【加味活法】
若心悸脉迟而四肢不温者,宜加制附子增强温振阳气作用。麻黄得附子散寒温阳力胜,红参伍附子补阳救逆力专。寒痹冷痛而疼痛剧者。可加制川乌增强散寒止痛作用。麻黄得川乌散寒止痛力雄,红参伍川乌温阳止痛力优。
【心悟纵横】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麻黄有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类及有机酸类等成分。并报道,麻黄碱对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患者,可引起意外的心律失常,大剂量可抑制心脏。故心气衰弱,脉象细数者,不宜使用,当为所禁。前人亦有告诫:如《药品化义》指出“麻黄……为发表散邪之主药也。但元气弱虚及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但误用之,自汗不止,筋惕肉
,为亡阳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