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拯反佐药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荆芥反佐金银花(表里双解)

【反佐药性】
荆芥,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疏表祛风,透疹疗疮作用。临床多用生药(生荆芥),以利于发挥疏透之功;亦有用炒炭药(荆芥炭),以增强止血之效。
金银花,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清热解毒之功,兼祛风热作用。临床多用生药(生金银花),以利于清热解毒之功;亦有用炒炭药(金银花炭),以增强止痢之效。
荆芥与金银花药对,两药性味、功用均不相同,一为辛温,一为甘寒,一为走表散邪,一为入里清热。和合后辛中有甘,温中有寒,辛不走泄,温不燥烈,甘不中满,寒不凝滞。原单味药的偏性随之尽去,新的作用相继产生,所治之病亦发生变化。
【独特功效】
本药对辛温不耗津,甘寒不伤阳,在外之邪可散,在里之热可清,表证能解,里证能除。具体有解表清里、祛风清热、理肠止痢、解毒疗疡作用。
【临证运用】
本药对常用于外感风邪,里有内热的病证。如风温寒热、隐疹瘙痒、热毒下痢、痈肿疮疡等,类似西医的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荨麻疹、痢疾、皮肤浅表脓肿、疖病等而具有下述证候者。
1.风温寒热
此药对可用于外感风邪,风从热化。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肢楚,口干咽燥。药用生荆芥5~10g,生金银花10~15g。
2.隐疹瘙痒
此药对可用于内有伏热,外有风邪,营卫不和,肌腠失疏。症见丘疹成团,时隐时现,瘙痒难忍。药用生荆芥6~10g,生金银花12~15g。
3.热毒下痢
此药对可用于外有夹风,里有热毒,肠中孙络与脂膜受伤。症见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药用荆芥炭8~10g,金银花炭15~20g,热毒痢下频作者可重用至45g。
4.痈肿疮疡
此药对可用于热毒内蕴,外感风邪,气血阻滞,腐肉成疡。症见皮肤红肿结块,有头或无头,兼或发热恶寒等。药用生荆芥6~10g,生金银花15~20g。
【加味活法】
若风温寒热而热甚烦渴者,可加生石膏增强清热除烦作用。荆芥得石膏透邪清热尤妙,金银花伍石膏直折火热。隐疹瘙痒而火毒内盛者,可加大青叶增强清热泻火作用。荆芥得大青叶善治血中热毒,金银花匹大青叶清热解毒力雄。热毒下痢而火毒甚者,宜加黄连增强清火止痢作用。荆芥得黄连和血止痢尤胜,金银花伍黄连止血痢力宏。痈肿疮疡而热毒甚者,可加蒲公英增强清热败毒作用。荆芥得蒲公英散结消肿力胜,金银花匹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力雄。
【心悟纵横】
荆芥炭与金银花配合,还可治疗吐血斑疹等血热妄行的病证;荆芥炭与金银花炭配合,又可治疗血热崩漏之病证。故《本草汇言》说:“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势,以荆芥炒黑,可以止之。”《本草纲目》说:“金银花俗名甜藤……败毒托里,散气和血,其功独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