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拯反佐药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桂枝反佐红藤(散结消痈)

【反佐药性】
桂枝,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温通经脉,祛风散寒作用。其中生药(生桂枝)以祛风散寒力强,炒药(炒桂枝)以温里通络力胜。
红藤,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作用。临床多用生药(生红藤),以利于清解热毒。
桂枝与红藤,均有活血通络作用,但桂枝辛甘而温,红藤苦而偏寒,两药相配,桂枝之温减轻,红藤之偏寒趋平,合而其性协和,不伤正气,专攻病邪,单用桂枝、单用红藤是无法代替的。
【独特功效】
本药对温而不大温,凉而不大凉,善走血分,通畅经脉,气血瘀滞能化,疼痛难忍能止。具体有消痈止痛,化瘀通经,祛风除痹作用。
【临证运用】
本药对主要用于大肠阑门气血阻滞,女子经血闭阻,风寒湿痹化热的病证。如肠痈腹痛、胞宫瘀阻、风湿痹痛等,类似西医的阑尾炎、闭经、风湿性关节炎等而具有下述证候者。
1.肠痈腹痛
此药对适用于阑门瘀阻,气机阻滞。症见腹痛阵作,右少腹拒按,腹皮微急,兼或轻微恶寒。药用生桂枝4~6g,生红藤30~45g。
2.胞宫瘀阻
此药对可用于瘀血内阻胞宫,冲任不调。症见经闭不行,小腹隐痛。药用炒桂枝6~10g,生红藤30~40g。
3.风湿热痹
此药对可用于风寒湿互阻,痹着筋骨经脉,邪从热化。症见骨节疼痛,略有肿胀,活动不利。药用生桂枝8~15g,生红藤30~45g。
【加味活法】
若肠痈腹痛而热邪偏盛,大便秘结者,宜加生大黄(热势尚盛,大便通者,可用制大黄)通腑解毒。因桂枝得大黄能导内外之邪,红藤配大黄消痈败毒力雄。胞宫瘀阻而经血凝结,可加红花增强祛瘀活血作用。因桂枝得红藤活血化瘀尤胜,红藤合红花祛瘀解毒更强。风湿痹痛而红肿痛剧者,可加忍冬藤解毒消肿。桂枝得忍冬藤祛风蠲痹、清热通络尤胜,红藤匹忍冬藤清热解毒、行血通络更胜。
【心悟纵横】
红藤,始载于《本草图经》,并说:“攻血,治血块。”后世在此祛瘀活血作用下,广泛用于治疗肠痈、经闭、痹证等,均有良好疗效,与桂枝配伍,其通透之功更强,故经闭、痹证是常用的药对。至于肠痈热毒甚者,未必用此药对,可改相佐药对,如红藤配大黄或红藤配忍冬藤等,直折热毒,无需拘泥于反佐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