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拯反佐药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麻黄反佐黄芩(平喘清肺)

【反佐药性】
麻黄,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宣肺平喘、通达腠理作用。其中生药(生麻黄)以疏通腠理为优,蜜炙药(蜜炙麻黄)以宣肺平喘为胜。
黄芩,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清肺热,泻火毒作用。其中生药(生黄芩)以泻火毒为优,酒炒药(酒炒黄芩)以清肺热为胜。
麻黄与黄芩,前者为辛温,后者为苦寒,一为解表,一为清里,不论性味、功用均有所不同。两者相合,辛能散结,苦能清热,温能胜寒,寒能胜热,使之在表能散寒,在里能清热,且既有拦截外邪入内,又有透内邪于外之功。
【独特功效】
本药对辛温发汗不大汗,苦寒清热不遏邪,既能发散表邪,又可清泄里热。具体有宣肺平喘、蠲痹消肿、祛风止痛作用。
【临证运用】
本药对临床常用于外有风邪,内有热邪的病证。如肺热咳喘、热痹肿痛、隐疹瘙痒等,类似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而具有下述证候者。
1.肺热咳喘
此药对适用于外感寒邪,郁而化热,肺气失宣,或外感时邪,寒热俱重,肺卫失疏。症见身热少汗,咳嗽气促。药用蜜炙麻黄5~8g,汗出多者量宜减轻;酒炒黄芩8~12g,热甚者量可加重。
2.热痹肿痛
此药对可用于风湿化热,经络受阻,气热血滞。症见骨节红肿,肤热疼痛,活动不利。药用生麻黄6~8g,无汗者稍增量;酒炒黄芩10~15g,火毒甚者,可加生黄芩10g。
3.隐疹瘙痒
此药对可用于风热内阻,久郁化毒,风毒外溢肌肤。症见丘疹成片,瘙痒难忍,遇热加甚。药用生麻黄4~6g,酒炒黄芩6~10g。
【加味活法】
若肺热咳喘而身热口渴甚者,宜加生石膏清热止渴。因麻黄得石膏,清热平喘更强,黄芩匹石膏善清气分肺热。热痹肿痛而口干舌红者宜加生地黄清热滋阴。麻黄配生地黄祛风凉血,蠲痹消肿尤著,黄芩伍生地黄善清气分营分郁热。隐疹瘙痒而热毒甚者,可加大青叶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麻黄合大青叶,善疗肌肤风毒热邪,黄芩共大青叶,清泄气营热毒更雄。
【心悟纵横】
麻黄味辛性温,入肺、膀胱经,除善于宣肺平喘外,且有既能利尿,又能缩尿,配伍合拍,疗效更著。如肺热而膀胱失常,小便不利,可与酒炒黄芩或生石膏配合;若肺肾不足或失充,膀胱失约,夜尿频多或遗尿,可与益智仁或桑螵蛸配合。余曾遇一慢性支气管哮喘、前列腺增生患者,自购麻黄10g,猪腰2只,炖服后,小便不通1天。据此提示,麻黄用于小便不利或遗尿、夜尿频多者,用量不能过多,一般不超过5g。同时,麻黄辛温升散,最易助肝阳上升,黄芩苦寒平降,又善平肝潜阳,用酒炒直达头目,平降之功更速。两药配伍,不骤升散,不速沉降,不良作用减轻,有益功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