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脐针疗法的理论之二──脐中医基础理论
在脐针推广普及的三年里,世界各地已经有十多个国家及数百名大夫掌握了脐针的治疗方法,根据疗效的反馈,许多同学在临床上得心应手,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在治疗上达不到很好的疗效,这是为什么?经过反复地了解与分析,发现易经的基础和中医的水平是主要的原因。很多同学学了十几年的中医,对中医的基础十分了解,但是不会用,比如说“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这个道理都清楚,但在临床上如何使用这个阴阳?又觉得无从下手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了目前我国的中医教育方式,在中医药大学里往往搞基础的不懂临床,搞临床的又没有时间来教基础,这样下来就形成基础与临床脱节的局面,中基讲得头头是道,但一上临床就目瞪口呆。脐针虽然属于易医学范畴,但是最原始、最古老的中医,与现有的中医是同源同根,在许多方面是息息相关,难分彼此的,中医的底子好了,在易医和脐针的使用上也就能事半功倍。比如用脐针治疗头痛时,其思维只停留在用脐洛书全息一种方法上,取不到应有的疗效时不会转换思维,用中医经络的知识将头痛的症状落于脏腑上,这就影响了疗效。头痛在中医里可因其部位不同,其脏腑的归属也不同,比如巅顶痛属于督脉或足太阳膀胱经,而前额痛就属于足阳明胃经,如果是偏头痛可能就属于足少阳胆经了,作为脐针医师就应该根据中医的经络知识结合脐针理论,将病痛落实在脏腑上,在治疗巅顶头痛时除了扎脐洛书全息外,还可以扎脐部的离位(督脉)或扎水火既济(膀胱经)。治前额痛就可以扎艮位与坤位,治偏头痛可以扎巽位与震位,这样治疗效果就要好得多,当然头痛还与许多经有关,如阳维、阳 、肝经、肾经等。所以作为一个好的脐针大夫没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是不可能成为“大医”的。
一个好的脐针大夫除了熟练地掌握脐针的几个理论外(特别是脐易学理论)还必须掌握必要的中医基本理论,这样才能在变化莫测的疾病中保持头脑清醒,不会被疾病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传统的中医理论基础内容广泛,在这些理论里对我们最有益、最有用的就是藏象学说、经络走行及病机,现在复习一下这些基础知识。
(一)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中心环节之一,是中医推究生理机制的指导理论,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探讨病理机制问题。所谓的“藏”就是指藏府,“象”就是指功能反映于外的征象。故中医的“藏象学说”是一种基于内在的形质(藏府),联系其外在的表现的征迹(藏象),从而据“象”以推论藏府功能变化的理论与方法,这也就是易医学里经常说的“有诸内必形于外,有诸外必应于内”的理论。又因为“阴阳五行”是中国古文化的基石,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分支,阴阳五行在中医里的运用首先体现在中医的“藏象学说”里,故中医的“藏象学说”实质就是“阴阳五行”理论的人体生理观。
脏腑包括五脏与五腑(因为在脐针治疗中没有使用“三焦”,故笔者将其省略),五脏者心、肝、脾、肺、肾也,五腑者小肠、胆、胃、大肠、膀胱是也。虽然中医里的脏腑在西医的眼中都属于人体的器官,都是解剖里的脏器,但因为中西的思维不同,西医眼中的脏器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而中医眼里却大不相同,中国古人将这些脏器划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古人认为“藏”的功能机制主要表现为“藏而不泻”;“府”的功能机制主要表现为“泻而不藏”。《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神)而不泻也。”“藏”的功能机制是“满而不能实”,“府”的功能机制是“实而不能满”,因此很清楚地知道“藏”是主封藏、主静,而“府”是主通达、主动,故前者属阴后者属阳。奇恒之府者,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是也。《内经》说:“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说明了奇恒之府虽为“府”,但却有“藏而不泻”的作用。因为根据“凡病皆源于脏,凡病皆落于脏”的易医原则,又“五行应五脏”,故对于五脏、六腑及奇恒之府,我们将重点放在这个“脏”上,而五脏的功能、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1.心
位于胸内,外包心包,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以下几点:
(1)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是指心脏和血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输送营养、气血循环的相互联系的作用上,使来自胃中经化生以后的精微集中到心,由心散到脉,而百脉又朝宗到肺,然后再把精气散布于周身皮毛。既体现了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又体现了大小循环作用的概念。《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主血,其二是主脉。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脉为血之府,《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心脏之所以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是赖于心气的作用,《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谓“心藏血脉之气”,就是指的这种气。人体的心气旺衰可以从脉搏的变化及面部色泽反映出来,心气旺,血脉充,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而有光泽,即所谓的“其华在面”;心气衰,心血少,脉虚而细弱,面色白而无华。
《素问·五脏生成》又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一段中对于“其主,肾也”这一句,从五行生克的道理上来讲,因心属火,受水之制,所以肾为其主了。也说明了心与肾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脐针治疗中我们取针“水火既济”针法主要就是治疗心肾的疾病,也是调节心肾之间关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是常用的针法之一。
但凡事不能不及也不能太过,如果一个老人面色红润,并非是健康的征兆。本来老年人,脏器功能已经开始衰退,心功能同样衰退,其面色应该不是红润,这是正常的。但这个老人却红光满面,不懂的人往往会认为他身体健康,其实不然,这可能是高血压的征兆,是脑出血的前期,这是心气太过,面华太过。
(2)心主神志:
心主血脉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西医也比较接受,因为西医的解剖同样可以证明心血管系统的存在,并且与中医无异。但大多数的西医对“心主神志”不甚了了。心主神志就是心主神明,或说心藏神。这个“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比如人体的形象、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等。而狭义的神则是指人的精神活动、意识、思维等。
心主血脉与心主神志是不可分割的,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因为心具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有主神志的功能,《灵枢·本神》云:“心藏脉,脉舍神。”现代医学也认为;在人体中大脑所消耗的血氧占人体全身的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人体的血液供给大脑是占全身血液的大部分,大脑是干什么的?是精神活动的场所,虽然中医和西医在主神志归属方面不同,但在血脉和神志不可分割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如果心血不足,常可导致心神的病变,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等症。如果血热扰心还可以见到谵妄、昏迷、不省人事等。
(3)心为主宰,“君主之官”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何谓君主之官,就是主宰着人体的一切活动,所以五脏六腑的活动、四肢百骸的运动、思维情志的变化等都是在心的支配下来发挥各自的功能。《淮南子》说:“心者,五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支,流行血气。”
中医的病机十九条是《内经》里对疾病的归纳,是十分重要的辨病根据;在这十九条里,其中五脏各有一条,上下各有一条,风寒湿各有一条,但火与热相加共计九条。如果把五脏的心和火与热的九条相加的话,那么在十九条的病机里,属心、火、热的就占了大部分。为什么我们将心与热、与火连在一起,因为在《易经》里它们都属一个分方归类里,它们的内在都是阳在不同方面的最大释放阶段。心是在人体内器官里阳的释放的最大器官,心脏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地做工,不断地搏动,不断地射血来供给机体的所需。火是指在天这个层次来讲,而热是指在地的层次来讲,都是指阳在释放的最大阶段。
(4)心开窍于舌:
心位于胸中,心经的别络上行于舌,故心的气血也上通于舌。《千金方·心脏脉论》说:“舌者,心之官,故心气通于舌。”如果心有病变可从舌体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或出现瘀点、瘀斑,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则见舌强语謇。心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都能影响到舌,故有“心开窍于舌”与“舌为心之苗”的说法。但笔者对于这个“心开窍于舌”有自己的看法,既然说开窍,就应该知道这个“窍”的含义,“窍”其实就是洞穴的意思,我们可以参考其他四脏的开窍关系,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和二阴,为什么是心的开窍在不是窍的舌呢?刘力红先生在《思考中医》一书中解释说这是心为君主之官的佐证,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心开窍于目”(与肝相同)比较合适。中医说“久视伤血劳于心”已经说明这个目与心的关系。俗话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都是指目与心的关系。另外从心经的走行及心经的络脉和心经的别络的走行都可以看出心与眼的关系,比如手少阴心经经脉自心脏发出的干线有三条,其中第二条由心脏发出分左右两支,上行沿食道两侧经咽喉,穿过上腭到达眼眶内,分布于眼球后方通入脑的脉络,在此与脑发生联系;《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又如手少阴心经的络脉的第二支沿手少阴心经上行,经过肘关节前面尺侧,肱二头肌后侧至腋下,在锁骨下方进入胸中,分布于心脏。从心脏起沿食道两侧上行到咽喉两侧,分支分布于舌。其主干线上到眼眶内,分布于眼球后方通入脑内的脉络,在此与脑发生联系。手少阴心经分布于目系,因此,手少阴心经的络脉在此与手少阴心经相会合,并分支又与手太阳小肠经相合。
手少阴心经的络脉,是一条特殊的络脉分布,同别络一样分布于内脏及头上的器官,形成手少阴心经分布到心、眼睛和脑的并联线路,并与手太阳经吻合,成为别络的并联线路。《灵枢·经脉》曰:“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别走太阳也。”
手少阴心经别络起于腋下,胸大肌与背阔肌之间的手少阴心经。沿手少阴心经上行入胸内,分布于心脏。在心脏分支沿动脉两侧上行,在喉咙两侧,外出于面部,斜行向上至眼内角,在此与其表里经手太阳小肠经相衔接,构成“六合”中的第四合,形成表里经经气相互交流的通路。《灵枢·经别》云:“手少阴之正,别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也。”从上述几点出发可见心开窍于目是有道理的。
中医的心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包含了西医解剖学的脑的功能,脑的功能是什么?是思考、思维,按中医的理论来讲是主神志,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中医是重功能,西医是重器官。一个脑出血的患者出现肢体瘫痪,常伴有舌活动的受限,舌体活动的不便,讲话则口齿不清。西医讲脑病,而中医讲心有疾了。
(5)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为脏,小肠为腑。小肠上接胃,下接大肠。而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主受盛和出化物,小肠的受盛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明小肠是接受胃已初步消化的食物的盛器;二是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在小肠里停留较长的时间,以利于进一步的消化与吸收。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二是泌别清浊,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其二,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输送大肠。其三,在小肠内吸收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
三是为水道,也称通调水道。《灵枢·经水》说:“手太阳外合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而膀胱的作用也是主通水道,在经络的联系上说足太阳膀胱与足少阴肾互为表里,肾对于水道的通调起到主要的作用,小肠也参与其间。隋·巢元方论小便之来由说:膀胱与肾为表里,都主行水,水入小肠,下行至膀胱,然后由尿道排出。说明小肠是水道的上源。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而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在人体内这两个脏腑互相影响,如心有实火可移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尿赤、尿痛等。反之,小肠有热也可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
2.心的主要病症
心的主要病症有下列几点:
(1)有关精神方面的病症:
因为心藏神,凡因精神因素对人体干扰的都可以是伤及“心神”。在精神因素方面也是有两种情况,即太过与不及,这个太过和不及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比如健康的人往往是精神愉悦,而身体不佳则常是悲观消沉的。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由于心藏神,神太过,常表现为“大笑不止”或“偷笑不休”的阳象病症,也可见因神不足而出现的“悲伤不胜”的阴象病症。《素问·调经论》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灵枢·本神》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 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所以人的心气是有一个度的,凡太过和不及都是不健康的。
(2)出血或血不流:
凡有关人体血的问题都应该属于心的范畴,对于出血的病理机制大凡属于“阳气内动”,而阳气之所以内动又往往与精神刺激有关,所以《素问·痿论》有说:“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
至于血不流主要是说血循环不良引起的病症,《内经》中明确指出了血不流的原因,其一是为心气减弱或衰竭,其二是为心脉阻滞不通。它认为由于“脉不通”则“血不流”,因血管不通畅而血流停止,表现为毛色不润泽,面黑像漆,人瘦似柴,标志着“血先死”的征兆。
(3)身热,色赤,及“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身热者谓皮肤发热也,色赤者皮肤发红也,都是热象,其脉可以表现为“心脉太过”。心属离,为夏,为火,为热,所以这一切都与心有关。《内经》所说“夏脉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又概括性地说:“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这些都好理解,都体现了热、赤与心的关系。“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是《内经》里关于病机十九条的其中一条,对于西医就不大好理解了。中医就是这么一回事,中医就认为凡人体的疼痛、发痒、生疮都是来自于心的毛病,都落于心,其实是将一切可引起炎症(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作痒的、疮疡的疾病都属于心,说明了这些症状和血液、血管、血流的关系。初学中医和西学中的大夫十分不理解这个病机,认为太不科学了,但是在临床上一用就觉得中医的伟大,凡疼痛、发痒和生疮从心上治疗,速度快,疗效好。虽然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但其中痛和疮为实证,而痒则是虚证,在下针时要注意补泻的关系。
(4)胸周痛满及心痛:
民间所说的心痛其实并非是真正的心痛,是通指心区的疼痛感,就像《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但真正的心痛就不是如此,心痛很剧烈,手脚发冷,一发作就有死亡的危险,在《灵枢·厥病》里是这样描述的:“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心有病,除胸中痛外并可以牵连心脏上下周围作痛,还可以牵引到腰部,还引起嗌干、口渴欲饮、胁痛、臑臂内后侧痛等。
(5)心肾不交:
所谓的“心肾不交”是指有许多病症,由于“心”与“肾”的功能失去了本来的“互相为用”的作用,具体表现是一系列与“神”有关的症候群,比如失眠、健忘、心神浮越、精神散乱、怔忡不安等,其主要表现是不及,是“虚”的范畴。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说:“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里说:“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在焉。”而周慎斋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认为肾水之中有真阳,上升而生心中之火;心火之中有真阴,下降而生肾中之水;而所谓的真阴真阳就是指心肾之中的真气;因此得出一个结论:欲补心必先实肾,欲补肾必先宁心,这就是“交心肾”的治疗原则。后人将心和肾看做人身两个重要的生命根源,心肾代表了水火,水火代表了阴阳,阴阳代表了真气。心不只是火,它也含有真阴;肾不只是水,它也含有真阳,故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就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
3.小肠的病症
在脐针疗法里,小肠的疾病与心的疾病都是在离位进行治疗,这个后天八卦的离位既代表了心,同时也代表了与它表里关系的小肠,在易医学里如果既有脏的病又有腑的病,我们按照“凡病源于脏,凡病落于脏”的原则,先治脏,特别是在水火两位(即心肾)在易医学里是没有表里位,故只取坎离。为了在今后更容易进行辨证,我将腑与脏的病症联在一起学习,这样更加实用。
(1)口糜:
是指一种口唇糜烂的病症,也是生在口中的一种疮疡。其病理与小肠的实热有关。《素问·气厥论》云:“膀胱移热于小肠,隔肠不便,上为口糜。”《中藏经》曰:“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在经络关系上讲,小肠之脉络心,循咽下膈而属小肠。小肠之下叫阑门,有济泌别汁,渗入膀胱的作用。现在,膀胱之热反移行于小肠,以致不能下渗,所以湿与热随经气上逆,出现口糜的病症。但以后许多医书里所说的口糜则多指心、肺、胃三经的蕴热上乘,发生满口生疮或生于上腭而呈细白星点状之症。
(2)下重,便血,痔:
下重,指里急后重的症状;便血,是指大便出血;这两种症状都与小肠有寒有关。《金匮要略》说:“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中藏经》也说:“虚则伤寒,寒则泄脓血,或泄黑水,其根在小肠。”所以下血之症不一定都属实热。
痔,乃肛门病,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描述了五种痔疮的形症,认为是经脉流溢,渗漏肠间,冲发下部所致。《中藏经》提出小肠之热,久不能泄,可以渐渐酿成痔疾的说法。《金匮要略》说:“小肠……有热者,必痔。”
(3)与经脉有关的病症:
与手太阳小肠经有关的病症中,是动诸病则有:咽痛,颌肿,肩及臑部有似拔似折的感觉。所生诸病有:耳聋,目黄,颊部肿胀,自颈至颌连及肩、臑、肘、臂的外侧都痛。以上主要是根据经脉所过,及其所络所属,而指出了有关小肠经脉所主的病症。
4.肺
位于胸中,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有下述几条:
(1)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肺者,气之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气,知道了气,也就比较好理解肺的功能了。气是什么?《素问·六节脏象论》说:“黄帝问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气。五日一候,三候为一气,也就是十五天,十五天的周期就叫气,原来气指的就是节气,是我们所说的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从气的概念中知道了天地变化的基本节律就是气,就是农历的节气,也就是天地在十五天有一个变化,在这个节律上人也要有一个类似的同步变化,这个变化跟上了,天人就合一了。那么在人体内负责这个基本节律变化层次上的天人同步就是靠肺,所以“肺者,气之本也”。《内经》也说了,天气通于肺,就是说的这件事。但中医所说的气不仅指天气,呼吸之气,而包括了身体内的各种气,如真气、元气、经脉之气等,所以《内经》又说,诸气皆属于肺。
所以,肺主气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主人体与大自然气候变化进行同步的基本节律,这在上面我们已经讲了。第二,是主人体呼吸之气。第三,是主人体的一身之气。
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基本形式之一。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肺的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气的生成,调节体内气的升降出入,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主一身之气是由于肺与宗气的生成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宗气是水谷之精气与肺所吸入之气相结合而成,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又通过心脉而布散全身,以温煦四肢百骸和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故肺起到了主持一身之气的作用。
肺的呼吸运动,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肺的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主气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如果肺气不足,不仅会引起肺呼吸功能的减弱,而且也会影响宗气的生成,造成呼吸无力,或少气不足以息,语音低微,身倦乏力等气虚不足的症状。
(2)“肺主治节”:
什么是治节?这个概念出于《素问·灵兰秘典论》,节与气是相呼应的。前面已经讲过三候为一气,一个月有两个气;一个叫节气,一个叫中气,所以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这样我们就搞清了节与气是十分相近的概念。治节就是治这个“节”。这个“节”怎么治?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个问题,似乎古人在说一个与疾病无关的事。其实不然,“人与天地相应”,前面已经讲了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个节是与人体的关节相对应的。我们看人体有六对大关节(即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即十二个关节,这正与大自然的十二个月相对应。而每个关节都有两个关节面正与二十四节气相对应,这个节气的“节”与人体关节的“节”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凡因气候关系引起的人体关节病变都可以从“肺”上治疗,这就是“肺主治节”的奥秘。
(3)肺主宣发,外合皮毛:
“宣发”是指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即《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里所说的上焦开发主要是指肺的宣发作用。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皮毛位于体表,是人体外御屏障,而皮毛是由肺输布的卫气与津液所温养,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肺生皮毛”之说。肺主呼吸,而皮肤之汗毛孔也有散气以调节呼吸的作用,故《素问·生气通天论》称汗孔为“气门”,皮毛也有宣肺气的作用。外邪侵袭常由皮毛而犯肺,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气喘等肺气不宣的症候。《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指出了这种症候的病理特点。肺气虚弱,不能宣发卫气津液于皮毛,不仅可以使皮毛憔悴枯槁,还可以引起卫外功能的不足而易患感冒。由于卫气与肺气的宣发有关,卫气司汗孔的开合,所以肺卫气虚,肌表不固,则常自汗出;而肺卫闭实,毛窍郁闭,又常见无汗的症状。
(4)肺主肃降,通调水道:
“肃降”即清肃下降的意思。肺居胸中,位于上焦,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肃降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由于肺位最高,为华盖之脏,故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清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若肺失清肃,气不得降,即可以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肺气上逆的病变。肺气的不断肃降使上焦的水液不断下输于膀胱,而保持小便的通利。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若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使水液下输膀胱,则会发生痰饮、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水液输布障碍的病变。
(5)肺朝百脉: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送到全身。《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肺朝百脉其实就是西医里的小循环,人体的血都流经肺部,在这里与大自然的气体进行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使人体内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由心脏进行体内的大循环,将这些带有氧气的动脉血射到全身各处。如果肺的功能不好,就直接影响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造成人体缺氧。
(6)肺开窍于鼻,主涕,知香臭:
鼻是呼吸的出入通道,故称“鼻为肺窍”。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依靠于肺气的作用。肺气和,呼吸利,嗅觉才灵敏。故《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正因为鼻是肺窍,也是邪气侵犯肺脏的道路,故温热邪气侵犯肺卫,多由口鼻而入。如外邪袭肺,肺气不宣,常见鼻塞流涕,嗅觉不灵;肺热壅盛,则常见喘促而鼻翼煽动。
喉咙也是呼吸气体出入的门户和发音的器官,又是肺经通过的地方,故喉的通气与发音直接受到肺气的影响。所以肺有病变时,常可以引起声音嘶哑及喉痹等喉咙部位的病变。
(7)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属脏属阴,大肠属腑属阳。大肠上接小肠,大小肠交接处为阑门,下端为肛门。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肺与大肠也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的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则可影响肺的肃降而产生胸满,喘咳等。如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困难;肺气虚弱,气虚推动无力,则大便艰涩而不行,称为“气虚便秘”。若气虚不能固摄,清浊混杂而下可见大便溏泄。
(8)处魄,开窍于后阴:
魄和魂为阴阳相对的,也是指主宰生命的东西,其实质是关系人体神经活动方面的。由于肺是魄之所处,喜乐无极,于是就伤魄(火克金),说明了我们祖先很早就知道人的精神神经活动与人体的肺脏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在临床上治疗这类患者不仅要考虑心,也要考虑肺。
自古以来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这不错,但笔者又给加了一条“肺开窍于后阴”,为什么?前面已经讲过肺与大肠相表里,说明肺与大肠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是因为肺与大肠在经脉的络属相连的关系。我们又知道肺藏魄,而后阴(肛门)又称魄门,道出了肺与后阴的关系。如果发现一个患有精神神经疾病的人出现神志方面问题,随处大便,提示这个疾病的病变是在肺脏,而不是在心,那你在脐针治疗里就应该取兑和乾位,就不能取离了。
有人说肾开窍于二阴,笔者认为确切地说,肾开窍于前阴。因为人在受到惊吓时大多数是表现为小便失禁,而少有大便失禁的。故前阴属肾,后阴属肺。当然这是笔者一家之说。
5.肺的病症
(1)“诸气 郁,皆属于肺”:
《素问·五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而《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气 郁,皆属于肺。”前面讲的是肺的生理,后面讲的是肺的病理。在肺的生理中其主要是肺脏的宣发和肃降,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宣降正常,则肺气出入通畅,呼吸调匀。如果功能失调,就会发生“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而出现咳嗽、喘息、胸闷胁胀等症。
(2)喘,咳,胁满:
喘,是指急促的呼吸,是气喘的征象;咳,是指咳嗽症状。《素问·五脏生成》曰:“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因为“诸气皆属于肺”,故凡咳嗽,上气(即气喘),是胸中气逆,病在手阳明和手太阴两经。咳、喘有虚实之分,实则喘咳逆,以致肩背痛等,虚则为少气(气短)不能报息(即呼吸气短不能接续)等症。
胁满,是指胸胁有满闷的自感症状,是因肺的壅实所致,《素问·大奇论》说:“肺之壅,喘而两胠满。”或是因喘咳而发展为胸胁支撑感、窒息感和疼痛感等,一般为肺实之症。《灵枢·本神》说:“肺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这里的胸盈就是指胸胁闷满的症状。
(3)肺消,鬲消:
“肺消”和“鬲消”都是指多饮多尿之症,但肺消是由于心之寒移于肺而成,故认为是寒郁化热所致;而鬲(鬲即膈)消是心之热移行于肺,热熏蒸膈间而成,两者寒热不同。故《素问·气厥论》说:“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又说:“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肺与大肠,一脏一腑,是为表里关系,在脐针治疗里,脏病可以治腑,同样腑病可以治脏,脏腑不能分开,故我们应该对大肠的病症十分了解,这样在治疗时既可以从脏,也可以从腑。
6.大肠的病症
(1)虙瘕,沉:
虙,与伏同;瘕,就是假物而聚的意思。虙瘕是一种热结大肠,致大便不通的症状,病因是小肠之热移行于大肠所致,《素问·气厥论》说:“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热,则津液枯竭,因而糟粕结聚,大便不通。沉,就是痔,是肠痔症(即内痔),是大肠热结所致。
(2)肠痛,肠鸣,泄利,下血:
肠痛,是指腹部的尖锐性疼痛;肠鸣,是指肠蠕动加强而发出的声音。出现这种肠鸣腹痛,或当脐痛,而又有泄下的一系列症状时,一般认为是重感于寒所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但泄利又有寒热的区别,如肠中热则泄下之物作黄色如糜状;肠中寒则泄下物为杂有很多未消化之食物,并伴有肠鸣。
下血,属大肠,认为有两种原因:一是因热极而便血,二是因风中大肠而下血,《中藏经》曰:“大肠者……热极则便血,又风中大肠则下血。”故下血与风和热有关。
(3)咳,喘:
咳喘乃肺之主症,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有咳,大肠也有咳,但有虚实之分,如大肠虚,则咳喘之外咽中似有物梗阻感,气机不利等;如为实热咳喘,虽咽中同样有梗阻感,但尚有肠腹胀满,面赤,身热等实象。虽虚实不同但均指出了咳喘的基本原因在大肠,故治咳喘不能专主在肺,也要考虑大肠的原因。
(4)与经脉有关的病症:
有齿痛,颈部肿大,目黄,口干,鼻塞流涕,鼻衄,喉痹,肩部前面,上膊外侧有疼痛,以及大指、次指不能动作等,这些都是大肠经脉所经过之处出现的诸种病候。
7.脾
脾位于中焦,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以下几点:
(1)脾为仓廪,主运化,输布精气:
脾和胃在十二官中均属“仓廪之官”,是五味化生之源。但脾与胃又有所不同,《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说饮食物入胃后,下入小肠,化生的精气经脾的作用达到“散精”的功能,故有“脾居中央,灌溉四旁”的说法。主运化是指脾有主管消化饮食和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其运化功能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即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依赖脾之运化将水谷化为精微;依赖脾之转输、散精,将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故《素问·厥论》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运化水液,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对被吸收的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他们的气化功能使其变为汗和尿并排出体外。因此,脾气健运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的停滞,故能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
(2)脾主升清:
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所谓的“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如果脾气不升或下陷,则可引起头目眩晕、久泻脱肛或内脏下垂等。
(3)脾主统血:
统有统摄、控制的意思。《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在脾的统血作用中既包括了脾气固摄血液,使之循行于经脉之内而不致外溢,也包括了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因为血液能否正常地运行,既取决于脾气的固摄作用,也与血液本身是否健全有关。《难经·四十二难》说“脾裹血,温五脏”,就是指脾有统血的功能。如果脾气虚衰,失去统摄的功能,血液将失其正轨出现种种出血病症,如便血、崩漏、肌衄、紫斑等。
(4)脾主肌肉,主四肢:
《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是由于脾具有运化的功能,将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肌肉中去,使其发达健壮,如《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的注解所谓:“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又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脾生肉……在体为肉,在脏为脾。”都说明了脾与肌肉的关系,而四肢的运动必依赖肌肉的力量,所以脾的运化功能的好坏往往关系肌肉的健衰。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气的输送营养,营养足则四肢强健,脾失健运则清阳不布,营养不足,故肌肉痿软,四肢倦怠无力。
(5)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灵枢·脉度》云:“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又《图书编·脾脏说》云:“食不消,脾不转也;不欲食者,脾中有不化之食也;食不下者,脾寒也;好食甘甜者,脾不足也。”以上都说明口与脾的功能是统一协调的,“口为脾之官”,“脾开窍于口”是有一定道理的。
《素问·五脏生成》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素问集注》为之注解说:“脾乃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脾开窍于口,故荣在唇。”说明脾的精气之所以能够反映于唇这个部位,是和它的主肌肉、气通于口分不开的。故脾能健运,则气血充足,口唇红润光泽;脾不健运,则血气虚少,口唇淡白不泽。
(6)脾乃后天之本:
古人认为“先天之本在于肾,后天之本在于脾”,人出生之后其营养物质赖于脾胃的消化吸收,脾之升清胃之降浊,人体的强壮与否也与脾的功能密切相关,故脾气健运则身体健康,脾失健运则身体羸弱。
(7)脾乃气血生化之源:
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所依赖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在人体内饮食水谷的运化是由脾所主管,脾健则消化吸收好,气血生化就好,否则吸收和生化就差。
(8)脾藏营,裹血,舍意:
脾中藏纳营气,“营”者,既有营养物之意,又有“主血”的功能,故《难经》中明白地指出:“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所以中医里又有“肝藏血,脾统血”的概括性论断。
由于脾是“藏营,舍意”,这个“意”是指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忧愁不解可伤及脾中之意,故因忧愁引起的一系列精神失常如忧闷、昏乱均与脾有关。
(9)脾与胃相表里: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其一是主受纳、腐熟水谷;其二是胃主通降,以降为和。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容纳于胃中的水谷经过胃的腐熟之后,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故胃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所以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入胃经腐熟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吸收,故曰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其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灵枢·五味》提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的论断,同时由于营气出于中焦,中焦亦并于胃中,因此胃同样亦能输布精微而灌溉五脏,和“脾气散精”的作用相互协同而发挥其功能,故称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之间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一对矛盾体的两个方面,脾主升,胃主降,脾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胃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脾属湿,胃属燥,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才能完成食物的传化过程。
8.脾的病症
(1)“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这里的肿满是指由于水湿停滞所造成的水肿和胀满症状。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消化饮食及运化水液。如果脾不健运就会引起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或凝聚为痰饮,或溢于肌肤为水肿,或流注肠道为泄泻。《内经》将有关由于水湿所造成的肿满归属于脾病的范畴,认为一切水胀湿病都与脾有关。
(2)身重,小便闭,四肢不用:
身重是指患者自觉身体重滞,是水湿停滞的具体表现,其过程是从身体痛开始;继而自觉身体重,而发展为胀,最后至于小便不通的危象,这种过程的起因皆归于脾。
四肢不用是指四肢痿弱无力的症状,这是由于脾病而不能布敷津液,四肢不能禀受水谷之气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情志所伤,《灵枢·本神》说:“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乱,四肢不举。”所以对四肢痿弱也应考虑到七情的影响。
(3)与消化有关的病症:
消化方面的许多病症都与脾胃有关,如腹闷满而胀,以至向膈部支撑及于胁部,有气上逆而致眩冒。又如脾虚之症为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又如厥气上逆,因而肠中切痛,上吐下泻的症状也与脾有关。故脾病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消化系统方面的病症。
(4)与经脉有关的病症:
据《灵枢·经脉》中足太阴脾经所提到的症状有舌本强,舌本痛,呕吐,胃脘痛,腹部气胀,嗳气,自觉身体重滞,还有溏瘕泄(指泄下稀便中有便块),水闭(指小便不通)及黄疸等症,虽涉及病症比较复杂,但总不外与脾脏或脾经所络属的经脉有关。
9.胃的病症
前面已经讲过胃的主要作用是受纳水谷,为水谷之海,与脾共属仓廪之官,输精微,溉五脏,转味而入出,化糟粕。
(1)食不下:
食不下指不能下咽食物,或是咽膈不通之故,或胃脘阻梗,当是胃病或食道病变。中医所说膈气即指此,大都为食道癌、食道狭窄等病。
(2)消谷善饥:
消谷善饥是指一种吃得多,易饥饿,但人体仍然很瘦的病症。善饥症状中医认为是“胃中热”之故,所以有“胃热杀谷”的说法;这种症状是一种“虚”象所表现的一种状态,所谓“中虚求食”,在辨证上要注意。
(3)腹部 胀:
即高起之意,是说由于消化失常而引起的腹胀症。由于胃热则消化强,易饥;若胃寒则消化弱,弱则停滞而为 胀。《素问·标本病传论》曰:“胃病胀满。”又《灵枢·师传》说:“胃中寒,则腹胀。”故临床上因胃中寒而发生的腹部胀满症是很多的。
(4)胃脘痈,气逆而哕,流涎:
胃脘痈是指生于胃内的痈(或包括胃癌在内),属内痈的一种,认为是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所致。
哕即呃逆,为膈肌痉挛所致,为胃气逆所造成,寒气是其主因。
流涎是一个症状,认为与肠寄生虫有关。《灵枢·口问》认为:“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一般多见于小儿。
(5)与经脉有关的病症:
主要是与热病有关的症候,如温淫(热病)汗出,鼻塞,鼻出血等,以及口角歪斜,唇部发疹,颈肿,喉痹等热病的兼症,此外还有腹水症和阳明经脉所经过的部位等处的肿痛等。
10.肝
肝位于胁部,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有下述几点:
(1)肝主疏泄:
是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其疏泄的功能主要关系人体气机的调畅。所谓“气机”是泛指气的运动变化,是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肝主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疏通气血津液、促进脾胃消化和调畅精神情志三个方面。
1)情志方面:
情志活动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但也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人的正常精神情志活动是以气机调畅,气血平和为基本条件的。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可使血行畅通,对保持心情开朗舒畅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肝失疏泄,则多有情志异常的表现。
2)消化方面:
脾胃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是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之间是否协调平衡,而肝的疏泄功能又和脾胃的升降密切相关。肝之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并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有关。胆与肝相连,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实际上也是肝主疏泄功能的一个方面。《血证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如果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消化和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而出现消化不良的病变。如肝失疏泄可出现胸胁胀痛、急躁易怒等肝气抑郁的症状外,还见胃气不降的嗳气呕恶和脾气不升的腹胀腹泻等症状。前者称为“肝木犯胃”,后者叫做“肝脾不和”。
3)疏通气血津液: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通利三焦、疏通水道的作用。若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瘀血阻滞,经脉不利以致水液不行,常可引起水肿、腹水等病症。《金匮要略》所说“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就是指的这种病证。
(2)主谋虑,主精明:
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所以肝的许多地方是指思维方面。又肝藏魂,情志悲哀过度即可伤魂,魂伤表现为失去应有的精明理智,发生狂妄的症状。
(3)肝主藏血:
肝是人体内含血最多的脏器,故称肝为血海。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素问·五脏生成》曰:“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说明肝脏在人体活动时,机体的血液需求量增加,肝脏就排出其储藏的血液供机体使用,当休息和睡眠时机体对血液的需求减少,大量的血液则归于肝脏,藏之肝脏。所以《素问·五脏生成》说:“故人卧血归于肝。”肝的贮藏血液与调节血量的功能还体现在女子的月经来潮,在肝血不足或肝不藏血时,即可引起月经量少,甚者闭经,或月经量多,甚者崩漏。
肝主藏血,又主疏泄。因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条达舒畅,血亦因之流通无阻,所以肝的疏泄与藏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血的运行不仅需要心、肺之气的推动和脾气的统摄,还需要肝疏泄功能的协助才能保持气机的调畅而使血行不致瘀滞。《血证论》所谓“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就是这个道理。若肝失疏泄,则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血也随之而瘀,可见胸胁刺痛,经行不畅有血块,甚或闭经、癥瘕。若大怒伤肝,肝气上逆,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呕血衄血等。
(4)肝主筋,主运动,“其华在爪”:
《素问·痿论》说:“肝主身之筋膜。”筋膜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结构。肝之所以能主筋膜,主要由于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只有肝血充盈,才能“淫气于筋”,使筋膜得到濡养而维持正常的运动。《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一个正常的男子大约到56岁,一个正常的妇人大约到49岁,就显现出衰老的表现,首先是表现出运动不灵活,这是由于肝气衰,筋不能动之故,这是运动属于筋,而筋又属于肝的道理。故肝血的盛衰能影响筋的运动,“爪为筋之余”,故也能影响爪甲的枯荣。肝血足,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肝血虚,筋弱无力,爪甲多软而薄,枯而色夭,甚至变形或脆裂。故《素问·五脏生成》说:“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5)肝开窍于目:
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内在的联系,但主要是肝。因肝主藏血,其经脉又上连于目系。《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故视觉的好坏主要依赖肝血的濡养,反之肝功能的好坏也往往可以反映于目,比如肝血不足则夜盲或视物不明;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可见目赤痒痛;肝阳上亢,则头目眩晕;肝风内动,可见目斜上吊等。
(6)肝又开窍于前阴,与乳头相连:
当然这又是笔者自己加的,为什么说肝又开窍于前阴,这是因为肝经的走行所定,肝经绕前阴而行,故本人认为前阴与肝关系密切。我们可以从肝病患者得知,一旦得了肝病很多人的性欲就丧失,这是其一。第二,从肝与宗筋的关系我们再次证明了肝与前阴,与人体的生殖功能的密切关系。
肝与乳头相连是指肝经有一支穿过横膈分布于胸腔胁肋区,并穿过胸腔分布于乳头。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一书中说:“乳房阳明胃所经,乳头厥阴肝所属。”而在临床上许多乳患,如乳痈、乳岩其病因历来认为与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所致。
(7)肝与胆相表里:
胆附于肝,内藏“精汁”,故《灵枢·本输》称它为“中精之府”。古称精汁即胆汁,味苦色黄,来源于肝,受肝之余气而成疏泄下行,注入肠中以助消化。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其一是贮藏和排泄胆汁;其二是主决断。胆汁的化生和排泄是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的,胆汁直接有助于食物的消化,故为六腑之一;又因胆本身并无传化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藏精汁,与胃肠等腑有别,故又属奇恒之府。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主决断是指胆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功能。能防御和消除不良刺激的影响来调节和控制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并决断人的勇怯。
胆附于肝,有经脉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胆汁的正常排泄和发挥作用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肝失疏泄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反之,胆汁排泄不畅也直接影响肝的疏泄。此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在人体的情志方面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11.肝的病症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掉为震掉;眩乃晕眩。中医认为眩晕的病症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病变之故,并可由经脉而入肝脏。而震掉是运动方面的症状,因肝主筋,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即可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若热邪劫伤津血,血不养筋,可见四肢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称为“肝风内动”。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眩晕是一个脑症状,原因不一,许多疾病都可有眩晕,中医认为是肝阳上亢、肝火旺的表现。
(2)狂言,惊骇:
狂言乃高热出现的神昏乱语,比“谵语”更盛,往往伴有惊厥,属于阳亢的范畴,这也与肝有关。
惊骇属于情志,虽不属运动,但情志可引起运动症状。凡人惊骇则手足震颤,故小儿的惊痫抽搐称为惊风。《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病发惊骇……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又肝藏魂,如肝气壅满,则使神魂不安,故发为惊骇。
(3)悲,善怒,善恐:
悲、怒、恐,都属于情志方面的表现,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些都可以造成人体脏器的损害,而身体衰弱者也常易悲、怒、恐惧。高血压患者易怒,我们称其为“肝火旺”。遇事易怒者则为实,易恐者则为虚,《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4)筋挛:
肝藏血,寒则血凝泣;肝主筋,故筋挛。《内经》说,凡因寒,多致收缩,故筋挛也属肝的病症。因此足厥阴肝经经气绝时所表现的症状为筋急、舌卷、阴囊缩等多种筋挛的情况。
(5)胁满痛:
胁满是指胁部胀满或满闷的感觉;满痛是指胀满性的疼痛;这些都与肝有关。因为肝脉属肝络胆,散布于胁肋。胁下痛、两胠满为肝病主症之一。《千金要方》说:“肝实热,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又:“肝虚寒,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是为辨证的依据。
(6)有关生殖、泌尿系统的疾病:
如宗筋痿、白淫、狐疝、遗溺、闭癃、囊缩、挺长与暴痒等都与肝经有关。
宗筋痿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阳痿;白淫是指白浊、白带之病,这些都是与房事太过有关。《素问·痿论》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
狐疝是指睾丸偏肿,时上时下;遗溺即遗尿症;闭癃是指小便不通利症;这些也都与肝经有关,因为足厥阴肝经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在其“是动所生”的病候中就包括了这些病症。
囊缩是指阴囊上缩;挺长与暴痒是指阴茎兴奋和突然发痒;喜溺是指时时欲小便;这些都与肝经有关。囊缩是肝经经气绝的一种表现。而挺长与暴痒《内经》在论十五别络中提到,认为挺长属实而暴痒属虚。喜溺是指病症于危急状态下的小便频数症,故说:“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12.胆的病症
(1)食 :
这里的“食”即善食,指消谷善饥; 是指四肢无力,意思是吃得多反而全身无力,此病虽在胃却是胃移热于胆所致,《素问·气厥论》说:“胃移热于胆,亦曰食 。”
(2)胆胀:
《灵枢·胀论》中有胆胀的名称,是以胁下胀痛为主症,并有口中发苦以及欲长息等,指明这是属胆的病变所致。这里所指的胀并非水肿症,主要是气机不利,脏腑功能失常的胀。
(3)与精神有关的症状:
患者时欲太息,自觉心下动荡,充满恐惧情状,怀疑有人害己,自觉咽中有物阻塞,时时唾口水等现象,有如我们现在临床上见的“癔病”,这些都与胆有关。
(4)与经脉有关的病症:
是动诸病有:口苦,善太息,心部胁部疼痛,以致身体不能转侧;病势严重的则面色晦暗,全身枯槁,足外反热。所生诸病有:头痛,颌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胁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及诸节皆痛,小趾和次趾功能上有障碍,这些都与胆经有关。
13.肾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其主要功能和病理如下: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藏精,精是什么?《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即《灵枢·经脉》所说“人始生,先成精”。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由脾胃化生。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虽来源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辅相成,在肾中密切结合而组成肾中精气。而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效应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的生殖能力。而肾藏精主要是指肾脏能将这个人体之本聚集和储藏起来,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所以《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精能化气,其所化之气称为“肾气”。一个人的发育成长到衰老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肾气的实、盛、平均、衰弱的变化过程,《内经》认为女子七岁肾气实,男子八岁肾气盛,这些肾气实与盛体现在恒齿的更换,女子的月经来潮,男子的生殖功能成熟,这叫“天癸至”,说明肾气已盛的表现。而人体的衰老也是肾气虚衰,比如生殖能力的消失等。肾精化生肾气是由肾阳蒸化肾阴而产生,肾阴肾阳又都以肾所藏的精微物质为基础,所以肾的精气包含着肾阴与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又叫“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的作用。肾阳又叫“元阳”、“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的作用。肾中阴阳犹如水火一样内寄于肾,故前人又有“肾为水火之宅”之说。
(2)肾主水,合三焦:
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和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但在这个人体的生理过程中,肾则是起到最主要的作用,故说肾主水液。《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3)肾主纳气:
《难经·四难》中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从而保证体内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作用,肾主纳气是肾的闭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表现。
(4)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素问·宣明五气》曰:“肾主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肾主藏精,精能生髓,髓居骨中,骨赖髓以充养,肾精充足则骨髓的生化有源,骨骼就得到髓的充分滋养而坚固有力。若肾精虚少,骨髓的化源不足,不能营养骨骼就会出现骨骼软弱无力或发育不良。若肾为邪气所伤,以致肾精不足,而骨髓空虚,会出现腰膝酸软,甚至脚痿不能行动,故《素问·痿论》说:“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齿为骨之余”,肾既能生髓主骨,也就能影响牙齿,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肾精不足则牙齿松动和脱落。
髓有骨髓和脊髓之分,脊髓上通于脑,脑为髓聚而成,所以脑又称为“髓海”。
“发为血之余”,毛发的滋养来源于血,精与血是互为资生的,精足则血旺,发的营养虽来源于血但其生机则根于肾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故发为肾之外候,肾气在于内,而其气发露于外,首先表现在人体的毛发上,也就是说,肾气旺盛,头发就荣华;肾气衰弱,头发就枯萎,故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均与肾气盛衰有关。《素问·五脏生成》说:“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就是这个道理。
(5)肾开窍于前阴,开窍于耳:
中医基础里说肾开窍于二阴,这个二阴指前阴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但笔者认为可以商榷,肾应该说是开窍于前阴,因为人在受到惊吓之时往往有小便失禁的症状,但少有大便失禁的表现。“恐伤肾”,伤肾的具体表现就是尿失禁。在前面已经讲过,这个后阴属于肺,因为肺藏魄,肛门则叫魄门。故说肾开窍于前阴,并非是二阴。前阴有排尿和生殖的作用,而生殖与传宗接代都与人体的肾的气化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肾的气化功能好,小便就正常,生殖功能也就好。如果肾阳不足或肾阴亏损可出现尿频、遗尿或少尿、尿闭等症状,按我们现在说就是患有前列腺肥大、膀胱括约肌松弛及肾功能不全症。
《灵枢·脉度》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的精气充养。肾主藏精,肾的精气充足则耳的听力才能灵敏,如果肾精不足可出现耳鸣或听力减退。
(6)肾与膀胱相表里:
膀胱位于下腹部,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所谓膀胱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故《素问·宣明五气》中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肾气足则膀胱开合有度,从而维持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则膀胱开合失度,即可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尿频等。
(7)出伎巧,藏志:
肾在十二官中被喻之为“作强之官”。作,就是工作,强于工作就叫“作强”,按现代语言的解释就是对工作能力的负荷强弱。肾藏精,精力充沛则工作负荷就强,伎巧就由此而出。
志,就是意志,是思维过程中所产生的。《内经》说:“肾藏精,精舍志。”又说:“肾藏志。”这告诉我们“志”的确立与人体的精有密切关系。
14.肾的病症
(1)肾,虚则厥,实则胀:
这里的厥是指四肢厥冷,因为肾是生气之源,肾气虚则手足发冷。这里的胀是指水肿症,由于肾是胃之关门,肾气实则关门不利,聚而成水。而所谓的虚实是指肾的作用太过或不及导致的疾病。
(2)骨痿:
痿则是多种痿弱无力的症状,而这里所说的骨痿是指腰脊不举、足不任身的运动障碍。痿的成因是由于热,热舍于肾,使骨枯髓减形成此病。而肾气所以热的原因在《内经·痿论》中说:“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
(3)“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阳气虚衰,则气化功能减退,阳不化阴,而导致阴寒产物积聚,如水湿、痰饮之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临床上多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等,多由阳气不足,蒸化无权,津液不能化气所致。而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全身脏腑组织,如肾阳虚衰,则温煦失职,最易表现虚寒之象。
(4)为水病:
水病是泛指多种水肿症。《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又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观上述之论,我们知道水肿是因“寒”、“风”引起,但其本在肾。
(5)精神病症:
足少阴肾经经气不足时可出现无端的恐惧,心中惕惕然的自觉症状,时而盛怒,时而对刚才所说瞬间即忘,有时自觉腰脊强,精神失常,意志不定,这些症状似现在的神经衰弱,都与“肾之虚”有关。
(6)与经脉有关的病症:
足少阴经是动诸症中有:饥不欲食,面如漆(黑色)柴(瘦),咳唾有血,喘而欲坐起,目光蒙昧,自觉心如悬;若气不足者,则善恐,惕惕然似乎有人将捉他。所生诸症中有: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等,症状比较复杂。少阴经气绝的症状则表现为面黑,腹胀,上不得食,下则二便闭塞等。
15.膀胱的病症
(1)癃闭,溺血:
癃与淋字通,是指小便淋漓之状,有闭而不通、废而不用的意思。癃闭溺血是指血淋症。《素问·气厥论》说:“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认为此病是膀胱热所致,而膀胱之热则是由“胞”之热移行而来,但这个“胞”又是何物?用女子胞来解释似乎不通,因为癃闭并非女子独有,查《医学大辞典》则认为是小腹内血海较为可靠。
(2)遗溺,小便涩,小便频数,小便闭等症:
遗溺是指小便失禁的遗尿症,当属于膀胱,为膀胱不能约束所致。小便涩是指小便不通畅、小便困难之症,是因膀胱热所致。小便频数则为膀胱寒之症。小便闭是小便点滴不通之症,是因为膀胱有实热。由于尿闭则水液潴留,就引起腹胀、腹水等,除外还有头眩、头痛、烦闷、气逆、脊背强不可俯仰等,好像与现代的尿中毒前兆症状相似。
(3)与经脉有关的病症:
足太阳膀胱经是动诸病有: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曲,腘如结,踹如裂等。所生诸病有: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背、腰、腘、踹、脚皆痛等。单从症状上看似乎是筋病,很难联系到膀胱本腑之病,而且在《灵枢·经脉》原文中说:“是主筋所生病。”对膀胱与筋的关系是应该好好地研究,历来就有不同的解释,如头痛症,病在太阳之气;痔、疟诸症,因太阳为诸阳之气而养筋,故主筋所生之病为痔;经络之气沉而内薄则为疟;若其气厥逆于下则为癫、狂;至于囟、项、目、腰、背、腘、踹诸症,皆经脉所循行之部分而为病。
(二)先、后天经气学说
很多同道问,为什么脐针治疗效果那么好?有时简直可以说是神奇,不可思议?为什么用其他针法效果不好时,改用脐针常常会起到起死回生、柳暗花明的作用?为什么在许多被中西医认为无法治愈的病例里,使用脐针后出现另一番天地?对于这些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验证,终于提出了先天经炁与后天经气学说。
1.先天经炁学说
所谓的先天经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炁,其二是经。笔者认为:先天之炁源于人体的胚胎时期,在人体胚胎发育之时这个炁就与供给胚胎的血液一起由母体传入,它们的通道就是子体与母体相连的脐带,通过脐带的输入,子体的先天之炁就运行在胚体里,随着胚胎的成长这个先天之炁也越来越足,伴随着胚胎直至这个胎儿的发育成熟。
先天之经是先天之炁的运行轨道,先天之炁是由脐带传入,而先天之经也是始于脐带,并成网状向胚体放散,如果较为通俗地形容,胚体的经是网,而脐带与胚体的接缘处就是网的缰,故脐带不仅是胎儿的血液供给通道,也是胎儿先天之炁的输入管道,并在这里向子体传播、弥散。
笔者经常在想为什么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满280天才能出生?是什么因素使其知道该出来了?很多人都会认为是时间,只有等到这个时间胎儿就会自动地离开母体。但又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时间能变成一个机体可以循行的指标?西医可能会认为是母体内的激素,而笔者则认为是这个先天之炁。“气”是中国文化中很独特的一个物质,也是外国人十分难以理解的一个部分,但它却是中医里,甚至是中国文化里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石。
受精卵在母体宫腔内着床,接受母体的血液营养,开始生长发育的同时,这个新的生命也在接受母体随血液而去的元气,这个元气也就成为子体的先天之炁。这个先天之炁是如此的娇小,如此的弱不禁风,但随着子体的生长发育,这个先天之炁在不断地壮大,不断地积聚,直到这个子体在母体里呆到近280天,此时子体内的炁已“功德圆满”,这也是胎儿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内动力,很自然这个婴儿就出生了。所以说是胎儿体内的先天之炁遵照大自然的时间规律,使子体脱离母体来到世界上的。因为这个炁是先天带来的,是与母体有十分密切关系的,故妊娠妇女在怀孕期间应该心平气和,以免因情绪因素使自己的气机紊乱,动了胎气,使子体的先天之炁运行错乱,造成胎儿早产。
在胎儿还未出生时,子体的气就是先天之炁,它行于先天之经里,这个先天之经在胎儿体内呈网状结构,覆盖全身,其根底在脐。但子体出生以后,子体与母体脱离时,这个主导胎儿的先天之炁就由主导地位转变为辅助地位,并渐渐地被抑制,而处于“冬眠”状态,潜伏在人体的、以脐为中心的下腹部,就是人们常说的“下丹田”。与人体的松果体、胸腺一样,在婴儿出生以后这些器官逐渐地萎缩、逐渐地休眠。这个休眠期的时间长短不一,大多数人的先天之炁是处于终身的休眠状态,只是少数的人因为外界的刺激可以激活这个休眠的先天之炁,比如练功中意守脐中或下丹田来刺激它,经过长期的刺激,使先天之炁被激活,产生了巨大的生命动力。另外就是一些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在长期的疾病状态中,机体的供需发生矛盾,从而激活了这个先天之炁,使其以解燃眉之急,比如癌症患者,白血病患者等。但大多数的患者是无法激活这个先天之炁的,有许多患者在还没有激活先天之炁前就因疾病而死亡了,特别是急性病患者更是如此。
因为先天之炁藏于脐中,我们只要用手按之就可以知道其先天之炁的情况如何,如果先天之炁充足,我们手下可以感觉到有弹性,像按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如果这个人的先天之炁已经消耗殆尽,那我们手下就像按到一个水井上一样,手下虚空,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说明这个人已经十分危险了,一般说很难活过一周时间。如果一个人先天之炁充足,无论他患有什么疾病,都可以进行治疗,而且都有被治愈的可能,因为脐针疗法就是通过针刺来快速地激活患者的先天之炁,快速地提高患者的生命动力来治疗其已患的疾病。
2.后天经气学说
我们平常所说的经络,其实是后天之经气,它是人体出生后才被激活的一种后天之气。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十二经起源于手太阴肺经?这里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因为胎儿在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这一声的啼哭不仅启动了婴儿的肺呼吸,也启动了婴儿的后天经气的运行,继而这个后天经气随着婴儿的发育、生长而逐渐强大起来,并呈主导之势。其二,“肺主一身之气”,而人体的后天之经络里运行的是后天之气,这个气与人体的肺关系极为密切,是受肺的控制和调节的,又因为“肺主皮毛”,故人体经络与人体的皮肤是唇齿相依,人体病变的最初阶段是在气这个层次上的,它的表现就是局部的“气滞”,而落脏就是肺,是肺出了问题而不能使经络里的气处于正常的运行,所以在易经八卦里就有“山泽通气”之法来治疗因气滞引起的疾病。
从后天经气主导人体的一身之气开始,人们的生活、工作、活动等一切生命的运动都是动用这个后天之气,从出生之始到更年期,都是如此。一般说到更年期以后,这个后天之气基本上所剩无几了,以后的光阴一则是靠我们后天锻炼获得的生命力来维持,另一方面就是靠激活我们的先天之炁来延长自己的寿命。前者是普通人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后者是修道之士的生命规律。
可以从更年期来临的时间上确知自己的后天之气的多少与盛衰,如果一个人在年轻时生一场大病,他就很可能提前动用完自己的后天之气,为了维持生命,就必须动用人体内的原储存——人体的先天之炁(只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这样就激活了这个蛰伏多年的炁,提前介入生命的运行。所以这个先天之炁极像中医里所说的“精”,应该说中医里的“精”就是这个先天之炁,它是人体的能源,是胎儿时期带过来的,是先天具有的。
在脐针治疗疾病的适应证里只有两个注意事项:其一,当患者来治疗时,其生命是否能够延续一个月以上。其二,这个疾病是否能够从易医的角度来指导入手的方法。那么如何知道这个患者可以生存一个月以上呢?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测这个患者的先天之炁的情况。可以用手指在患者的肚脐上按压,如果这个患者的肚脐在你的手下有很好的弹性,说明这个患者的先天之炁还是比较多,比较充足,我们就可以治疗。你指下的肚脐感觉是软趴趴的,说明这个患者的先天之炁比较少,治疗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如果你的手下没有任何弹性,特别是手底空空,说明患者先天之炁已经殆尽,将不久于人世了,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治疗,因为先天之炁并非是在短期之内可以补过来的。
脐针疗法是用针法来激活患者的先天之炁,在后天之气还没有消耗殆尽之前就介入治疗,有许多危重患者、慢性患者他们的后天之气已经寥寥无几,已经无法靠这些可怜的后天之气来调动、祛除疾病了,这时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时候了,用先天之炁来治疗疾病,是目前最新的方法,也是疗效最好的方法之一。脐针治疗走的是先天经炁的路子,不像其他针法走的是后天经气的路子,自然疗效就不一样。
先天之炁在人体出生后就蛰伏在脐部为中心的区域,这个区域也就是真正的,道家修炼所谓的“下丹田”。因为脐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部位,它不仅是人体出生时脐带遗留的痕迹,而且是先天之炁保存和蛰伏的地方,只要激活了它,它就会顺着先天之经流行,由经到网,从而覆盖全身,对疾病的部位进行冲击、进行治疗。人们修炼气功很大一部分就是练这丹田之气,就是激活这个先天之炁,将后天之气通过特殊的训练方式变为先天之炁,这就是练后天返先天,说白了就是将后天之气通过修炼转变为先天之炁,以保证延年益寿。
(三)经络走行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个经络其实是笔者所说的后天经络,它是后天之气的运行轨道,与前面所说的先天经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经络系统。先天之经里走的是先天之炁,后天经络里走的是后天之气,而传统的针刺学里记载的基本都是有关后天之经络的内容,就是现在所说的经络学说。中医书中记载经络其主要的作用是运行气血,联系全身脏腑和体表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一个内外相通、上下相连、左右相关、以中候中的,各脏腑、各器官、各部分都紧密相连的统一体。使人体无论在任何一个局部发生病变都能在其他部位表现出来,这就是“有诸内必形于外”,“有诸外必应于内”理论的物质基础。
1.人体内的五个网络系统
在人体里网络全身的有五个系统,分别是神经网络系统、血管网络系统、淋巴网络系统和人体的经络系统里的先天之经网络与后天之经网络。神经系统主要是由神经纤维网络全身,血管系统则由血管网络全身,淋巴系统主要是由淋巴管网络全身(虽然它们在以后都汇入血管网络),而经络系统是由看不见的经络网络人体内外。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在人体的解剖学里是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而且是西医学的基础,因为中医的经络系统无法在解剖里找到,故西医是不予以承认,但却是中医的基础。经络虽然无法在解剖里看到,但是应该说的确存在的。在血管系统里流行的是血液,在经络系统里运行的是气,这就是人体里气血运行的通道,血液必须在管道里流行,无论是动脉、静脉,还是毛细血管。但这个气可以不在管道里运行,它只在组织层中潜行,在组织里气的运行的主通道就是经络。血管和经络这两个系统既分又合,所谓的分是指其运行的通道是分开的,所谓的合则是指其互相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因为中医里就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其病理关系是“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不通了,血也就不流动了。人体疾病的发生最先是在气的层次上发生的,然后再进入血的层次里,知道这个理念是十分重要的,治疗任何疾病的最初阶段首先考虑使用针刺法,在人体的经络系统里对人体的气场(人体气的层次上)进行调整应该是最有疗效的,这是上医(我则称其为善医)。善医则治未病,不善医者治重病。千万不要等到病入膏肓时才想起针刺治疗,那样疗效就差多了。
因为经络并不是管道系统,只是气在人体组织里潜行的通道,所以在人体里想寻找这个经络通道,想用人体解剖方法来证实经络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也是一个极大的误区。那怎样才能得知经络的运行线路和规律?只有采用我国传统的方法来得知,那就是用入静的方法,用“返观内视”的方法来体察人体的经络系统,来体察人体之气在人体内运行的规律。如果将其用线路表示出来,那就是我们现在的经络图。
人体的病变首先是在气的这个层次上的,这个病变的表现是“气滞”,而“气滞”所给我们的症状就是疼痛,“不通则痛,痛则不通”,这个所谓的通与不通就是指在经络里、在气的这个层次里,只要找准了不通的经络,一针下去就可以将这个“气滞”的经络给疏通了,疼痛也就消失了。
也因为经络是气在人体组织里的潜行通道,并随着大自然的气候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经络的大体走行没变,但其深浅却时时在变。这样在人体组织里就存在着解剖与经络气行的一定关系,在人体结构上,凡在屈曲部位,其经络气行就会受到体位的影响,在这些部位经络气行就相对困难一些,特别是当肢体屈曲的时候,经络气行就处于半通或不通的状态,就会使从这里经过的后天之气受阻,造成因经络受阻而带来的脏腑疾病,故古人有训:心肺有疾沉于两肘,肝脏有疾沉于两腋,脾脏有疾沉于两髀(即胯),肾脏有疾沉于腘窝。这都是因为人体解剖与人体经络气行的关系,所造成的疾病产生的。
经脉自古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之分,在中医学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十二经脉里共分阴阳两大类,阴经与六脏(包括心包)相连,阳经与六腑相连。十二经脉加上奇经八脉里的任脉、督脉总称十四经,是经络系统中最主要的。为什么十二经只加任督两脉呢?《十四经发挥》云:“十二经所列次第,并以流注之序为先后,附以任督二奇者,以其有专穴也,总之为十四经云。”原来奇经八脉里只有任督二脉有自己直接连属的穴位,而其他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中,并无单独连属的穴位。
其实人体的经络在大的线路上基本一致,但可以根据时间、温度、人体的动静等发生一定的经行改变,这种改变是以人体之气潜行深浅的改变为主,而体现在“天地人”的这种关系上,就是“天人相应”的基本规律。大家都知道针刺手法是要根据四季变化而变化,夏天针浅(针刺皮下),冬天取深(针刺达骨膜)。为什么要根据天时变化而变化?这是人体之气的主通道,是依天时的改变而变化其运行的深浅。在针灸临床,我们讲究“得气”,怎样才能“得气”?就是要将针扎在这个潜行通道上,故行内有言“宁给一寸金,不给一句话”,“针刺关键在深浅”的话语。
根据天地的变化来治疗人体疾病在中医学里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近代名医郑二先生利用月亮盈缺来治疗妇科病就是其中一例。郑二先生根据月亮变化来调治妇科病,他采用上弦调经,温养补益;下弦安胎,固摄安保;月望逐瘀,理活通消;月朔止带,除湿健脾补肾等。中医与西医不同,中医就是一门“究天人之际,通健病之变,循生生之道,谋天人合德”的医学。
2.人体十四经之走行
根据易医学的理论“凡病源于脏,凡病落于脏”,只要搞清了十四经的走行,就能将人体体表的任何一个局部病变,落实于属于什么脏的病变,并从落脏来进行治疗。
督脉:《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级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手太阴肺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大肠经:《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足阳明胃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 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附,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足太阴脾经:《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手少阴心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小肠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足太阳膀胱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胳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足少阴肾经:《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阳三焦经:《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足少阳胆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足厥阴肝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归纳与总结:
(1)阴阳关系:
十四经中自分阴阳,其中督脉为阳,任脉属阴。除了任督外,十二经另分手三阴和手三阳,足三阴和足三阳,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十二经脉分别络属于相应的脏腑,构成了脏腑阴阳的表里相合关系。
(2)走向规律:
《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经路。
(3)循行次序:
①十四经脉的循行流注通路:手太阴肺经传注于任脉,从膺、颈部上行到口、鼻,通连督脉,经巅顶向下循背脊,绕过阴部,又连接任脉,上行到胸腹再与手太阴肺经衔接,构成了一个循环通路。②十二经脉的循行次序:起源出于中焦(脾胃),先到手太阴肺经,由肺经传注到手阳明大肠经,再传至足阳明胃经,以后依次传注到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最后由肝经再流注到手太阴肺经,构成了十二经脉循行通路。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如下:
头部:阳明经行于面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躯干:少阴、阳明、太阴经以自内向外的顺序分布于躯干的前面,太阳经分布于后面,少阳,厥阴经分布躯干的侧面;
四肢:太阴、厥阴、少阴经以由前往后的顺序分布于内侧面,阳明、少阳、太阳经也以上述顺序分布于外侧面。
按现代医学术语来讲手太阴肺经在手前面的桡骨侧,而手阳明大肠经在手后面的桡骨侧。手厥阴心包经在手前面的中间,而手少阳三焦经在手后面的中间。手少阴心经在手前面的尺骨侧,而手太阳小肠经在手后面的尺骨侧。足太阴脾经在足前面的胫骨侧,而足阳明胃经在足前面的腓骨侧。足厥阴肝经在足的内侧面的中间,而足少阳胆经在足外侧面的中间。足少阴肾经在足内侧面的后侧,而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后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