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风险管理(初级)过关必备(名师讲义+历年真题+考前预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部分 核心讲义

第一章 风险管理基础

【考查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其中,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风险、收益与损失,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以及风险的主要类别三部分,考生需要掌握商业银行五种风险管理策略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作用,掌握商业银行面临的八种主要风险的基本内容、分类和特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涉及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两方面,相关内容了解即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中介绍了资本与监管资本、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等,对于商业银行资本的基本内容、分类和作用等有关内容,考生需要理解掌握。

【备考方法】

本章知识点以记忆为主,难度不大,大多为了解性知识点,要求掌握的内容考点比较集中,考生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例如,商业银行面临的八种主要风险易考多选题,考生需要理解区分不同风险的基本内容、分类和特性,从而理解准确记忆。对于具体的风险管理策略,考生在理解其风险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可轻松记忆。对于了解性知识点,考生可通过有针对性的真题练习加以巩固。

【框架结构】

【核心讲义】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收益与损失

风险是指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收益或损失是固定的并已经被事先确定下来的事件,不存在风险;收益或损失存在变化的可能,且变化过程事先无法确定的事件,则存在风险。风险既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造成损失。

1.风险与收益

1)收益的基本内容

收益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进行投资、开展金融产品交易、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所获得的盈利。

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通常用未来的预期收益来计量和评估不确定性收益。未来的预期收益是指将不确定性收益的所有可能结果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的平均值,而权数是每种收益结果发生的概率。

2)正确认识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意义

(1)有助于商业银行对损失可能性和盈利可能性实施平衡管理,防止过度强调风险损失而丧失盈利和发展的机会。

(2)有助于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主动承担风险,利用经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经济增加值等现代风险管理方法,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合理促进商业银行优势业务发展,科学评估业绩,并以此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

2.风险与损失

1)风险与损失的联系

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的角度,商业银行应更关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商业银行的风险计量则重在分析不同风险状况或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损失规模,以及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2)风险与损失的区别

风险不等同于损失本身,风险和损失是不能同时并存的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1)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反映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实际结果。

(2)风险是一个明确的事前概念,反映损失发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在风险的定量分析中可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计算出损失规模和发生的可能性。

将风险误解为损失,即将发生损失之前的风险管理和损失真实发生之后的善后处置相混淆,从而削弱了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做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将风险关口前移,主动防范和规避风险。

3.金融风险造成损失的分类

在实践中,通常将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三大类,如表1-1所示。

表1-1 金融风险造成损失的分类

【例1.1·多选题】商业银行通常采用(  )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

A.风险分散

B.风险转移

C.风险规避

D.冲减利润

E.提取损失准备金

【答案】DE

【解析】在实践中,通常将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商业银行通常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方式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1.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并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即“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分散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原理,商业银行可通过信贷资产组合管理或与其他商业银行组成银团贷款的方式,使授信对象多样化,从而分散和降低风险。

(2)前提条件:要有足够多的相互独立的投资形式。

(3)成本:分散投资增加交易成本。与集中承担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相比,风险分散策略的成本支出值得考虑。

2.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抵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风险对冲可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

(1)自我对冲,指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进行风险对冲。

(2)市场对冲,指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进行自我对冲的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风险对冲。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策略性选择。风险转移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1)保险转移,指商业银行通过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承保人。

(2)非保险转移,指担保、备用信用证等能够将信用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例1.2·多选题】下述商业银行常见的风险管理策略中,属于风险转移的有(  )。[2013年11月真题]

A.对信用、市场、操作风险分别配置相应的经济资本

B.对风险较高的客户实行贷款利率上浮

C.为营业场所购买财产保险

D.将贷款资产证券化后出售

E.要求借款人提供第三方担保

【答案】CDE

【解析】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策略性选择。A项属于风险规避;B项属于风险补偿。

4.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风险的策略性选择,即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

(1)风险规避策略制定的原则是: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

(2)风险规避策略的局限性在于其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不宜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导策略。

【例1.3·判断题】银行面临风险时应该首先选择风险规避策略。(  )

【答案】错误

【解析】风险规避策略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自然也失去了在这一业务领域获得收益的机会,这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不宜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导策略。

5.风险补偿

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从事的业务活动产生实质性损失之前,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对于无法通过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或风险规避进行有效管理的风险,商业银行可在交易价格上附加更高的风险溢价,获得承担风险的价格补偿。

对商业银行而言,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所担风险进行合理定价。

(三)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

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征及诱发风险原因的不同,可以将银行面临的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及战略风险,具体如表1-2所示。

表1-2 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一)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商业银行在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盈利,其经营成败在于其承担风险和管理、控制风险的能力。因此,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是承担和管理风险。

(2)风险管理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从侧重于对不同风险分散管理的模式,向集中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变。

(3)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金融资产和业务组合。

(4)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

(5)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其风险管理水平,银行将所承担的风险转化为现实的盈利,需要通过积极、恰当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随着金融体系的持续变革、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关监管标准也在跟进与完善。在全球金融体系发展和金融实践的演进过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1)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直接、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资产业务(如贷款等)。因此,当时商业银行极为重视资产业务风险管理。

2)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通过加强资信评估、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实施抵押、资产分散化等措施和手段,防范、减少资产业务损失的发生,确立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增强商业银行的安全性。

3)理论发展

哈瑞•马科维茨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组合理论,成为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石。

2.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1)背景

20世纪60年代,西方各国经济高速增长,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旺盛,银行资金相对不足。为扩大资金来源,满足流动性需求,同时避开金融监管的限制,西方商业银行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但负债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

2)理论发展

威廉·夏普在1964年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资产的风险溢价、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定量关系,为现代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1)背景

20世纪70年代,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及通货膨胀,导致汇率和利率变动剧烈,利率和汇率的双重影响使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波动明显。单一资产风险管理模式和单一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都不能保证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均衡,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2)主要内容

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3)理论发展

1973年,费雪·布莱克、麦隆·舒尔斯、罗伯特·默顿提出欧式期权定价模型,开辟了风险管理的全新领域。

4.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后,银行业竞争加剧,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迅猛发展,原有的风险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尤其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银行风险管理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理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管理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定量分析技术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2)主要内容

(1)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对商业银行所有层次的业务单位、全部种类的风险进行集中统筹管理。

(2)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管理贯穿业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3)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采取统一授信、资产组合管理等新技术降低风险,重视定量分析。

(4)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所有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资本管理

(一)资本的定义和作用

1.商业银行资本的定义

商业银行资本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可以用来吸收银行的经营亏损,缓冲意外损失,保护银行的正常经营,为银行的注册、组织营业以及存款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等。

2.商业银行资本的核心功能

从保护存款人利益和增强银行体系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银行资本的核心功能是吸收损失。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银行清算条件下吸收损失,为高级债权人和存款人提供保护。

(2)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吸收损失,为随时用来弥补银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损失。

3.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资本在商业银行发挥的作用相对于一般企业更重要,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

(2)吸收和消化损失。

(3)限制业务过度扩张和风险承担,增强银行系统的稳定性。

(4)维持市场信心。

(5)为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

4.账面资本、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概念

商业银行资本主要有账面资本、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三个概念,具体内容如表1-3所示。

表1-3 账面资本、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

【例1.4·多选题】商业银行为降低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占用,可以采取的途径有(  )。[2015年5月真题]

A.提高信贷准入门槛

B.提高风险预警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C.应用内部评级系统

D.购买信用保护

E.将部分贷款打包出售

【答案】ABCDE

【解析】经济资本又称为风险资本,是指在一定的置信度和期限下,为了覆盖和抵御银行超出预期的经济损失(即非预期损失)所需要持有的资本数额,要降低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占用,商业银行需要降低其信用风险。

(二)监管资本的构成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监管资本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其中,一级资本又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如表1-4所示。

表1-4 监管资本的构成

(三)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规定的资本(监管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以监管资本为基础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是监管部门限制银行过度承担风险、保证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工具。中国银监会201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了四个层次的监管资本要求,如表1-5所示。

表1-5 监管资本要求

【过关练习】

一、判断题(请对下列各题的描述做出判断,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某国政府强制部分企业关闭或停产,致使这些企业无法如期偿还对外借款,这种风险属于国别风险。(  )

【答案】A

【解析】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商业银行债务,或使商业银行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商业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

2.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重点强调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

【答案】B

【解析】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重点强调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协同管理,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是指由以前单纯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管理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定量分析技术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3.资本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尤其是长期贷款)和其他投资的资金来源之一,它和商业银行负债一样肩负着提供融资的使命。(  )

【答案】A

【解析】资本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与其他企业一样,资本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尤其是长期贷款)和进行投资的资金来源之一,它和商业银行负债一样起到提供融资的关键作用。

二、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中,不能采用风险对冲策略进行管理的是(  )。[2013年11月真题]

A.汇率风险

B.操作风险

C.商品价格风险

D.利率风险

【答案】B

【解析】风险对冲对管理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操作风险很难通过风险对冲策略进行管理。

2.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款人、贷款人乃至整个市场对商业银行的态度和信心至关重要,因此(  )对商业银行市场价值的威胁最大。[2013年11月真题]

A.经济风险

B.政治风险

C.声誉风险

D.社会风险

【答案】C

【解析】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商业银行通常将声誉风险看作是对其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因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其能够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和整个市场的信心。这种信心一旦失去,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其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都将不复存在。

3.现有A、B、C三种产品,其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如表1-6所示,则(  )。

表1-6 三种产品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

A.B与C的组合可以很好地起到风险对冲的作用

B.A与B的组合可以很好地分散风险

C.A与C的组合不能起到风险分散的作用

D.B与C的组合不能很好地分散风险

【答案】A

【解析】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UnderlyingAsset)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表1-6中,A产品与B产品的资产收益率高度正相关,其组合不能很好地分散风险;A产品与C产品的资产收益率弱相关,其组合能起到风险分散的作用。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

1.商业银行的风险对冲可以分为(  )。

A.自我对冲

B.一般对冲

C.市场对冲

D.特殊对冲

E.内部对冲

【答案】AC

【解析】商业银行的风险对冲可以分为:自我对冲,指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进行风险对冲;市场对冲,指对于无法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进行自我对冲的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

2.下列各项属于市场风险的有(  )。

A.利率风险

B.政治风险

C.汇率风险

D.商品风险

E.结算风险

【答案】ACD

【解析】市场风险是指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波动给商业银行表内头寸、表外头寸造成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其中利率风险尤为重要。B项属于国别风险;E项属于信用风险。

3.经济资本对商业银行的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经济资本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B.经济资本应与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水平成反比

C.商业银行会计资本的数量应该不大于经济资本的数量

D.经济资本是银行为未来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而持有的资本金

E.经济资本有助于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业绩评估体系

【答案】ADE

【解析】经济资本是指在一定的置信度和期限下,为了覆盖和抵御银行超出预期的经济损失(即非预期损失)所需要持有的资本数额。B项,经济资本与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水平成正比;C项,经济资本并不必然等同于银行所持有的账面资本,可能大于账面资本,也可能小于账面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