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走出心理健康的误区
在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中,编者发现很多学生是进入大学之后才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到“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这些概念,以往他们所了解的心理学不是跟“变态”有关,就是像小说、影视剧中描写得一样神奇,他们所感兴趣的心理健康知识往往与异常心理有关。似乎“心理健康”总是与“心理不健康”联系在一起的。要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概念,首先要弄清健康这个概念。很多人会认为健康就是没病,但是健康不单单指身体没病。现代人在追求健康的时候也不单单追求的是没病的状态,而更多的是想要使自己的各项机能达到适当的发挥。
一、健康的内涵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每个人的基本追求与保障。健康人人都需要,但不一定人人都理解。那么什么是健康呢?
人类对健康概念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长久以来,许多人持有“没有病痛就是健康”的观念,认为只要自己头不疼、脑不热就是健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对心理健康的关切程度也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真正对我们构成威胁的不仅仅来自生理的不适,还有来自于我们内心世界的焦虑、恐惧、孤独、苦闷……生活中困扰我们的不仅有物质匮乏、生理疾病,还有复杂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以及许多让我们无法把握的情绪、欲望和烦恼。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三者的完整统一。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更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其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这种对健康含义的界定,就意味着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其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评定。即不仅要看其有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其有无主观不适感和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道德健康。这表明,21世纪人类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以及道德健康的完美结合,这是对健康的一个科学、全面、完整、系统的理解。在这一新概念中,以生理健康为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发展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则是整体健康的统帅。①生理健康就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具有旺盛的生命力;②心理健康是指积极乐观、热爱生活、情绪稳定、具有责任心、善于交往等,即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我和谐性;③社会适应是指在不同时间内、不同岗位上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情况,适应良好是指能胜任各种角色,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而适应不良是指缺乏角色意识,不能胜任自己的角色,不能较好地进行角色间的转换,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④道德健康是指具有内省能力和自我约束,其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最低标准是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而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就是道德不健康的表现。
只有当上述四个方面都具备时,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因此,从内容上而言,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及道德多个方面;从标准上而言,健康追求的是一种完美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进一步具体提出了衡量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积极乐观,心胸开阔,勇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精神饱满,情绪稳定;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6)体重得当,身材匀称;
(7)眼睛明亮,善于观察,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位联合国专家曾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这位专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心理健康是时代的呼唤,可以说心理健康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通行证。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
首先,心理健康有两个层级:其一,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就像身体没有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一样,更多的是从“正常-不正常”的角度出发;其二,从不断追求完美的角度出发,是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更高级的体现,它意味着心理健康就是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个体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在这种状况下,个体能够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
其次,心理健康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其目的主要在于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这是一种消极应对的态度;广义的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们的自我心理调节、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这是一种积极发展的态度。
(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身体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概念受到社会制度、民族风俗、传统习惯、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内涵。事实上,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因此,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比如,改革开放前,如果一位女士穿着一件吊带背心或超短裙在大街上行走,一定会被认为是“神经病”,而如今这恰恰代表了一种美和时尚,人们也能够接受。总之,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合乎社会水准的行为,一方面,个体的行为能被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这种行为又能为个体本身带来心理上的自我完善和积极的发展。
・名言警句・
——巴甫洛夫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障。身体的不健康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有可能导致心理的不健康,甚至会出现心理疾病;而心理的不健康,更有可能会导致身体疾病的产生。
研究发现,心理过于紧张、压力过大的人,通常更经不住感冒病毒的袭击,从而更容易患感冒。这是因为,当一个人的心理压力过大时,他的免疫力会降低。英国普通感冒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曾对健康的自愿受试者做了心理方面的测试,以受试者的心理压力等级作为分组标准,然后向各组受试者体内注射感冒病毒。结果,心理压力大的一组及性格内向的一组都比心理压力小的一组及性格外向的一组患病的程度严重,这说明心理不平衡和性格内向的人,经不住感冒病毒的侵袭。更有大量的生活实例告诉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心情愉快地面对生活,将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使我们更容易战胜疾病,身体更加强壮。所以,我们既要重视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心理健康。
・知识链接・
世界精神卫生日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当人们想到心理健康时,很容易产生一些误区,不自觉地就往异常心理的方向思考。从心理健康的含义可知,心理健康首先有“正常-不正常”之分,其次是追寻一个更积极完善的状态。
从“正常-不正常”角度而言,区分的依据一般有以下四个标准:一是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判断健康状态,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二是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三是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与常模进行比较;四是自身行为标准,是指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
当代心理学家更关心的是积极完善状态下的心理健康,对此,诸多中外学者、专家提出了众多的观点,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米特曼在《变态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个体正常心理或行为的标准: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与个人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特别不应对个人在性方面的需要与满足产生恐惧或歉疚;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计;
(7)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作过分的否认或压抑;
(8)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9)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个人生活目的中含利己与利人两种成分;
(10)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11)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团体的需要,接受团体的传统,并能控制为团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或动机;在不违背团体意愿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作过分的阿谀,也不过分追求社会赞许。
四、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经典案例・
要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应重视以下六个方面:
(一)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就是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我们连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难以维持和保证,就应该引起注意,及时调整。
(二)心理健康标准的理想尺度
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追求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相对性
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具有相对性的。一个人有暂时的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代表他就是心理不健康。假如在你身边有这样一个同学:他平时性格开朗,积极大方,成绩优异,可是你发现他近一个月以来,突然变得抑郁寡欢,常常神情呆滞,精神恍惚,无法正常学习和听课,成绩明显下降,还经常独自一人躲在一边伤心流泪。看到这种情况,你认为他的精神失常了吗?从表面上看,他似乎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异常现象。但当你了解到,不久前他相恋三年的女友因一次意外事故而不幸离世时,你能理解他的这些变化吗?
事实上,他的这些表现只是在发生了重大变故后的一种短暂的正常应激反应,并非真正的心理不健康。当然,如果他不能适时调整,让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长久持续下去,就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可见,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相对性,受人们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年龄、经历以及情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能仅仅从一种行为或一种偶然的行为来判断他人或自己心理是否健康。
(四)心理健康状态具有连续性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连续状态,根据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程度,可将这种连续状态从健康到不健康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心理健康看作黑白分明的事情,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如将这种心理健康的连续状态中的正常状况比作白色,异常状况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也就是说,灰色区域是人的非器质性精神痛苦的总和,其中包括心理失衡、情绪困扰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
(五)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动态发展性
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心理健康水平也会随着个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不健康的心理是个体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而逐渐调整,从而趋于健康。
(六)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可逆性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如果我们不注意自身心理保健,就可能会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甚至会出现心理疾病;反之,当我们有了困扰或者出现心理失衡时,如果能够学会及时自我调整和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很快解除烦恼,恢复健康心理。
事实上,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一些心理冲突,如适应、学业、就业、情感、人际等生活压力带来的心理失衡和精神压抑,都是非常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但与此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积极加以矫正,这些心理冲突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一个人即使出现了某种心理问题也并不意味着永远如此,只要积极应对,寻求专业帮助,是能够得以减轻和治愈的。
・非常互动・
【思考与练习】
1.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著名影星张国荣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如何变化的?
3.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紧密,在你的生活中发生过心理状态影响生理状态或者生理状态影响心理状态的现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