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构图的基本方法
一、画幅的选择
如今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大部分都是长方形的,主流的比例为3:2、4:3、16:9等。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相机可以横着取景也可以竖着取景。因此,产生了画面的横幅和竖幅的区别。画幅选择适当对画面内容的表现能起到强化作用,如何选择画幅需要根据所要表现的主题以及画面的主体特征来确定。
横幅,尤其是宽广的横幅有助于强化景物的水平舒展和广阔,增加静谧和稳定。横幅强调的是水平因素,适宜表现广阔、深远但不是很高的景物,同时兼顾主体外部周围的环境。当主体的形态特征为横宽竖窄时,如主体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绵延不断的山脉、宽阔的田野等,应使用横幅画面以突出主体,这时我们就应该把相机横着取景了。图2-17通过横幅表现了水面和天空的宽广辽阔、宁静之感。
图2-17《孤帆远影》摄影:刘玉衡
竖幅有助于强化景物的高大和向上运动,能增添画面的活力和吸引力。竖幅强调的是垂直因素,适宜表现高耸、挺拔但不是很宽广的景物,同时对主体外部周围的环境可以忽略。当表现比较高的主体时可以考虑竖幅取景,如高耸的铁塔、单一的山峰、挺拔的树木等。如图2-18所示,采用竖幅拍摄的白桦树有一种向上的感觉。
除了横幅和竖幅的画面以外还有方幅的画面。方幅的画面也就是正方形的画面,这种画面适宜表现端庄、工整、严肃的题材,常给人以工整、淳朴的感觉,如图2-19所示。方形画幅对画面中的水平与垂直因素都不起强调作用,它有适应性较强的一面,又有强化力不足的弱点,实际拍摄中采用这种画幅还是比较少的。但是人们看惯了长方形的构图,有时候会感觉方幅的画面很有新意,也可以尝试使用。
图2-18《白桦林的眼睛》摄影:王朋娇
图2-19《面具》摄影:王朋娇
冲洗照片需要什么样的画幅
表2-1 常见冲洗照片尺寸及比例对照表
二、两种构图方式
总的来说,从构图方式上来看,构图可以分为两大类:封闭式构图和开放式构图。两者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在合适的景物面前采用了合适的构图方式才能创作出最精彩的画面。开放式构图和封闭式构图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表2-2所示。
表2-2 开放式构图和封闭式构图的主要区别
封闭式构图是用框架去截取生活中的形象,并运用空间角度、光线、镜头等手段重新组合框架内部的新秩序,此时框架之内被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天地,追求画面内部的统一、完整、和谐、均衡等视觉效果。封闭式构图比较适合于风光、静物的拍摄,也常用于表现具有严肃、庄重、优美、平静、稳健等感情色彩的人物和生活场面。图2-20采用了封闭式构图来交代完整和谐的画面效果。
图2-20《攀枝错节》摄影:张慈格
开放式构图在安排画面中的形象元素时,着重于表现向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内外的联系。开放式构图适合表现动作、情节、生活场景为主的题材内容,尤其在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中更能发挥其长处。图2-21采用开放式构图,通过人和动物的视线将观者的视线和思想都带到了画面之外。
图2-21《向往》摄影:王朋娇
三、黄金分割法
黄金分割最早见于古希腊和古埃及。黄金分割即把一根线段分为长短不等的a、b两段,使其中长线段a与整个线段即(a+b)的比等于短线段b对长线段a的比,列式即为a:(a+b)=b:a,其比值为0.6180339……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悦目,因此,0.618又被称为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应用在摄影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黄金分割率2:3、3:5、5:8、8:13、13:21等,这些比值主要适用于画面长宽比的确定、地平线位置的选择、光影色调的分配、画面空间的分割以及画面视觉中心的确立。
黄金分割一直以来都是摄影构图中最神圣的观念,摄影构图的许多基本规律都是在黄金分割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例如三分法、“井字”构图画法、“九宫格”构图法等。如图2-22所示,把长方形画面的长、宽各分成三等分,整个画面成井字形分割,井字形分割的水平和垂直的四条线就是“兴趣线”,四个交叉点就是“兴趣点”,“兴趣线”和“兴趣点”就是安排主体的最佳位置,是最容易诱导人们视觉兴趣的视觉美点。
图2-22 兴趣线和兴趣点
四、经典构图法则
使用水平线构图的画面,一般主导线条是水平方向的,主要用于表现广阔、宽敞的大场面。水平线条可以引导人们从左到右观察整幅照片,象征着广阔、平静博大,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点。拍摄平静如镜的湖面、一望无际的平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阔无垠的草原、层峦叠嶂的远山等,经常会用水平线构图来表现。图2-23在拍摄印度朝圣者与信徒走过浮桥的场景时,采用俯拍,重复利用了水平线条参与画面构图,使画面富有节奏感。
图2-23《朝圣者》摄影:Wolfgang Weinhardt
运用水平线构图需要的注意事项
垂直线构图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是利用画面中垂直的线条进行构图。垂直线构图给人一种安静、稳定的情绪。在自然界中很多物体、景色都具有竖线形状的结构,如电线杆、路灯、旗杆、树木等。垂直的线条象征着庄严、坚强、有支撑力,传达出一种永恒性。图2-24采用垂直线构图的方式拍摄了图书馆内的场景。实际拍摄中,当画面中只有一个垂直物体时一般都不能处在画面的正中间,应尽量处在画面的三分线上。
图2-24《浩瀚书海》摄影:朱俊华
对角线构图就是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的构图方式。对角线构图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从而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对角线在人像摄影中的合理使用可以使照片活力大增,如图2-25所示。在拍摄风光的照片中对角线构图也非常实用,图2-26就是通过对角线构图赋予画面强劲的力度感和真实感,使单调无趣的景物富有活力,同时给人带来了独特新颖的视觉感受。
图2-25《遐想》摄影:Peter Nguyen
图2-26《斜阳》摄影:赵恒硕
S形曲线构图是画面主体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S形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画面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使用S形构图所拍摄的主体一般本身都具有S形的曲线特征,如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拍摄女性人像时也经常使用S形构图,突出女性的身材特征以及柔美的特点。图2-27采用S形曲线构图拍摄了公路的美景。
图2-27《杭千高速通我家》摄影:周双成
汇聚线构图是利用画面中具有汇聚效果的线条进行构图,汇聚线构图很简单但是视觉效果非常强烈,很适合拍摄具有明显线条感的题材,如马路、河川、隧道、铁路等。图2-28通过汇聚线把人的视线引向画面远处。
图2-28《扶梯》摄影:鹿名联
放射线构图以一个或多个点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而中心点成为画面的焦点,集中画面视线,使主体景物与其他景物很容易区分开来,表现出景物的活力和美感。放射线构图可用来展现画面所具有的律动美、开放性与跃动感,如图2-29所示。图2-30通过阳光光线放射性的特点把观众的视线引向梯田。
图2-29《夏日条纹》摄影:Sarah-Fiona Helme
图2-30《五彩梯田》摄影:卜荣伟
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稳定的图形,因此运用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定均衡的特点。三角形构图形式具有可变性,可以是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角三角形,这就需要根据拍摄的景物形态和拍摄意图来决定画面的三角形构图形式。图2-31采用三角形构图拍摄,画面稳定工整。
图2-31《浪漫满屋》摄影:王朋娇
倒三角形构图是三角形的逆向构图形式,表现出不稳定感,有利于塑造景物的动态效果,利用倒三角形构图形式拍摄风景照片时,能表现出开放感,具有延伸视觉的作用,使画面中的景物更加突出。图2-32中天空所呈现出的倒三角形加大了照片的动感,延伸了观看者的视线,有进入时光隧道之感。
图2-32《梦回紫禁城》摄影:王晓东
我们常说“对称就是美”,对称式构图在摄影中也经常使用,是指所摄内容在画面正中垂线两侧或正中水平线上下对等或大致对等,画面从而具有布局平衡、结构规矩,蕴含图案美、趣味性等特色。这种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同时也比较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如图2-33所示。拍摄人像时常利用本身的对称特点或使用镜子等道具,拍摄风光时常采用水中的倒影,如图2-34所示。
图2-33《眉飞色舞》摄影:王进
图2-34《湖中镜》摄影:程晓雪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的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使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图2-35采用X形构图拍摄了广阔的田野,使画面宽广的同时又不失美感。图2-36则是采用X形的结构特征拍摄了铁路。
图2-35《田野平畴》摄影:肖凤鸣
图2-36《曲的铁轨》(法新社)
框架构图是将画面的主体安排在某个景物形成的“框架”里。这样会让主体更加突出,表现的主题更加鲜明,如图2-37所示。
十字形,是一条竖线与一条水平横线的垂直交叉。十字形给人以平稳、庄重、严肃感,表现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十字能使人联想到教会的十字架,医疗部门的红十字等,从而产生神秘感。十字形构图,不宜使横竖线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两线长短一样,而且以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了动势,会减弱其表现力。凡是在视觉上能组成十字形象的,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图2-38采用了十字构图法拍摄了正在进行吊环比赛的运动员。
图2-37《土楼》摄影:王朋娇
图2-38《吊》摄影:洛朗·萨布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