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斛(Shihu)Davangzcauj(壮)

石斛原植物图

石斛药材图
【别名】马鞭石斛,石兰,吊兰花,枫豆。
【来源】为兰科植物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茎或全草。
【植物形态】茎粗壮,圆柱形或有时基部上方稍呈纺锤形,不分枝。叶二列,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5.5cm,宽2~3.6cm,先端急尖,有时稍2裂,基部具紧抱于茎的革质鞘。总状花序,疏生6~12朵花;花序轴较细,多少弯曲;基部被数枚套叠的鞘;鞘膜质,筒状;苞片膜质,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花金黄色,中萼片长圆形,先端钝,边缘全缘;侧萼片卵状披针形,与中萼片等长而稍较狭,先端钝,基部歪斜,全缘;花瓣长圆状椭圆形,先端钝,边缘微啮蚀状;唇瓣近圆形,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并且收狭成爪,边缘具复流苏,唇盘具1个新月形横生的深紫色斑块,上面密布短茸毛;蕊柱黄色;药帽黄色,圆锥形,光滑,前端边缘具细齿。
【分布】广西主要分布于天峨、凌云、田林、龙州、天等、隆林、东兰、武鸣、靖西、南丹。
【采集加工】栽后2~3年即可采收,生长年限愈长,茎数愈多,单产愈高。一年四季均可收割。新收之石斛,鲜用者,除去须根及杂质,另行保存。干用者,去根洗净,搓去薄膜状叶鞘,晒干或烘干;也可先将净石斛置开水中略烫,再晒干或烘干,即为干石斛。
【药材性状】茎圆柱形,干后淡黄色或淡黄褐色,长50~100cm,直径一般8~12mm,个别可达20mm,不分枝,具多数节,节间长3.5~4.8cm,具多数纵槽。横切面:长圆形,边缘有5~6个浅波,角质层厚2~3μm;表皮为一列类圆形细胞,壁稍增厚,木化。
【性味功用】味甘,性微寒。能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主治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虛热,目暗不明。
【用法用量】内服:15~30g。
【抗癌验方】1.石斛12g,玉竹10g,北沙参10g,麦冬10g,地骨皮10g,天花粉12g,茯苓10g,白术10g,太子参12g,甘草3g。1剂水煎3次,1日1剂。用于癌症病人胃中虚热、阴津不足、口干烦躁、食欲降低。
2.石斛12g,麦冬10g,生地黄10g,玄参10g,黄精12g,女贞子15g,葛根15g,天花粉15g,绞股蓝15g,甘草3g,山药12g,白术12g。1剂水煎3次,1日1剂。用于癌症病人久病伤津、舌绛无苔、口干舌燥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服后如感舒适则可服20~30日。
3.石斛、南沙参各25g,玉竹、玄参各25g,竹茹、瓜蒌、桃仁、杏仁、佩兰、苦桔梗、银柴胡各15g。水煎服,1日1剂。用于肺癌。
4.石斛、北沙参、玄参、黄芪、白术、紫草各25g,麦冬、女贞子、卷柏、苍耳子、辛夷、白芷、菟丝子各15g,之母、山豆根、淮山药、石菖蒲各10g。水煎服。用于食道癌以及放化疗后津少阴亏者。
5.石斛30g,鲜生地30g,麦冬30g,太子参30g,藤梨根30g,重楼30g,蜣螂、鸡内金、干蟾皮、生白术各10g,八月札15g。水煎2次,早晚分服,1日1剂。用于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