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壮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1600多万人。壮族人口主要分布在祖国的南疆,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至北部湾,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从江县,西南与越南接壤。这一辽阔的地区,聚居着全国壮族人口的99.73%。其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1500多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3.6%,占全国壮族人口总数的93.75%,主要聚居在百色市的乐业、凌云、西林、隆林、平果、那坡、德保、靖西、田林、田阳、田东,河池市的大化、宜州、天峨、凤山、南丹、东兰、巴马、都安、环江、罗城,南宁市的武鸣、马山、上林、宾阳、横县、隆安,柳州市的柳江、柳城、鹿寨、融安、三江、融水、象州、金秀、忻城等地,有相当一部分与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族杂居。
壮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和知识。壮药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其大量行之有效的单方、复方、验方、秘方,千百年来在壮族地区被用作主要的医疗药方,为一代代壮族人民的健康繁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是广大壮族人民赖以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由于壮族聚居地的独特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及当地的文化、民俗、壮汉文化交流等因素,壮医药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及地方特色。与其他民族医药相比较,在许多方面,壮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治疗方法及用药方面,内容丰富多彩,疗效确切,在我国传统医药的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西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茂盛,四季常青,动植物种类繁多,山地广阔,矿藏十分丰富。据统计,现有壮药4600余种,常用的壮药有2000余种。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癌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彻底阐明,预防和治疗措施至今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年来,由于回归大自然的需要,在用药上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采用副作用小的天然药物,“回归大自然”“天然药物疗法”越来越受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天然植物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同。为了寻求和探索与癌症进行斗争的有效方法,我们根据多年来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编写了《抗肿瘤壮药彩色图谱》一书。全书共收载抗癌药328种,彩色照片650多幅,抗癌验方1000多条,每种抗癌壮药均按正名、别名、来源、植(动、矿)物形态、分布、采集加工、药材性状、性味功用、用法用量、抗癌验方等项顺序编写,并附植(动、矿)物形态、药材性状的彩色照片,有利于对所使用的壮药进行甄别鉴定。本书实用性强,验方效果显著并有特色。我们希望它能给癌症患者带来福音,也希望它能为广大科研人员、医药院校师生、从事肿瘤防治的医务工作者及肿瘤患者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广西中医药大学以及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梁定仁同志帮助翻译了部分壮名的译音,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漏与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和同人不吝指正。
编者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