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中国区域特色文化的划分
(一)中国区域文化圈分类综述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经济学把“区域”理解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政治学把“区域”看作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而社会学把“区域”作为具有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民族、文化)人群的聚居社区。[27]本书采用社会学视角,即研究中所指的“区域”,除了地理环境这一相对独立的前提外,在文化内涵与特质上也应区别于周边地区。[28]
“时间”和“空间”的互动关系网络是理解区域文化不可或缺的理念。文化区,亦称文化区域,广义上是指人类文化的空间结构模式,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累积和凝聚。“历时性的”研究构成了“文化史”的视野,而“共时性的”的观察形成了“文化区”的分析手段。[29]
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如何对中国区域文化进行划分,引起了学者的广泛探讨。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当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将中国划分为几大区域时,所指涉的不是一个有清楚边界的行政版图,文化系统的范围与行政版图不同,行政区域可以划分出明确的边界,但是文化区域难以有显而易见的边界。[30]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区域文化的发展就可以大致划分为四大区域,分别是黄河流域文化、长江流域文化、珠江流域文化和环抱燕山以长城一带为中心的北方文化区。[31]考古学家苏秉琦于1981年提出“区系类型”的概念,这一概念旨在对中国的文化区域进行较为系统的划分。其中,“类、型”是小范围的文化系统,“系”是较大的文化系统,“区”是由多个“系”统合起来的更大的文化系统。区是块,系是条,类型是分支。[32]苏秉琦将中国划分为六大区域:①以燕山、长城南北地带为中心的北方;②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③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④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⑤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⑥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六大区域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而是着眼于其各自的文化渊源。
许倬云认为中国区域文化可以划分为七种类型:①以沙漠、草原为主的内蒙古地区;②以森林、山地为主的东北地区;③以黄土高原、黄土平原为主的黄河中下游地区;④湖泊、河流众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⑤自北向南的沿海地区和岛屿;⑥有高山、盆地和纵横谷地的西南地区;⑦遍布高山和高原的西北地区。[33]
徐杰舜主张按照大区将中国分为七个人文地理区域: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34]赵向阳等基于GLOBE的文化模型,从实证层面探讨了中国文化区域的划分。依据GLOBE文化习俗,中国的区域可以划分为黄河中下游文化圈、长江中下游文化圈、西南山地文化圈、农耕—游牧接壤文化圈、雪域高原文化圈、东南沿海海洋性文化圈和国际文化大都市文化圈。[35]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将中国区域文化划分为六部分:三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还有学者将中国划分为16个文化带:长吉图文化带、中原文化带、江苏沿海文化带、长三角文化带、海峡文化带、长株潭文化带、珠三角文化带、北部湾文化带、滇南文化带、黔中文化带、成渝文化带、武汉文化带、皖江文化带、藏中南文化带、关中—天水文化带和天山北坡文化带。[36]
(二)中国区域文化圈划分
关于区域文化的划分标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以地理相对方位为标准进行划分,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江南文化、关东文化等;二是以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进行划分,如长江三角洲文化、黄河文化、海岛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绿洲文化等;三是以行政区划或者古代疆域为标准进行划分,如云贵文化、巴蜀文化、齐文化、鲁文化、晋文化、楚文化等。[37]
本书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适当结合区域地理上的位置特征,同时综合前人研究,将中国的区域文化划分为七个文化圈:①沙漠草原文化圈;②东北森林农耕文化圈;③黄河中下游文化圈;④长江中下游文化圈;⑤东南沿海文化圈;⑥西南山地文化圈;⑦雪域高原文化圈(见表1-1)。
表1-1 中国区域文化圈
1.沙漠草原文化圈
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是沙漠草原文化的发祥地,不但分布有许多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如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等,而且拥有很多可以认证中华文明起源的文化遗存,如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等。这些文化表明在中华文明的起始阶段,中国北方广大沙漠和草原地区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目前该文化圈的三个行政区均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多民族性使得该区域的文化呈现民族交融的多样性和宗教文化的丰富性,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也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宝藏。
2.东北森林农耕文化圈
东北文明源于100万年前吉林前郭王府遗址。东北文化薪火相传,是后来形成的商族、肃慎、东胡、秽貊(扶余、高句丽)等东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也是中国早期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38]该文化圈森林植被茂盛、土地肥沃,发展出以种植业为核心的农业文明。该区域在近现代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具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3.黄河中下游文化圈
黄河中下游文化圈是黄河流经的主要区域。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从地形特征上,该文化圈主要包括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从民族构成上,以汉民族为主,也存在少数民族的交融。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势,自古以来黄河流域便是中国农业文明进步、人口集中、城市高度密集以及工商业较发达的地区,是华夏历史中北方文化的中心,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4.长江中下游文化圈
长江中下游文化圈可以分为长江中游平原文化圈与长江下游平原文化圈。长江中游平原文化圈主要指两湖文化。湖北文化和湖南文化都源于荆楚文化,两者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但在发展过程中受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社会发展模式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特征与发展趋势。水乡文化是长江下游平原文化的代表。江南地区因为温暖的环境、充沛的降水、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历来是中国最富足的鱼米之乡,形成了不同于北方的“江南水乡”风韵,体现在生活、文化、建筑、物产等各个方面。
5.东南沿海文化圈
东南沿海文化圈包括五岭之南和南海之滨的大片地区。虽然秦统一六国时,就已经在广东番禺设立了郡县,但是直到隋唐五代,北方世族群体性迁移到南方,东南沿海地区才基本上完成了与中原文化整合的过程。如今广东一带的客家人就是当年中原人的后代。鸦片战争之后,东南沿海成为受“西风东渐”冲击最大的地区,在此过程中既保留了原有的客家文化和妈祖文化等,也形成了新的开放性的区域文化。
6.西南山地文化圈
西南山地文化圈同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三星堆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然而,西南地区因为群山峻岭的阻隔,自古以来就自成一派,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族群,并且因此保持了和中原地区的疏离,呈现更大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
7.雪域高原文化圈
雪域高原文化是古往今来的青藏居民在高原上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方面,独特的自然环境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深刻地影响着青藏高原的经济生产活动和居民的社会生活,使其具有许多与高原以外的其他地域文化明显不同的特征;另一方面,尽管青藏高原地域非常辽阔且交通不便,但是通过对比仍然可以发现在青藏高原各个地区都有许多作为基础文化的共通内容,如藏传佛教文化、民族歌舞文化等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文化圈。
(三)区域特色文化圈
综上,本书对区域特色文化进行了两方面的探讨。一方面,辨析了特色文化的概念,认为:特色文化具有独特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自发性以及创意性,是一个区域具有优势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依据既有研究,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适当结合区域地理上的位置特征,同时综合前人研究,将中国的区域文化圈划分为七个,分别为:沙漠草原文化圈、东北森林农耕文化圈、黄河中下游文化圈、长江中下游文化圈、东南沿海文化圈、西南山地文化圈以及雪域高原文化圈。
区域特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区域文化圈内部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自发性以及创意性的异质性文化资源,而依据中国国情,区域特色文化具体指代具有突出民族和民俗特点的文化。
区域和民族密不可分。区域文化中包含了民族特点,民族文化中也隐含着地域特征。人创造了文化,人类社会也以文化的方式存在。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中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人数最多,其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从各民族在地理上的分布状况看,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杂居”是指各个民族分散于各个省份。“小聚居”是指从各省份来看,少数民族往往聚居在一乡、一县。少数民族聚集区内也有汉族人口,在以汉民族为主的区域也散居着少数民族。
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贵州、云南和青海三省。结合前文对中国七大文化圈的划分,沙漠草原文化圈、西南山地文化圈以及雪域高原文化圈基本可以涵盖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剩下的四个文化圈则以汉民族为主(见图1-1)。
图1-1 中国区域特色文化
以上对文化、文化资源、区域特色文化以及区域特色文化圈等概念进行了介绍,作为对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展开研究的基础。本书以下章节将进一步从产业与组织层面对区域特色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与论述。
[1]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2页。
[2] 郭莲:《国外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理论参考》2002年第3期。
[3] 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第3~5页。
[4] 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5] 胡惠林:《关于区域文化产业战略与空间布局》,《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6] 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第50页。
[7] 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第39~138页。
[8] 姚伟钧:《文化资源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第9页。
[9] 张晓春:《论文化资源》,《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年第24期。
[10] 姚伟钧:《文化资源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第32页。
[11] 姚伟钧:《文化资源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第32页。
[12] 陈少峰:《文化的积淀是一把双刃剑》,2008,选自: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8-07/08/content_15972827.html。
[13] 汤晖、黎永泰:《浅析以开发频率为划分标准的文化资源类型》,《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1期。
[14] 向勇:《特色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与开发模式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5] 姚伟钧:《文化资源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第11页。
[16] 吕挺琳:《文化资源的集群特征与文化产业化路径选择》,《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
[17] 吕挺琳:《文化资源的集群特征与文化产业化路径选择》,《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
[18] 周建军、张爱民:《论特色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途径》,《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6期。
[19] 和辻哲郎:《风土》,陈力卫译,商务印书馆,2006,第19~53页。
[20] 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评价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第11页。
[21] 秦枫:《稀缺与通约:地方文化的产业逻辑》,载胡惠林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2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第1页。
[22] 杭敏、周缘:《创新集群视角下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传媒》2018年第24期。
[23] 丁智才:《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6期。
[24] 赵向阳、李海、孙川:《中国区域文化地图:“大一统”抑或“多元化”?》,《管理世界》2015年第2期。
[25] 陈庆德、马翀伟:《文化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4页。
[26] 孙逊:《“海派文化”: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先行者》,《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27] 周慧艳、石丽娜、张旭、徐振领:《我国区域多机场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8] 郑克强:《高扬起再塑赣文化的大旗——试论赣文化的研究对象》,《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29] 雷虹霁:《秦汉文化区域与区域文化研究综论》,《民族艺术》2002年第2期。
[30]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第1页。
[31] 陈凯、史红亮:《区域文化经济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第151页。
[32] 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
[33]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第2页。
[34] 徐杰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50页。
[35] 赵向阳、李海、孙川:《中国区域文化地图:“大一统”抑或“多元化”?》,《管理世界》2015年第2期。
[36] 李季:《中国文化产业地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第52页。
[37] 路柳:《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第一次十四省市区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综述》,《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38] 于建设、孙国军、滕海键、马海玉:《第十二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学术研讨概述》,《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