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第二版)(管理者终身学习)](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47/26244147/b_26244147.jpg)
五、将传统管理思想运用于现代企业的制度建设
构建一个系统的逻辑框架是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有效运用的基础,为真正发挥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效用,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考虑到中国企业当前管理的主体框架建立在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这一制度建设过程适合采用渐进式嵌入模型(见图1—2),从“道”的层面入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经由“术”的层面,最终将传统管理思想渗透到“法”的层面,实现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的平滑嵌入。
1.“道”的层面
“道”的层面的制度建设主要表现为企业领导层,尤其是“一把手”的“内省”,即对传统管理思想及其运用价值的高度认同。传统管理思想要在企业中发挥效用,不可能也不应该依靠外在力量的强制,而必须依靠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这首先取决于企业领导层对传统管理思想的“悟道”。领导层“悟道”是传统管理思想在企业中发挥效用的起点,这不仅要求企业“一把手”对传统管理思想厚爱有加,而且要求所有的领导层成员就传统管理思想哪些方面的内容适合在企业中推广取得共识。
![t1-2](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F62C9/14676494205782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2.jpg?sign=1738893911-hu3QlRjOzOnmRlaaZqEl6mCgl0Up3tFw-0-f2bba929395db643fdb307b7172aef82)
2.“术”的层面
“术”的层面的制度建设主要表现为企业领导层的“力行”与“传道”,通过潜移默化地向广大员工施加影响,使他们自觉形成对传统管理思想的认同感,在企业中形成践行传统管理思想的良好氛围。一方面,领导层应率先垂范,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主动奉行传统文化中先进、适用的价值理念,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给员工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领导层应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传统管理思想的积极“传道者”,围绕某部传统典籍、某个历史典故或者某一传统管理理念开展各种活动,或者组织相关主题的培训,广泛向员工传播传统文化中优秀、适用的管理思想。
3.“法”的层面
“法”的层面的制度建设主要表现为“建制”、“定规”及“外化”三个方面。“建制”关注的是,随着传统管理思想在企业中逐渐深入人心,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由主要领导层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建“传统管理思想推进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协调传统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推进。“定规”关注的是,当员工的认识普遍提高之后,对企业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将那些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传统管理思想从企业倡导的道德信条升格为企业正式的规章制度,变成强有力的行为约束准则。“外化”关注的是,通过对新规章制度的实施过程加强监督和控制,使企业推崇的传统管理思想由“内化于心”演变为“外化于行”,充分体现在员工自觉、有序的行为规范中。
传统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运用的渐进式嵌入模型与其逻辑框架一脉相承,“内省”建立在“修己”的基础之上,“力行”、“传道”与“安人”密切相关,“建制”、“定归”、“外化”的过程则涉及“修己”、“安人”、“谋攻”、“定邦”的各个方面。在企业推进传统管理思想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渐进式嵌入模型,从“道”到“术”再演变为“法”,由内在认识演变为外在行动,由少数人的自我觉悟演变为全员的集体行动,由自觉奉行的软约束演变为普遍存在的硬约束,逐渐渗透,稳步推进,能够避免因速度过快、幅度过大而可能引发的震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