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吃药,先伤脾胃再伤肝肾
许多药物如果服用不当,会直接或间接伤害脾胃,引起炎症或其他病变,继而会引发肝肾损害。所以,如果身体不舒服,应遵医嘱用药。服用保健品之前,也应向医生咨询。
☉药不对症便是毒,服用中药别随意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症用药”,使用中药方剂要考虑病人的体质、病情,以及药物的性质和功能,若哪个方面使用不当,都有可能对脾胃造成伤害。所谓“药症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症,参茸也毒”,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板蓝根药性苦寒,属于清热解毒类药品,对于容易上火、脾胃湿热的人来说疗效较好,但对于体质虚寒、面色发黄且经常腹泻的人来说,就不宜经常服用,因为苦寒伤胃,可引起胃痛、怕冷、食欲缺乏等。
中药服用的方法不对,也有可能对脾胃造成伤害。不少中药和中成药服用后可使胃有不适感,这些药物需要在饭后30分钟再服用;如果空腹服用,药物可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不适,甚至引起脾胃不和、腹泻、不思饮食等症。
有的人受不了中药的苦味,服药后喝甜的饮料,或者吃糖果、甜味的点心来缓解口苦,这样做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伤脾。因为中药的苦味本身具有刺激味觉、助消化的作用,而甘(包含甜味)入脾,量少时能补益脾胃,但服药后吃甜食,不仅会有饱腹感,还容易滋腻伤脾,减少唾液分泌,让食欲变得更差。
※特别提示※
孩子感冒、咳嗽了,不少父母就给孩子服些双黄连口服液、夏桑菊颗粒等。这种做法很不妥当。孩子的脾胃还没有发育完善,上述苦寒的药物会伤及孩子的脾胃,而且黄芩、夏枯草、鱼腥草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用多了,也会影响孩子的胃口。因此,给孩子用药,一定要遵医嘱,切忌自行用药。
☉西药伤胃有两大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胃病困扰,其中就有一种“药源性胃病”,即由药物或用药不当引起胃肠道损伤而引发的胃病,表现为胃痛、胃部灼热感、泛酸以及食欲减退,严重的甚至出现胃黏膜糜烂、出血等症。
药源性胃病因药物而起,所以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常用的会伤胃的药大致有两类。
一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萘普生、扑热息痛、布洛芬等抗炎镇痛药。一些中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需要长期口服小剂量的抗炎药,无形中会对胃肠造成轻微刺激,逐渐累积,时间久了容易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糜烂出血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出血等症。
二是强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等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有减少黏液分泌及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
患有胃病的人,若是需要使用上述药物,更应遵循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