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节 茶 剂
一、茶剂的含义
茶剂(medicinal tea)系指饮片或提取物(液)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内服制剂,可分为块状茶剂、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
二、茶剂的类型与制法
(1)块状茶剂 可分为不含糖块状茶剂和含糖块状茶剂。不含糖块状茶剂系指饮片粗粉、碎片与茶叶或适宜的黏合剂压制成块状的茶剂;含糖块状茶剂系指提取物、饮片细粉与蔗糖等辅料压制成块状的茶剂。
(2)袋装茶剂 系指茶叶、饮片粗粉或部分饮片粗粉吸收提取液经干燥后,分装入袋的茶剂,其中装入饮用茶袋的又称袋泡茶剂。
(3)煎煮茶剂 系指将饮片适当碎断后,装入袋中,供煎服的茶剂。
三、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见图5-8。

图5-8 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四、茶剂的质量检查
(1)水分 ①不含糖块状茶剂:取供试品,研碎,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12.0%。
②含糖块状茶剂:取供试品,破碎成直径约3mm的颗粒,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3.0%。
③袋装茶剂与煎煮茶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12.0%。
(2)溶化性 含糖块状茶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査法:取供试品1块,加20倍量的热水,搅拌5min,应全部溶化,可有轻微浑浊,不得有焦屑等。
(3)重量差异 块状茶剂照下述方法检査,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块,分别称定重量,每块的重量与标示重量相比较,不含糖块状茶剂按表5-1、含糖块状茶剂按表5-2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块,并不得有1块超出限度1倍。
(4)装量差异 除另有规定外,照袋装茶剂与煎煮茶剂项下的方法检査,应符合规定。
(5)微生物限度 除煎煮茶剂外,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五、举例
例5-21:小儿感冒茶(块状茶剂)
【处方】广藿香750g,菊花750g,连翘750g,大青叶1250g,板蓝根750g,地黄750g,地骨皮750g,白薇750g,薄荷500g,石膏1250g。
【制法】以上10味,石膏250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0g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3h,第二次1h,煎液滤过,滤液合并;菊花、大青叶加水热浸2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上述细粉及蔗糖粉约4100g、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块,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的块状物;味甜、微苦。
【功能与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1岁以内一次6g,1~3岁一次6~12g,4~7岁一次12~18g,8~12岁一次24g,一日2次。
例5-22:川芎茶调袋泡茶(袋装茶剂)
【处方】川芎241.5g,白芷120.8g,羌活120.8g,细辛60.4g,防风90.6g,荆芥241.5g,薄荷483g,甘草120.8g。
【制法】以上8味,与茶叶120.8g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用水制成颗粒,80℃干燥,制成1000袋,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颗粒;气香,味辛、微苦。
【功能与主治】疏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用法与用量】开水泡服。一次2袋,一日2~3次。
例5-23:三子散(煎煮茶剂)
【处方】诃子200g,川楝子200g,栀子200g。
【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气微,味苦、涩、微酸。
【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温热、血热、新久热。
【用法与用量】水煎服。一次3~4.5g,一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