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杰出人物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巨大。他们的人生哲理、行为品格和事业成就受人仰慕,他们成功的故事成为青少年励志学习的榜样,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要素和环境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人才学研究的对象。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重教尊才的优良传统。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孕育产生了诸如老子、孔子、孙子、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李白、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罗贯中、曹雪芹、王羲之、吴道子、祖冲之、沈括、李时珍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他们的思维哲理、教育思想、军事理论和实践、治国理念、文艺创作、科学成就超越时代,影响深远。他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人,也当之无愧地为全世界所公认,成为人类文明史中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中华民族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毫不逊色,正如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指出的:“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他认为,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囿于封建一统、自给自足的农耕小生产社会,统治者与国民对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革命、思想解放、科学革命、技术与工业革命等全然不知,自我沉迷陶醉于“物华天宝,泱泱大国”的梦境之中。到了明末清初,尽管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约占世界的1/3,但是由于制度僵化、官僚腐败、思想禁锢、观念落后、教育受科举束缚,又加上长期闭关锁国,“中华盛世”已成落日余晖。到了1894年,更是国力衰败、积贫积弱,屡遭列强入侵、人祸天灾,以至民不聊生、大厦将倾。历经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无数志士仁人艰辛探索,前赴后继,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开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探索,历经艰难曲折,终于找到了建设民富国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他的警世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研究人才培育、成长、发现、使用规律的人才学悄然兴起,各类人才专项计划相继推出实施。当前,教育和人才培养如何改革创新更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建设形成符合人才成长、成才、成功规律和时代要求的社会文化环境仍任重而道远。
缪进鸿教授一生从教,曾任浙江大学机械系教授、教务处处长、校党委常委,浙江省教委副主任,浙江省人大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始终关注优秀人才培养,关注教育改革。退休后,他致力于人才研究,执着探索,严谨求是,坚持不懈,开启了中国比较人才学研究的先河。这套“中外杰出人物群体比较研究”丛书是他与合作者20余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丛书不同于聚焦于某个杰出人物的传记和专题研究,而是着力于中外杰出人才群体比较研究,既重视“树木”更关注“森林”生态。丛书关注、研究的杰出人物群体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商业、金融、军事等各个领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不同领域杰出人物成长、成才、成功规律的相似性、差异性和关联性,反映了不同领域杰出人物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协力推动作用。丛书不仅研究分析了杰出人物的个人兴趣、天赋、性格、人生经历、家庭、教育等因素对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影响,更通过对近代美国、苏格兰、匈牙利、波兰及中国东南地区杰出人才群体的统计和比较研究,着力分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传统等因素对杰出人物成长、成才、成功的影响和作用,揭示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才辈出的原因,给人以启迪,比较有说服力。从根本上说,杰出人物的成长、成才、成功不仅是个人身心、品德、才能、事业的培育成长发展过程,更是个人和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相互影响、协同发展进化的过程。这种基于统计分析的比较研究方法和成果,不仅对人才学理论与实践,而且对当前和未来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改革都会有十分有益的启示。
今天,全面开放的中国已是融入全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2500万,科技创新投入占GDP比例已接近2%,投入总量仅次于美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出了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在于人才,中国也确已具备了各领域人才辈出的基本条件。然而杰出人才的孕育成长、成才、成功有其客观规律,需要经受实践、社会、历史的培育、砥砺和检验,别无捷径可图。关键在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要进一步科学认知人才成长、成才、成功规律,尊重遵循规律,而不是背离规律。应摈弃一切浮躁心理和行为,不盲目追求短期统计评价指标和表面绩效,革新教育观念、内容与方法,努力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真正为人才辈出营造科学理性、自由民主、公正法治、敬业诚信、友善和谐的教育环境、职业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使得有志青年人人都有经过努力成才、成功、成就事业的公平机会。在这些方面,“中外杰出人物群体比较研究”丛书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值得深思和十分有益的启示。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发展,人类已经步入知识网络时代。知识和信息大数据已经成为取之不尽的最重要的资源,无处、无时不在的宽带无线网络将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全球信息网络成为人人可以公平参与、共创分享、前无先例的创新平台。创新创业人才更成为企业发展、国家繁荣、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人类文明持续进步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创业的要素和方法也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革。最近二十余年,世界和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知识网络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机遇、方式和途径已经与工业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我相信,人才学、比较人才学研究也必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缪进鸿教授与我是同乡,更是我在浙江大学机械系的同系学长。他自花甲之年退而不休,坚持二十余年至今,他致力于比较人才学研究的执着求是精神令我十分感动。年前他寄来丛书书稿并嘱我写序。利用春节假期,我读了书稿后也确实深受启发,写下以上感悟。
是为序。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