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产业集聚因素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产业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理论分析

本章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产业集聚因素。首先,引入一个新增长和新经济地理相结合的模型,说明经济体中的增长和产业集聚是内生的相互促进的过程。其次,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的实际出发,提出几个待检验理论假说,在以后各章将分别进行检验。这些理论假说包括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化的区域特征方面的原因假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产业集聚水平因素假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产业集聚空间依赖因素假说,以及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差异的产业集聚结构因素假说。

第一节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此处借鉴马丁和奥塔维亚诺(Martin&Ottaviano,2001)的模型,模型整合了新经济地理的区位分析和新增长理论的增长分析,较好地说明了集聚与经济增长内生的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 模型假设

假设有两个初始水平一样的区域,区域1和区域2。为便于区分,区域2的相关变量用上标*表示。

每个区域有内生的固定数量的劳动L,劳动被假定在区域间具有非流动性,但可以从特定集聚途径获取。劳动可以生产相同或不同的商品,并假定所有商品都是最终消费品。商品可以加总为混合商品,混合商品可以作为创新部门的中间投入以增加新商品种类。

假定经济增长来自于产品种类的增加,也就是说新产品种类的发明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为生产新的产品种类,必须先进行“蓝图”(blueprint)研发。“蓝图”受到无限期专利权的保护且其初始所有权属于研发区域。专利经过注册,可以卖给两区域的任何购买者。创新和生产过程可以在不同区域的不同机构进行。假定在初始情况下区域具有相同的专利存量。

基于模型的对称性,主要对区域1进行具体说明(区域2的情况可以类比得到)。

(一)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偏好是瞬时嵌套固定替代弹性和跨期固定替代弹性,消费者效用函数可表示为:

img

其中,Y代表同种商品的消费,ρ是时间偏好率,α代表混合商品的消费份额,α取值在0和1之间。根据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77)的解释,混合商品D由一定数量的不同种类商品组成:

img

其中N代表经济体能够提供的不同商品种类的数目,σ表示不同种类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

消费支出额E可以表示为:

img

其中,PY是商品Y的价格,Pi是第i种商品的价格,n是区域1的商品种类数,总的商品种类数N=n+n*,n*是区域2的商品种类数,按照一般经济地理的做法引入交易成本的冰山成本理论,τ>1表示在其他区域购买商品中只有一部分被真正消费掉,假设在同种商品间不存在交易成本。

(二)生产者行为

在供给方面,模型假定生产者生产两类不同性质的产品,即同种类商品和不同种类商品。

假设同种类商品是由使用单一劳动要素投入的固定规模报酬的完全竞争部门企业生产的。不失一般性,为方便起见把投入需求设定为1。假定经济体对于此类商品的需求很大以至于其不可能仅在一个区域生产,也就是保证在均衡中同种类商品需要在两个区域进行生产。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区域的工资率趋于一致,工资率用ω表示。此外,生产Y的单位投入需求假设使得在任何地方都有PY=ω。

不同种类的商品是被呈递增规模报酬的垄断竞争部门企业生产的。基于无成本差异化假设,每个企业都只生产一种商品。准确地说,一单位的每种商品的供给需要一种专利和一个单位的劳动。在这些假设条件下,价格最优化使得提供给生产者的价格P=P*=ωβσ/(σ-1)。生产者的生产利润为收入减去劳动成本,即:

img

x为均衡中典型企业的最优产出(规模)。

(三)创新行为

模型把新产品种类的发明看作经济增长的源泉。作为发明新产品的创新部门,其生产创意可以专利化,并可以把专利卖给两个区域的需要专利的生产者,以便开始生产差异化产品。也可以这样解释,研究活动是在企业自身内部进行的,企业使用自己的发明成果开始新产品生产。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在两个区域里的任何区域进行生产,然后重新分割利润。在这种解释中专利价值等于企业价值,资本市场替代了专利交易市场。

在专利交易和企业生产重新定位过程中不存在交易成本,创新部门是完全竞争的。创新过程需要一种由不同种类商品组成的不变替代弹性的混合商品和投入需求ηΝμ,其中第二部分Νμ的含义是创新成本依赖于过去的创新数量N,即存在学习曲线。创新部门虽然不直接雇佣劳动,但其使用的专门化产品需要劳动作为唯一的基本生产要素,所以是间接雇佣劳动。假定用于消费者消费的混合商品和作为创新部门投入的混合商品都是同样的,不管是用于消费者消费还是用于生产投入领域的商品贸易的交易成本都相同。在区域1发展一种新产品的成本可表示为F=ω[βσ/(σ-1)][nzi+n*τzj],其中zi和zj分别为区域1和区域2各自生产差异化产品的需求,研发者的问题是最小化成本,而其成本取决于投入需求约束。

img

对于区域1的单个创新者求解每种不同种类产品的需求,得到:

img

此处δ≡τ1-σ∈(0,1),创新的均衡成本为:

img

其中,γ=n/N表示在区域1生产的不同产品种类数目占全部商品种类数目的份额,且γ≤1。γ是模型的关键变量,可以用来测度差异化产品部门在区域1的集聚程度。等式(2.7a)为模型引入了金融外部性。拥有较多地方企业的区域其创新成本较低,这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出现,用于创新的固定替代弹性商品的加总所致。这是一种新经济地理里面所讲的“垂直关联”的例子。此外,对于一个给定的值μ,用来测度为保持一定的增长所需的技术溢出的程度,新的差异化产品的发明会导致创新成本的降低,因为这些差异化产品被用作创新部门的专门化投入。

类似地,可以得到区域2的创新的均衡成本:

img

由于专利由完全竞争的创新部门生产,两区域间的专利贸易没有成本,在均衡情况下两区域用于创新的价格和成本也相同。这意味着只有在γ=1/2的情况下,创新才在两个区域平均分布,换言之,制造业部门在两区域平均分布。如果F<F*,则所有的创新集中在区域1;反之,若F>F*,则所有的创新集中在区域2。

二 均衡分析

假设存在一种单位利息率为r的安全资产,其市场特征是资金可以在两个区域自由流动。消费者跨期最优化暗含着消费增长率等于利息率和时间偏好率之差:E'=E*'=r-ρ。

模型的稳态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均衡:区域1的企业占所有区域企业的比例γ是固定的,产品种类数量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增长g=N'/N。容易推出稳态时E和E*是固定值,所以r=ρ。此外,收入水平由γ的值决定,意味着模型稳态特征将完全取决于均衡区位参数γ和创新增长率g。由于模型的完全对称性,模型至少拥有一个对称稳态,两个区域均从事创新活动,生产出的产品在两个区域间平均分割(γ=1/2)。

如果经济增长,这将不是唯一的稳态,因为还存在两个其他的均衡,只有一个区域从事创新活动,(部分地)专门化于差异化产品的供给(γ<1/2和γ>1/2)。

以下将展示两区域模型的稳态及其多样性,并将讨论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是如何产生模型均衡的多样性的。

(一)经济地理是增长的函数

我们以寻找企业区位的均衡条件作为开始,考虑两种可能的结构:一种情况是创新活动在两个区域平均分割,另一种情况是所有的创新活动都集中在一个区域,比如区域1。基于对称性,可以类似推出当所有创新活动都集中在区域2时的情况。均衡条件以稳态区位和增长率为特征。第一个条件是制造业部门市场出清的条件:如果创新集中在区域1,条件意味着每种商品的供给等于需求(包含交易成本),需求来自于两个区域的消费者和区域1的创新活动。

img

以上等式中,右端第一部分是满足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一般需求。第二部分来自于等式(2.6)所给出的创新活动产生的需求乘以每个时间单位的新发明数量(img)。

对于两个区域都从事创新活动的均衡,需要在等式(2.8a)和(2.8b)中加入区域2的创新部门的需求,以上的供求相等条件变为:

img

稳态下的两个区域的企业经营利润相同,从而企业最优规模也相同,也即有x=x*。这种保证企业不愿重新定位的均衡条件,意味着当创新活动集中在区域1时可以通过解等式(2.8a)和(2.8b)得到γ值。

img

在其他情况下γ=1。ε是区域1占全部消费的份额。如果创新活动在两个区域平均分割,企业区位由γ的值决定:

img

由于两个区域都是一样的,所以当ε=1/2时,γ=1/2。在等式(2.9a)和(2.9b)中,g=N'/N代表经济增长率。由于两个区域消费增长率相同,区域1占全部消费额的份额ε固定,并完全取决于专利所有权在两个区域的地理分布情况。因为初始情况下两区域是一样的,以下文中均设定ε=1/2。等式(2.9a)表明在模型中存在前向关联,说明区域集聚程度随着增长而增加,这体现为自身创新部门的创新活动的增加。按照一般的解释,在递增回报部门的企业倾向于把区位选择在具有最高消费水平的区域。比较特殊的是,对于差异化产品的消费不仅来自于消费者,还来自于促进增长的部门。可以看到,当创新集中在一个区域,较高的增长率意味着较高的差异化产品需求,并促使企业向该地区集中:γ随着g增长。特别地,如果创新所需的中间产品需求相对于消费者的最终需求而言足够大,企业将会向该地区集中。

制造业部门的创新活动不管在什么区位,企业规模均为:

img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已经发现了两个可能的均衡区位:一种情况是当所有创新活动都集中在区域1时由等式(2.9a)所表示的均衡;另一种均衡由等式(2.9b)给出,是当所有创新活动和生产活动均在两个区域平均分割下的情况。

(二)增长是经济地理的函数

我们现在转向考虑跨期均衡问题。用ν表示专利价值,在专利和安全资产间没有套利机会的情况下,存在:

img

这表示,对于专利价值的投资,回报等于经营利润加上专利价值的变化。这个条件也可以这样导出,专利的均衡值是企业的未来利润的贴现值,这些企业用利润购买专利并拥有相关差异产品生产的永久垄断能力。由于专利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以及创新部门的自由进入和零利润,ν=F是另一个均衡条件。

为保证稳态的增长路径,必须使金融外部性和技术溢出程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使创新成本递减的速度等于购买专利的企业利润降低的速度。这就为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提供了持续的内在动力。F会随着企业规模x以一个同样的速度g递减,由于消费支出是固定的[等式(2.9)和(2.10)],企业利润以同样的速度递减。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参数μ用来衡量经济持续增长和私有投资决定所需要的技术溢出水平。经济体存在一个固定的增长率μ≡(σ-2)/(1-σ),也就是说,在技术溢出的情况下,创新成本依赖于过去的创新。如果σ>2,就存在正向技术溢出,过去的创新降低了创新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差异化产品成为较好的替代,金融外部性相对弱化。相反,如果σ介于1和2之间,就存在负向的技术溢出,此时较强的金融外部性弥补了负向技术溢出。有一种特例情况是不需要跨期技术溢出就能产生持续增长,比如在上述情况中只需要金融外部性足够强即可。当σ=2时模型将产生一种特性,新的产品种类增加所产生的创新的成本节约足以弥补差异化产品市场竞争带来的利润减少。

如果放松模型的限制条件μ≡(σ-2)/(1-σ),模型将会产生随时间推移呈地方化递增或递减的增长率。限制条件的引入极大地简化了模型的求解。也就是说,创新的成本可以表示为:

img

由于γ和ω在模型稳态中是常数,FN也是常数,所以有img/ν=img/F=-img/N=-g。稳态时的消费支出也是固定的[见等式(2.9a)],利息率r等于时间偏好率ρ。基于此,联系等式(2.4)、(2.10)和(2.11),可以得到:

img

现在考虑到劳动市场出清条件,劳动者或者被雇用在固定回报部门,或者在递增回报部门。

img

这里我们使用了PY=ω。把等式(2.10)中的x代入,等式(2.14a)可以变形为:

img

当创新都集中在区域1时,我们可以结合等式(2.12)、(2.13)和(2.14b)发现均衡增长率,该增长率是可以仅用γ表示的函数式。

img

上式说明当创新全部集中在区域1时模型存在后向关联。经济活动集中度的提高降低了创新成本(因为在两个区域间存在交易成本),促使新的研究者进入创新部门直到部门利润回归到零,这进一步提高了创新率。对于对称均衡的情况同样可以由等式(2.15)表示,只需把γ值用1/2代替。

为完成模型求解,必须解得全部消费者支出。把等式(2.13)和(2.14b)加总得到:

img

等式右边第一项是工资收入,第二项是初始专利存量的价值,之所以加入此项是因为在初始专利存量上的利润积累只有纯租金形式。或者可以把ρ看成财富FN/L的消费倾向。

如果区域1集中了所有创新活动,其名义GDP按照一般的定义由三部门增加值加总而成,即GDP1=ωL+γωβxN/(σ-1)。这高于区域2的名义GDP,GDP2=ωL+(1-γ)ωβxN/(σ-1)。只要满足γ>1/2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区域1比区域2生产了更多的差异化产品和更少的固定报酬产品。

然而这不是唯一的均衡。由于在两个区域间存在交易成本(等式(2.12)),如果一个区域有较多生产差异化产品的企业,则其创新投入成本会比较低。创新部门是完全竞争部门,且作为其产品的专利,是可以在两个区域间自由贸易的,所以这个区域将会集中所有创新活动,另一个区域将会停止创新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区位均衡不再是γ=1/2,而是由等式(2.9a)给出的γ>1/2。运用等式(2.12)和(2.16),我们可以把(2.9a)的均衡区位等式重写为:

img

如果γ∈(1/2,1)和γ=1,则是另外的情况。

同时满足等式(2.15)和(2.17)的g值和γ∈(1/2,1]是模型的稳态解。等式(2.15)描述激励因素是如何促进创新以及增长率是如何依赖于产业区位的。等式(2.17)则给出了企业区位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由于γ的非线性特征,可以和增长率一起构建企业生产区位函数。由于可以进行解析检验,若γ∈(1/2,1],当两个曲线都把g作为γ的递增函数时,等式(2.17)表示的曲线要比等式(2.15)表示的曲线更加陡峭。因此,如果两个曲线在g>0和γ∈(1/2,1]条件下交叉,最多只有一个交点。

img

图2-1 稳态分析

为分析可能的稳态结构,可以参照图2-1,图中绘制了在g>0和γ∈(1/2,1]条件下等式(2.15)和(2.17)的图形。较为陡峭的图形(2.17)在γ=1时变得垂直。上标斜撇曲线代表了(2.15)的三种可能的变换位置,显示有三种可能的稳态结构。第一种结构曲线(2.15)在任何位置都处于曲线(2.17)之下,也就是图形中(2.15)'所示的情形,不管γ取何值,增长都不能为正。因此,模型的唯一稳态是g=0条件下等式(2.9a)和(2.9b)所隐含的情况,此时(γ,g)=(1/2,0)。第二种结构,也就是对应于图形中(2.15)″的情况下,曲线(2.15)和(2.17)在γ∈(1/2,1)交叉,不管γ取何值增长总是正的,模型存在三个稳态,一个在γ=1/2时,两个各自在γ∈(0,1/2)和γ∈(1/2,1)(部分集聚)。基于模型的对称性,后两个稳态相对于γ=1/2对称,后者在图中以点A表示。第三种结构,对应于图形中(2.15)表示的情形,曲线(2.15)和(2.17)交叉于γ=1,在这种情况下增长为正,模型有三个稳态,分别是当γ=1/2、γ=0和γ=1时(完全集聚)。

不同结构的产生依赖于参数值的变化。特别地,可以验证当δ≤δ1时第一种结构发生,当δ1<δ<δ2时第二种结构发生,当δ≥δ2时第三种结构发生。门槛值δ1和δ2被定义为:

img

在此也要注意,对于任意水平的交易成本τ,当两个区域相同且增长率为0,存在唯一稳态均衡的充分条件是:

img

因为这些参数,等式(2.15)所表示的增长率不可能为正。说明如果创新激励不足则经济增长为0,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贡献(2L)和消费在差异化产品生产部门的份额(α)较小,创新的边际成本η、时间偏好率ρ、替代弹性σ较大。

三 均衡稳定性分析

此部分将侧重于分析当两个区域初始状态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区域是如何成为生产与创新活动的主要中心的,以及产业集聚的出现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并将说明当经济增长为正时,两个区域保持同质状态是不稳定的。

均衡稳定性研究参考格罗斯曼(Grossman)和赫尔普曼(Helpman,1991)的研究。特别地,我们认为,与γ=1/2相联系的对称稳态是不稳定的,这种情况下不管什么时候均衡增长率均是正的;除非经济体从γ=1/2开始并永远停留在此水平上,唯一符合理性预期的路径是随机跃迁到其中的一个稳态,此时γ∈[0,1/2)和γ∈(1/2,1]。

首先,对称均衡是不稳定的,因为它不可能沿着任何轨迹达到。正如前面等式(2.7b)所示,由于两个区域的工资相同,只有在初始状态拥有较多企业的区域才会有较为活跃的创新活动。因此,除非两个区域在初始状态具有相同数量的企业,相同的工资变动轨迹必将使其到达稳态,稳态下创新都集中在一个区域,而且这个区域相对专业化于差异化产品的生产。

其次,当经济体不是开始于对称稳态,就只有两种其他均衡使得创新活动集中在一个区域,并在这个区域集中差异化产品的生产部门。

在资本自由流动情况下,跨期效用最大化要求img=img*=r-ρ,意思是两个区域的支出增长率相同。这就是说总支出E+E*也是以同样的速度增长;也即dln(E+E*)/dt=r-ρ。所以,给定dln(E+E*)/dt=0和r=ρ,我们的支出选择前提条件是使支出固定在E+E*=1。

再次,定义一个新的变量V,把其看作是专利存量名义价值的倒数,V≡1/vN=1/FN,所以img=-img-g。结合E+E*=1和r=ρ,使我们可用等式(2.4)和(2.10)来重新改写无套利条件:

img

最后,重新回到资源约束条件(2.14b),基于V的定义和基准的选择,我们可以用等式(2.9a)和(2.12)重写(2.14b):

img

对于γ∈(1/2,1)和V>2δg/[α(1-δ)]情况由等式(2.9a)给出,在其他情况下γ=1。特别地,当我们沿着(2.22)移动纵轴和射线V=2δg/[α(1-δ)]的交叉点,γ从1/2增大到1。与所预期一致,集聚与增长是正相关的关系。

img

图2-2 稳定性分析

下面利用图2-2进行均衡动态的图形分析。图形描绘了三条曲线。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2.22),由于它代表了使用资源和空间配置的约束,方程必须在任何情况下得到满足。增长率g越高,创新部门雇用的劳动力越多,相反,劳动对生产的贡献越小。较低的产出水平势必产生较高的价格、工资水平、较高的专利价值,以及较小的专利存量逆值。固定向上倾斜的曲线描述的是经济进入稳态时的替代混合点(g,V),也即img-g=0,

img

沿着曲线(2.23)典型专利价值的降低速度等于创新率。曲线(2.23)为正的斜率可以这样理解,把等式(2.4)和(2.10)代入(2.11),总体专利存量1/V越小,典型专利价值的下降速度越快。曲线(2.23)以下商品种类数量增长速度比典型企业价值下降得更快,所以导致V下降。曲线(2.23)以上情况相反。也就是在图2-2中沿着曲线(2.22)箭头走向所示的情形。最后向上倾斜的虚线代表V=2δg/[α(1-δ)]。此线上的点及其以下的点对应的γ=1。

图2-2是在参数取值δ1<δ<δ2的情况下绘制的,当g>0和γ∈(1/2,1)时曲线(2.22)和(2.23)相交于A点。曲线(2.22)和(2.23)的交点是经济体的动态作用力g和V不再变化的一点。换句话说,经济体达到这一点,创新将会以一个固定的速度持续,资源在部门间的配置与企业的地理分布都将保持不变。正如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1991)所宣称的,只有经济迅速跃迁到此稳态才符合预期。如果初始预期使得点(g,V)不同于A点,它们将不会符合预期。长期而言,任何不同于A点的初始预期将会引导经济朝向g=0或者V=0。第一种情况,N将会最终停止在一个有限值而V的增长将不受限制。相对于有限的N,V将会无限增长,除非典型种类的价值为零和利润同时趋向于零。但对于有限的N利润将不会趋于零,因此对g=0的预期是符合理性的预期。在第二种情况,创新的增长率g将会达到最大值。只要v保持低于未来利润的折现价值,新产品将会不断地被发明出来。但这只有在V维持严格的正值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因而预测V=0将符合理性预期。

我们现在准备进行稳定性和稳态的混合分析。基于图2-1,图2-3描述了在δ1<δ<δ2的情况下的曲线(2.15)和(2.17)。图2-3描述了集聚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情况。

在一个两区域均质化的初始世界情形,一个小的扰动将会导致较高的增长和较高的集聚。原因是这种扰动增加了区域1的支出份额,引致一些企业从区域2迁移到区域1。这引发所有的创新活动向区域1集中,因为此地的创新成本相对较低。这又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向区域1迁移,进一步降低了创新成本,部门扩张活动吸引更多的企业的集聚,直到创新部门没有利润以及两区域的制造业部门利润均等化。正如稳态分析所显示的,循环累积因果过程是随机发生的:企业流动不存在成本,所以北方企业的份额γ能够随机变化,模型不存在过渡动态。我们可以把集聚机制解释为作为创新与生产中心的产业集群的突然出现。硅谷的例子也说明集聚和技术进步是相互促进的。更一般地说,这是与经济增长率和空间集聚度的快速增加相一致的过程。

均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虽然集聚发生在区域1,稳态均衡描述了一些生产设备向区域2的不断再配置过程。这是因为新的经济活动不断地在区域1而非区域2建立。总之,当γ<1时,一些在区域1的企业(1-γ),将会去没有新的地方竞争者产生的区域2生产。因此,与经济活动从外围向中心集中的静态经济地理模型相反,此模型描述的情形是,虽然中心集中了更多的经济活动,生产活动的再配置动态形成从中心向外围的扩散。这是对现实世界更加真实的描述。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由于在新经济地理模型中纳入了内生资本积累和资本自由流动。在新地理模型中,由于缺乏资本自由流动导致其产生极端中心外围结果。在此模型里,资本(专利或企业自身)的自由流动是在增长模型中所熟知的一种稳定力量。

img

图2-3 集聚与经济增长

需注意的是,虽然生产和创新地理相互对应(更多的企业集中在创新较多的地区),但并非总是完全对应(只要δ<δ2,生产活动就并非完全像创新活动那样集中)。这主要看模型中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力大小的对比情况。向心力依赖于生产与创新之间的垂直关联:前向关联是需求关联,后向关联是成本关联。还有一种向心力来自于增长和地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心力则是不可流动的消费者的地方化的需求。由于在集聚过程中增长和产业集中的增加,由于差异化产品不同种类间的竞争趋于激烈使现有的专利价值降低,当地理集中和增长增加时,来自于初始专利存量的部分收入就会降低,这可以从等式(2.16)所表示的均衡支出看出。因此,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和支出水平的负效应,技术创新率的增加提高了两个区域间的市场规模差异程度,从而更加强化了集聚机制。

以下讨论当一些或全部机构从一个区域迁移到另一个区域会发生什么事情。区域1的价格指数低于区域2的价格指数,这是由于更多的企业在区域1而非区域2生产,所以区域1可以以零交易成本购买到更多的商品。这意味着在我们的分析框架里流动工人愿意向区域1集中,因为在区域1的实际工资较高(由于工资和利润相等名义收入相等),这就强化了集聚过程,因为企业愿意向消费者比较集中的区域1集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更多的企业迁移到区域1,创新成本降低;由于更多的工人流入区域1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集聚和增长机制只有从一个增长率为零的状态才开始起作用。当δ≤δ1时,经济体停止增长(g=0)。集聚背后的机制消失,对称区域(γ=1/2)的产出是唯一的稳态。然而,假设经济体从一个停滞(零增长)和同质化区域的状态开始,参数的变化导致经济体开始增长。例如,假设市场规模L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用于购买专利的经营利润增加,创新激励增加,创新部门开始运行,γ=1/2的均衡就不再是稳定均衡,任何小的扰动都会导致集聚过程的发生,并强化增长过程。这里描绘了一个经济体开始增长,作为创新中心的产业集群也同时出现的情况。增长率和产业地理集中度的增加是同时产生并相互促进的。这再次说明了增长率的快速增长伴随着空间集聚度的提高。

第二节 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理论假说

根据以上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内生相互促进理论模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具体现实,我们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理论假说。

一 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化的区域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产业集聚水平也不断地提高。

我国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区域产业集聚度不同,集聚的产业部门和行业也不同。比如,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其集聚的产业内容也有很大差别。基于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内生相互促进理论,我们认为,这种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从产业集聚方面寻找解决途径。

对于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化的原因,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等学科分别从外部性、规模经济、市场潜力、分工与专业化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产业之所以在某些区域集聚,固然有新经济地理学所宣称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因素,但也有其必然性。我们的观点是:不同区域的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化与区域本身的特征有密切关系,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不仅表现为市场潜力、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化、首位城市就业比重等方面的差异,还表现为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同的市场化程度和外贸依存度等方面的差异。

基于以上分析,本书提出以下理论假说:

假说1 我国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化具有其内在规律性,与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存在紧密关联。

二 产业集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由于幅员辽阔,各地区存在较大的发展条件差异,导致我国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区域经济差异,这种发展差距表现在增长方面就是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区域经济增长是趋于收敛还是发散的问题上,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存在争议。而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差距很难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也将长期存在。

产业集聚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仅在理论上成立,而且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够更好地发挥外部经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创新并提高生产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上有比较著名的“威廉姆森假说”:集聚在早期会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阶段拥挤效应显现,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会降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各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产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也应不同。因此,我们提出集聚的增长效应的阶段性假说。从整体上而言,我国产业集聚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有较大差异。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理论假说:

假说2 产业集聚水平的区域差异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

三 产业集聚的空间依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按照新经济地理的解释,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偶然性,但产业集聚一旦在某些地区形成,便会形成“锁定”效应,不断吸引新的企业加入,在循环累积因果作用下不断壮大集聚规模。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可以共享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获得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等好处,加之存在较大的固定资产迁移成本,所以企业一旦在某个产业集聚区落户扎根,就不愿再往外迁移。也就是说,产业集聚具有本地根植性,从而构成产业集聚的空间依赖。

产业集聚的空间依赖性的存在,制约了正常的产业转移,不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们认为,产业集聚空间依赖因素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理论假说:

假说3 产业集聚的空间依赖性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 产业集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差异

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特征。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表现为集聚的类型与行业的差异上。比如不同区域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程度不同,而且发达地区集聚行业多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而欠发达地区则多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区域产业结构是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这就导致各区域产业集聚的类型与行业也呈现出动态变动的特点。

按照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外部性理论,集聚有利于促进知识溢出从而产生动态外部性,而不同的产业集聚类型所带来的外部性效果也应不同,因而对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也会不同。

由于不同产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利润率等方面存在差别,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大有小,会表现为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不同行业集聚后产生的动态外部性和促进创新的效应不同,比如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增长效应会大于传统产业,这是由于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更有利于发挥技术外溢的集聚优势,更能提高创新效率,所以不同产业集聚后所带来的产出效率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理论假说:

假说4 产业集聚结构的区域差异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差异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