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的教师教育

信息化、数字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由此进入一个由互联网建构而成的开放式、交互式、虚拟化、数字化的生存空间。人类有史以来有三项标志性发明,即火、文字和网络技术。它们分别对应着三种本质性的文明形态:器物文明、符号文明、数字文明。尤其是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国际互联网加剧多元文化的互相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并重塑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也重塑包括教师在内的教育体系各个成员的生活方式。

一、中小学教师的数字化生存

如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所言:“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上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虽然社会组织的网络形式已经存在于其他时空中,新信息技术范式却为其渗透扩张遍及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化逻辑会导致较高层级的社会决定作用甚至经由网络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利益:流动的权力由于权力的流动。在网络中现身或缺席,以及每个网络相对于其他网络的动态关系,都是我们社会中支配与变迁的关键根源”〔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第一卷)[M].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互联网发展得如此之迅猛,乃至能够引领整个大众传媒的走向。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不但改变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和话语体系,有的甚至沉溺于虚拟世界之中,而以暴力为主题的网络游戏、黑客、流氓软件、垃圾邮件等互联网中害群之马严重侵扰道德体系。因此,远离互联网的教育工作者也与教育现实相隔绝。

某项调查显示,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天要接收约34GB的信息,信息量为11万个英文单词,相当于普通电脑硬盘存储量的五分之一,而绝大部分都来自互联网。2011年上海书展之际,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布《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2010—2011年)》,报告指出,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仅依靠网络、手机获得信息的途径便占33%和19.3%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2010—2011)[D].上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2011.。“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融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于一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内容的碎片化,也进一步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而搜索引擎已经使人们的知识支离破碎:“当我们在网络上展开搜索的时候,我们是看不到森林的。我们甚至看不到树木,我们只能看到细枝和树叶。”〔美〕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M].刘纯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人们从而失去牺牲深度阅读和思考能力。美国马里兰大学曾主持一项名为“不插电”的试验。研究人员在不同国家征集12个大学的学生志愿者,让他们24小时内不使用电脑、手机、iPod音乐播放器、电视、收音机,不读报纸。但试验参与者可以打固定电话,也可以看书。结果显示,不少人不安、焦虑或感觉孤独。这一症状被归结为“信息戒断综合征”。患上“信息戒断综合征”的学生中间,一些人自述感觉像在节食,另一些人说像戒烟,少数人说像戒毒。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一书中,作者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Carr)指出〔美〕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M].刘纯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在我们跟计算机越来越密不可分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通过电脑屏幕上闪烁摇曳、虚无缥缈的符号完成,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即将开始丧失我们的人性,牺牲人之所以区别于机器的本质属性。”

尼古拉斯·卡尔对数字化时代的批判具有相当的深刻性,但又过于悲观。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中国社科院青年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同实施的“2010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及手机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www.xinhuanet.com,2011-04-30.,33.4%的人认为网上信息“一半真实可信”,30.6%的人认为“大部分真实可信”或者“绝大部分真实可信”,25.8%的人认为“绝大部分不真实可信”或者“大部分不真实可信”。这说明,绝大多数青少年面对数字化的海量信息具有辨别力,但报告同时发现,只有25.1%的人认为是互联网学习的好帮手。《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比较研究 [D].北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中国学生仅10.1%的人上网查找收集与学习有关的信息,8.5%的人用电脑或游戏机的学习软件学习,1.8%的人跟着网上讲座学习,而经常用电脑做作业、写论文的美国学生比例高达61.6%。此外,中国学生遇到学业疑问时,更习惯向同窗、老师求助,或看书自学,而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仅28.4%,低于美国学生近33个百分点。

如何提升互联网的学习功能,其根本在于如何提升个体的数字化学习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培养,主要由教师来承担,而教师自身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却差强人意。通过“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网络互动平台”对网络教研进行专题调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发现苏军.教师网络教研亟待加强 [N].文汇报,2011-06-20., 9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每天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超过1小时,但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师经常进行网络教研。教师平均每天使用计算机、上网、网络教研的时间分别为3.8小时、2.0小时、0.63小时。教师还主要以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和资料(如查看教研信息和下载教学资源)为主要目的,而“发表、共享”相对较少。这也是当前网络教研“围观很多,互动不足”的现状。

二、中小学教师的博客群学习

如今,博客渐渐成为人际互动的时尚平台。Blog是Weblog的简称,常被意译为“网志”,音译为“博客”,继电子邮箱、留言板、网络聊天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属于互联网自媒体,以低门槛、人本化、开放性、零成本迅速普及。Blogger则是写博客的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7月15日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www.xinhuanet.com,2010-07-15.,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博客用户规模已达2.31亿人,增幅为4.5%,虽远低于社交网站用户规模增长率19.6%,但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博客的信息传播将从以往主要以个人信息对少数人共享转换到个人信息对多数人共享的状态。博客与微博客将成为自媒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在2010年发生的138起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中,22起由微博首次曝光,占比由2009年的0上升为16%。并且,2010年大部分社会舆情事件中均有微博的介入谢耘耕.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A].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但是,微博毕竟初出茅庐,对自媒体发展所起作用尚远远不如博客。

博客是传统日记(笔记)与BBS(论坛)的有机结合,记录、展示、抒发并分享自我。它既具有传统日记(笔记)及时写录与发布的功能,又有BBS的分享和交流的作用,能够将个体的自主学习与周围的群体学习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另外,随着个体博客内容的不断积累,学习者可以进行回顾和品味过去所写的内容,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不断进行反思,加深体会和感受,这样的过程不断延续就会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毛向辉.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 [J].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3,(1).

2002年8月,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网站开通,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博客第一次走进中国大众的视野。一年之后,山东省淄博市教师建立起第一批教育博客(http://zbsc.zbedu.net/blog大教育工作者从此拥有符合自己行业特点的博客。经过近一年的应用和推进,教师个人博客和博客群迅速建立起来,如2004年10月开通的中国教育人博客网(www.blog.edu.cn),博客中国的“教师博客”以及2006年7月开辟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教师博客栏目(www.teacherblog.com.cn)等。2006年5月,全国第一个教育博客学术团体——海盐教师博客研究会在浙江省诞生,标志着教育BLOG走向有组织的学术研究。一位博客名为“金陵叙事”的教师2005年8月19日在题为“我所经历的教育BLOG”的日志中写道金陵.教育BLOG: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器 [N].中国教育报,2007-10-23.:“BLOG的实践使我们大大拓展了自己的学习路径……我们感受到,BLOG是教学反思的工具平台、思想火花的碰撞专区、心得交流的自由小屋、科研工作的管理平台、远程技术支持的工具、个人体验的知识仓库、师生互动的激励平台、情感支撑的技术工具、组织管理的便捷助手、知识管理的数字仓库、树状结构生态发展的学习路径。”

作为教师团队中的一员,河南省开封市求实中学校长张建平对博客情有独钟。“献身教育30多年,所有认识我的人给我的评价:一是聪明,二是能干,现在又有人给我加了一条——‘她有钱’。而这一切都不是我心中的追求——做一个真正有爱、能爱,爱别人,也被人爱的女人。我要把我的爱融入到生活中,也融入到在文字里!于是,我开了自己的博客。有人说2006年是世界博客年,那就让年届天命的我也时尚一把吧!”这是2006年3月张建平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的一段文字。她说,如果你真正走进博客,那么博客就会成为你的“情人”,将给你的一生留下美好的回忆。张建平的网络行走生涯始于2002年,几乎与博客在中国的落地同步。她先后在“成长论坛”和“教育在线论坛”上注册,并在“成长论坛”上成功开辟“求实中学‘快乐教育’分坛”,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张建平常常自谦不善写作,但她的随笔和博客日记常常是洋洋洒洒且“言之有物”。近年来,她一直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文章,她每个月都写10~15篇的博客日记,一年便积累10万多字,而且她每年发表3万~5万字的教育随笔。每个假期,她对教师进行培训时的学习资料也都是自己写,每一期学习资料一般有3万字左右。她已先后有两部专著问世——反映个人办学实践的《中国的帕夫雷什中学》和探讨初中生家教的《让健康和快乐伴随孩子的一生》。她写的访英日记《访英归来话教育》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并被多种教育报刊刊发。她被称做魅力校长褚清源,王占伟.魅力校长张建平 [EB/OL]. http://news.shuren100.com/z/jyrwpx2007/2007-10-21/140209.html.

由此可见,教师博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褚清源,王占伟.魅力校长张建平 [EB/OL]. http://news.shuren100.com/z/jyrwpx2007/2007-10-21/140209.html.:“行动研究(教育叙事、教育反思、案例分析、师生互动、促进学习等)、教学工具(教学设计、生态资源、教育科研、教学平台、组织管理等)和创新发展(网络教研、知识管理、学习路径、情感支撑、均衡发展等)。”把博客建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以头脑风暴为特征的情境工作坊(workshop)功不可没(案例四)。

案例四 教育BLOG: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器褚清源,王占伟.魅力校长张建平 [EB/OL]. http://news.shuren100.com/z/jyrwpx2007/2007-10-21/140209.html.

(节选)

一旦“情境工作坊”工作方式注入教育BLOG,教育BLOG的活力就不可思议地迸发出来,形成生态发展的教育智慧创新的信息化生命环境,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持续不断地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推进。2005年以来,全国影响较大的教育BLOG社群都把网站建设与新课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网络教研,形成教育BLOG新一轮发展热潮。

“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明确把网站定位于“教师专业发展”,明确“开放、互动、交流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阐述教育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联系,以及教育BLOG的基本品质、基本义务、基本权利和基本道德,强调实践在教育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年,在“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上开展网络教学团队竞赛,直接把教学工作与BLOG联系起来,倡导网络环境下的同侪互助,在影响教师对信息化的理解方面产生了很好的作用。

山东省淄博市在原有的“淄博校园博客”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教育BLOG社群——“淄博新课程网络教研”,明确把教育BLOG定位于网络教研,网站以按学科分类为主,设14个学科栏目和4个学习路径栏目,开创了按学科分类的教育BLOG新体系。

浙江省海盐教师博客明确提出“精英教研转向大众教研”,宗旨是“建立个人网志,促进自我反思;开展广泛交流,沉淀学习路径;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和生命质量的提升。”《以海盐教师博客群体为载体的教研工作创新的实践与研究》被立为2005年浙江省省级课题,2006年完成第一轮研究,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教研成果一等奖。

广州“天河部落”基于Web2.0时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将课程实施的“话语权”还给每一位教师,营造教研氛围,在交流对话、沟通协调、互助合作中共同发展为宗旨,应用知识管理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构建资源型学习共同体,努力促进知识的转化、生成、传播和利用,形成并提炼区域教科研管理的智力资本,实现区域教研的可持续发展。

成长博客是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主办的教育BLOG社群,现转移到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接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影响呈上升趋势。成长博客在栏目设置上体现新课程实践和学科特色,正在向区域发展。

其实,博客就是一种叙事,在博客中,“教师可以讲述的故事包括‘我今天读了什么’,这是‘阅读日志’;如果教师没有任何阅读,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看到了什么’,这是‘观察日志’;如果教师既没有阅读,也没有观察,那么,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做了什么’,这是‘行动日志’。”通过博客书写成长为善于思考的教师刘良华.成为有思考习惯的教师 [N].中国教育报,2007-05-25.。而这三类日志中,后两者须以“阅读日志”为前提。语文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展现的就是一部“被阅读改变的教育人生”张贵勇.窦桂梅:被阅读改变的教育人生 [N].中国教育报,2011-07-21.,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读有字之书是光合作用,读无字之书是一种化学反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周围的世界,发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多年下来,窦桂梅记下2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100多万字的教后记,并发表与出版几百万字的著作。“写读书笔记既丰富了我的语言,增强了我的语感,也使我获得一种终身受用的精神成长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从中练就了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但就当前教师的阅读现状,实在堪忧。以被誉为“人生导师”的班主任为例。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今夏发布一项《小学班主任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王柏玲.“人生导师”怎能只读教参书 [N].文汇报,2011-07-06.,该研究显示,上海市小学班主任每年阅读自己任教学科以外的书籍的平均量为6.36本,并且,书籍阅读学科痕迹明显;每周平均阅读杂志约3本,报纸近4份,却以休闲娱乐为主;网络平均阅读时间每周为5.7小时,大都是新闻报道类。如此阅读数量与质量,博客叙事难以实现。而上述情境工作坊的实践以及张建平的博客日记均已超越阅读,以博客为媒介展开的研究,即教育叙事研究(educational narrative research)。

三、中小学教师的互联网叙事

早在2004年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黎加厚就探索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正式把教育叙事研究和教育博客纳入教师信息化专业培训课程。这是“教师对自己主体性的重新认识,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养成,是一场自我进行的脱胎换骨的革命”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 [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

教育叙事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学校教育被视为一种生活状态丁钢,岳龙.教育对话:生活质量与优质教育 [C].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五辑)[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叙事反映的是个体对日常生活的认知与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是个体以叙事方式表达对教育生活的认知,“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刘良华.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3,(4).。这个个体可以是远离教育生活的研究者,也可以是教育生活的直接参与者。如果后者是教师,那么,教育叙事则以叙述教师个体的教育经历和体验来反思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的事例转变为教育教学的‘文案’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通过微观分析而重新认识这个事例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微观分析来构建新的行动策略的过程”,而非对规律性认识的推断或对宏大理论的建构。这些“文案”的制作或者教育叙事“应成为教育教学临床研究的‘母本’”杨庆余.教师专业化发展凸显“三大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7-07-20.。这也是一名反思型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英〕Parker, S.Reflective Teaching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叙事研究旨在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个体与群体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并尽可能地接近“教育时空里发生的各种‘真相’”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2004-02-19.,因为“教育变革的真正‘秘密’也许正隐藏在日常教育实践之中”。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诉求就在于,它不仅是关注教育的“理”与“逻辑”,而且是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从事实本身寻找内在的“结构”;它并非以某个标准化的行为模式为指向,强调的是描述与反馈而不是终结性评判〔美〕Houston, W. R.; Haberman, M.; Sikula, J.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A].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0.。研究者需要揭示那些在教师“群体或个人中分散的、策略性的以及权宜性的创造力所采取的潜在形式,即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的运作方式,描述其潜在的变化因素。把日常教育实践作为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着力关注教育实践者对教育的主动参与,并使日常教育实践成为教育教学变革的沃土”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 [J].教育研究,2004,(2).

既然作为一种生活状态的学校教育是在“365天的一点一滴”魏书生.365天的一点一滴——辽宁省盘锦市学校德育小记 [N].中国教育报,2004-06-04.中徐徐展开的,那么,如果能够把“365天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那将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一笔无可估量的财富。

工作之余还完成了两本教育专著的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分校)高级教师关承华关承华.小故事 大道理 [N].中国教育报,2007-08-23.对教育叙事感慨万千:“32年来,我一直坚持着一个习惯,就是记录我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空闲下来的时候,翻出来读一读,每一次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甚至我会在每次阅读之后写下我的感受,每一次认识都不同,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刻。我总认为,‘记载故事’和‘讲述故事’是一条可以促使教师不断进步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提升,这是一个感悟、积累、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经验与教训、成功与失败、欣喜与懊悔、自信与自责。有时候,故事的内容显得并不重要,关键是它以最浅显、最通俗的形式,回味、反省、点评教育工作中看似平常的点滴,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这对教师来说是多么简单易行的事情啊!”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7位教师组成的“叶晓龙博客”团队借助博客平台养成反思教育人生的习惯,并精选近百篇博文于近期正式出版曾建胜,苏文木.做有智慧的教师 [A].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江苏省江浦县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20多年来,写下120多本共计500多万字的教育日记,里面记录他做乡村教师的梦想与激情、快乐与艰辛杨旺杰.走在行知路上——杨瑞清校长和他的行知之路研究 [C].王铁军.名校长名教师集体个案性研究 [A].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郑晋鸣,金福,小凡,建军.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教师——记江苏省江浦县行知小学教师杨瑞清 [N].光明日报,2001-06-05.。在叙事中,他成长为一位名教师名校长。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一年来,她坚持用日记的形式,真实记录潍坊广文中学的教师们在校长营造的环境中不断收获成功的经历赵桂霞.为了教师的成功——一位中学校长的日记 [N].中国教育报,2007-09-04.。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教育叙事提供了极大便利。被誉为博客校长的河南省开封求实中学的校长张建平更是把博客叙事视为一种领导力。

在求实中学,张建平对教师没有太多的考核、考勤,很少下达指令性文件,从不检查教案,也不评定“优秀教师”。她对教师唯一的要求是,必须不断地读书和学习,提升自己。教师每周必须在学校阅览室自觉读书两个小时,必须写出一篇教学反思,或者读书笔记、教育随想、随笔发在自己的博客上。校长为教师每一篇博客上的文章打分,并按分值发奖金汤传稷,李建峰.老师,您的幸福多少人能懂——“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系列报道之三 [N].河南日报,2007-09-11.。而她本人,经历了一天的学校生活,“每晚9点,当我打开电脑时,心中常常涌动无数的奇思遐想,于是,在我的博客的草稿夹里,也留下了许多未尽的篇章,而那正是我跋涉在人生旅途中的一行行脚印。”张建平.校长生活的浪漫写意 [N].中国教育报,2007-06-26.尽管这是一种浪漫叙事,可浪漫中蕴涵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与理念。博客为校长和教师架构起交流的桥梁,也提高教育领导的效益、效率和效能,并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大众传媒,校长与教师均获得成长。在教职员工心目中,这所学校是一所“有灵魂的学校、一个有特色的学校、一个让学生喜欢读书的学校、一个教师不断成长的学校”,是一所可以让教师“贡献和成就人生价值的理想学校”付硕.寻觅理想的跋涉 [N].中国教育报,2007-08-07.

可以说,教育叙事是一种“学习型”管理,所谓的“学习型”管理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对下属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强调“学习+激励”,不但使人勤奋工作,而且尤为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以增强学校的学习力为核心,提高群体智商,使教师活出生命意义,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达到学习财富速增、服务超值的目标刘丽萍等.魅力型校长:特质、成长环境和使命 [J].教育科学研究,2003,(6).

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主办,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院协办,其第二届评选活动各奖项候选名单于2011年7月19日公布,江苏省东海县温泉中学教师苗蔚林因其教育博客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赫然在列(案例五)。

案例五 教育博客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博客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EB/OL]. http://www.jyb.cn/china/gnxw/201107/t20110719_443829.html.

“蔚林语文在线”是江苏省东海县温泉中学教师苗蔚林的教育博客,创建于2006年8月,迄今已经发表主题文章1500多篇,总访问量逾50万。该博客以其浓厚的专业气息、独特的研究视角、前沿的教改探索、深度的教育思考受到一线教师、学者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广泛关注。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3年获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教育博客一等奖,有“苏北语文第一博客”的美誉。

“蔚林语文在线”设置了语文教学论坛、考试研究、课题研究、天涯西域文丛等12个栏目。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立足教育教学,写好教育叙事;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利用网络平台,积累教育教学资料。所发表的文章在网络中、在江苏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博客文章被全国各大教育网站、报纸杂志转载近千篇次。“蔚林语文在线”正从个人教育博客演化为面向全国的初中学校管理和语文教育研究交流的平台。

“蔚林语文在线”促进了个人专业发展,苗蔚林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初中教育研究先进个人”、连云港市首批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连云港市首届“十佳教育新闻人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北京教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等杂志先后开专栏或专文向全国推荐“蔚林语文在线”。

作为苏北地区教师博客的先行者,苗蔚林不仅精心做好自己的教育博客,还被连云港市教育局聘为市教育博客管理员、《连云港信息技术》杂志“我们与博客”专栏主持人,引导全市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博客。迄今,苗蔚林管理的连云港教育博客已经有近万名中小学教师参与,使连云港教育博客成为国内最大的地级市教育博客之一,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另一位候选人是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丈八丘联小校长董春玲课程引领让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 [EB/OL]. http://www.jyb.cn/china/gnxw/201107/t20110719_443798.html.。在全区的网络平台尚未全面普及之时,她就请网通公司把这所乡村小学的24台微机全都上网,每位教师均建立各自的教育博客,通过教育博客实现与名师名家对话交流。如今,全校教师通过教育博客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专业成长方式。而且,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模式是一种双赢:学校先后成为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示范家长学校,而她本人也相继被授予莱芜市劳动模范、山东省2008年度创新校长、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2009年度教育新闻人物、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如今,互联网从Web1.0时代到Web2.0时代,再迈向Web3.0时代,自由、开放和共享是Web3.0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借助电子邮件、个人网页、公共网络交流平台、网络聊天、文件传输或远程登录、网络调查、网络搜索与浏览等功能,学校成员开展即时性或延时性的对话,新型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和师师交往将在网络世界中完成。在黎加厚眼中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 [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信息技术就像圣经故事中的巴别通天塔,把天下的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教育叙事的新发展。”在Web3.0时代,教师专业发展“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变被动为主动,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引导教师走自我更新之路,使每一个教师真正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 [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

互联网犹如一扇窗,需要呼吸新鲜空气时,便将之打开;需要抵御寒冷时,又可随时将之关闭。大众传媒只是一种媒介,所以,应该是人操纵大众传媒,而非大众传媒控制人。教师身在数字化世界,如何去把握这扇窗的启闭,而不至于陷入媒体批评家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所描述的“人最终变成机器的恐怖景象〔美〕Postman, N..Technopoly: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M].New York:Alfred A.Knopf,1992.”,而是成为自主、自立、自我定位和自我取向的终身学习者,这是新时期的重大课题。

国际社会已对此做了积极回应。2007年与2008年交替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胜任力标准》(the UNESCO ICT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teachers)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 ICT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Teachers [Z].Paris:UNESCO,2008.。该标准的开发得助于思科、英特尔和微软等信息技术跨国企业与国际教育技术国际协会、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学术机构的精诚合作,旨在为教育决策者和课程开发者在确定教师的信息通信技术胜任力的过程中提供指南。标准由政策框架、能力标准和实施指南三部分组成。政策框架旨在解释项目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策略;能力标准试图将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与政策结合起来,为教师提出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胜任力指标;实施指南详细罗列教师应该掌握的具体胜任力。这套标准不仅针对教师在信息通信技术胜任力方面的技术性要求,而且还关乎教学与课程、学校管理以及教师间合作与互助的多层面需要。《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胜任力标准》无疑为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明晰价值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