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义的回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未来十年:新教学模式发展展望(代前言)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的出现。这种新模式在各地的名称不尽相同,但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念则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人本主义。可以用几个人们所熟悉和认同的关键词来描述:自主、合作、探究、展示。

过去的十年,新模式破土而出,逐步形成自己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可以描述为:不是个体,也不是班级,而是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和基本的学习单位;不是预习,也不是老师教授,而是课前的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起点;不是课堂回答问题,也不是课堂听讲,而是课堂展示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

未来的十年,将是新模式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新模式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或者说,完善新模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下文简要地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期望能给新模式的建设者们一点启迪。

(一)自主学习探究化、项目化

自主学习是新模式的伟大创举,也是新模式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改革之初,自主学习可能就是自主读教材、自主找答案、自主做习题。随着改革的深入,自主学习必将发生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依据课程要求,自主探究独立的问题,或自主做完整的项目。学习的起点是需要探究或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需要记忆的知识。这是学习与训练的本质区别,也是新模式的实践者必须攻克的难关。

是否能实现这个质的跨越,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有能力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或做的项目,从而使问题解决或项目实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二)展示活动研讨化、多样化

随着新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展示”一词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关键词。这是先行者们的又一重要创举。展示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成长方式,展示的生命力不容低估。在接下来的发展时期,走向成熟的展示将会体现以下特点:

展示研讨化。展示的过程就是研讨的过程。展示者就是某个话题、某个问题的主讲者,展示的过程将伴随着质疑、补充、认同、赞赏等展开和完成。成熟的展示将淡化学习者与研究者、传承与创新的区别,从而赋予课堂学习全新的内涵。

展示多样化。在起步阶段,展示大多发生在课堂,展示或多或少还有传统课堂上的回答问题的影子。随着新模式的发展,展示将突破教室的限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在校园、网络等任何可能的地方。学习即听课加做题的时代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多样化学习:听讲、做题是学习,自主探究是学习,展示、交流、共享也是学习。

(三)信息化的新发展:从教的信息化走向学的信息化

自主学习一旦成为基本的学习方式,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的问题便应运而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不会满足于仅仅看教材、做习题。学生学习就像老师备课一样,需要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因此,新模式将成为信息化发展的最大的推动力。

教育信息化必然的发展趋势是:从服务于教师教的信息化走向服务于学生学的信息化。班班通将会逐步发展到组织通、人人通。服务于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也将被开发和使用。网络和计算机就像字典或纸笔一样,将成为学生基本的学习工具。这个发展速度将会超过人们原先的预料。

(四)从自主学习走向自主管理

在现阶段,人们可以称新模式为新的学习模式或新的教学模式。不久的将来,新模式将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为学生的自主管理,将从教学领域发展到教育领域,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从而开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学生既然愿意和能够自主学习,学生也就期望和能够自主管理。新模式的实践者们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我们期望着早日结束人为延长学生童年的落后做法,让学生群体成为学习自己的社会,让学生拥有应有的权利和责任去治理自己的组织、团队,让学生在自治、担当中成长,让学校成为公民社会的摇篮。

这,才是真正的责任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

(五)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模式

过去一个时期,校长和老师们投身于新模式的建设,自身的建设没有被提上日程。人们会意识到,新模式需要新教师:拥有新理念、新知识、新能力的新型教师。说到底,决定改革进程的关键是校长和教师。毫无疑问,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的主体是学生,新模式的核心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建设。但是,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学生所有学习活动的保障都是教师。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服务,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建立新型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学校还将建立教师自修、培训、教研的新模式。

(六)新模式将经历由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发展过程

借鉴来的模式可能自上而下推广,而原创的模式只能是自下而上生成。新模式的出现印证了这条规律。随着新模式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行政部门将逐渐认同新模式,将借助政府资源发展新模式,将依靠行政力量推广新模式。因此,新模式的发展将经历由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相关政策调整、制定的过程。比如,政府部门需要调整对学校的评价标准,需要调整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以及职称评审程序,需要调整学生评价标准,需要研究和明确学校所在社区的单位与公民的教育职责以及社区教育资源的使用问题。迟早有一天,在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一堵看不见的围墙将被拆除,学生的学习不一定都在校园,教师的教研也不一定都在办公室。学习将可能发生在社区的每一个地方,这种情况下,社区必须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或教育义务。

(本文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