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山公用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除了“产业经营”和“改革”这两个关键词之外,如果用一个更重要的词来概括,那就是“资本运营”。
中山公用的资本运营的表现形式是重大资产重组,排除市属国有企业“物理性重组”(因为不是采用市场化手段通过资本的纽带运作)的内容,中山公用的资本运营主要体现在“买壳”和“借壳”这两件大事上。可以说,中山公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就是“壳”的事件,重大变化就是“壳”的变化。因为产业性质没变、战略方针没变、利润结构没变,“质”便没有什么根本变化。至于财务结构的变化,如果进行可比性分析,也仅仅是进入资本市场前后因为资本的力量而发生的“虚拟”的变化。
我们必须承认中山公用十多年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我们必须对企业的历任领导者和广大员工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付出的汗水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和平台,我们有很多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我们有很多应该做好的没有做好。当听说一家又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哪怕被质疑为“圈钱”)而获得不断发展的时候,我们不免汗颜。我们的上市平台十年间没有从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过一分钱,不用说产业发展有什么重大的突破,也不用说能为广大的投资者带来可圈可点的投资回报。
中山公用的发展历程既是一种可贵的“壳变”,又是一种令人遗憾“壳变”,因为“壳变”并没有带来集团飞跃性的发展之变。换一种角度,在中山公用“壳变”的光环下,有一种隐形的“壳”没有变化,那就是所谓“体制”的“壳”——似乎也是一种非常“坚硬”的壳,时刻束缚着国有企业的发展步伐。
十多年来,中国的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从“五龙治水”到国资委“大一统”,似乎也在不断尝试突破“体制”的禁锢。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央企海外上市和集团整体上市等等,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毋庸讳言,“体制”的“壳”依然存在,国有资产产权监管“缺位”、多层代理关系带来的“约束乏力”、行政管理惯性和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十一五”期间,中山市市属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市属国有经济规模实现了新的跨越。但是,中山市市属企业的总体实力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总资产和贡献率甚至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的原因还是产业构成、产权制衡和监管机制的问题,也就是说,束缚地方国有经济发展的体制与机制的“壳”依然存在。
中山公用的资本运营带来了公司的“壳变”,然而,在国有控股环境下,束缚企业按市场化运行规律高效运转的隐形之“壳”其实并未有根本性变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多元化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化倒逼机制,就很难达到市场化运营的目标(股权结构的市场制衡尤为重要),就很难摆脱和改变“无责任心经济”的魔咒和宿命。不能冲破体制的“壳”而奢谈引进所谓的民营企业经营机制,只能是一种美好但又幼稚的愿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