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吉宁序
大学有别于企业,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这只是事实的一部分。事实的另一部分是,大学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种,与同样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有着诸多相通之处,例如,它们都肩负社会责任,都开展创造性工作,都需要高水平管理。而越是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企业,相通之处就越多。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之间的异曲同工,更是对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这是我读完《严密组织、分层负责与效益分享: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创“心”管理》一书后的深切感受。
王永庆先生是工业文明时代华人创业的杰出代表,他所缔造的台塑传奇是高超管理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写下的闪光一笔。王永庆先生借鉴世界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本土企业实际开创的台塑集团科学管理理论与实践,对任何组织的管理者而言,都是极具参鉴价值的经营思想高地、管理智慧宝库和创业精神源泉。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从“入行”、“待人”、“处事”三方面了解、体会和学习王永庆先生的经营管理之道。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援助中国台湾地区兴建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塑胶粉项目。王永庆先生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发展潜力无限的行业,尽管此前他对“塑胶为何物”甚至一无所知,但还是经过缜密思考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毅然选择进入塑胶粉生产行业,并在上游官企垄断、技术基础薄弱、下游需求不足等多重困境下迅速打开经营局面,最终建起了自己的“石化王国”——台塑集团。选择进入石化行业,源于王永庆先生对产业发展的深厚悟性及对行业发展愿景的敏锐意识,正如他所言,石化原料已是第四种可改变并主宰人类命运的物质。站在今天看王永庆先生60年前的抉择,我们仍对他的英明睿智和远见卓识深感叹服。
如果说“入行”体现出的是王永庆先生异乎寻常的战略眼光,那推动台塑集团迅速成长壮大的动力机制就是王永庆先生的“待人”之道了。王永庆先生认为,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在他的领导下,台塑企业发展应承担必要的环保等社会责任,不伤害公众权益;要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要采取“适才适所,适所适酬”的能、权、责、利相统一的用人机制、实施“职位分类制”以便准确评估员工贡献度、推行“效益分享”的激励机制等举措对待员工,期望员工与企业之间能够真正实现共同成长,以及建立退休养老保障消除员工后顾之忧,等等。王永庆先生的两个感悟令我印象深刻:一是他认为“使用员工的大脑比使用他的双手更有意义”;二是他认为“精确评估员工的贡献度就是对员工最大的尊重”。“得人心者得天下”,台塑集团的发展壮大正是源于王永庆先生这种待人之道的引领和推动。
当然,台塑集团的真正强大之处在于根植其中的王永庆先生的创“心”管理哲学和据此建起的“科学管理”系统,这也是他“处事”之道的精髓。王永庆先生把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各个管理环节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上,“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点点滴滴追求各项管理事务的合理化”,尤其是在1966—1975年这10年间通过“管理大变革”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王永庆管理哲学的核心是一个朴素的道理——“切身感”,并已成为台塑集团的最高管理法则。他为台塑集团确定了“组织严密、分层负责、科学管理”发展战略和“兄弟关系+责权利原则”的治理结构。之后,他的贡献还体现在设立总管理处并建起“直线生产体系”与“直线幕僚体系”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H”型组织结构,推行经营检讨制度、事业部制度、利润中心制度以及目标管理制度,创新“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整理法”落实每个单位甚至每个人的可控责任并据此进行绩效评核,较早自行设计企业的ERP系统,等等。这些管理创新构成了台塑集团的科学管理系统,发挥出“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电脑化”的管理机能。此外,台塑集团还倡导“勤劳朴实”、“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在管理中注重“衡情论理”,促进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融合依存”,持续追求生产和管理的精细化合理化,从而使整个企业成为一个行动力强大的团队。
当前,清华大学正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目标的深刻内涵是:清华大学要在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为中国、为世界、为人类做出一流的贡献。为此目标早日实现,我们积极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王永庆先生在台塑集团以及台湾长庚医院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管理之道,不仅对于中国大陆地区广大企业探索基于中华文化背景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而且对于高等学校和医疗卫生等机构等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主持研究并组织撰写的“王永庆管理思想丛书”已进行了10多年时间。本书是该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从案例分析角度系统总结了“经营之神”王永庆先生毕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并用创“心”管理这一概念予以凝练概括,读后令人耳目一新,颇受教益。是为序。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