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制造202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辛国斌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对顺应新常态以及当前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发布实施,必将对我国未来10年乃至30年的制造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深刻理解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编制《中国制造2025》是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应对世界产业变革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三五”时期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五年,必须充分认识这一时期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变化、新趋势,准确把握制造业发展的任务和方向,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十三五”是全球经济产业格局深度调整期

一是经济增长动力加快转换。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意义上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些动力因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例如美国以金融服务为代表的快速膨胀的虚拟经济,发达国家高消费、高福利、高赤字带来的贸易增长,不是泡沫破灭,就是难以为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增长格局加速分化,亟需寻找持续而强劲的新动力。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新动能只能来自于科技创新,来自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大战略布局的力度,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正在涌现,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全球范围内产业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结构调整的力度前所未有,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动力源泉正在加紧孕育。

二是制造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制造企业一方面通过传感器、无线射频等技术从机器和生产线中获得更详细的各类数据;另一方面根据原有客户资源和服务数据,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二者有效对接,实现供给侧的自我更新和自我优化,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产品性能,引领新的消费需求,实现从“潜在需求挖掘”到“新供给”再到“新需求”的正反馈。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智能制造。无论是德国工业4.0,还是美国工业互联网,其核心内涵都是以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制造业各领域、各环节的深入应用,传统生产制造的空间局限被打破,网络制造、云制造、众包众创、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等新的网络化协同制造方式正在加快重塑产业分工模式和价值链体系。

三是全球产业分工版图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凭借长期以来积累的人才资源和研发成果,在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再工业化”,中心思想就是利用其在新兴领域的先发技术优势以及要素成本优势,快速形成一批高端制造业,掌控高价值环节,在扭转产业空心化势头的同时,牢牢掌控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的主导权。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力图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印度、越南、菲律宾、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凭借更低的人力成本、资源成本和制造业发展新战略,正在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新的承接地。

四是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当前,发达国家发起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TPP和TTIP设置了更高标准的贸易和投资规则,覆盖了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美国通过这一举动,力图重塑全球贸易投资规则乃至经济治理体系。2016年2月4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就TPP举行了签署仪式。尽管短期来看,TPP对我国制造业影响有限,但中长期会带来一系列挑战。2016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不管新政府对TPP的态度如何,美国更加注重在战略层面与我国博弈的态势不会改变。未来五年,中美在经贸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利益更加融合的大趋势下,竞争博弈也将进一步深化,从个案摩擦向规则之争演变的态势将更加明显。这将是影响全球经济产业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决战期

一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面临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等新变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 201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89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迈向更高层次还是停滞不前的一个转折期。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矛盾最多发、风险最集中的时期,长期以来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些有利因素将日益弱化甚至消失。未来五年是我国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来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制造业能否持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转型升级。

二是深化改革步入新阶段。当前,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仍然面临相当多的体制机制制约,工业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制造强国能否早日建成,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展。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关于财税改革。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税负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总体属于中等偏上。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竞争激烈,加上债务率普遍偏高,企业反映负担重、压力大。所以,改革的一个方向是结构性减税,总体来看还有较大的空间。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制造业领域有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这些国有企业在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问题和弊端。国有企业改革,核心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另外,国有企业改革还要推动国有资本进行战略性调整,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领域和新兴领域,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关于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现在我国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还不到位,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存在要素价格扭曲和市场信号失真,要素价格不能真正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是产业结构失衡、产业升级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下一步,需要通过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促进市场竞争,破除垄断,进一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使其准确反映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关于金融改革。我国长期以来在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在金融系统和房地产等虚拟经济范畴内集聚,脱离实体经济进行自我循环,呈现资本脱实入虚的倾向。由于工业企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等行业之间天然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大量资金抽离实体部门,导致实体经济领域长期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年来,国务院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仅去年一年就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今后,要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把监管的重点从前端的审批放到事中事后,解决政府监管越位和缺位的问题。

(三)“十三五”是制造强国建设开局起步关键期

一是我国制造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从工业规模总量看,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总量一直保持全球第一,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蝉联全球首位。2015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22897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3.8%。从工业体系完整度看,我国共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重点产业竞争力看,我国在高铁、核电、通信设备等部分重点领域竞争力明显提升。高速轨道交通、百万千瓦核电装备、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全球竞争力。

二是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亟待解决。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大而不强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能力不强。我国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导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较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必需的高端装备、关键设备和关键元器件严重依赖进口。工业基础能力薄弱。西方形容我们是泥足巨人,主要就是指工业基础能力不强。例如,我国液压产品多以仿制为主;有关滚动轴承的40多项国际标准,没有一项是我国轴承行业主持执行或参与制定的。产品质量问题突出。我国由于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很多产品在质量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等方面与国外产品差距明显,难以跟上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步伐,导致高端消费品领域出现外购的情况。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出国购买的商品已经从皮具、腕表、珠宝等奢侈品,扩展到奶粉、化妆品,甚至马桶盖、药品、牙膏等日常生活用品。发展效益不高。长期以来,我国形成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污染和排放水平较高,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三是《中国制造2025》开启制造强国战略新征程。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愿景,明确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工程院等有关部门发布了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信部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制定“1+X”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地方和企业纷纷出台系列推进方案和配套措施。“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制造2025》的开局起步阶段,如能实现良好的开局,有利于提振信心,进一步汇集各种有利因素,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创新发展,也将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准确把握《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20字指导方针,这是未来十年推进制造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方面:增强动力、提升能力、调整结构、优化环境。

(一)增强动力:就是要增强创新和改革两大动力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压舱石;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离不开制造业的强有力支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面向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一是以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我们必须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难得历史机遇,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支点。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加快创建形成以创新中心为核心、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同时,还要努力拓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空间。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双创”和“众创空间”发展的文件,充分表明了中央推动“双创”的决心和信心。过去,我们为中小企业搭建了许多创新创业平台,并调动社会力量支持了一批创客空间、开源社区、社会实验室、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的发展。但创新创业不仅是中小企业的事情,还要发挥大企业创新要素和资源条件比较集中的优势,支持大型企业搞“双创”,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

二是以改革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能否重新焕发活力的关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对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而言,我们的任务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要打好“去产能”这场歼灭战。产能过剩是中国“供给侧”的最大问题,也是造成供求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进行战略调整,就很难渡过这个关口,问题积重难返就会影响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这项工作抓好了,工业方面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必须痛下决心,背水一战,否则工业发展就没有出路。压缩产能提了好多年,有推进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员安置、资产处置等关键问题缺少资金和政策上的有力支持。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把压减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落实下去,保证各项政策特别是财政的奖补资金执行到位,妥善处理好职工安置和资产处置工作,确保去产能任务的完成。

要抓住“降成本”这个关键点。持续攀升的生产要素成本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成为制约制造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导致企业成本高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的持续上升,这部分是刚性的,也是很难降低的;二是交易成本、各种税费、社会保险等费用居高不下,这部分成本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如何打好降成本的“组合拳”,广东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在2月底发布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系列文件中,广东省明确提出实施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取消普通公路车辆通行费等一揽子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要做好“补短板”这篇大文章。补短板可以理解为供给侧改革的“加法”,也就是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通过扩大要素供给,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对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来说,补短板的任务十分艰巨。例如,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在加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责无旁贷。再如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按照我国现行脱贫标准, 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对这部分人,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积极开展信息扶贫、电商扶贫、产业扶贫和人才扶贫,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提升能力:就是要提升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发展、质量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发展五种能力

一是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业基础能力,必须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的基础产品。具体地说,就是围绕《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集中成体系地解决一批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以单个产品和技术的突破支撑行业整体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聚焦资金使用,避免“撒胡椒面”;要围绕重点方向,统筹相关财政资源,集中使用、滚动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四基”能力薄弱的问题。

二是提升智能制造发展能力。发展智能制造,首先要抓好标准制定。要集中力量构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做好重点领域标准的制定工作,通过标准来引导智能制造在企业和行业中的应用普及。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还要特别重视平台的标准化。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都是通过建立一个平台来制定规则和标准。发展智能制造不能只盯着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协同发展。要加快落实中央部署,编制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路线图,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鼓励制造企业探索建立信息物理系统(CPS)网络,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互联、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培育众包众设、O2O、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等互联网与制造业结合衍生的新业态,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延伸。

三是提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制造业实现向绿色发展转型,当前的重点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绿色制造的推行,关键在于广大企业能不能行动起来。要强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加快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要通过政策、标准、法规倒逼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还要积极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对企业采购、生产、仓储、运输、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

四是提升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能力。质量品牌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制造业供给体系效率的重要方面,必须着力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第一,要在“增品种”上下功夫。引导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新产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针对多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满足国内需求升级需要。注重环保、绿色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节能、降耗设备的供给能力,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第二,要在“强品质”上求实效。以食品、药品等为重点,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国内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并轨,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第三,要在“创品牌”上做文章。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及一大批国内著名品牌,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五是提升制造业国际化发展能力。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制造业正成为一些世界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产业链、价值链的角力场。我们要树立全球战略思维,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的机遇,加快推动制造业国际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方面,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走出去。目前,我国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电力、铁路、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等行业的装备和产品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要把这些优势行业推向国际市场,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把产业链延伸到不同国家,推动形成全球化发展的新格局。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制度性话语权。充分发挥多边、双边交流合作机制作用,深化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中小企业、核与航天等领域合作,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持续提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制度性话语权。

(三)调整结构:就是要继续调整优化行业结构、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三种结构

继续调整结构仍然是《中国制造2025》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新时期有新内涵。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是我们的优势,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仍然有巨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仍然是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要持续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新兴产业是未来的希望,发展新兴产业是兼顾国际竞争和国内转型的双重选择。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3D打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众包、众创、众筹、工业云平台、航天云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增长点。

二是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培育新型生产组织。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相比,我们还缺少一批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要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多种途径培育一批具有跨国经营水平和品牌经营能力的大企业集团。要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咨询、培训、人才等专业化服务。还要积极培育新型生产组织,发展一批智慧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

三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新的增长极。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布局规划,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合理有序转移,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还要继续抓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国工业增加值的近三成由示范基地创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近一半由示范基地产生。未来五年要进一步做好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站高一步、看远一些”,加强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发展的调查研究,推动其走上规范、特色、创新、升级的发展道路。

(四)优化环境:就是要持续完善和优化有利于制造强国建设的良好生态环境

一是优化和创新行业管理方式。要继续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业管理和服务方式上下功夫。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大背景下,创新行业管理新模式。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探索行业规范条件、负面清单、行业自律等新型治理方式,推进制造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造业发展不能长期依赖于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应通过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法规制度,在政府的有效调控和监管下,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上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特别是推进垄断行业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垄断行业有序开放,鼓励竞争性行业开展正当竞争;完善法治环境,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

三是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围绕创新驱动、激活存量和绿色发展,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政策加快向普惠性、功能性、结构性转变。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发挥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扶持作用,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引导信贷资金向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倾斜,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制造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和比例。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土地、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合力。

三、扎实做好《中国制造2025》的贯彻实施

《中国制造2025》从国家层面对制造业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把战略变成规划,把规划变成年度计划,把年度计划变成具体行动。

(一)健全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

完善中央各部门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中国制造2025》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按照职能分工,对战略规划中提出的每项政策进行细化实化、加快落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同时,对政策出台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制造业发展争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更好的环境,进一步集中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形成合力,切实推动规划中各项工作的实施。

深化部省联动工作机制。《中国制造2025》各项工作的开展,地方是落实的重点。要充分加强部省联动,继续深化和拓展部省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发挥更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用好重大产业工程布局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地方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工程、项目及政策的统筹协调,推进重大产业工程、重点项目和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

(二)创新推进规划实施的手段

完善基础大数据平台。积极建设制造强国产业基础大数据平台,形成数据采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对数据分析的应用研究,逐步研究绘制全国重点产业发展的全景地图,分行业、多层次展示分析各地产业现状、发展优势等,分析指导各地产业布局。

用好任务实施管理平台。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筹建任务实施管理平台,探索各项任务实施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2015年启动了“任务实施管理系统”建设,按照分期分步建设的思路整合办公系统,实现共建共享。后续还要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以产品为依托,全面跟踪重大领域短板突破的进展,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加快试点示范项目落地。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工作。目前,已经批复了首家宁波市试点示范方案、“苏南五市”和“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区域试点示范方案,泉州等城市的创建工作也在加快推进。城市试点示范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在地方系统落地的重要抓手,要通过试点示范切实取得一批成功经验、方法、模式等,并以点带面,带动整体制造业提质增效、优化升级。

(三)引导地方产业差异化发展

制定分省市的产业指南。《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许多地方把十大领域作为发展重点,主要内容比较相似。为了避免“十三五”期间出现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实施指南》,并将现有政策、专项、工程与其衔接,推动形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区域联动、错位竞争的制造业发展格局。

引导地方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工作。地方在规划编制中要结合自身优势,突出发展重点,避免大而全的发展模式。要注重加强组织协调,健全本地区的推进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确保重点工作落实到位。还要着力突出重点,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确定本地区发展重点,不能简单地机械式照搬或者搞层层分解,要选择有优势的领域或者产业链的优势环节,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

(四)实施动态的规划考核评估

进行动态化的规划评估。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地产业基础也千差万别,在落实全国总体规划、产业规划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要建立动态的规划评估机制,研究制定切实可衡量的规划推进落实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基于任务管理平台,对《中国制造2025》各项任务的落实进行动态化的考核评估,监督规划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规划。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工作,要做到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加强协调督促,还要对实施情况进行执行情况评估。要高度关注新的发展形势,根据大数据平台和任务管理平台提供的信息,结合实地调研、舆情反馈、动态评估等结果,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进行规划调整,以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