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冠“从”亲属称谓的体系及其词汇分析
(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晚清郑珍所著《亲属记》是一部辑录汉语亲属称谓的专著,书中直接训释和间接提到的冠“从”亲属称谓共有34条,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古代“堂系亲属”的词汇面貌。对比《亲属记》和《尔雅·释亲》等文献中的冠“从”亲属称谓,不但能梳理其词汇系统,分析其构词方式,还能构建其称谓体系。由此界定语素“从”的基本含义是“从某而称谓”,它是比“族”小一级的称谓单位,只限定在连己之兄弟房的四代亲属关系内。
关键词:亲属记;从;称谓体系;词汇分析
汉语亲属称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文化现象。由于亲属称谓“同封建礼教密切相关,成为儒家别亲疏、明贵贱、正名分的重要内容”[1](P1067),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较早的相对完备地记载上古汉语亲属称谓的文献是《尔雅·释亲》,众多研究表明,《释亲》已基本呈现了汉民族的亲族关系和亲属称谓体系。《释亲》之后,历代典籍对亲属称谓都有补充,但一直没有专著出现。直到晚清时期,西南大儒郑珍(1806—1864)撰成《亲属记》二卷(1886年刊行),该书系统收录称谓名称106大类,辖词606条,涵盖了血缘、亲属、亲戚、婚姻、主仆、师徒等诸多关系,补正了前人研究《释亲》以及考证亲属称谓的疏失,为研究汉语亲属称谓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现代学者对亲属称谓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以往对《亲属记》的重视不够,在语料选择和研究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缺少对亲属称谓的词汇学讨论。因此,我们以《释亲》《亲属记》等文献所载冠“从”亲属称谓为例,从词汇学角度对冠“从”亲属称谓的词汇系统和构词方式展开分析,并利用文献记词来构建这一称谓体系,由此对语素“从”做出精确定义,从而获得对古代“堂系亲属”称谓更多的认识。
一 冠“从”亲属称谓的词汇系统
汉语亲属称谓词语属于语言范畴,从历时的角度看,这一词汇系统会随着时代和社
会的变迁不断有所发展演变。在《释亲》的全部101个亲属称谓中,出现的冠“从”称谓共有16个,约占16%。其中直接训释的冠“从”亲属称谓有14个,为便于观察,我们全部罗列出来(下划线为作者所加):
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父之从父晜弟为从祖父;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晜弟;父之从父姊妹为从祖姑;父之从祖姊妹为族祖姑;父之从父晜弟之母为从祖王母;父之从父晜弟之妻为从祖母;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母之姊妹为从母;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其女子子为从母姊妹。(《释亲》)
《释亲》只是间接提到“从父”“从祖”两词,它们都是以“从父+X”和“从祖+X”的结构形式出现,但从频率上看,“从父”“从祖”在当时已经是常用的亲属称谓了。在《释亲》之后的典籍和研究文献中,冠“从”亲属称谓的数量不断增加。到《亲属记》时,直接训释和间接提到的冠“从”亲属称谓达到34条,在收词和释义上都有一定规模的扩充。从时间上看,《尔雅》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释亲》的词汇系统“可能反映了从两周(或更早)到西汉之亲制及亲称”[2](P133)。《亲属记》虽著于清末,但它是对历代亲属称谓的汇编集释,在断代上并不局限于成书的时代。因此,我们以《释亲》中冠“从”称谓表示的亲属关系和收词为起点,对比《亲属记》和其他研究资料,能够大致考察冠“从”亲属称谓的词汇系统及其在《释亲》之后发生的变化(见表1)。
表1 冠“从”亲属称谓词汇统计表
表中“-”表示文献中没有该类亲属关系,或者在该类亲属关系中没有收录冠“从”称谓。“群从”一词,在《亲属记》中表示“兄弟房的统称”,为列表方便,我们放在了曾祖辈一栏。现在我们按照现代汉语的亲属关系称法把这些词排列如下:
兄弟房统称:群从
曾祖之兄弟房:三从
祖之兄弟及妻:再从、从祖祖父、从祖祖母、从祖母(祖)、从祖王父、从祖、从祖世父、从祖叔父、从祖世母、从祖叔母、从祖王母
外祖之兄弟:从外祖
父之兄弟姊妹:从、从父、从伯父、从叔父、从祖父、从兄门中、从翁、从弟门中、从伯、从叔、再从伯、从祖姑、从姑、从兄弟门中
父之兄弟之妻:从祖母(父)、从叔母
母之兄弟姊妹:从舅、从考舅、从母
母之兄弟姊妹之子女:从母兄弟、从母姊妹、从母子姊
己之从父/从祖兄弟姊妹:四从、从祖姊妹、再从姊妹、三从兄弟、三从姊妹、从父兄弟、从父兄、从兄、从嫂、从弟、从姊、从妹、再从弟、从父子、从父弟、从父姊、从父妹、从兄弟、从祖兄弟、贤从
祖父/祖母之兄弟姊妹之孙:从表兄弟、从表某
己之子辈:从祖兄弟之子、从女、再从子、从甥、从表侄、从兄子
己之孙辈:从孙、从孙甥
可见,我们从相关资料中获得的历代冠“从”亲属称谓共有66个。从《释亲》的16词发展到66词,尽管在数量上未必是全貌,但在词汇系统上已是基本面貌了。在我们所参考的文献中,也没有发现某一专书或某一阶段有冠“从”亲属称谓大量产生的特殊情况。如果就单种文献记词的情况来看,《亲属记》的34词也已经是历代最多最全的了。同时,还可以对冠“从”亲属称谓的词汇系统做一些描写:首先,词汇的总量不多,产生的新词数量相对有限;其次,《释亲》以来,这类称谓的基本词汇和词形没有显著的变化;最后,主要记录在古代的文献或者今天的集古文献中,现代汉语如《汉语方言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大型辞书基本上都没有收录。
二 冠“从”亲属称谓的构词方式
冠“从”亲属称谓,是上古和中古“堂系亲属”的主要词汇,其基本结构在《释亲》中已经是“偏正式(从+X)”[3](P201—202)的了。进一步对上面的66个词进行语素分析,可以发现,冠“从”亲属称谓主要有三种构词方式。
(一)最基本的构词方式是“从+X”,表示在语素“从”的后面添加亲属称谓,构成新词。这类词约占总数的85%以上,在结构层次上,又有两级不同的构词形式。
第一级,我们记作“从+X1”。“X1”放在“从”的后面,可以是任意的某类亲属称谓,这个结构一般可以直接指称某类亲属关系。词形上多表现为双音节词和少量的三音节词。主要有:
从祖、从祖母(祖)、从父、从母、从子、从孙、从翁、从伯、从叔、从姑、从兄、从弟、从嫂、从姊、从妹、从兄弟、从女、从伯父、从叔父、从叔母、从舅、从甥
第二级,我们记作“从+X1+X2”。第一级中的“从+X1”作为某种亲属关系的限定,后面还可以添加成分“X2”,构成新的亲属称谓。拥有这种构词能力的“从+X1”,只有“从祖、从父、从母、从兄”四个,新构成的冠“从”称谓多为三音节及以上的词。如:
从祖+X2:从祖祖父、从祖祖母、从祖王父、从祖世父、从祖叔父、从祖世母、从祖叔母、从祖王母、从祖父、从祖姑、从祖母(父)、从祖姊妹、从祖兄弟、从祖兄弟之子
从父+X2:从父兄弟、从父兄、从父子、从父弟、从父姊、从父妹
从母+X2:从母兄弟、从母姊妹、从母子姊
从兄+X2:从兄子
“从祖父”“从祖姑”“从祖母(父)”这三个词,它们的词汇结构是“从祖+父/姑/母”, “从祖”表示亲属关系限定在“祖之兄弟房”, “父/姑/母”则表示辈分和称谓。因此,“从祖父”与“从父”同义,“从祖姑”与“从姑”同义,是对父之从父(己之从祖)兄弟姊妹的称谓。“从祖母”这个词形出现两次,第一级词汇中“从祖母(祖)”的结构是“从+祖母”,表示“祖之兄弟之妻”,为祖辈。它与第二级的“从祖祖母”“从祖王母”同义。而“从祖母(父)”的结构是“从祖+母”,表示“父之兄弟之妻”,为父辈。它与第二级的“从祖世母” “从祖叔母”同义。因此,我们在这两个词后面分别标注“祖”和“父”,来区分词汇结构和词义。
按,与“从父”指“父之兄弟”不同,“从母”一词并不称“父之兄弟之妻”,用来称“父之兄弟之妻”的一般是“从祖母”。在古代汉语中,“从母”义为“母亲的姊妹”,如:
母之姊妹为从母。(《尔雅·释亲》)
从母丈夫妇人报。(《仪礼·丧服》)
从母,母之姊妹。(汉郑玄《礼记注》)
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谓之从母。(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因此,在第二级词汇中,“从母+X2”结构的词都是对“母之兄弟姊妹之……”的称谓。
(二)“从+X”结构,有时通过增加修饰语来构成新的亲属称谓。这类词不多,一般为三音节及以上的词,如:从外祖、从表侄、从表兄弟、从表某、从孙甥、从兄门中、从弟门中、从兄弟门中、从考舅。
可以看出,修饰语的位置有的在“X”之前,有的在“X”之后。这类亲属称谓的性质往往由修饰语的性质来决定。如“从外祖”“从表侄”“从表兄弟”“从孙甥”4个词语,其中的修饰语“外”“表”“甥”是用来限定亲属关系的。而“从兄门中”“从弟门中”“从兄弟门中”“从考舅”4个词语,修饰语“门中”“考”是对特殊情况的限定,表示对已故亲属的称谓。
(三)还有少量的词语,结构是“限定语+从”。即在语素“从”的前面,添加一定的限定语,这类亲属称谓的性质由限定语素的性质来决定。比如:
限定语表示房辈:从、再从、三从、四从
限定语表示其他成分:群从、贤从
按,在“从”的前面加限定语“再”“三”“四”,是用来表示不同辈分的兄弟房的亲属称谓。按照这一称谓制度,单音词“从”也属于这类结构,其限定语是“一”。如:
父之兄弟房曰从,祖之兄弟房曰再从,曾祖之兄弟房曰三从,统曰群从;连己之兄弟房曰四从。(《亲属记》)
弟之与兄分属同曾,恩叨再从。(清顾炎武《答再从兄书》)
四世同居,一门三从。(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宁寺》)
累世同居,射耕致养,至兴贵已四从矣。(《旧唐书·孝友传·宋兴贵》)
“群从”一词是对各房兄弟的统称,如:
孝绰兄弟及群从诸子侄,当时有七十人并能属文。(《梁书·刘孝绰传》)
“贤从”则是对己之兄弟房或他人兄弟房的敬称,如:
皇太子深悼惜之,与遵从兄阳羡令孝仪令曰:贤从中庶,奄至殒逝,痛可言乎!(《梁书·刘遵传》)
在这类结构后面,还可以增加亲属称谓,形成“限定语+从+X”的词形,用来表示某一房辈下的某一类亲属称谓。如:再从伯、再从姊妹、再从弟、再从子、三从兄弟、三从姊妹。
三 冠“从”亲属称谓的体系
汉族亲属称谓的体系,是由亲属称谓词及其所记录的亲属关系来决定的,词义是其表征。因此,亲属称谓属于关系名词,主要“以生育和婚配为基本关系”[4](P17)。即是说,亲属称谓的词义往往表示一定的亲属关系,这样的词语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一定的亲属称谓体系。《释亲》的重要性在于,它首先是对历代亲属称谓的汇释,然后又将这些词放在亲属关系中进行了分类,其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词语是相互对应的。表1中《释亲》所涉及的11种亲属关系及其所辖的16个亲属称谓,就是冠“从”亲属称谓早期的体系。
由于后世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都有发展演变,冠“从”亲属称谓的体系也就发生了变化。我们将表1中能表示基本亲属关系的词汇,按照辈分及其与直系亲属的亲疏关系排列,就能构建出冠“从”亲属称谓的体系(见表2)。
表2 冠“从”亲属称谓的体系
可见,冠“从”亲属称谓主要表示旁系亲属,并根据与直系亲属的亲疏,由近及远分为“旁系1、旁系2、旁系3、旁系4、旁系5……”等。这个称谓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纵向来看,冠“从”亲属称谓只出现在从曾祖辈到己辈的四个辈分中,表示与直系亲属同一高祖下来的四代人,按照亲属称谓制度,连己在内的己之兄弟房为四从,父之兄弟房为一从,祖之兄弟房为再从,曾祖之兄弟房为三从。
(二)从横向来看,冠“从”亲属称谓只出现在与“己”(子、父、祖、曾祖辈可依次类推)同辈的四个兄弟房,分别为:旁系1己之兄弟,旁系2从父兄弟,旁系3从祖兄弟,旁系4三从兄弟。需要注意,表中“直系”与“旁系1、2、3、4、5……”的亲属关系是相对的,如“旁系1”往右与“旁系2”最近,它们之间也是“直系”与“旁系1”的关系。
(三)在“旁系4”里面,已经开始使用冠“族”亲属称谓,“旁系5”中已经没有冠“从”亲属称谓了。说明无论是纵向的辈分,还是横向的兄弟房,冠“从”亲属称谓都被限制在离己最近的四个旁系中。
(四)直系和各旁系之间的关系往往由二者共有的最高辈分来决定。比如,“己”和“旁系1己之兄弟”,二者同源于父母;“己”与“旁系2从父兄弟”,二者同源于祖父母;“己”与“旁系4三从兄弟”,二者同源于高祖父母。其他可依次类推。
以上是冠“从”亲属称谓体系的主体,主要是围绕“父党宗族”来构建的,这个体系对于“母党”亲属系统同样适用。如表1中属于“母党”的几个词语:从外祖、从舅、从母、从母兄弟、从母姊妹,连“己”在内共三代人,都同源于外曾祖父母,分别为三个兄弟房。从理论上说,“母党”亲属的辈分和兄弟房也可以依此类推,但我们并没有发现更多这样的冠“从”亲属称谓。
四 对语素“从”的定义
《释亲》没有专门解释“从”,后世对语素“从”的定义不一,《集韵》去声用韵似用切:“从,同宗也。”[5](P464)梁章钜《称谓录》“从父”条则认为:“从,从也,言与父类从也。”[6](P33)《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都笼统地释为“堂房亲属”, 《辞源》释云:“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叫从……又次者,叫再从、三从。”[7](P1081)相比而言,《辞源》的说解较优。但这些解释都还不能完全反映出“从”的语言文化内涵。而根据我们对冠“从”亲属称谓的分析,则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一)从词汇分析看,一个冠“从”亲属称谓的词义,就是其基本结构“从 +X”的词义,尽管在结构上“从”作为限定成分的位置是固定的,但其基本含义却总是随着中心语“X”的变化而改变。以《亲属记》收词为例,与己同辈的冠“从”称谓如从父兄弟、从父姊妹、从祖兄弟/姊妹(从兄从弟从姊从妹)、从兄弟、再从姊妹、三从兄弟、三从姊妹等,中心语“兄弟”“姊妹”决定了“从+X”的辈分,这时“从”的含义是“从兄弟/姊妹而称谓”,即像称呼兄弟姊妹那样来称谓,因为是堂房而冠“从”称之。而父辈的冠“从”称谓如从祖父、从父、从祖姑、从姑、从舅、从母等,中心语“父”“姑”“舅”“母”等决定了“从+X”的辈分是父辈,这时“从”的含义也相应变为“从父/姑/舅/母而称谓”。再看祖辈的冠“从”称谓如从祖祖父、从祖祖母、从祖王父、从祖等,分析结果仍然一样。
(二)从称谓体系看,首先中心语“X”不但决定了“从+X”的辈分,同时还决定了亲属关系的亲疏,如在表2中,从父兄弟、从父姊妹等己辈称谓在“旁系2”里,而从祖父、从父等父辈称谓,从祖祖父等祖辈称谓则位于“旁系3”里,关系渐次疏远。同时,从横向来看,己辈称谓如“旁系2从父兄弟”“旁系3从祖兄弟”“旁系4三从兄弟”等也反映出亲属关系的递远变化。其次在“旁系4”里,冠“从”称谓明显减少,并开始出现较多的冠“族”称谓。曾祖辈的“三从”是最高辈分的代表词,己辈的“三从兄弟”“三从姊妹”是最远关系的代表词,它们都出现在“旁系4”里,“旁系5”里已经没有冠“从”称谓了。从己辈到曾祖辈是四代,从己房到“三从兄弟”房有四个旁系,这在称谓体系和制度上对冠“从”称谓做了限制。郑知同在《亲属记·后序》中说:“同曾祖之子孙、夫妇、男女,自从祖、祖父母已下三世,例加 ‘从祖’字,礼经条例,故自朗晰。”从表2中的“旁系3”一行看,这一特点非常明显,也正与我们的分析结果相吻合。
据此,我们认为语素“从”的基本含义是“从某而称谓”,它是比“族”小一级的称谓单位,只限定在连己之兄弟房的四代亲属关系内。从词汇的历时演变看,张世方、包小金《汉语堂表亲属称谓的历时兴替》一文曾指出:“汉语同堂称谓在历史上经历了从冠 ‘从’称谓到冠 ‘同堂’称谓,再到冠 ‘堂’称谓及冠 ‘叔伯’称谓的历时兴替。”[8](P45)上述因素不但影响了对语素“从”的定义,并且限定了冠“从”亲属称谓这一词汇系统的使用范围,这在根本上限制了新词的能产力,因此就很可能成为被冠“堂”称谓所替代的原因。
上文我们举冠“从”亲属称谓为例,主要从微观分析角度对这类称谓词的词汇系统、构词方式、词形、词义和历时演变等词汇学问题做了探讨。过去对亲属称谓的研究多局限于静态描写和文化阐释,取得的成果非常有限,而本文的研究表明,亲属称谓作为汉语史上极具特色的一类词,仍蕴藏有很大的语言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锳、袁本良点校.郑珍集·小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2]赵林.殷契释亲——论商代的亲属称谓及亲属组织制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刘丹青.亲属关系名词的综合研究[J].语文研究,1983(4).
[5](宋)丁度.集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清)梁章钜、郑珍.称谓录·亲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6.
[7]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张世方、包小金.汉语堂表亲属称谓的历时兴替[J].修辞学习,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