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离他乡
人口迁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古代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态适应迁徙到19世纪欧洲受宗教迫害者迁移美洲开辟“新大陆”;从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拓展,将世界各国各民族人口大规模卷入迁徙轨迹,到21世纪,随着全球化浪潮不断深化的跨境流动。特别是现代科技进步将相对空间距离不断缩短和地域差异不断弱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地域观念,加速了人口跨境迁徙的速率,大大拓展了跨境迁徙的规模和空间。当今全球跨境移民已逾1亿,世界人口中大约1.7%生活于非出生国。1990年,合法的国际移民将近1亿人,难民有1900万人,还有大约1000万的非法移民。
东南亚地区是跨境人口迁徙频繁的地区,其跨境人口迁徙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在东南亚各国及其邻国之间流动和迁徙,如印尼人移居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边境地区经常有两国的移民流入流出。中国作为东南亚在地域上毗邻的国家,也是其移民的重要输出国。仅在1881—1930年这50年间迁移到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就有830万。但是这一统计数据主要是以从广东、福建等地迁移到东南亚各国的人口为统计对象。不少有关东南亚华人研究的成果都以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迁移人口为对象,如庄国土《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中所统计的群体、所表述的事项和所划分的移民时段都是以广东、福建和海南地区的移民为主体。不言而喻,中国向东南亚地区的移民主要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由海道进入东南亚国家。但是还有一个规模并不大的群体,那就是从云南、广西等地经由陆路进入的移民。其中,从云南迁移至东南亚地区的中国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这两个国家。
移民为什么背井离乡?传统的国际人口迁移理论认为,人口在国家之间迁移,并非盲目无序地流动,而是受到一定的推力和拉力的作用,这就是人口迁移“推拉模型”理论的核心。“推力是指原居地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种种排斥力,它可以是战争、动乱、天灾、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对某一地区具有普遍影响的因素,也可以是某一小群体遭遇的意外或不幸;拉力则是移居地所具有的吸引力,它可以是大量呈现的新机会,也可以是仅仅对某一小群体的特殊机遇。”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国际人口迁移理论也在不断丰富,比如,以移出国和移入国劳动工资差距为动力引起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和以移出移入国相对收入差距为动力引起跨境迁移的新经济移民理论,以及以世界经济一体化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引起的人口跨境迁移的世界体系论,等等。新国际人口迁移理论的涌现,进一步解释了不断发展演变的世界经济社会所引发的人口跨境流动浪潮。
尽管传统的“推拉”理论似乎已经很难解释当代国际移民的动因,但是用这一理论来分析泰国美良河村的村民们离开自己故土的动因,却是十分恰当贴切的。我所走进的泰北美良河村的村民们,他们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离开自己的故乡中国云南的时间多数是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这三十多年的时间段里。他们离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战争和饥荒,一个突如其来的政治生态危机和一个始料不及的环境生态危机,这两个危机迫使他们离开自己的故土,走进一个陌生的国家境内,他们本身并不愿意,却有一种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迫使他们离开,到异国的土地求生。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够回来,但多舛的命运未能遂其心愿,而是让他们从此离开了自己的故土,成为一个流离他乡的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