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精解速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作品导读
最成功的戏说历史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作《三国志传》《三国全传》或《三国英雄志传》,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演义小说。小说艺术地再现了“三国”这个英雄辈出、战乱纷扰的时代。《三国演义》流传至今的有以下五种版本:明代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代志传本《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明代李卓吾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清代李笠翁评本《李笠翁批阅三国志》、清代毛宗岗评改本《四大奇书第一种》。

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嘉靖年间刊刻的“嘉靖本”,共计24卷。清康熙年间,经过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形成了今日所通行的120回版本《三国演义》。近代以来学者们继续校对整理《三国演义》,比较著名的有吴小林的《三国演义校注》和沈伯俊的《校理本三国演义》。尤其沈伯俊的版本因勘正原书中七百余处“技术性错误”而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好的三国演义版本”。

一般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为罗贯中。罗贯中,本名罗元,贯中是他的字,生卒不详,其生平只散见于后人的多种著述中。他曾做过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幕僚,因不满于张士诚的刚愎自用与时局的纷乱,回乡隐居,途中遇到正在撰写《水浒传》的施耐庵。有感于其写书劝世的主张,罗贯中拜施耐庵为师,也正是在其启发与指点下,罗贯中开始创作《三国演义》。施耐庵去世后,罗贯中继续整理和修改《水浒传》,并改定了自己所作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故事开始于公元184年的“黄巾之乱”,结束于公元280年西晋统一,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糅合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对“乱臣贼子”的切齿痛恨以及对“忠臣良将”的颂扬。

《三国演义》的故事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群雄逐鹿。以黄巾军起义为契机,各路英豪纷纷闪亮登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共谋事。曹操、孙坚异军突起。董卓借十常侍之乱把持朝政,随意废立皇帝。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火烧洛阳挟持献帝退往长安。王允施连环计,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董卓死后,其部将继续在长安混战,献帝与百官只好逃回洛阳。曹操趁机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大败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平定江东。刘备先后投靠曹操、袁绍、刘辟、刘表,辗转平原、徐州、豫州等地,尚无安定的栖身之地。在诸侯的攻伐和兼并中,曹、孙、刘三家规模初具,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第二阶段:赤壁鏖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全书的高潮。在这场战役中,主要人物都充分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与魅力。曹操大军压境,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舌战群儒,义激周瑜,令孙刘联盟初步成形。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环环相扣,周瑜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败北,刘备乘机占取荆州,赤壁一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第三阶段:三分天下。以蜀汉政权为中心,讲述了魏、蜀、吴三国间争斗。蜀的势力不断扩张,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借荆州、攻西川,节节胜利,其势力不断扩张,又取汉中,建蜀汉,一时间势不可挡,但终因为丢失荆州、彝陵惨败而不得不居于西南一隅。曹丕在曹操死后,逼迫献帝禅让,自立为帝。诸葛亮辅佐后主,力主北伐,六出祁山,然而每每功败垂成。

第四阶段:三分归晋。姜维继续北伐,想完成诸葛亮未竟的事业,但无奈后主刘禅屡屡受奸佞蒙蔽,昏聩无能,致使姜维前功尽弃,只好沓中屯田。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改国号大晋,魏国灭亡。蜀、吴先后被晋灭亡,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中国再次走向了统一。

早在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之前,“三国”故事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隋朝人所写的《大业拾遗记》中就有隋炀帝观看描写曹操谯溪击蛟的杂戏的记载。唐初史学家刘知己所著《史通》一书曾提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故事。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说三分(天下)”即讲三国(故事)早已蔚然成风。宋元时期“三国”故事更被大量搬上舞台。元英宗至治年间出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则成为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蓝本。所以《三国演义》的脍炙人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国人对于“三国”故事的钟爱,恰如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所言:“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们都喜欢取来作小说的材料。”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近两百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深入人心者非曹操、刘备、诸葛亮和关羽莫属。虽然罗贯中的创作时以裴松之注《三国志》作为其故事的蓝本,但也从当时流传的院本、平话、杂剧、传奇等民间通俗文学中大量汲取灵感,这就使得他对笔下人物的塑造成为一种货真价实“戏说”。比如曹操就被罗贯中塑造为心狠手辣的“奸臣”形象,刘备的忠义仁厚几乎流于做作,诸葛亮“智多而近妖”,关羽更是被塑造为不折不扣的“武神”……凡此种种,既反映出罗贯中本人“拥刘反曹”的价值倾向,更与中国人上千年来所养成的传统价值观不谋而合:根据苏轼的记载,早在北宋年间,生活在“涂巷”的“薄劣小儿”便已经懂得“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因此《三国演义》的人物如此深入人心,与其说是因为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不如说是其书中人物所折射出的那种百世不斩的“君子小人之泽”。故而著名学者胡适即使批判《三国演义》“不能算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书”,其“作者、修改者、最后写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 “因为不肯剪裁,故此书不成为文学的作品”,但仍然要承认其价值:“然而《三国演义》究竟是一部绝好的通俗历史。在几千年的通俗教育史上,没有一部书比得上他的魔力。五百年来,无数的失学国民从这部书里得着了无数的常识与智慧,从这部书里学会了看书写信作文的技能,从这部书里学得了做人与应世的本领。他们不求高超的见解,也不求文学的技能;他们只求一部趣味浓厚,看了使人不肯放手的教科书。四书五经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廿四史与《通鉴》《纲鉴》也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古文观止》与《古文辞类纂》也不能满足这个要求。但是《三国演义》恰能供给这个要求。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要求,我们都曾尝过他的魔力,我们都曾受过他的恩惠,我们都应该对他表示相当的敬意与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