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早期历史
大约5.5万年到3.5万年以前,在地球第四纪冰川的更新世开始之时,居住在今天印度尼西亚一些地方的人类原始部落穿越近百公里宽的海峡,来到莎湖陆棚,也就是现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地区,当时还是连成一体的大陆。因那时的海平面很低,加之6万年前大量海水仍被冻结成了巨大的冰山,所以人类得以在此地往来。至今发现最早的太平洋人类的航海足迹是在新几内亚岛,约为5.3万年前;澳大利亚约在5万年前;在东北方向的岛屿上也有发现,距今约3.3万年。冰川时期和气候变暖的交替出现,海平面的高度也随之几次变化。在距今10000年到4000年间,海平面不断上升逐渐达到了现在的高度,淹没了相当一部分的陆地,使得传统的海岸和岛屿发生变化,某些陆地之间的距离成倍加大,出现几乎被隔绝的岛屿和大陆。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磨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使用,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可以播种植物的果实进行原始的农耕生产,并把野生动物驯服以供食用。这个时期,人类不再只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食物的来源变得稳定。同时农业与畜牧的经营也使人类由逐水草而居变为居所固定,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此基础上,人类生活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开始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人类文明开始出现。此时,在客观环境变化和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前提下,新几内亚居民也开始开垦土地,种植过去野生、可食用植物,驯化和繁殖过去野生的动物。根据考古发现,这些技术早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就已经在这个地区得到应用。同一时期发现的人类清理出的大规模空地,证明当时的居民已经聚众进行耕种。在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人类逐渐学会种植,在迁移过程中将不同的作物带往有适宜气候条件的各地。这些部落的人类也学会了圈养家禽,并且也开始了探寻新陆地的旅程。在新几内亚海边的居民开始穿越海洋往返于周围的岛屿。也就是这样,人类开始逐渐定居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不列颠岛、新爱尔兰岛,以及所罗门群岛的部分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