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特色资源
一 矿产资源
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矿产资源包括铜、金、银、钴、镍、石油和天然气等,其中铜和金矿资源在世界上占有一席地位。巴布亚新几内亚金、铜产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已探明铜矿储量9.44亿吨,黄金储量1831吨,原油储量5.3亿桶,铜金共生矿储量约4亿吨。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铝矾土、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库土布和弋贝两大油田储量即达4亿桶。南高地省油田储量达1700万桶。天然气探明储量7万亿立方英尺,预测储量15万亿立方英尺。
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中部地区拥有世界上品位最好、最具吸引力的金、铜、镍资源。在欧盟5000万基那援助的地质测量项目——GEOMAP实施下,力拓等八个世界主要矿产公司已经从矿产资源局购买了相关勘察数据(约5000基那)。项目包括空间地球物理和地质绘图测量,并从5000个地点收集样本。测量结果显示,几乎整个高地中部地区都位于高储量的金、铜矿之上。
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及在世界中的地位情况详见表1-2。
表1-2 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及在世界中的地位

资料来源: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馆。
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矿产项目有:
(1)拉姆镍钴项目(Ramu Nico)。拉姆镍钴项目是目前中国企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太平洋岛国地区投资的最大项目,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最大的金属资源项目之一。2006年11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马当省巴萨穆克(Basamuk)冶炼厂项目地举行奠基仪式,是世界级的镍钴矿业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亿美元,其中,中国中冶集团拥有85%的权益,巴布亚新几内亚方占15%的权益。项目建设期为3年,于2009年投产。根据目前矿产储量,年产镍33000吨、钴3000吨,预计可开采40年。拉姆镍矿的投产将增加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品出口的种类。
(2)奥克泰迪铜金矿(Ok Tedi)。世界第八大铜矿,1989年潘古纳铜矿(Panguna)关闭后,该矿成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唯一一家铜矿生产企业。投资14亿美金,根据矿产开发计划,于2012年关闭。产量一直保持平稳,年产铜19万吨,黄金55万盎司。该矿矿石总储量为2.14亿吨,黄金储量为837万盎司,铜182万吨。
(3)波格拉金矿(Porgera)。波格拉金矿采矿能力为540万吨/年原矿,选矿能力为每年600万吨原矿石。自1990年建成投产以来至2014年累计生产黄金1881万盎司,即533吨。产金量493000盎司(2014年),482000盎司(2013年)和436000盎司(2012年)。
(4)利赫尔金矿(Lihir)。世界级金矿。2005年黄金产量仅为60万盎司。2006年前三个季度产量为42万盎司。2004年底公布数据显示,矿石储量为1.88亿吨,黄金储量为2100万盎司。
(5)鹦鹉螺海底勘探项目(Nautilus)。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发海底勘探许可的国家,处于世界勘探新时代的前沿。鹦鹉螺公司于1997年获得第一个勘探许可,至今勘探许可数量增加至7个。该公司已经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挖掘公司签订了矿产开发合同,共同建造深海矿产勘探船“Jules Verne”号。这艘船长191米,能够提供勘探所需的辅助设备,海底勘探深度为1700米,用于2009年末开发该公司Solwara 1项目。该项目年产180万吨矿石,每吨矿石含金15.5克,含银191克,含铜10.8%,含锌4.7%。
(6)阔普铜矿(Golpu)。南非Harmony公司已加快该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进度。已探明矿石储量为1.06亿吨,黄金储量230万盎司,铜储量为126万吨,为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矿产项目。
(7)弗里达铜金矿(Frieda)。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高地太平洋公司拥有其89%的股份。矿石储量为7180万吨,铜储量为750万吨,黄金储量为1430万盎司,是世界最大的未开发的铜金矿存储地之一。
二 农业资源
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农产品为椰干、可可豆、咖啡、天然橡胶和棕榈油。巴新棕榈油产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产区位于西新不列颠省,之后该产业一直顺利发展,这个产业每两周支付600万~800万基那用于商铺间的货币流通。巴布亚新几内亚约2万个家庭靠棕榈油产业维持生计,除了咖啡和可可外,棕榈油在巴新农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该产业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每年创造了12亿基那产值。
巴布亚新几内亚渔业资源丰富,是南太平洋地区第三大渔区,也是全球最大的渔场之一,盛产金枪鱼、对虾和龙虾。21世纪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金枪鱼供应量占太平洋地区总供应量的60%,如果能够完全开发,巴布亚新几内亚金枪鱼潜力产值将占世界的11%。
森林资源丰富,热带原始森林覆盖面积达36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80%,林木总蓄积量约29亿立方米,可采蓄积量为5亿立方米。2006年木材产量为260万立方米。
为了保护环境,巴新林业部门2010年停止所有原木出口,鼓励发展原木岸上加工出口;根据《林业法》现行规定,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营销机构购买林业公司25%的出口原木;考虑将特许权使用费从目前的每立方米10基那提高至每立方米30基那。
三 珍稀动物
新几内亚岛气候湿润,南部的巴布亚平原地势低平,有大片沼泽地,很适合鳄鱼的生长。鳄鱼是该国珍贵的动物。过去外国商人为了取得鳄鱼皮,曾在这里大肆捕杀鳄鱼,以至于野生的鳄鱼数量急剧减少。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后,一方面采取了保护这一宝贵物种的措施,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鳄鱼的饲养业。巴布亚新几内亚每年出口鳄鱼皮3万张,可换取外汇1000万美元。因此,人们称其为“鳄鱼之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岛屿国家,动物资源较为独特,除了家畜之外,巴布亚新几内亚还有一些特有的动物。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珍稀动物有以下几种。
天堂鸟,又名极乐鸟、太阳鸟、风鸟、雾鸟。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世界上著名的“天堂鸟之乡”。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鸟正是天堂鸟。天堂鸟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全身五彩斑斓的羽毛,硕大艳丽的尾翼,腾空飞起,有如满天彩霞,祥和吉利。当地居民深信,这种鸟是天国里的神鸟,它们食花蜜饮天露,造物主赋予它们最美妙的形体,赐予它们最艳丽的华服,为人间带来幸福和祥瑞。全世界共有四十余种天堂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就有30多种。其中,最出色的要数蓝天堂鸟、无足天堂鸟和大王天堂鸟。
蓝天堂鸟:蓝天堂鸟体态极为华美,中央尾羽延长若金色的丝线,生殖时节雄鸟或仰头拱背,竖起两肋蓬松而分披的金黄色饰羽;或脚攀树枝,全身倒悬,抖开如锦似缎般的羽毛,嘴里还不停地唱着爱情的甜言蜜语和山盟海誓,以招引对面的雌鸟看过来。
无足天堂鸟:无足天堂鸟并不是真的没有脚,只是脚短一些,飞行时藏在长长的羽毛里,人们看不到。它身材玲珑小巧,典雅俏丽,尾翼比身体长二三倍,又称长尾天堂鸟。
大王天堂鸟:大王天堂鸟身材不是最大的,但禀性特异:其一,对爱情忠贞不渝,一朝相恋,就终生相伴,也不打架,也不吵闹,就那么永远地互相关心着,互相爱护着,哪一天失去伴侣,另一只鸟绝对不会“改嫁”或“另娶”,而是绝食至死;其二,它们生性孤独,不愿和别的种群共栖一处,但是每当环境有变,它们却高高地飞在天上,充当迁徙队伍的引路者。
珍奇的天堂鸟,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远古的家乡,就为土著居民所尊崇珍爱。每当盛大节日庆典,土著居民们戴上用绚丽的天堂鸟的羽毛制作的头饰,载歌载舞,场面欢乐喜庆。
在近代殖民地时代,天堂鸟声名传遍世界。人们将南部天空上的一簇星云,命名为“天堂鸟星座”;将原产于南美洲的长腿鹳花,称为“天堂鸟花”。
亚历山大鸟翼蝶,也叫亚历山大凤蝶,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是由罗斯柴尔德(Walter Rothschild)于1907年命名的,目的为纪念英王爱德华七世的妻子亚历山大皇后。亚历山大鸟翼蝶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北部地区。雌性亚历山大鸟翼蝶较雄蝶更大,翅膀也较圆和阔。雌蝶翼展达31厘米,体长8厘米,重12克。雌蝶的翅膀呈褐色,有白色斑纹,身体呈奶白色,胸部局部有红色的绒毛。雄蝶较为细小,翅膀也是呈褐色,有红蓝光泽及绿色斑纹,腹部鲜黄色。雄蝶翼展16~20厘米。它们有一种形态,后翅有金色斑点。亚历山大鸟翼蝶在早上及黄昏时十分活跃,并会在花间觅食。雄蝶在早上会在寄生植物附近寻找雌蝶并会徘徊在雌蝶附近,寻求交配。接受雄蝶的雌蝶会让雄蝶降落,而不接受雄蝶的雌蝶就会飞走或抗拒交配。雄蝶有很强的地盘意识,并会赶走敌人。它们一般飞得很高,当觅食或产卵时会降到地面几米高。亚历山大鸟翼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只分布在新几内亚北部省近岸雨林的100平方公里内。它们在当地数量丰富,但需雨林环境来生存。它们主要的威胁是失去栖息地。而邻近的拉明顿火山于20世纪50年代爆发,破坏了大片栖息地。它们数量稀少,在黑市价值很高。
美丽尖柱螺,又名绿巴布亚树蜗或翠绿蜗牛,是巴布亚新几内亚马努斯岛特有的一种大型陆生蜗牛。美丽尖柱螺栖息在树上,一般出没于海拔112米的地方。美丽尖柱螺翠绿色的壳经常会被采集当做珠宝。由于过度捕捉,美丽尖柱螺的数量大幅减少。现在它们已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而且还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之内。
王风鸟是一种约16厘米长的小型雀形目极乐鸟科鸟类。雄性为绯红色与白色,脚为亮蓝色,肩部有绿色点缀的扇状羽毛。尾部为两条细长的线,末尾装饰着祖母绿色的盘状羽毛。雌性较为朴素,身体为棕色,下方有条纹。王风鸟分布在新几内亚和附近岛屿的低地森林中,它们被称为“活宝石”,是极乐鸟中最小、颜色最鲜艳的一支。它们的饮食主要是水果和节肢动物。求偶时,雄性用一系列的尾部摇动进行非凡的表演,使腹部的白色羽毛蓬松,像一个棉球,不停向各方向摆动。王风鸟的栖息地范围广泛,因此在受威胁物种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王风鸟还不算是濒危动物。
费岛袋貂是一种有袋类动物,它们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特有物种,它们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的森林中。
棕树凤头鹦鹉是凤头鹦鹉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
恐鸮是一种中等身材的猫头鹰,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干维尔自治区和所罗门群岛,是上述地区的特有品种,一般栖息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森林中,并在树穴及裂缝中筑巢。恐鸮的面盘呈赤红色,内侧白色,眼眉也是白色的。恐鸮的上身呈褐色,下身赭色,有黑色斑纹。它们很易与所罗门鹰鸮混淆,其外观也像笑鸮。恐鸮掠食袋貂等小动物,尤其是灰袋貂。由于砍伐森林,以及过度猎杀灰袋貂,恐鸮的数量也受到影响。
白颈黑鹭是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华莱士区及新几内亚海岸的鹭属。白颈黑鹭体型细小,双翼、身体及头部呈深灰色,颈部及喉咙呈白色。雏鸟头上没有冠及深色部分,外观像白颈鹭。它们栖息在湿地及潮湿草原,主要吃昆虫及其他细小的水生动物,它们会在树上及红树林筑巢。
紫胸凤冠鸠又名南冠鸠,是一种大型的冠鸠,长75厘米,分布在新几内亚的南部低地森林。它们呈蓝灰色,丝状冠呈蓝色,红色的瞳孔及深栗色的胸部。雌鸠与雄鸠相似。紫胸凤冠鸠有两个亚种,分别在于其肩膀及腹部的颜色:一支分布在新几内亚西南部,肩膀栗色,腹部蓝灰色;另一支分布在新几内亚东南部,肩膀蓝灰色,腹部栗色。由于紫胸凤多鸠很温驯,易被猎杀,它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被列为容易受到威胁动物,还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被列为被保护动物。
澳洲鹈鹕是一种大型涉禽,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斐济、印度尼西亚及新西兰。澳洲鹈鹕在鹈鹕中算中等身型:长1.6~1.8米,翼展2.3~2.5米,重4~13公斤。它们主要呈白色,双翼的主羽呈黑色。喙呈淡粉红色,在鸟类中是最大的,可以长达49厘米。澳洲鹈鹕喜欢生活在辽阔、没有太多植物的水面。只要有足够的鱼类供应,不太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是森林、草原、沙漠、入海的泥地、公园或工业废墟。澳洲鹈鹕并没有特定的生活模式,只会追随食物的供应而改变。当艾尔湖于1974年至1976年间注满水时,周边的城市只有少量的澳洲鹈鹕;但当湖水干涸后,它们就再次分散到其他地方,到海岸边,甚至到达圣诞岛、帕劳及新西兰。澳洲鹈鹕2~3岁就开始在热带(即南纬26°以北)地区繁殖,繁殖季节始于冬天,南部的澳洲鹈鹕的繁殖季节是始于春末,内陆地区的澳洲鹈鹕则很多是在雨季后繁殖。它们的巢很简单,一般就是在地上的一个浅洼,有时会有草围边。澳洲鹈鹕的巢是共享的。它们会生1~3只蛋,蛋呈粉白色,约有93毫米× 57毫米大。经孵化后,较大的雏鸟会吃得较多,而最弱小的则因饥饿而死亡。孵化后最初两星期,雏鸟会吃双亲反刍的液体,之后两个月则会吃鱼类及一些脊椎动物。
四 土地资源
巴布亚新几内亚土地资源丰富,2017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7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而同时期斐济有45人,印度尼西亚有114人。
不过巴布亚新几内亚土地资源利用水平较低。某种程度上说,巴布亚新几内亚可供工业化用地的土地资源是很少的,这与其传统社会土地使用制度密不可分。全国土地总面积约有97%仍掌握在地主手中,而这部分土地的使用受制于传统的习惯安排,且在全国各地有很大差别,这类土地的使用大多没有法律文件进行规范。巴布亚新几内亚只有极少量土地可供转让,这部分土地是政府从土地所有者手中获得的,总计约有60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和种植园,其中3万公顷闲置,6万公顷用于公共目的,20万公顷租赁给私营部门。由于土地所有者不愿意在没有获得巨额货币补偿情况下转让土地所有权,政府也就很难从地主手中购买到土地,多年来可供转让的土地面积一直增长缓慢。此外,在已被转让的土地中,土地管理不善和政府的过度干预也影响了土地的开发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