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涌的资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外资的胜利(4)

除了本身方向性的问题之外,铁路还往往面临着“刻意”经营不善的问题。此类案例往往和经营方的私欲有关系。对于外国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不可能亲自前往美国监督铁路公司,所以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资金托付给当地的经营者。美国的经营者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人虽然尽心竭力,也有不少人唯一的目的就是中饱私囊。这些“坏分子”往往会通过虚报账目甚至操控自己公司证券等方法来增加自己的收益,而被他们损害的自然是大洋彼岸的投资者们。精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不肯涉足美国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家族成员无人愿意前往美国定居,而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于外姓人一概不信。

罗斯柴尔德家族无疑是有道理的,欧洲资本确实有不少在美国被各种各样的骗局所累。被骗的次数多了,海外投资者也就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了。这些投资者的选择是有限的,他们无法前往人生地不熟的美国,也不愿再次被骗。很多时候,投资者会刻意回避铁路以告诫美国人自己不会永远是冤大头,比如范德比尔特在1873年为其管理的纽约中央铁路筹集资金时,有3000万美元的资金是在美国自筹的,只有200万美元的证券是在资金更为富庶的伦敦筹集的。然而,美国铁路的信用是如此之差,以至于当时美国最大的纽约中央铁路都无法在伦敦筹集到200万美元。

回避美国虽然是权宜之计,但不是长久之道。投资者虽然不喜美国的风险,但还是不愿意放弃美国带来的收益可能性。于是,海外投资者认定,只有在自己能够找到可以完全信任的代理人时,他们才会把自己的资金投资在美国。不然的话,美国潜力再大也不过是一颗吃不到的葡萄而已。

什么样的代理人才算是可以信任的?此类代理人最好和欧洲投资者关系深厚,同时又深谙美国的游戏规则,并且有能力为投资者带来高回报并确保资金的安全。能够达到这些要求的人自然凤毛麟角。来自美国的摩根家族恰好符合以上全部的要求。摩根家族出身于美国上层社会,其经营的银行在英国又营业多年,这些为家族在英美两地“通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摩根家族赖以扬名立万的本领就是为美国的好项目吸引欧洲各地聚集在伦敦的资金,这一独特的本领使得摩根家族两边吃香。美国需要资金的创业者必须讨好摩根家族才能确保自己能够得到欧洲投资者的支持,这使得摩根家族不但能够以诱人的价格获得这些公司的股权,而且很多公司会对其言听计从,这使得摩根家族成为这些企业的真正主导者。与此同时,欧洲投资者也急需摩根家族的服务,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找到和介入美国最安全、回报率最高的企业。凭借着这样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摩根家族一步步成为了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金融世家之一。

即使有摩根家族的保驾护航,欧洲资本依然很难说是万无一失了。虽说追求海外投资的高回报一定会有高风险,但美国在整个19世纪期间风险实在有些大得过火。实际上,美国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中灾难最经常光顾的国家。

美国的高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美国虽然机会很多,但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几乎一样高。比如修铁路这样的项目,一旦成功可以让经营者一举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富豪,但失败也可以将投资者打入万劫不复的境界。

除此之外,海外投资者对美国的不了解也是美国经济起伏不定的原因之一。以英国为主的欧洲投资者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联邦和州立政府债券,投资运河和铁路的股票和证券,以及购买其他各种各样的资产。这些投资让美国经济繁荣,也让欧洲金融业昌盛。实际上,这些投资者对他们购买的资产并不了解,并且往往会产生“痴心妄想”。在事态良好之时,投资者会认为美国的经济没有上限,并因此热炒美国的各种产业,从而导致每次都有大量热钱流入美国,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让美国一次次地形成各种不同的泡沫,有时是房地产泡沫,有时是天然资源泡沫,有时又是铁路等企业的泡沫。但泡沫总有被刺破的一天。每当投资者想起美国风险极大会导致经济崩盘时,此时投资者又会迫不及待地抛售“风险极大”的美国资产。而且,美国的经济并不处于真空之间,而是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并存。如果欧洲各国财政政策改变,或者本国经济转好,又或者拉美等其他发展中国家机会比美国更有潜力,那么资金自然会流向其他地方,依赖外资的美国在失去欧洲投资者支持后自然会一蹶不振。

在外资离去之后,美国本地人和那些未来得及出手的海外投资者往往损失惨重。在1837年爆发金融危机时,大量的投资者逃离美国使得当地数百家银行一夕之间全部破产,美国的州政府也有1/4决定破产不还债。这使得伦敦的金融圈也受到了重创。

1857年,一次短暂的金融危机又让那些相信美国的投资者受到重创,“几乎所有外国人对美国未来的怀疑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外国人所拥有的大量的美国证券都被退回美国并以各种低价兜售”。从纽约到伦敦,各地银行都因为这次危机而遭遇挤兑,甚至连印度、中国、加勒比海、南非等地的银行也难逃厄运。

1873年,美国最著名的银行家杰伊·库克(Jay Cooke)因为铁路项目经营不善破产后,美国有1/4的铁路公司破产,全世界都因此陷入了长达数年的经济萧条中,甚至连土耳其、希腊、坦桑尼亚、洪都拉斯和巴拉圭等相对偏远的国家也被殃及池鱼。而且,美国的经济泡沫还与欧洲的经济难题产生了“互动”。刚刚被击败的法国被迫向德国提供赔款,而这笔资金的流入造成了德国资金流动性过剩,并在德国和奥地利造成地产泡沫。当美国的铁路泡沫被刺破后,中欧的地产泡沫也同时土崩瓦解,从而导致了维也纳、阿姆斯特丹和苏黎世股市崩盘,使得经济问题更加严重。

有趣的是,在美国一次次让投资者倾家荡产后,他们大多数人在风平浪静之后还会继续在新大陆投资。虽然能够说出“美国不值得信任”一类的话语,事实证明大多数投资者是对美国有信心的,因此才会认定自己投资挣钱的机会远高于亏钱的可能。当这些投资者回归美国后,热钱也会再次接踵而至,从而开始酝酿下一次危机。

如果这些投资者都来自于美国,那么这一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在美国著名的连续剧《广告狂人》中曾经有一个情节,剧中某纽约世家的后代虽然出身高贵,钱却不多,熟知他家历的朋友解释道,这是因为他的外公在美国大萧条之际认为美国大难临头,因此出售了自己在纽约的全部地产,待日后美国经济好转后一分钱都没有赚到。

《广告狂人》的情节虽然是虚构,但此类事件在美国历史上层出不穷。事实证明,这些人的判断都是错误的。对于美国人来说,坚信自己国家的崛起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将资金转投欧洲等成熟市场,那么其回报率必然远低于美国市场,投资者也将错过美国崛起这一绝佳机会。而且,美国投资者投资欧洲也属于海外投资,也要遭遇更高的风险。美国投资者投资其他海外市场也同样不划算,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和美国一样机遇与风险并存,而且是危险更大的海外投资。因此,美国人相信美国既是爱国之举,也是最聪明的选择。

相比之下,欧洲人和美国人的得失则完全不同,他们并非把钱投资到美国才最划算。如果我们看到欧洲投资者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就会发现,他们很少会一次次光临同一个不断失败的国家,即使能够“宽容”和“遗忘”上一次灾难,通常也需要很长时间。

我们可以拿美国和其近邻拉丁美洲做个比较。拉丁美洲比美国开发的历史更早,而这主要是因为拉丁美洲真的有金山银山,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欧洲各国对这片土地自然垂涎三尺,无奈西班牙先到先得,早早把这里归到自己的名下。无奈之下,英国等动作不够快的国家才去了自然资源没有那么丰富的北美。

在看到美国成功从英国独立后,拉丁美洲终于不愿再接受日落西山的西班牙统治,并且逐一宣布独立。到了1825年,整个拉丁美洲获得了自由。数百年未能染指拉丁美洲的欧洲各国此时蠢蠢欲动,无奈意欲在拉美有动作的国家太多,美国又单方面宣布禁止欧洲诸国参与美洲的事宜,因此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替代西班牙的地位,继续统治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