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绝唱,记者之先声——读伟大的司马迁与《史记》
记得叔本华的《论读书》有个观点:20年之内的书最好不读,因为大多无非过眼云烟。回想自己数十年来过目的书,也许只有小部分能入叔本华心仪的正典,可谓“不读白不读”,其余大部分恐怕真成为过眼云烟了。而后者又分为两类,一是“读了也白读”,一是“白读也要读”。现代人匆匆忙忙,时间就是金钱成为当代最响亮的口号之一,读书时间更是稀缺。在寸阴寸金的时间里,除了应对“读了也白读”和“白读也要读”的东西——且不说微博微信什么的,如何尽可能浸淫于古典、陶冶于经典,委实是个突出矛盾。对此,前人已有各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鲁迅先生把他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这里借花献佛再贡献一点——化整为零,蚂蚁搬家。首届范长江新闻奖九位获奖者之一、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2008年为新华社年轻记者做了一场关于读书的报告,题为《把“阅读”培养成为一种爱好》,其中谈到自己通读《列宁选集》的经验即为一例:
《列宁选集》第1卷858页,第2卷1005页,第3卷933页,第4卷765页,4卷合计3561页。由于采访报道任务繁重,要在短期内读完这4大本书,的确有一定困难。为了解决读书同时间的矛盾,1973年元旦我拟定了一个总体学习计划:按照每小时平均10页的阅读速度,将《列宁选集》1-4卷通读一遍需要356个小时。如果每天挤出1小时,不到一年就可以把《列宁选集》1-4卷通读一遍。有了这个总体规划,零碎时间就像珍珠一样被串了起来。实践的结果是只用了6个月,就把《列宁选集》通读了一遍。
他的经验也给了我启发。于是,除了数十年目睹之杂碎书,这些年还用此法啃读经典,温习古典,颇见成效,《鲁迅全集》《资治通鉴》等就是这样零打碎敲,用一年时间读完的。拿中华书局的点校本《资治通鉴》来说,共有20本约一万页,平均下来,每天三十来页,由于多为有声有色的人物以及一波三折的故事,读来有滋有味,不亚坊间八卦。2013年,经方家数十年辛勤劳作,新版《史记》出版发行,接着《毛泽东年谱》(1949-1976)也在伟人诞辰120周年之际问世。《史记》10本,《毛泽东年谱》6本,于是决定2014年化整为零的攻坚目标就是这两套大书。结果表明,同南振中读《列宁选集》情形相似,不到半年就基本完成了。
当然,《史记》的“表”“书”等专精内容匆匆翻过,重点是感兴趣的史记故事,如“本纪”“世家”“列传”等。关于《史记》,鲁迅先生的评语向称公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放在人类文明长河,也许只有古希腊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及其《历史》庶几近之。另外,司马迁及其《史记》既是名副其实的史家之绝唱,又是当之无愧的记者之先声。无论司马迁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的良史之才,还是《史记》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记载,都不能不让新闻记者奉之为古往今来第一人。只消读读《太史公自序》,一位风尘仆仆的记者形象便跃然纸上: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这位行者与记者——记述事实之人,使人不由想起新闻史上的名家名作,如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萨空了的《从香港到新疆》,想起当代中国那些“裤腿上永远沾着泥巴”的人民记者,如《告别饥饿》一书的四位新华社记者之一冯东书:
在从事新闻工作的40余年间,冯东书的足迹踏遍祖国东西南北的山山水水: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南到海南省三亚市,西到新疆帕米尔高原脚下的乌恰县,北到黑龙江省漠河县,并对全国多数贫困地区进行过调查。
冯东书的名字也俨然成为深入调研的代名词……一位老记者在博客中写道:“当年新华社记者冯东书坐拖拉机下乡,我也在太行山上用脚板‘量’路;那收获,绝对比如今坐小车下去采访大得多,也丰富得多。”这句话并不是虚言。在被誉为“新西行漫记”的《告别饥饿1978》一书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冯东书“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调研所结出的硕果。
冯东书到农村调研的故事流传很广,至今还能从新华人的口中听到一些趣闻逸事。如他出差调研到某分社,分社门卫看他头发凌乱、衣衫褴褛,不像新华社记者,倒像是个叫花子或者上访者。
如今,新闻行当大都意识到讲故事的重要性,懂得新闻固然得讲政治,因为新闻的本质是政治,核心在政治,即使“新闻自由”也属政治话语与范畴,但新闻之为新闻,首先在于故事,没有故事,新闻就成为评论或文章,哪怕是重要的评论,纵然是精彩的文章,也算不上新闻,更够不上好新闻。于是,讲故事成为新闻记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故事,怎么讲故事,又怎么讲好中国故事呢?这些问题,也可在古今记者第一人即司马迁及其《史记》中得到鲜活答案,尤其是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答案。有位博士生、也是高校青年老师,一次同我探讨学位论文的选题,提到中国的新闻叙事与西方专业主义的“嫁接”问题。我说,与其如此张冠李戴,还不如探讨中国的新闻报道与《史记》一类文本文体的内在关联呢。人民日报的一则《编辑札记》,也说明了这一点:
古人写文章,一到描写一个人,常用至妙至简之笔,而令其形神风度皆跃然纸上。
这种例子很多。司马迁写项羽,也是寥寥几笔,便见项羽一生。“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他叔父于是教他兵法,项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此后见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项籍又说:“彼可取而代也。”学书学剑半途而废,雄图霸业自然也难有全终。一个性情浮躁、志大才疏的枭雄形象,便在太史公几句话里,展露无遗。
古人写人,运笔精妙,惜字如金,却见神见骨,风姿卓绝,余味难以穷尽;今人写人,洋洋洒洒,长篇高论,却千章一律,写到最后仍让人感觉面目模糊。古今之异,其何大哉。
倘若说世界三大宗教无不关注人与超验世界的问题,那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则始终操心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所以,人世、人生、人伦、人情构成中国历史连绵不绝的主线,对现世生活的热望熔铸为千万年中华文明的底色,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舌尖上的中国”。无论先秦诸子深入浅出的寓言哲理,还是《左传》《战国策》《吕氏春秋》等引人入胜的历史叙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温暖的、可亲可近的人间烟火气。司马迁《史记》也处于这一脉文化源流之中,读《史记》,仿佛在读人生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一觞一咏无不浸透人世情怀,真切,自然,生动,朴实,犹如郦生对汉王刘邦进言:“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郦生陆贾列传》)遗憾的是,下面不得不用列举法说明一二,而对于如此浑然一体的伟大作品,列举法实属焚琴煮鹤的无奈之举。
凡是故事,自然离不开人,核心都在人的活动、行为、言语、心理等。史记故事特别是最有故事性的列传,都是围绕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展开的。比如,著名的《刺客列传》,就写了春秋战国时代几位义薄云天的侠士、壮士、烈士。这些动人心魄的故事经过司马迁的娓娓讲述,千百年来代代传扬,家喻户晓,已经积淀为集体无意识中的文化原型,从而激励着一代代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中华儿女。鲁迅先生《故事新编》的眉间尺(《铸剑》),以及郭沫若《聂萦》《高渐离》《棠棣之花》等剧作人物,就继续演绎着这些传奇故事,而《赵氏孤儿》更在民间广为流传。以《刺客列传》中的豫让为例,就是那么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醳去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豫让以一己之生命诠释着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抒写着《兰亭集序》所谓“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情怀。后来,豫让不依不饶,继续行刺赵襄子,结果同样失利。当他又被赵襄子捕获时,赵不解,说你也曾侍奉范氏和中行氏,智伯消灭他们后,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委身智伯,今天智伯已死,为什么偏偏没完没了地为他复仇呢?豫让回答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这同《大公报》的张季鸾颇为相似,当年蒋介石曾以国士相待,故张季鸾也以国士相报,遂有世人诟病的“小骂大帮忙”。听了豫让的回答,赵襄子喟然叹息,流泪说了一番话,然后配合豫让共同上演了一幕长歌当哭的悲剧: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豫让故事同荆轲及其刎颈之交高渐离前赴后继刺秦王的壮举一样,淋漓尽致展现了中华民族血气方刚的青春伟力,体现了“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高贵精神。今天,知识分子及其话语俨然一枝独秀,有人将其同先秦的“士”联系起来。不过,通观古典时代,无论司马迁笔下的《刺客列传》,还是礼贤下士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士”与其说是一种社会阶层,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境界,如士可杀而不可辱,或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从《管晏列传》的一个故事里,也可略见一斑。故事说的是,齐国贤相晏子有一次出门,他的车夫驾着高车大马,意气洋洋,其妻从门缝看到这一幕,觉得不胜羞愧,等车夫回家后,就提出分手。车夫不解,询问原因,于是这位无名无姓的女子说了一通话,既让车夫汗颜,也足令后人自省: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司马迁不仅善于讲故事,而且长于写细节,往往白描式的几笔,就把人物神态与特定场景勾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下面再看一例。由于秦汉以后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社会政治制度,汉代高官也就包括京师的三公九卿和地方的郡守,其标志即为两千石及其以上的俸禄,正如过去十三级是高干门槛。汉文帝时有位朝廷元老,姓万名奋,由于本人以及四个儿子都是省部级以上高官,于是皇帝戏称他为“万石君”,也就是说父子五人的俸禄总计一万石。这位万石君及其儿子都憨厚实诚,下面这段《史记》花絮还被司马光用于《资治通鉴》,读着如在目前,令人忍俊不禁:
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
武帝看来是逗他玩儿的,因为皇家御驾的马匹都有定数,而且一目了然。没想到,这位可爱的万太仆居然举着马鞭,点着御马,一匹一匹数将过来。这样令人过目不忘的细节,《史记》中比比皆是。再如《孔子世家》末尾,写到孔子垂暮时,就有一段情景交融的细节:
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
至于许多常被教科书选录的名篇,如《项羽本纪》《留侯世家》《孟尝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更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与细节,就像流播人口的霸王别姬、鸡鸣狗盗、负荆请罪。下面不妨再看几例《李将军列传》的细节: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
众所周知,司马迁曾因“李陵案”遭受惨毒的腐刑,从他撰写的《李将军列传》中,也能体味一种悲凉慷慨的沉郁之情,宛若李陵《答苏武书》:“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所以,每读《李将军列传》,心头都禁不住阵阵泛起后人那些怅惘低徊的深长歌吟,包括张承志《荒芜英雄路》中的《杭盖怀李陵》:“两唐书中记载了大量黠戛斯(柯尔克孜)人自称李陵苗裔的族源传说;日本突厥学家护雅夫认为,黠戛斯之一部即黑发黑须黑瞳的一部,乃是李陵及降卒后裔这一传说,已经成为正史史源,但尚不是信史。”而诗坛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更是后世之人对李广李陵祖孙两代英雄末路的无尽追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苏李诗》
……
作为新闻的先声,司马迁《史记》既讲故事,状细节,又以“太史公曰”成为新闻评论的典范。这些评论文字,寥寥几笔,画龙点睛,顿使全篇故事形神兼备,顾盼生姿。事实上,太史公曰已经成为史记故事不可分割的有机构成。范敬宜在清华大学开设新闻评论课时,常常以此传道授业,《李将军列传》结尾的太史公曰,更是他的经典教学案例: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其实,这段文字何尝不是范敬宜的写照呢?“其身正,不令而行”, “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也像这位“将军一去,大树飘零”的一代报人吗。再如《孔子世家》的太史公曰,同样堪称精辟、深刻而贴切: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拿破仑临终时,回顾自己曾经指挥千军万马而如今沦为孤家寡人,耶稣孑然一身而后世向心归化,于是不由感叹真正强大的不是利剑而是精神,这同司马迁的上述评论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除直抒胸臆的评论,司马迁还在看似不经意的叙事中,借故事中人物之口传达种种就事论事的评说。如《乐毅列传》记述了乐毅一封《报燕惠王书》,其中有一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习近平系列讲话中不时提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即由此点化而来。再如,《商君列传》中商鞅变法的一段陈词,也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发: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综上所言,除了文化以及文字的血肉关联,司马迁及其《史记》与现代新闻至少有三点可谓一脉相通:一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二是讲故事,重细节;三是字里行间的高远境界与高贵情怀。最后一点尤有现实意义,因为眼下一些新闻故事,絮絮叨叨,鸡零狗碎,仿佛沦为稗官野史,既没有政治意识,也没有什么精神价值。要之,《史记》既当得起鲁迅之定评,也无愧于记者之先声。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对《离骚》的一段经典评论也完全适用于《史记》:“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在千万年中华文明进程中,司马迁与《史记》如一座丰碑为人尊崇,自来著述也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为“百家讲坛”栏目开讲《史记》,就是最新一例。在学术界,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1946)广为人知,备受推崇。李长之是“清华四剑客”之一,与吴祖缃、林庚、季羡林相提并论。作为第一部全面评议司马迁与《史记》的专著,李长之在这部名山之作的自序中,将其人格与风格归结为一个共同点——“浪漫的自然主义”。所谓自然主义,乃指极端客观写实;而浪漫主义,则又极端主观,注重内心世界,抒发自我情感。两者看似对立,却相反相成地有机统一于司马迁及其《史记》,形成鲁迅先生的定评:史家之绝唱(写实),无韵之离骚(抒情)。实际上,古今中外的一流记者及其作品,也无一不是主客观的完美融合,绝对客观与绝对主观都不可能铸就好新闻,也不可能成就大记者。正如斯诺的《西行漫记》,一方面如此真切地记录了事实,达到古今良史与实录的水平;一方面又浸透着一位有良知记者的深挚情感,特别是对中国的热爱以及对中国人民与中国革命的深切同情。
西谚有云,一切哲学都是对柏拉图的注释。化用此语,一切对司马迁及其《史记》的解读,也不妨视为对司马迁《报任安书》的注释。这篇古今名篇,千回百转,心痛神伤,正如信里说的“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其中一些有名的文字,百代以下依然美丽动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70年前,毛泽东在延安的演讲《为人民服务》,就用了其中名言:“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当然,最无愧司马迁及其《史记》的盖棺定论,当属《报任安书》那段耳熟能详而寄慨良深的文字: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上世纪最后一年,《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创办《倾听·人生》版,定位于普通人的口述故事,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算来约有六七百个故事了。创刊十年后的2010年,这些新闻故事又以《小人物史记》的书名付梓发行,按照主编赵晴的说法:
他们中有下岗女工当钟点工式的小人物,也有汶川大地震后打开生命通道的尖刀军长徐勇的亲身经历。小人物有时候甚至推动了历史的进程,获得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一九八零,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讲述的更是大时代中一段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30年前,四位新华社中青年记者受命调查西北农村现状,探讨治贫致富的良策,为此他们跨越4省(自治区)39县,走村串户,历时半年,行程万里,对党中央全面推行包产到户的重大政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这里提到的四位新华社记者及其西行漫记,就是前述冯东书参与撰写的“尘封十八年的书稿”《告别饥饿》(人民出版社1998)。口述《一九八零,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的傅上伦,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翌年分配到新华社宁夏分社,他对《倾听·人生》记者说起此次西行漫记时特别提到:
新华社领导对这次调查极为重视,出发之前,穆青同志亲自找我们谈话……他特别强调,要说实话,写实情。他说,斯诺的《西行漫记》,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为什么过了几十年,至今读来仍然震撼人心?就是因为他们真实地记录了大量的事实。他们当时发的新闻,今天成了历史。你们这次调查,今天看是新闻,明天也就成了历史。你们一定要有时代的责任感,历史的责任感,不要有单纯的任务观点。要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写一路。
末了说一下《史记》版本。提到版本,不能不涉及“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这是新中国一项利归当下、功在千秋的文化建设项目,历时半个多世纪,涉及几代文化人,借用中华书局编辑部2013年《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缘起》的说明: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华书局承担组织落实和编辑出版工作,集中全国学术界、出版界的力量,完成了“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点校整理和出版。从一九五八年九月标点“前四史”及改绘杨守敬地图工作会议召开,次年九月点校本《史记》问世,到一九七八年点校本《宋史》完成出版,整理工作历时二十年……点校本出版之后,以其优秀的学术品质和适宜阅读的现代形式,逐渐取代了此前的各种旧本,为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普遍采用,成为使用最广泛的权威性通行本。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从开始出版,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上距一九七八年《宋史》出版,点校工作完成,也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为适应新时代学术发展和读者使用的需求,亟须予以全面修订……形成一个体例统一、标点准确、校勘精审、阅读方便的新的升级版本。
这段概括的文字说明了此项工作的缘起、进程、内容、意义等,也提及第一项成果即点校本《史记》1959年问世。当年主持《史记》点校工作的,均为老一辈著名学者如顾颉刚。他们以精湛的学术水平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为这项文化盛事作出卓越贡献。别的不提,北京大学教授李零谈到的一件事,就足以表明这一点:“我在台北文哲所见到林庆彰先生。他是文哲所的所长。他说,他第一次来大陆,非常惊讶,大陆竟然有那么多精心整理的古籍和工具书。”
我的第一套《史记》,正是与我同庚的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文革后期上山下乡时购得。好像当年公社的小书店只进了一套,定价10元。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一笔不菲开销,算来足够维持一个人一个月的小康生活,故记忆尤深(之所以不惜血本,也在于对王伯祥选注的《史记选》印象深刻,爱不释手)。这套平生第一部大部头“藏书”,几十年来走南闯北一直带在身边。来清华后,老同学知我所好,又惠赠一套精装版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包括《史记》,由于已有平装本,一直不舍得拆封,摆在办公室装点门面。新购的这套升级版《史记》,原价590元,网上购买还打折,差不多相当于京城小聚一次的餐费,比40年前的价格便宜多了。升级版《史记》第一次印刷时限量发行两万套,我的这套编号为11441。由此说来,即使只有两万人在读《史记》,在忙碌而多元的时代似乎也值得宽慰了。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4;赵晴主编:《小人物史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