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一全国
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国到公元624年统一全国,共历时7年之久。从晋阳起兵到长安建国,李渊是起了决定作用的,但是对于建国、镇压各地农民军、消灭地主武装割据,这些任务大部分是由李世民领导完成的。
李渊建都长安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四周强敌遍布:薛举集团占据兰州、天水一带,并时常进攻关中;李轨集团占据武威一带,亦虎视关中;刘武周则占据马邑,并时常勾结突厥南下威胁晋阳;梁师都占据夏州朔方,在北面威胁着关中地区。因此,消灭四周强敌,完全控制关中、陇西地区(今甘肃省),以关中为根据地,再消灭关东群雄,从而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就成为唐朝统治集团的必然选择。
统一战争的第一步,就是消灭实力较强且经常进攻关中的薛举父子。薛举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宝鼎)人,家私巨万,交结豪强,雄于边朔。公元617年,薛举自称秦王,封儿子仁杲为齐公。从公元617年底到公元618年春,唐军曾与薛举进行了两次大战。公元618年十一月,薛举再次进攻长安,不料在出兵前暴病而死,遂由其长子薛仁杲率军出征,李世民率兵迎敌。
李世民见敌军来势凶猛,便下令坚守,避其锋芒,伺机出战。两军相持60余日,秦军粮食耗尽,军心浮动;况且薛仁杲有勇无谋、残暴成性,其部下已有多人投降世民。至此,李世民认为战机成熟,便以少数部队引开秦军,然后亲领主力从秦军背后袭击。秦军溃败,逃往折墌。于是世民率大军乘胜追击,渡过泾水,围攻折墌城。至半夜,守城秦军纷纷投降唐军,薛仁杲走投无路,只好于第二天出城投降。
公元619年,占据河西王郡的大凉皇帝李轨,因内部矛盾重重而使政权分崩离析。户部尚书安修仁与其兄安修贵发动兵变,并俘获李轨,将其押至长安,后处死。
同年,割据马邑的刘武周勾结突厥,向山西发起进攻。数支唐军先后迎战,均被其打败,镇守太原的李元吉闻风趁黑夜逃回长安。刘武周的先锋宋金刚则乘势打到了河东,“关中大骇”。在这种不利形势下,高祖李渊准备放弃河西,固守关西。此时,秦王李世民审时度势,向李渊说道:“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盗,若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臣精兵3万,必冀平殄武周,克复汾、晋。”
于是李渊征调关中全部兵力,由李世民率领由龙门渡过黄河迎战敌军。过黄河后,李世民将大军驻扎在柏壁坚守,与刘武周先锋宋金刚之军队相持。期间,李世民时常离开营阵侦察地形。有一次,世民带领很少的轻骑兵外出侦察敌情。骑兵四散而去,李世民与一名士兵登上一小山丘休息。忽然,敌军从四周包围了山丘,李世民与士兵都没有发觉。恰巧在这个时候,有一条蛇追逐一只田鼠,碰到了士兵的脸。士兵惊醒,发现敌军正在包抄上来,于是赶紧叫李世民上马,眼看就要被敌兵追上。李世民十分镇静,他手取大羽箭,张弓便射,一发就将敌兵的将领射死。敌兵见此,慌忙撤退。
在相持中,李世民派出精兵切断了宋金刚的粮道。两个月后,宋金刚面对强敌无粮草供应,只好撤退。
李世民则率领大军趁机追杀,“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回合”。一直追击到雀鼠谷(今山西介休县西南),终于追上宋金刚部队,“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夜,宿于雀鼠谷西南,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军中只有一羊,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刘武周、宋金刚失败后逃往突厥,均被突厥杀死。公元620年,李世民收复了太原。
公元620年夏,关东地区原有的李密、王世充、宇文化及、窦建德四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其中的李密、宇文化及都已失败,只剩下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在消除了来自于背后和侧面的威胁后,唐高祖李渊诏令李世民东征,直指河南一带的王世充集团。
王世充本姓支,字行满,西域胡人。王世充集团本来是隋炀帝派来镇压瓦岗军的军事力量。打败瓦岗军李密后,王世充于618年在洛阳自立为帝,国号郑。
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王世充原先所属州县的一些官员纷纷降唐。至公元620年底,洛阳城外的王世充所属州县大部分已落入唐军之手,洛阳城处在李世民大军的包围之中。
洛阳城坚壕深、军备充实,但在唐军的长期围困下,王世充在洛阳孤城中危在旦夕。为了解围,王世充向河北的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是河北、山东一带势力最强的一支起义军的领袖,他出身农民,于公元618年称帝,定国号夏。他的部下认为,唐朝在消灭了王世充以后,必将会进攻窦建德。因此,窦建德率领10万大军前来救援王世充。
这样,唐军的处境变得极为危险,内部出现了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主张退守新安,寻机再战;另一种是进占虎牢关(河南荥阳西北),挡住窦建德前进的道路,然后趁机消灭他,如此一来,洛阳不攻自破。
昭陵六骏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他当年驰骋沙场所立下的赫赫战功,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命令:“朕所乘戎马,济朕于难者,刊名镌为真形,置为左右。”于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即将曾与他一同征战的六匹战马,由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亲自绘稿,选派当时的优秀雕刻家精心雕刻成六块浮雕,置于昭陵北司马门内东西两廊,是为“昭陵六骏”。
李世民采用后一种主张,命屈突通等协助齐王元吉围困洛阳,自己率精骑3500百余人急奔虎牢关,挡住窦建德的前进道路。
两军相持三个月。五月一日,李世民渡河,并假装粮草已尽,让士兵牧马于河北以迷惑窦建德,他本人则于当晚返回虎牢关。窦建德果然中计,第二天早晨全军出击,陈兵汜水,长达20里,鸣鼓大喊而进,要与唐军决战。
李世民胸有成竹,决定按兵不动,以逸待劳,等到敌军疲乏后再出击。
果然,到了中午,窦建德的军队饥饿困乏,互争饮水,席地而坐,已无斗志。李世民看准战机,下令攻击,唐军铁骑直冲向窦建德军队的阵地。窦建德仓促应战,不久其阵势大乱,全线崩溃。唐军追杀30多里,俘获敌军5万多人,窦建德本人中枪,退至本口渚时被俘。
虎牢之战后,王世充惊惶不已,准备突围南走襄阳,但是部下一致反对,王世充不得不自缚投降。河南、河北尽归唐朝所有。
同时,割据江淮一带的杜伏威归顺了唐朝。大将李靖平定了长江中游的萧铣。后来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杜伏威的旧部辅公祐分别再次起兵作乱,都被李世民迅速扑灭。公元624年,江南也被唐朝平定。至此,唐朝完全统一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