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快乐之道,百味人生(1)
人生于世,百味俱全,快乐是我们此生不懈的追求。罗丹曾说,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说,快乐并不难,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快乐的慧眼。正如为人处世有技巧一样,快乐也需要有方式。可以肯定地说,百味人生,快乐之道不可不知。那么梁漱溟先生的快乐之道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妨细细品读一下,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
四时皆有味
梁先生语录:
四时皆能激发人:春使人活泼高兴,夏使人盛大,秋冬各有意思。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因为他能“乐以忘忧”,所以他能陶醉于生活之中。人生于世,百味俱全,快乐是我们一生的渴望与追求。罗丹曾说,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纵然苦难如此多,快乐也并不难,我们需要的是一双善于发现快乐的眼睛。拥有它,我们便能如孔子一样“乐以忘忧”。
从前有两个病人,同住在一家大医院的同一间病房里。病房里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这两个病人都病得比较重。其中一个病人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他的床位靠窗,因此,他每天下午可以坐一个小时。但是另外一个人一整天都得躺在床上。
每天下午睡在窗旁的那个病人坐起来的时候,他就会告诉那个只能躺着的病人自己所看到的景色。他说窗外有个公园,公园里有个美丽的湖,湖里有可爱的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在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地方,人们玩闹嬉戏,后头一排树顶上则是美丽的天空……整天只能躺着的病人每天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想象着朋友所描述的种种情形,他感觉自己也真的看到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只能躺着的病人开始不平衡了。他心里想:为什么只有他可以睡在窗边,可以看到窗外?为什么我不可以呢?他越想就越渴望换床位。
一天夜里,他没有睡着,眼睛一直盯着空白的天花板。这时候,睡在窗边的那个病人忽然惊醒了,拼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来,但是始终都没有成功。没过多久,他就没有动静了。但这个醒着的人一直静静地看着他,并没有帮忙。
第二天早上,护士来的时候那人已经死了,整天只能躺着的这个病人静静地看着别人抬走他的尸体。
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人终于换到靠窗户的那张床上。可是当他终于挣扎起来看窗外时,他发现,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根本就没有之前那个病人描述的那些美丽景色。
从中,我们可知,很多时候,我们要寄予生活某种希望,赋予自己快乐的元素,这样才能真正发现生活中别样的美。而这,也正是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的一种表现。不然,就如那个整天只能躺着的病人一样,眼前所见只不过是一片空白。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人生许多事物都如白驹过隙。春夏秋冬,总在交替。正因为有这样的更迭,所以世间之美才会多姿多彩。人生于世,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就能领略四季之美。要看到,不论是四季中,还是四季交替间,都是独有韵味的。
可以说,春天是希望灵动之际,夏天是生命成长之时,秋天赋予万物更迭,冬天是一个沉睡的季节。然而,不论是哪个季节,诚如梁先生所言,都能激发人。也就是说,四季各有味,都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之于人生,这就是一种美的启迪,是生命更迭的昭示,是自然之奇观。所以雪莱会感叹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不正是借春之美发现冬之美的表现吗?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常人嫌厌的冬天,雪莱会赞美,会喜爱。
人生于世,何止是冬天有别样的美呢?四季都如此。但是,自古以来,人们最欣赏的莫过于春天的美了。像以散文见长的朱自清,形容春天是“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可见,春意盎然着实让人振奋,仿佛昔日的枯木槁枝都能发出芽儿来。
夏天葱翠的树叶也让人兴奋,唯独秋冬看似萧条。比如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倘若人人对秋天都有这样一种偏见,那就无法发现秋之美了。刘禹锡就是一个独辟蹊径的人,他说:“我言秋日胜春朝。”所以,秋天在他的眼中是美得非凡的。
梁先生也更为欣赏秋天之美。但是,他的视角不局限于景色之美。他说:“我觉得秋天的意思最深,让人产生许多感想,在心里动,而意味甚含蓄,不似其余节气或过于发露,或过于严刻。我觉得在秋天很易使人反省,使人动人生感慨。”
可以说,这是一种欣赏四季之美的心灵视角,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人生于世,我们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就应该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四时皆有味。因此,不论是裸眼看自然之美,还是和梁先生一样融入自然,联系自我,寻找思考之美,心灵之美,都应当有领略人生之美的慧眼。这样一来,我们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而这,也正如梁先生所强调的“趣味人生”是一致的。不然,终日黯然神伤,幽幽怨怨,哪里能快乐呢?
人生真乐是兴尽无悲
梁先生语录:
“乐不难,乐之后不苦难。”不但在乐之后,即在乐之中间也会感到凄凉。老是灯红酒绿热闹不散,仍然是苦,能于乐之后乐之中没有旁的味道就对了。
人生于世,苦和乐,犹如一张纸的正面与反面。要是世上有单面的纸,那么人世间也可能只有苦或者是乐。诚如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所说的,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打个比方说,玫瑰虽美,却长着刺,会扎人。
生活中,苦与乐简直就是孪生兄弟。正因为如此,所以世人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感慨与叹息。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对待生活中的苦,只能随之任之;而对于快乐,我们只能说一声“可遇而不可求”。
相反,我们可以发现快乐,寻找快乐,甚至创造快乐。但是,快乐不难,真正地快乐却很难,持续快乐也很难。所谓“兴尽无悲”,就是真正的快乐。梁先生在《新年的感触》中也指出,“乐不难,乐之后不苦难”。
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要获得真正的快乐,能尽兴且没有悲伤,是极难的。但是,这也是我们追求快乐时应该到达的境界。试想,若是夜夜笙歌,却泪眼朦胧地睡去,当时的快乐又怎么算得上是真正的快乐呢?相反,它不过是撩起悲伤与惆怅的罪魁祸首罢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兴尽无悲,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呢?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论语》通篇没有一个“苦”字,一上来就是“不亦乐乎”。当年,孔子一班人被困于陈蔡之间,断粮七日,个个饥肠辘辘,面呈菜色。子路牢骚满腹,大发脾气,而孔子却弦歌不绝。这样的“乐”是苦中作乐,亦是一种真乐。临危不惧,是英雄;不忧不惧,是君子。这一切都得自孔子坦然的心境。人生中有许多苦,甚至常常是苦多于乐,大于乐,这时候我们要懂得“苦中作乐”。在苦中寻求快乐,“乐以忘忧”。这样的潇洒,不正是兴尽无悲的表现吗?
抗战期间,袁鸿寿先生在桂林七星岩请梁先生吃饭,饭后在一棵小树下聊天,恰逢敌机在头上盘旋“下蛋”。袁鸿寿大惊失色,准备逃离,但是梁先生却临危不动,聊天如常。若不是梁先生如孔子一样有着坦然的心境,又怎能在那样危险的时刻沉溺在与友人聊天的快乐中呢?
这是于苦中寻求真乐,且兴尽无悲的方式。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更为普遍的情况是从快乐中寻找兴尽无悲的真乐。这时候,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与心态呢?对此,梁先生说:“‘乐’‘玩’也不是容易的事。必须在人生的根本上弄对了,然后才能干什么都对,才能有乐趣。”由此可见,梁先生告诉人们人生的真正乐趣来自于对整个人生的高度的把握,来自于对人生根本的领悟与追求。唯有如此,自始至终才能坚持自己的方向,保持自己的初心,以此为乐,乐而无悲。否则,不但不能“乐以忘忧”,反而会出现悲伤尾随一时的快乐而来的情况。
生活中,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众人相约聚餐,大鱼大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无不尽兴。可是宴席结束之后呢?心中有一种莫名的空落感与悲伤之情。也许是因为难得相聚,可能是因为生活压抑时刻太多,轻松之时太短;抑或是因为感慨于人生百味……总而言之,因为没有“在人生的根本上弄对”。所以,有时会觉得放松是一种罪过,快乐是一种奢侈品,会觉得生活中有太多的沉重与苦闷。殊不知,人生于世,循着自己的初心不断前进,就无怨无悔,问心无愧,就能真正地享受人生的快乐。
要“在人生的根本上弄对”,也非“一劳永逸”的事,相反,需要日日反省。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在人生的歧途中,迷失自我。自然而然,兴尽无悲的快乐才有“清源”。对此,梁先生常说:“人在世上生活,如无人生的反省,则其一生就过得太粗浅,太无味了。无反省则无领略。”
人生于世,须知,真正的快乐是兴尽无悲。因此,我们无须迷恋一时的纸醉金迷或是灯红酒绿,而应当追求毕生的真乐,细水长流,至真、至纯、至乐。而真乐要建立在弄对人生的根本上,时刻反省自己,改进自己。如此一来,百味人生,也能时时笑得酣畅淋漓!
人生的意义与快乐在于创造
梁先生语录:
人类为何能创造,其他的生物为何不能创造?那就是因为人类会用心思,而其他一切生物大都不会用心思。人生的意义就在他会用心思去创造;要是人类不用心思,便辜负了人生;不创造,便枉生了一世,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要用心思要创造。
世人常说,世间苦远远大于乐。其实不然,人生好比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只要我们细细去品尝,几乎每一种味道都各有一番韵味。比如甜,品尝到生活中的甜,再想到苦,便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再如苦,把苦难当成一笔财富,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意志与毅力,方可成就临危不惧的自己……
但是,没有谁愿意浸泡在酸、苦或是辣中。相反,人人都期望自己的人生能一帆风顺,都期盼有更多的坦途,都尽力地规避曲折。因此,人类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那就是如何让自己一生都过得幸福、快乐。
不论是向外寻求解脱众生之苦的方式,还是求之于内,将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归根结底,都是在寻找幸福与快乐,或是创造能让自己快乐的条件。关于这一点,梁先生推崇“乐不难,乐之后不苦难”之灼见。也就是说,人生于世,不论是寻求哪种快乐之道,能获得兴尽不悲的真乐才算是真正的快乐之道。
究竟如何才能获得兴尽无悲的真乐呢?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得回到人生的意义的话题上来。试想,人生若没有意义,那便表示着生命没有价值。一个不具备价值的生命,不论当时笑得多么肆无忌惮,终究还是会深感空虚的。兴尽而归,悲却如影随行。这时心中的低落感,较之当时的欢快而言,是一种“甘尽苦来”的无奈与无助。
显而易见,这不是真正的快乐之道。若要提取百味人生中的真乐,还须抓真乐的源头——人生的意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意义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真正能幸福快乐的人生。不然一切都为空虚所笼罩,只有漂浮感,没有实在感。
比如,成天打架斗殴,吃喝嫖赌的人生,以何为乐?要么是钱财,要么是身体,其快乐源自表面的刺激,但是,往里看,与禽兽何异?其一生,从外表看,没有一项实在的成就;从里面看,若人性本善,他的人生意义就在于把自己“动物化”、“恶化”。可见,这样的快乐,在灯红酒绿中,如萦绕指间的烟雾,不依不饶,却又只能随风而逝,无踪无迹。
所以说,人之所以为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为万物之灵,人的一生是有意义的,而梁先生通过与其他生命体的对比得出“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的结论。对此,梁先生进一步指出,创造有里外之分,于外体现为“成物”,于内表现为“成己”。
比如画家,其人生意义在“成物”上的意义,由其字画等外在的实物作品决定。又如思想家,其人生意义在“成己”上的意义,由其思想、理论、观念等内心的修行决定。
可以说,任何有意义的人生,都是包含“成物”和“成己”两个方面的。要“成物”“成己”,须得用心才行。用梁先生的话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他会用心思去创造”。如此一来,若人的一生能成就非凡的人生意义,那就不会活在浑浑噩噩与昏昏沉沉里。而会为了个人的理想和目标打拼,不断充实自我,成就自我。而在充实与成就的过程中,其中的乐趣,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最主要的是,这样乐趣,才是融入生命之中的快乐,是舒发的快乐。梁先生的快乐,就是这样的快乐。
梁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卓有成就的一生。他把自幼呆笨的自己变成了一个深刻的学问家、思想家,学贯中西,融释、儒两家为一体,一生不忘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别人说他狂狷,骂他荒谬,然而正是这样又狂又真且荒谬的梁先生,成为了中国现代的一位大儒。他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哲学财富。他不断地思考,对于人生,达到了生脱死,超然物外的境界;对于社会,他致力于乡村建设,时时呼唤要从农村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来。而这也正是梁先生的人生意义。他沉迷其中,以思考为乐,以行动为趣。
因此,风雨历程中,他不喊苦;动荡时局中,他不说难。相反,不论身处何境,他总是能泰然处之,以平静的心态去挖掘人生的乐趣,比如思考,读书,写作等。由此可见,我们该学习的不仅是梁先生的人生心境,还应当学习他的取乐之道。
人生于世,如若我们想如梁先生一般,时时享受人生真乐,势必也得如他一样,脚踏实地地“成己”“成物”,不断地创造,铸就自己的人生意义,才能真正从百味人生中提取出原汁原味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