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认知心理学思想(3)
布鲁纳认为,从心理学角度看,真正有意思的并不是这些儿童反应中的逻辑特性,而是年龄较大的儿童在反应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细微的,但非常重要的发展。我们再拿上述的指标来回头审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是如何做判断的:年幼儿童将“空”等同于液体的“少量”,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的较空的玻璃杯也即为装较少溶液的玻璃杯。因而,他们对于“空”和“满”的判断是一致的。年幼的儿童在判断“满”与“空”的时候,只使用单一的标准,比如所看到的水的容量。在他们看来,更多的水等于更满,更少的水等于更空,这是一个典型的凭借感性经验进行判断的过程。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年长的儿童居然在“空”和“满”这一问题的判断出现了错误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基于对“满”和“空”的互补关系而做出判断的。对他们来说,“更空”意味着这只玻璃杯拥有最大的、还没有被填满的容积,而“更满”则意味着这只玻璃杯拥有最大的、被填充的容积,这种看法确实没有错误,但是,从他们回答来看,答案却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如果给出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两只都充满了一半的液体,被判断为更满的玻璃杯同时也正是应该被判断为更空的那一只。通过上述实验,布鲁纳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那就是“逻辑描述不是揭示心智发展本性的一种方法[4]”,“发展不应该归功于逻辑,而应归功于儿童试图对每种观念进行知觉表征的那种需要的发展”[5]。
三、智慧生长和表征系统理论
布鲁纳的发展阶段是根据儿童再现表象所依据的媒介之不同来划分的,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就阶段性而言,皮亚杰借用了“运算”这样一个数理逻辑的概念来表示智力发展的核心,与之相对应的,布鲁纳提出了“表征”的概念,把表征作用描述为智力发展的核心概念,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表现为再现模式的变化。所谓再现模式就是人们再现自己关于世界的知识经验的方式。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再现知识经验的方式也就不同。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存在着三种表征系统,即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这三种表征系统的相互作用,是认知生长或智慧生长的核心。
1.动作性表征
所谓动作性表征是指人们用“动作”来表达他关于世界的知识和经验。这种通过适当的动作再现过去知识和经验的方式称为动作性再现模式。动作性再现模式具有高度操作性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中,认识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知道怎样去做某件事情,它是由一套适合于得到某种结果的行动构成的。例如,儿童在动作上知道怎样去骑自行车或怎样打一个绳结等。这种动作性再现模式在个体智慧的发展过程中发生得最早,是幼儿认识外界事物的主要方式。因此,布鲁纳把这种模式看成是儿童认知或智力发展的第一阶段或知识掌握的初级水平。对于成人来说,这种认知模式自始至终在认知活动中发挥作用。
这一阶段的儿童通过动作来组织、再现外界事物的特征和理解环境,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动作来建立表征,在他们最初生长的几年中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如怎样爬、走路、玩玩具,一般地利用身体影响周围环境。在这个时期,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而且单一,他们通过自己做和看别人做而学习,很少有反省思维的参与。告诉他怎么做,只有在儿童也能作出这个动作并看到别人也做出来时才有帮助。这个阶段,动作将从内部得到再现,这也就是所谓再现表象的意思。
实际上,布鲁纳的动作性再现模式相当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感知运动水平”。两人所描述的都是儿童初级的认知方式或智慧水平,即通过感知动作去认识外界事物,适应外部环境。只不过皮亚杰描述的是这种认知方式的过程,而布鲁纳描述的是这种认知方式的结果。他们都说明儿童认识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初级方式是通过动作获得的,即通过动作去认识和再现外部事物。
2.映像性表征
布鲁纳所谓的映像性表征是指用意象、图形或表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方式。它把时间、空间和定向结构的知觉转化为表象,从而进行概括。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映像性再现模式出现在动作性再现模式之后,而且在6~7岁的儿童认知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布鲁纳把它看成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或知识掌握的第二级水平。
实质上,这一阶段相当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所描述的“具体运算水平”的认知活动,即依赖于事物的外部特征或事物在头脑中的表象来认识和掌握事物。这种再现模式经过儿童期的发展,在人的一生认识活动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3.符号性表征
让5岁的儿童面对两只相同的烧杯,每只烧杯中都注入同量的水,儿童将会说他们的水是一样多的。然后将其中的一只杯里的水倒入另一只更高、更细的杯中,问儿童:现在两只杯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儿童的回答是:不一样多,并且指出后一个杯中的水更多,原因在于它的水位更高。这说明这一阶段的儿童缺乏对客体守恒性的认识。为什么会导致上述的差异?布鲁纳倾向于认为,第三类系统或者说符号性表征系统尚未建立而导致的,符号性表征系统的建立的基础是把经验转换成语言。但是,很显然,与其说是语言造成了这种差异,还不如说是由使用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时所产生的差异而导致的,是语言的内化程度不同导致的。
符号性表征就是用词汇和语言形式建立的表征。即儿童已经能依据符号或语言问题等进行思维。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符号性表征是具有高度生成性和概括性的。具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是:无思维的行动和知觉性的理解被符号系统所取代,符号成为与物体打交道的“捷径”,大大增加了认知功能的效率,可以把复杂的经验和思想简缩成精炼语言或符号,信息变得更容易从记忆中检索和与别人交流。语言成为一种最有力的长期储存的编码。
举例来说,在守恒实验中,由于长期的生活经验,儿童倾向于认为“更高”的水位意味着装有更多的水,这种观点如此的习惯化和自动化,阻碍了儿童采用更加有用的分析方法。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在儿童亲眼看到直观物体之前,先让其在头脑中进行问题加工,使得语言或者符号性表征得以在映像性表征控制情境之前而先行起作用。
为此,布鲁纳等人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将屏幕挡在两只玻璃杯前,只露出杯子的上部,把其中一只玻璃杯的水倒入另一只杯中。然后询问儿童:屏幕后的杯子是否装有等量的可饮用水。在屏幕移开之前,先让儿童做判断,然后把屏幕移开,将杯子直观地呈现出来。那么,面对眼前的杯子,儿童的判断将会是怎样的呢?当杯子被屏幕遮挡时,约一半的儿童及其他阶段的儿童都回答说水量是一样的;然而当拿走屏幕,呈现杯子时,4岁或者5岁的儿童都说不一样多,只有一半左右的6岁和7岁儿童回答的是一样多。这也就是说,当把屏幕拿走,将杯子直接呈现在眼前的时候,4岁的儿童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上,但其他年龄阶段的儿童并不是如此,请注意看他们的解释:“看起来是不一样的,不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或者“你仅仅是把它倒出来,水量是不会改变的。”[6]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布鲁纳认为原因在于他们采用了较为复杂的语言分析法,语言提供了一种手段,使得他们不再以外在的特征作为判断事物的唯一依据。
布鲁纳用平衡木的例子来阐释三种表征之间的区别: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能根据平衡木“原理”来玩跷跷板。他知道,要想让跷跷板的这一边下降,则那一边就必须离中线远些。年龄稍大的孩子能够通过模型或者利用图画来表示平衡木的原理。这样,平衡木的“表象”就被不断地提炼,致使无关细节越来越少,形成类似物理教科书中的简明概括的图像。最后,人们可以用常规的语言来描述平衡木,而无须图表的帮助,或者可以借助物理学的牛顿定律,以数学的方式来描述它。毋庸置疑,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征方式对年龄、背景和风格不同的人来说,其难度及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