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2016最新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19/778319/b_778319.jpg)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5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本部分能力包括:对词、句子、篇章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相符合。
例题:
铁路新线路的开辟与否往往必须在建路花费尽可能少的要求与新建路线的贸易运输量尽可能多的要求之间取得妥协。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新建铁路的线路( )。
A.应该是一造价最低的线路
B.其选择决定了新兴贸易中心的位置
C.决定于是否与终点之间的距离最短
D.不会总是具有最低建造成本的路线
解答:仔细考察四个选项,可以发现,选项A与题中“妥协”的含义不相符;选项B和C都无法从题中得出;只有选项D是短文支持的一种主要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D。
请开始答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36—40题。
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相关单位要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的思路,健全办理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严格落实责任制。领导班子要加强对办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对于涉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建议,承办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研究,了解进展情况,推动问题解决;承办单位主管领导要及时协调解决办理建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要时亲自答复;要明确内部责任处室、承办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及工作要求;市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加大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力度;对于涉及全局,本单位难以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机关请示报告。
36.对上述文字的基本精神,概括最准确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8_0001.jpg?sign=1738891559-Yijnwm54r0IE2H9FY5Me9GRyPHJxgfSZ-0-1654f8269746159b93e9435de1ecde10)
视频解析
A.增强履职意识
B.认真分析问题
C.科学分类指导
D.加强组织领导
37.办理人大代表重要建议时,承办单位主要领导的职责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9_0001.jpg?sign=1738891559-GQR1ANI9umqMzXwu8lU3ye5ZAGlXhq3e-0-674f08e42db42641c4b9b9d3c31bb6c8)
视频解析
A.亲自答复问题
B.推动解决问题
C.及时请示汇报
D.协调各方关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9_0002.jpg?sign=1738891559-a8pLNYf5p3pAreI9fIHBVeYqoYZOpEkm-0-48dd18a407a4ad805a63474925d5cbe0)
视频解析
38.根据文意,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
A.诚恳明确答复、认真分类研究、积极恰当处理、加强统筹协调
B.积极恰当处理、认真分类研究、诚恳明确答复、加强统筹协调
C.认真分类研究、积极恰当处理、诚恳明确答复、加强统筹协调
D.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恰当处理、认真分类研究、诚恳明确答复
39.根据文意,文中4个画线部分使用不恰当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9_0003.jpg?sign=1738891559-my9adDvYaUC19ZKcaM5sFFhkQeYHP4rb-0-eaa77f4252add5ebc1bc88aa95b2fac5)
视频解析
A.领导班子
B.承办单位主管领导
C.承办责任人
D.市政府各部门
40.本文的公文类型最可能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09_0004.jpg?sign=1738891559-jKLLriuDQIV81Y3SeYpp9BaRJ8KTKmmA-0-5b97f18bbb664aef82aa609f15db4958)
视频解析
A.通知
B.纪要
C.批复
D.函
41—50.缺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51—55题。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之前普遍认为“极其可能”是人类影响造成的。但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最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气候冷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刚好位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该研究还认为:今年已经达到这一暖相位的峰值位置,接下来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即将开始百年气候变冷周期,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科学家就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5350年以来(截至2005年)小龙湾玛珥湖周边地区植物花粉种类的变化。在植物花粉含量的变化中,有两种花粉(适合寒冷气候的松树花粉和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的含量相互消长,呈现周期性变化。
根据松树花粉增加和栎属花粉减少的峰值,指示的气候最寒冷时期先后出现在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900年、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以及公元200年、700年、1200年和1800年前后,约每500年出现一次寒冷期。花粉含量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500年周期。
在中国历史上,1550年至1851年,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曾发生大规模极寒天气,被称为“明清小冰期”。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这方面卓有成果,他注意到,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里面提到当时不但中国北方寒冷,就连江南也出现了河面结冰的情形。1654年(顺治十一年)11月,京杭大运河的吴江段冰厚三尺多,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阳历11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由于温度下降,中国的农业经济也遭受了打击。清朝叶梦珠编辑的《阅世编》记载,江西柑橘本是贡品,当地家家户户广泛栽种。然而,在“明清小冰期”最盛的顺治、康熙年间,橘树常常被冻死,橘农吓得不敢再种橘树。
“明清小冰期”应该算得上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寒冷时期了。中科院的研究认为,大约从公元1830年开始了一个暖期,现在处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可能已经达到峰值位置,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5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关键词的一项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0_0001.jpg?sign=1738891559-a5ShYz4BTtYQmI23j2GnPoy4101s2gfD-0-e5a60e394ce9a324b0bae4ad01b1ab81)
视频解析
A.500年周期 全球气候
B.明清小冰期 竺可桢
C.峰值 花粉含量谱分析
D.暖相位 冷相位
52.关于中科院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0_0002.jpg?sign=1738891559-xvtPcS3UsxPZvltW7lK1AJNNa9pF6ZAH-0-f5b87c9457f8b59fa7aff0210a9d5c9a)
视频解析
A.全球气候变暖为自然周期所致
B.东北气候变化研究的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
C.未来有进入气候冷相位的趋势
D.花粉含量分析是气候研究的最有效手段
53.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0_0003.jpg?sign=1738891559-wTpG3vKIGhkh3CHuJznhzuJ0ygAw042g-0-75d8e3a0164c07c7634d1ebbad8e5eeb)
视频解析
A.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显示气候冷暖
B.松树和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
C.花粉含量变化显示全球气候呈现冷暖周期
D.气候研究最可靠的数据多集中在公元前
54.关于“明清小冰期”,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0_0004.jpg?sign=1738891559-pXP52QwzuCjkLGbaGkpDJaAK7FxeCu8H-0-bf6e7ef38957f6c74c619abc0713a5c0)
视频解析
A.京杭运河南段出现了少有的封冻现象
B.竺可桢的《北游录》记载了当时的状况
C.江西的柑橘种植遭受了严重打击
D.曾出现过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极寒天气
55.这段文字主要(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0_0005.jpg?sign=1738891559-9YjphznfHxcSfOB1IKygjZ4faY8vFt3R-0-908469e520cf24b5fd4e55eab284fc19)
视频解析
A.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B.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C.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
D.论证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56—60题。
科技对学术进程影响巨大,影响中国学术进程的科技活动,有三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纸的发明,二是印刷技术的普及,三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异军突起(古籍数字化为其中之一)。前二者对学术的巨大作用已被历史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左右学术的趋向也初露端倪。
不过,人们在认识科技与学术的关系时,往往关注积极方面。比如人们认为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书籍的出版和文学的繁荣;汉末魏晋时期纸张取代简牍极大地促进了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雕版印刷的积极作用也被充分认识。两宋时期的刻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教育文化传播,并且作为一种产业加速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都市文化的布局,对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_________。不讲或少讲并不等于不存在。事实上早在北宋,苏轼等人已经开始思考印刷流行对文人的影响。苏轼认为,书籍多且易得,反而使记忆力衰退。对此问题,叶梦得亦颇有体悟,其《石林燕语》指出刻本书籍广泛传播后的两个弊端:一是读书人诵读灭裂,和苏轼的担忧相同;二是刻本流行后,其据以刊刻的抄本反而不被重视,导致讹谬之处无法刊正。
古籍数字化与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一样,虽然也对学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却是历史的必然,无可逆转。根据历史经验预测数字化进程,可能有两个特点:一是数字化古籍最终取代纸本书籍,二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从历史来看,纸书取代简牍,印刷取代抄写,都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经济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改进的支持,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比如纸张起初很稀有,只有特权阶层才能享用,随着技术改进、成本降低,纸张才逐渐普及。二是因为观念的变化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末魏初重简轻纸,对粗糙的纸张并不认同,纸的应用往往与俗文化连在一起。但最终纸张的轻便廉价等好处慢慢为人接受,逐渐取代简牍。纸简替代的完成约在魏晋时期,刻本取替写本则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之后方才完成,均经历了较长的一段时期。可以设想,电子文本全面取代纸本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电子出版物得到官方认可,电子文献征引获得“合法性”,各种电子书籍和电子商品全面普及等等,均需漫长的时日。
56.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1_0001.jpg?sign=1738891559-SaLQpiJXUotzfe3IHlcvedv9PvW3jfaF-0-823c4be23541797f23457f8266536e93)
视频解析
A.人们很少将学术与政治环境联系起来
B.没有比纸和印刷更重要的发明了
C.科技进步会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D.科技对学术的负面作用却鲜少提及
57.下列哪项属于科技对学术的消极影响?(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1_0002.jpg?sign=1738891559-5ggjX3M4mgslo9GZkII9pWvLRxQwVrGl-0-9e114a86c685f5dfc2f3eba2323dd59f)
视频解析
A.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成文化普及
B.两宋刻书作为一种产业加速商业经济的发展
C.印刷术的推广促进教育文化传播
D.刻本流行使得据以刊刻的抄本反而不被重视
58.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苏轼的观点?(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1_0003.jpg?sign=1738891559-KKv9Wn0FddJWzMcsm2SARu6WsINN7mrv-0-a82c9a6127a48d70c8f5b91b06e4010b)
视频解析
A.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B.世既一以板本为正,而藏本日亡,其讹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
C.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
D.轻于蝉翼薄于纱,栏画乌丝整又斜。不用文人愁纸贵,淡黄遍种瑞香花
59.下列哪项与最后一段的内容不符?(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1_0004.jpg?sign=1738891559-9dIQZ426T01UA7xrxRuHlNLnCUnUovv2-0-4dddddbabeb856f8f861f83b90a37eee)
视频解析
A.数字化古籍最终可能取代纸本书籍
B.成本降低是纸张取代简牍的重要前提
C.纸简替代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后方才完成
D.电子文献合法征引是电子文本取代纸本的必要条件
60.文章接下来最有可能探讨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2_0001.jpg?sign=1738891559-TxgLzk7Bo8Qkr9BIxv6judtCRbIswcwS-0-7d333355e79f69212b193a4d6c13b53f)
视频解析
A.古籍数字化有无必要
B.古籍数字化对学术的影响
C.科技对当代文化传播的新影响
D.纸本与电子文本共存时代的特点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61—65题。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的最南部,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仅在北部有狭长地带与乌克兰大陆相连,东部与俄罗斯相邻。克里米亚自古就有“黑海门户”之称,对于俄罗斯来说,几百年来,黑海都是其通向地中海的重要通道,通过克里米亚可以遏制与之隔海相望的土耳其,染指东南欧门户巴尔干,南下地中海、印度洋。
今天的俄罗斯版图是400年扩张的结果。16世纪中叶,由于北方海域冰冻期长,俄国是个地处东欧平原的内陆国家。当时在位的伊凡四世强烈意识到俄国需要出海口。他提出:“海水的分量是值得用金子来衡量的。”
18世纪初,彼得一世通过吞并大体上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领土,获得了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出口,得以“瞭望欧洲”。到了18世纪后半期,沙皇叶卡捷琳娜瞄准了黑海,她的目标就是克里米亚:“它是俄国和土耳其领地的钥匙,当它属于土耳其时始终是危险的,当它属于俄国时,俄国的安全就可靠而稳固,亚速海和黑海也会处于俄国的统治之下。”
由于处在东西方交汇的十字路口,克里米亚在历史上从未获得过长久的平静。考古发现认为,克里米亚半岛最早的居民是凯尔特人,即今天苏格兰、爱尔兰人的祖先。公元前7世纪,中亚和南俄草原上的斯基泰人取代凯尔特人。希腊人随后抵达,陆续建立了一些城邦殖民国家。公元前15年,罗马人征服了克里米亚半岛。此后随着罗马帝国分裂,哥特人、匈奴人、保加尔人、可萨人、钦察人、蒙古人如潮水般先后占领过克里米亚。成吉思汗西征后,克里米亚归其长子术赤一系所建的金帐汗国所有。1430年,术赤的后代建立信奉伊斯兰教的克里米亚汗国,臣属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在那个时候,鞑靼骑兵经常深入东欧大草原,捕捉白人并卖给土耳其人为奴。
16世纪,当莫斯科公国逐渐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时,奥斯曼帝国已经开始衰落。从1676年开始的200多年中,共爆发了11次俄土战争。在沙皇叶卡捷琳娜的主导下,1768年,通过第五次俄土战争,沙俄强迫土耳其签订《凯纳尔基条约》。其要求之一就是让土耳其承认克里米亚汗国独立。接着又通过第六次俄土战争迫使土耳其在《雅西合约》中正式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国。1787年,叶卡捷琳娜为了宣示对克里米亚的主权,特意邀请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二世一同前往克里米亚半岛“度假”,她甚至赞美说,克里米亚是她的“嫁妆”。
61.第二段中伊凡四世说“海水的分量是值得用金子来衡量的”,意思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2_0002.jpg?sign=1738891559-ayimoyhSZf5GynTgLv1pA8bjzNBQKRqQ-0-44518c5a3de2c3dd0fe0b5d1bcf4b821)
视频解析
A.海上贸易非常重要
B.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C.海水中富含多种矿物质
D.海洋是天然的安全屏障
62.关于俄国觊觎克里米亚半岛的原因,文中未提到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2_0003.jpg?sign=1738891559-wF6IyMf6WaB5SbThnmhgcLynw75Rh35U-0-43065591e45f6f7082e2d18d1ff329a9)
视频解析
A.为了此地丰富的油气资源
B.俄国深处内陆缺少出海口
C.占据有利的国际地理位置
D.为了维护自身的边疆安全
63.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1.jpg?sign=1738891559-lhDwaXNUrhgXLHqonkCZV0CrdSFYhdeG-0-e4531fcbddb5c11ba1af2f5d617ea07b)
视频解析
A.最早在克里米亚建国的是希腊人
B.克里米亚汗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C.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克里米亚正式归属俄国
D.《雅西合约》中土耳其承认克里米亚汗国独立
64.下列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2.jpg?sign=1738891559-MEDlujkYHsQFN4Aqb43Oo0ZzdtZkwqoK-0-c28cb385088470c64a0f76195ae8fa8b)
视频解析
A.叶卡捷琳娜的“嫁妆”
B.“黑海门户”的坎坷史
C.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汗国
D.走向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65.文章接下来最可能描述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3.jpg?sign=1738891559-6o7W2LdMFdwVKSdrbAkDJoVQZSqLnf7c-0-ffd62986d0bac588be0b2179b6601c9d)
视频解析
A.叶卡捷琳娜对国内的统治及对外扩张
B.克里米亚在归属俄国后直到现代的历史
C.奥斯曼帝国失去克里米亚后的应对策略
D.俄土战争后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66—70题。
斑头雁冬天的栖息地与海平面齐平,为了飞到夏天繁殖地,斑头雁至少要飞到海拔5000米的高度,才能飞越横亘其间的喜马拉雅山脉。在这个高度,空气密度大概只有海平面的一半,鸟通过振动翅膀产生升力,就要消耗更多能量,更难获得飞行中需要的氧气。然而研究发现,它们通常一天之内就可以飞越喜马拉雅山。这些鸟本可以充分借助白天吹上山脊的南风来减少能量消耗,然而它们却要等到相对平静的夜晚,完全靠体力完成这一飞越。在飞行中,后面的鸟通常飞在前一只鸟的侧后方,形成“人”字队形。关于这种队形,有两种观点比较流行。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字队形与定向有关。斑头雁飞越喜马拉雅山时,需要找到和穿越几个高海拔的通道。斑头雁一生中会多次迁徙,通常由年长而有经验的斑头雁在前面带路。但为什么鸟要保持人字形,而不是一只紧跟一只?另外,似乎只有斑头雁这种体形较大的鸟才保持队形,小型候鸟成群迁飞时,通常是没有队形的,虽然它们也需要定向。
第二种观点认为,这与速滑团体项目类似。为了减少因克服空气阻力而产生的体能消耗,速滑运动员会以一种紧凑队形前进,一名运动员在前,另外三名依次紧随其后。开路的运动员由于需要克服全部阻力,很容易筋疲力尽,因此他们会轮流在前。与之类似,带路的斑头雁也会不时与后面的鸟换位,但是为什么斑头雁不以直线队形飞行?飞行运动除了要克服水平方向上的空气阻力,还需要产生上升力以保持飞行状态。也许飞行时稍微偏移位于前面的同伴,虽然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空气阻力,却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为保持升力而消耗的体能。
事实上,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一推断。飞行中,鸟的翅膀会形成一股涡旋状的循环气流。来自右翅的涡流逆时针旋转,来自左翅的涡流则顺时针旋转,在鸟正后方,两股涡流都是向下的,两侧的气流都是向上的。如果鸟飞在同伴的正后方,则将处在向下的气流中,这会增加维持飞行状态的能耗;当位于同伴的后侧方时,则可利用向上的气流,得到升力。因为鸟的翅膀上下振动,所产生的涡流会随时间、空气不断变化。若想从空气涡流中获益,飞行时所处的位置必须非常精确。有人认为,这可能解释了为何只有体型较大的鸟类才以一定队形迁飞,因为鸟拍打翅膀的频率与体型成反比。体型较小的鸟不太可能准确跟踪涡流。
66.关于斑头雁从冬天的栖息地到夏天的繁殖地的迁徙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4_0001.jpg?sign=1738891559-24DXrZeRYj38vFCKO53gSn4UOTDFHcaE-0-75ce638bf5516da9e78979a534354192)
视频解析
A.会利用喜马拉雅山所独有的山风来飞行
B.至少需要飞行两天才能越过喜马拉雅山
C.需要克服因空气稀薄而增加的能量消耗
D.更倾向于在白天飞越高耸的喜马拉雅山
67.下列哪项说法被用来反驳第一种观点?(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4_0002.jpg?sign=1738891559-QobilfLO6U7TatsJPYD7y5cAQKmVjVuG-0-b5e1f60e3f4ea0480575109020d0f8ee)
视频解析
A.由于迁徙路途遥远,斑头雁一生只会迁徙一次
B.在队伍中领头的斑头雁是年轻而且强壮的公雁
C.体型小的候鸟在迁徙时无需定向也能找到目的地
D.体型小的候鸟在迁徙时往往不会保持固定的队形
68.根据本文,速滑团体项目与斑头雁迁徙活动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4_0003.jpg?sign=1738891559-5HAt8tUhX4Vd21rCxIvGLYyhMBXJI2ss-0-9d1c206bcfd26cef20a25e00174bf336)
视频解析
A.前者需要不时更换领头者,后者无需更换
B.前者是滑行,后者是飞行,还需维持升力
C.前者追求速度的均衡,后者需迅速提升到某一速度
D.前者需最大程度地克服空气阻力,后者是最大程度地利用
69.第四段中的“这一推断”是指(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4_0004.jpg?sign=1738891559-ApgynbVv0zKsWBrxnUA1kuJFWhyJLo0u-0-c8db4c0aeb8a016c2feb40754104a139)
视频解析
A.人字队形可最大程度地降低体能消耗
B.直线队形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空气阻力
C.直线队形更有利于斑头雁的迅速迁徙
D.速滑运动模仿了斑头雁迁徙时的队形
70.本文主要说明了(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7D8D2/3590503903538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4_0005.jpg?sign=1738891559-xnHeaswhvHmnuUR6VAPvIOjhPc2n9oR4-0-c4d04d7afc067e7f2d9f38324447f019)
视频解析
A.斑头雁的迁徙旅程
B.鸟类迁徙时最省力的队形
C.地理环境对迁徏的影响
D.人类从鸟类学到的本领
※※※第二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