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绪论(2)

四、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是管理者为实现各种管理职能,达到管理目标,确保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途径和措施,也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现代管理的方法很多,按管理领域的基本方法划分,可包括以下几种:

(一)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法定权利,通过命令、指示、规定、规章、条例等行政手段,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来指挥下属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行政管理方法与法律方法有共同之处,均具有权威性、强制性,但行政方法还带有无偿性、垂直性等特点,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也是执行管理职能的一种根本手段。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行政方法,能有效地统一企业内部所有成员的意志和行动,有利于对全局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

(二)经济方法

经济方法是指根据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采取经济方法的目的是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利益同组织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管理经济的目标。

经济方法中的各种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息、工资、红利、奖金、津贴、罚款等,分别运用于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内部管理。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人们普遍关心的物质利益问题,通过运用各种与物质利益相关的价值手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指通过国家制定的法律、法令、条例以及司法、仲裁等形式来管理企业。企业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要想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稳定的次序,就必须实行法治。法律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健全各种法规;二是注重这些法规在司法工作中的运用。法律具有稳定性、权威性、规范性的特点,法律方法在管理中能保证社会经济运行的必要次序,使管理系统具有稳定性,能调节各种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促进管理系统的健康发展。

(四)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指在研究经济活动的数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有关数字知识和具体数据,通过建立、计算、分析和研究数学模型来实施管理职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方法。数学方法的实质是帮助管理者了解、分析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动情况,找出各因素数量化、公式化的规律,为今后的管理活动提供参考。运用数学方法能使我们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精确化;预见经济现象在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后果;计算各决策方案的经济效果,帮助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等。

(五)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受教育者施加组织影响的一种措施,是提高人的认识,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任何管理活动,首先都是对人的管理,而人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支配下进行的,因此,管理必须要解决的是怎样让参与生产经营的人们提高思想境界与觉悟,激发劳动热情,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完成生产任务,这样才能实现组织目标,这正是教育方法所应发挥的作用。所以,教育方法的实质就是激发劳动者的主动精神,变管理者的意图为劳动者的自觉行为。

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灌输、疏导、对话、谈心、家访、竞赛、娱乐以及典型教育、形象教育、说理教育等。教育的内容有:主人翁思想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教育;先进人物事迹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等等。教育的原则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民主原则;教育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原则;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等。

(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及现代网络通讯这一先进的计算、检测、监控、检索、通讯工具,运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来改进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管理者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根据管理过程的变化情况,将原始数据、资料等进行加工、保存,达到随时进行检索查询,及时了解整个管理系统的动态情况,从而现实对组织内部进行动态管理的目的。另外,让计算机及网络辅助组织管理活动,可以极大地增强管理者采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缩短信息流相对于物流的滞后时间,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决策、提高组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已成为组织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节 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可追溯到人类最初试图通过集体劳动来达到目标的年代。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还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但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上伟大的管理实践,是人类管理思想的闪光点。

(一)中国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古典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管理思想源远流长。许多伟大工程都是人类古典管理思想的成果。例如,长城就是中国古典工程管理思想的优秀成果。如此浩大的工程,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那个时代,长城建设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复杂程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另外,在我国经历的古代战争中人们总结出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典军事管理思想,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出现了以孔子《论语》为代表的主流儒家管理思想和以老子《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管理思想,所有这些至今仍是人类管理思想的精髓。

我国古典管理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政治方面的管理思想:春秋初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管仲所编撰的《管子》一书是我国最早和成就较高的一部国家政治管理著作。管仲通过该书为周朝制定了一套官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将周代官员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六官分三百六十职,各有职掌,且层次分明,职责清楚。他主张办一切事情必须统筹谋划,提出“事无备则废”和“以备待时”的先进管理思想。

(2)在识人和用人方面的管理思想:在识人和用人方面中国素有“选贤任能”、“任人唯贤”的主张,以及“禅让制度”。在《尧典》这部上古文献中,就记述了尧、舜执掌政务后的禅让事迹,还记述了人员任用中试用和考绩的制度。在重视人才方面,墨子主张“不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在使用人才方面,《管子》提出“毋与不可,毋强不能”,及注意因才施用,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不求全责备。

(3)在社会理财方面的管理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管理思想在理财方面的主张是“崇俭”,他在《论语》中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荀况则主张富国与富民并举,提倡“上下俱富”,他认为人们必须“节其流,开其源,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这些管理思想和观点都说明,中国在社会理财方面的管理思想包括“开源节流”、“崇俭拙奢”等历来倡导的思想。

(4)其他方面的中国古典管理思想:我国在古典管理方面还有众多的管理思想和观念。

有大禹治水的“疏而不堵”;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老子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庄子的“朝三暮四”管理权变思想;管仲的“管鲍之交”管理团队典范;等等。所以说,现代管理的很多哲学思想是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管理哲学宝库。

(二)西方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上其他的文明古国也都对古典管理思想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例如,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中有280多条,其中对人的活动作了许多管理规定,如百姓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货物贸易应遵守的基本程序、臣民之间的隶属关系等,这些都属于古典管理思想的范畴。公元前370年,古希腊学者在发展工商业中认识到提高劳动效率的问题,主张在劳动中推行标准动作,并采用音乐律奏的方法,将速度和节奏引入劳动中去,以提高劳动的效率。另外,古罗马天主教会的组织和管理也独具特色,他们最早采用了职能式的组织形式,并建立了分级管理的权利等级制度。教会的各项事务,设有专门的咨询机构,并在此基础上推行了一种强迫性的咨询制度。正是由于其采取的先进的组织方式,使罗马天主教会从一个地域性组织扩张成为一个全球化组织。

二、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学派和理论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指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时期的管理成果,其代表性的理论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以及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1.科学管理理论

弗里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 low Taylor),1856年出身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由于眼疾无法继续深造而被迫辍学。其曾先后进入美国米德瓦尔和伯利恒钢厂做技工,由于工作勤奋,1884年被提升为总工程师。泰勒在工作期间,深切感到工人劳动效率不高,他认为原因在于:①工人消极怠工,普遍存在磨洋工和偷懒现象;②工人缺少培训,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适合的工具,影响生产率的提高。于是泰勒从1898年起,着手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科学试验,内容包括:

(1)搬铁块试验:伯利恒钢厂生产的生铁块由75名装卸工负责将其装运到货车车厢,搬运距离为30米。由于工作效率不高,每人每天平均只能搬运12.5吨。泰勒通过观察分析,并挑选了一名工人进行试验。通过改进操作方法和作息时间,使班组每人每天的劳动定额提高了3倍,工人的工资也由当时每天的1.15美元提高到1.85美元。

(2)铁锹试验:泰勒对伯利恒钢厂堆料场工人使用的铁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重新进行了设计,使每种铁锹的载荷都能达到21磅左右。同时训练工人使用新的操作方法,结果使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到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工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工资也由每日1.15美元增至1.88美元。

(3)金属切削试验:泰勒从米德瓦尔工厂工作开始,先后对金属切削进行了长达26年之久的各种试验,试验次数共计3万次以上,耗费80万磅钢材,耗资15万美元。试验结果发明了能大大提高金属切削加工产量的高速钢,并取得了各种车床适当转速和进刀量的完整资料。

1911年泰勒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出版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主要内容有:

①操作方法标准化,即动作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工人的操作程序,选用最合适的劳动工具,省去多余的不合理的操作动作,制订出各种工作的标准操作方法。

②劳动工时的合理运用,即时间研究。通过对工人工时消耗的研究,规定完成各项操作的标准时间,制订出劳动的时间定额。

③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按照工人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来支付工资。对于按照标准做法在规定时间定额内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发工资,而未完成者,则以较低的工资率(正常工资的80%)计发工资。

④按标准操作方法对工人进行培训。运用科学的手段挑选和系统培训工人,使他们掌握和合理运用操作方法和工具,成为“第一流的工人”。

⑤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的明确分工,即实行“职能工长制”。将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种职能,而工人只负责具体作业。管理者和劳动者分工合作,各负其责。

泰勒的理论是管理工作的一场革命,对当时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道路,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所推行的一套制度和方法被称为“泰勒制”,泰勒本人也被奉为“科学管理理论之父”。

2.管理过程理论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年出身于法国的富裕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一生从事高级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理论的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后人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其代表著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活动类别和人员能力结构:法约尔认为,企业不论大小,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6种工作:

①技术性工作——生产、制造。

②商业性工作——采购、销售与交换。

③财务性工作——资金的筹措、运用与控制。

④会计性工作——成本核算、统计与盘点。

⑤安全性工作——设备维护和人员、货物的安全。

⑥管理性工作——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法约尔指出,无论是管理者或执行者,都需要培养完成6种工作的能力。对于基层的工人,主要要求其具备技术能力。对于管理者,随着其在组织中职位的提高,他的技术能力相对重要性降低,而管理能力则要求不断地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