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影响
日本社会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很大,可以追溯到公元285年——中国的晋朝时期。王仁到日本的皇宫,带来一部《论语》和一本《千字文》(当时日本还没有文字),开始在日本的皇宫宣讲《论语》和《千字文》,这是儒家文化首次传到日本。当时的日本皇帝圣德太子提出,将儒、释、道三教合一,倡导“习和”思想。“习”就是这些好东西要去实践,“和”就是融而和之,用它优秀的东西合为一体,形成日本文化的根源。
“习和”思想一直在影响日本社会的发展。在重大的科技进步和管理理论方面,很少看到日本人的发明,但是并不影响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企业能够把很多工具方法用到极致,产生巨大效果,并且最终为世界熟知。精益管理中TWI、TQC、IE等管理方法都是美国原创,但最后从日本传播到全世界。现代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先生,最早也是在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帮助日本企业在很多领域战胜了美国企业,才最终被美国企业界认可。一个没有原创精神的民族,却成为强大的经济体。
这种“习和”思想和西方的资本主义实现融合,成就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造就了亚洲的第一个发达国家,奠定了现代日本工业和日本经济的基础。明治维新的代表人物是涩泽荣一,他被称为日本的“经济元祖”。涩泽荣一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后来在明治维新的时候去了英国、瑞士、法国等国家开始学习资本主义的精神,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引到了日本。他一生中创建了五百多家企业,业务遍及金融、铁道、海运、矿山、纺织、钢铁、造船、机电、保险、建筑等众多领域,被称为“日本企业之父”。
涩泽荣一认为,传统观念总把“义”与“利”对立起来,这从中国古代到西方古代都有种种说法,如中国儒生有“为富不仁”之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也有“所有的商业皆是罪恶”的论述。当把这种观念绝对化之后,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却产生了极大的害处。不追求物质的进步和利益,人民、国家和社会都不会富庶,这无疑是种灾难;而致富的根源就是要依据“仁义道德”和“正确的道理”,这样才能确保其富持续下去。为此,他提出了“士魂商才”的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既要有“士”的操守、道德和理想,又要有“商”的才干与务实。
涩泽荣一提出在追求盈利和资本积累的时候,要遵循道义,要以仁爱为基础,追求道德经济合一。谋利和重视仁义道德只有并行不悖,才能使国家健全发展,个人也才能各行其所、发财致富。他还以自己的经验来说明《论语》与“算盘”可以一致,并行不悖,并明确表示一定要把《论语》作为商业上的“经典”,其著作《论语与算盘》表达了他的观点。涩泽荣一的道德经济合一论,对现代管理学奠基人德鲁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