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更新时间:2025-04-16 11:12:49
最新章节:3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我们的传统节日》系列图书收集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腊八、灶王8个传统节日,都是孩子和家长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要吃什么特色美食呢?以奇妙的小故事为主线,端午节少不了我们的粽子,和主人公一起听节日传说、背诗词与谚语,还有神奇的气节变化、历史典故、民俗知识、科普小知识等。语言简洁明快,情节引人入胜,大幅精美的图片,色彩鲜艳,适于儿童阅读。让孩子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汉字有秘密(肆)
本书为《汉字有秘密》分册之一,涉及49个汉字,并将所选汉字分为9组,通过对这些汉字的字形演变以及字义解释进行说明,展示同组汉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孩子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以达到认识汉字、理解汉字含义的目的。每个汉字后面分别设“汉字小秘密”“汉字故事馆”“汉字知识馆”等板块,加深孩子对汉字的认识,让孩子轻轻松松学汉字。本书适合5~8岁孩子及家长阅读。童书3.6万字 - 会员
了不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卷:神话传说
本册书中我们有选择地将著名神话学家程憬和著名历史家顾颉刚的研究成果,从太一初始、天地剖判、经天营地,再到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这样的神话史来引入,同时再讲更多的神话人物和英雄传说,以及大洪水和三皇五帝。内容拒绝说教,结构丰富立体、系统性强,语言符合儿童理解能力,浅显易懂。其中出现的趣味问答,更是给小读者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浓浓中国风配图,尽显中华美学传承,意境上乘,对儿童起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同时进行童书2万字 - 会员
神奇校车·水的故事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怎样净化的?我们家中水龙头里的水是怎样进入建筑物的?河流、湖泊里的水经历了怎样的循环过程?……在这个故事中,卷毛老师带同学们乘坐神奇校车,参与水的循环,进行了一次水的探险之旅。快快登上神奇校车,了解水的故事吧!童书977字 - 会员
画给孩子的自然通识课:海底生物,太多姿多彩啦
《画给孩子的自然通识课:海底生物,太多姿多彩啦》是画给低龄孩子看的图画书,以图为主,给孩子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的海底生物世界,其中既有“海底世界在哪里”“绚丽迷人的海洋植物”“海洋动物是怎么运动的”“海洋是个聚宝盆”等宏观整体性海洋生物知识的介绍,又有“小不点珊瑚虫和大个子珊瑚礁”“美丽却不芬芳的海百合”“软绵绵的海绵动物”等介绍特色趣味海洋生物的内容,让喜爱海洋生物的孩子得到视觉和知识的满足,进而培童书2889字 - 会员
南极科考队员的一天
本书取材自真实的科考故事。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号到中山站附近执行科考任务,途中遭遇雪地车坠入冰面,科考队员奇迹般死里逃生,两辆雪地车驾驶员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雪地车运送工作。科考队得以圆满完成了昆仑站的建站工作。本书真实还原了南极科考队员为完成科考工作,历经各种危险和挑战的一天,“雪龙”号、PB300雪地车、“雪鹰”号直升机悉数登场。南极科考队伍的海陆空联动,有惊险,有感动,有温情,让童书313字 幼儿小百科:我们的历史
这是一本给3—6岁孩子的历史启蒙书。从上古时期一直讲述到清朝,共21个朝代。每个朝代采用一个跨页的形式,用简洁风趣的语言和精致有趣的插图,将每一个朝代有别于其他朝代的主要特征展示出来,是一本市场少见的、写给幼儿的历史启蒙绘本。童书45字- 会员
给孩子的基础科学启蒙书:物理,太有趣了!
《物理,太有趣了!》电池里的电是怎么装进去的?谁消了银行卡的磁?为什么我的微信刚好飞进你的手机?列车可以不挨着铁轨,悬在轨道上飞?……《物理,太有趣了!》是一本由人气科普作家柠檬夸克专门为青少年读者打造的趣味十足的天文科普读物。内容以都市孩子的生活体验和思考想象为出发点,通过代表万千小读者的少年“小克”和亦师亦友的“柠檬”两个角色的情景对话,结合趣味漫画和写实插图的展示,将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以最直童书2.9万字 - 会员
画给孩子的自然通识课:动物技能,超凡又脱俗
《画给孩子的自然通识课:动物技能,超凡又脱俗》是画给低龄孩子看的自然科普图画书,以图为主,给孩子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生存技能世界,其中既有“建设巢穴”“抚养和哺育”“学习和模仿”等保障基本生产和种族传承的内容,又有“动物的记忆力”“和妈妈在一起”“一起游戏吧”等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进化出的有趣的特殊生存技能,让喜爱动物的孩子得到视觉和知识的满足,进而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书稿以简单明了童书1.2万字 - 会员
了不起的中国非遗:建筑
《了不起的中国非遗建筑》以官式古建筑技艺传承人李永革老师回忆修复北京故宫的日子为引,展开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著名建筑项目的介绍。从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到江南风情的苏州园林,又来到充满家族团结氛围的客家土楼,最后回到北京四合院。无比彰显了古代匠人们的智慧与信念。在没有机械辅助的时期,大型建筑的营造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以及不可估量的劳力投入。但是如此庞大的工程,并未让我们的传统建筑有一丝一毫的粗糙童书54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