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李长之更新时间:2024-02-04 11:17:42
最新章节:五 总结——抒情诗人的司马迁及其最后归宿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作者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李长之以《史记》为切入口,通过洋溢丰富情感的文字,从时代、家学与人生际遇等不同角度,描绘出司马迁跌宕起伏的一生,在领略史学巨著《史记》魅力的同时,一起见证司马迁骨血中的坚韧与浪漫。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长之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陆游传
本书以可信的史实,生动的细节来叙写了一个有着深挚家国情怀,有着传奇经历的陆游。凸显一个由江南文化之邦、士大夫精神孕育的大诗人,一个家国情怀、在金戈铁马中坚韧前行的将领,让读者感受陆游壮志难酬的悲情一生。传记8.5万字 - 会员
孙开华评传
《孙开华评传》的传主是晚清时期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的湘军将领孙开华(1840—1893),他16岁投入湘军劲旅“霆字营”,一生经历无数战斗,屡立军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1874年日本人籍口“琅峤事件”(又称“牡丹社事件”)企图长期占领台湾,孙开华率领“擢胜营”驻守厦门,策应沈葆桢处理“琅峤事件”,最后迫使日军撤离台湾;1884年,法国人为取得越南宗主国地位挑起战事,并相继取得马尾海战胜利,并占领台湾传记17.7万字 - 会员
张履祥评传
张履祥,作为明清之际的“理学真儒”,他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和“践履笃实”的民间理学代表,在中国儒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张履祥是明末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驱。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他是“清儒中辟王学的第一个人”。第二,张履祥是清初朱子学的先导。唐鉴在《清学案小识》中将他与陆陇其(1630—1692)并列于《传道学案》卷一,也称之“朱子后之一人”。方东树评价“近代真儒,惟陆清献公及张传记29.9万字 - 会员
李白的诗歌与生平(域外诗谭译丛)
本书为知名海外汉学家阿瑟·韦利所撰写的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传记研究。韦利因古典文学成绩优异获得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奖学金。全书以时间为顺序,以作品为线索,描绘了李白的生平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成就。尝试着从社会、历史、文化、文学、宗教、伦理等角度对李白的诗歌创作和思想情感进行分析,虽然在道德上对李白提出了批评,但是在诗歌创作的才华、成就和影响上给予了李白极大地肯定和赞赏。传记7.3万字 - 会员
苏东坡传(全新修订版)
作者历时数年,几易其稿,补充史料,修正史观,不以个人喜好臧否人物,而是用更广阔的大历史视角来看待人物的功过是非。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剖析苏东坡的生命历程,解读苏东坡诗词内涵,打开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翻开这本书,一个真实立体的苏东坡跃然纸上,深入阅读,苏东坡传奇而跌宕的一生,如在眼前。传记20.8万字 - 会员
商鞅评传: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
本书对商鞅变法改革和《商君书》思想进行综合性研究。商鞅是战国中期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在秦国两次变法,力主“耕战”“富国强兵”,使秦国迅速崛起,为后来的“秦王扫六合”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商鞅是“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其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而现传《商君书》是商鞅及其后学撰写的著作,可视为商鞅学派的思想总集。商鞅学派虽不必为秦朝速亡直接负责,但他们专制、传记13万字 - 会员
华佗:苍生大医的人生传奇
本书结合史料和民间故事,讲述东汉名医华佗的一生经历,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展现华佗为人行医的风采和在人们心目中的光彩形象,表现了古代医家救死扶伤的妙手和普救苍生的美德。本书力求达到思想性、历史性与文学性的结合。华佗既是距今千年的真实历史人物,是中医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笔,也活在人们口口相传的传说故事里。写华佗,学华佗,纪念华佗,实质是学其精神,学其风骨,学其意志,所以书中不仅结合东汉史、三国史和中医史,传记13.3万字 - 会员
她被唤作“瑞奴”时:苏雪林清末浙地县署上房生活考探(1897—1911)
祖籍安徽太平的苏雪林,一方面,因故里岭下村紧邻徽州,“一直是把自己作为徽州人看的”;另一方面,又因其祖父苏锦霞清末长期充任浙地知县而生长于浙十余年,故又自称“半个浙江人”。本书对苏雪林清末浙地县署上房生活(1897-1911)的考探,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在对徽浙深厚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祖父清末徙任浙地的情况作了考订;二是对有着浓重徽州文化色彩的县署上房女眷的悲剧命运予以了关注;三是对近代传记15.5万字 - 会员
从边吏到疆臣:魏光焘评传
魏光焘是晚清时期一位有着较大影响的封疆大吏。本书以晚清湘军人物魏光焘的宦迹为线索,动态跟踪了传主魏光焘在陕甘、新骒、云贵、两江和福建地区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并将这一人物置于晚清这一特殊的历史场景下,对其治理两北和两南以及东南地区的举措进行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传记29.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