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流是部文明史
(美)劳伦斯·C.史密斯更新时间:2022-08-26 14:31:01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拓展阅读开会员,本书8折购 >
河流对文明进程造成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大河是古文明的动脉,人类灿烂的文明遗产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一方面,河流提供了水资源和交通方式,使早期人类的繁衍与交流成为可能,在文明发展后,又推动了农业、工业、贸易进程,提供新型能源,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河流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和屏障,不仅可以是国家的边界,甚至能够催生民族文化认同,河流治理也广泛牵涉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对人口迁徙、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造成了深远影响。今天,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正发生改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河,机遇和危机暗流涌动。劳伦斯·C.史密斯是一位长期关注人类水文环境的科学家,对河流与人类社会间永恒却未被重视的关系有深切认知。在这本书中,他以广博的笔触探索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水域,追溯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更迭,讲述了河流作为一种自然力量与人文社会间错综复杂的关联。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周炜乐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劳伦斯·C.史密斯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远东东方学:历史概述
《远东东方学:历史概述》描述了从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叶东方研究在远东的发展历史。该书系统梳理了远东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轨迹,不仅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高等学校、学术团体等纳入研究视野,而且也将域外俄国侨民的学术活动纳入其研究范畴。该书首次构建了远东东方学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提出了远东东方学是俄罗斯东方学不可或缺一部分的论断。历史24.8万字 - 会员
地理学思想史:专论和专史
本书各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两章,主要从地理学发展史的痕迹中找寻地理学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中所涉及的因素在思想史上的表现。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主要是对地理学史编史方法论的考察,史料来源于中外具有代表性地理学史史料,其中特别论及语境论编史方法论和科学社会史方法论的代表作。第七章至十一章是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这些章节关心的是当代地理学发展的总体特征。其中,第七章历史16.7万字 - 会员
世俗与超越:两晋文艺精神新论
这是一个儒术不再独尊、思想多元、崇尚人的个性风神的时代。这又是一个文艺至上、艺术多姿多彩、彰显独特文艺精神的时代。世俗与超越,是其文艺精神之两极。从西晋到东晋,文人(陆机、王羲之、顾恺之……)与文艺携手穿过一往情深的一百五十多年时光,创造出久享盛誉之“晋人的美”,而品格独具的陶潜也因其对东晋文艺超越精神的平衡而得以与王羲之、顾恺之等一道成为光耀古今的文艺巨匠!历史26.1万字 - 会员
中国基督宗教史(635~1949):一种跨文化视野
本书是中西学者共同合作撰写中国基督教史的一次尝试,旨在借鉴并融合过去30年所涌现之中西研究方式及成果。通过编年史和专题史两个部分,力图呈现一部可读性、准确性、跨学科性兼备的中国基督教史读本,帮助我们更好地体认基督教中国化的历史现象。21世纪的今天,当人们在一种跨文化的视野下回顾基督教自西徂东的历史时,会发现其在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调适过程,其间既有文化的碰撞与激荡,亦有挫败与不适;既有思想的交锋与历史37.9万字 - 会员
糖·明清广东社会研究论丛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科研与教学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其所收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中国古代糖业史的论文;第二部分是有关明清时期广东海防史的论文;第三部分是有关广东社会、经济、人物的论文。三部分基本反映了作者第一个阶段的科研成果。历史17.4万字 - 会员
地理学思想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下)
本书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和历史的有关思想和理论,以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为基础,在《地理学思想史——通论和年表》之年表基础上,完成《地理学思想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包括:地理学年表:公元前25世纪之前、地理学年表:公元前25世纪至前11世纪、地理学年表:公元前10世纪至前1世纪、地理学年表:公元1世纪至18世纪末、地理学年表:公元1800年至1899年、地理学年表:公元1900年至19历史13.8万字 - 会员
技术与文明
《技术与文明》中汇集了开创性方法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也因为它阐述了一个在今天仍极具前瞻性的新颖理论:人将外部世界内化,将内心世界外化——我们在物质活动中最伟大的成功,经常是深切的精神需求与最大的理性及非理性激情的投射。因此,弄懂技术不仅是为我们的文明重新定向的第一步,还是懂得社会,进而懂得我们自己的一种手段。芒福德在审视早期现代社会的困境时表现出惊人的乐观态度。他指出导致经济、社会和环境崩坏的问历史30万字 - 会员
清代石门吴文照家藏尺牍
本书以清代桐乡地区数位文士的往来信件为线索,较为详细地梳理和展示了这几位文士的生活轨迹,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一些考证,从中可管窥清季江浙地区文士的生活风貌。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书信原迹展示和翻译。书札的作者都为进士出身,具有很深的文化造诣,每一通书札都是书法精品,且涉及内容广泛,均系第一次公开发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其二为人物年谱,主要通过参考相关资料梳理了陈万泉兄弟的生活轨迹,其中历史18.1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服饰小史:从夏朝到清代的服饰演变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史。中国服饰文化从夏朝至清代的漫长发展历程,展现各朝代服饰的独特风貌与变迁轨迹。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映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工艺水平,还深刻反映了社会结构、文化交融及政治变迁。可以说,从原始社会的简单衣着到现代的新中式服饰风格,中国服饰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和创新。每一次变革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本书将带领读者一起探历史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