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本书编写组更新时间:2022-05-07 14:38:12
最新章节:第8章 司法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就《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答记者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的专门性法规。条例围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目标,坚持源头治理、全程监管、防治结合、标本兼治,进一步规范工资支付行为,明确工资清偿主体。专门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作出特别规定,通过实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实名制管理、施工总承包企业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等制度,全链条治理欠薪问题。明确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法律责任,对违法行为加大联合惩处力度。细化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打造监管闭环,加强监督监察,形成治欠合力。
品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本书编写组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北外法学(2019年第2期/总第2期)
《北外法学》是一本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面向法学所有专业,突出国际法、国别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设有国际法与区域治理、知识产权、中东欧国家法律研究、东南亚南亚法律研究、西亚北非法律研究、独联体法律研究、中国法律前沿等栏目。本书为总第2期,共包括15篇文章,分为理论与权利研究,刑事法研究,民商及网络法研究,国际法与国别法研究四个栏目。法律20.3万字 - 会员
建构数字安全:数据时代的刑法立场
技术与法律的关系,是这个时代长盛不衰的主题。当人类进化到信息化时代后,传统社会规范的迭代速率已很难跟上技术的升级频次。编码化的数据、数据化的知识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且正在对人类社会进行重新编组,其信息密度已经超出了传统法律的负载能力,迫使传统社会规则频繁重启,更迫使传统刑法理论和规则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传统刑法究竟该何去何从。本书从技术变迁引发的安全主题的变化入手,沿着法律22.9万字 - 会员
全球互联网法律观察(2021—2022)
本书是由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的、针对当下互联网领域的热点法律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学术报告,延续上一年度《全球互联网法律观察(2020—2021)》的行文逻辑和体例,围绕“数字规则与个人信息保护”“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平台经济反垄断新发展”“互联网平台开源法律问题”四大热点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内容横穿理论与实践,兼顾国内与国际之情,以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权利合理配置为基本价值法律18.2万字 - 会员
司法认同论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司法的社会认同原理;转型时期司法认同危机;司法认同危机的要素分析;司法认同危机的机制根源;以去地方化为中心的体制改革。法律30.4万字 - 会员
有效合规的中国经验
本书在介绍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同时,针对这一制度在试验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对若干个有争议的问题作出了理论解释,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制度改进思路。法律28.8万字 - 会员
患者权利法律保障研究
本书立足于患者权利法律保障研究,从权利概念的产生、个人主义的兴起以及现代临床医学诞生之后患者传统话语权的变迁角度探讨了患者权利产生的历史背景,呈现近代患者权利发展错综复杂的历史情境,并结合我国权利本位制度的演进剖析我国患者权利保障的制度路径及存在问题。法律18.3万字 - 会员
机能主义刑法学的本土化研究
本书通过密切关注我国刑事立法、司法实践,合理借鉴德国、日本机能主义刑法学的研究成果,在确定我国现实贯通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当前刑事政策与刑法教义学体系的连接方式。全书分别从机能主义刑法学在刑法总论的本土化实践和机能主义刑法学在刑法各论的本土化实践两方面展开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犯罪构成理论、共同犯罪理论和责任论研究,找到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的融合方法,而且有利于促进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经济犯罪和网络犯罪理法律30.5万字 - 会员
类案检索实用指南(第二版)
本书从实际使用和操作的角度出发,阐述检索类案的前提和情形,展示法官、公诉机关、当事人和律师如何检索和发现类案、如何判断案件的相似性、如何制作类案检索报告、如何参照适用类案,为司法实践中类案的办理提供指南。法律31.5万字 - 会员
法律的道路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有:法律是什么;法律与道德;逻辑的谬误;法律与历史;法理学问题等。法律23.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保险合同法新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保险合同总论,按照《民法典》第一编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和第三编第一分编合同通则的章节顺序,从合同订立、合同解释、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变更与转让、合同终止的顺序逐一探讨民法与保险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下编为保险合同分论,就实务中出现的保险合同的重点、热点和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本书既全面吸收了保险法的研究成果,又对学术界、司法和保险实务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具理论法学46.8万字 - 会员
建构数字安全:数据时代的刑法立场
技术与法律的关系,是这个时代长盛不衰的主题。当人类进化到信息化时代后,传统社会规范的迭代速率已很难跟上技术的升级频次。编码化的数据、数据化的知识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且正在对人类社会进行重新编组,其信息密度已经超出了传统法律的负载能力,迫使传统社会规则频繁重启,更迫使传统刑法理论和规则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传统刑法究竟该何去何从。本书从技术变迁引发的安全主题的变化入手,沿着理论法学22.9万字 - 会员
应急法要义
本书紧紧围绕推进应急管理法治化建设,广泛搜集整理了国内外的理论、制度和案例,从法释义学与实证研究等不同视角,勾勒和阐释应急法的基础知识和核心范畴,帮助读者迅速、全面了解应急法的基本立场、观点和规则体系。书中既有对应急法原理的穿透性论述,又注重回应法治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构层次清晰,时代特色鲜明,论述深浅适当,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应急法教学与研究的入门书籍,也可作为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理论法学20.4万字 - 会员
民事诉讼制度创新研究
2021年12月18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主办,天津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天大·中国司法论坛”在天津大学举行。该书则是此次论坛的精选论文集。本书围绕“智慧司法”背景下民事司法的“效率化”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涉及互联网司法建设的重点问题、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等一系列关联议题。该书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多元化纠纷解决、诉讼程序效率化改革、小额诉讼与审判辅助效率化改革、电子诉讼。该理论法学17万字 - 会员
系统理论下刑法与社会关系研究
刑法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刑法的运作、发展与社会演进密切相连。本书创新性地引入系统理论,考察刑法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刑法与社会关系的性质、呈现方式与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理论为研究工具,具有交叉学科的研究特点,深刻阐明了政治系统、经济系统、个体意识对刑法学的影响。理论法学45.9万字 - 会员
法律进化论:习惯与法律
法律与习惯之间的关系,是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法哲学、法社会学、法人类学、法文化论等方面考察了习惯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指出习惯是国家形成期的一大统制力。在习惯享有法性的过程中,经历了法律潜在期、法律与习惯并存期、法律分化期三个时期,习惯最终分化为拥有法律效力的习惯与仅拥有社会效力的习惯。在习惯如何享有法性的论说里,本书整理出六大学说,并进行了全面的法律进化的调查研理论法学1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