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新食疗本草
杨力 胡献国更新时间:2020-04-14 15:47:30
最新章节:花生:延年益寿的“长生果”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食物疗法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临床运用广泛。唐代孟诜有《食疗本草》传世,《新食疗本草》古为今用,奉献上百种常用、常见药食两用食物。特别介绍了增强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清咽润喉、保肝解毒、抗种瘤等药食。内容包括各种食疗本草的营养成分、食疗药效、常用验方偏方,使读者通过合理饮食自我养生、延年益寿、防病治病。本书配有四色精美药食图谱,由养生专家倾力推出,兼具权威性、观赏性和实用性。
品牌:青岛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青岛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力 胡献国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肝病食疗用药看这本就够了
《肝病食疗用药看这本就够了》一书详细介绍了常见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肝性脑病等的中西医防治原则和措施,包括中西药治疗、药膳调养、饮食原则和食谱主辅料、烹饪与服法、功效、适用人群和搭配等。全书共收录治疗肝病的中西成药制剂100余种,药膳和食疗食谱300余个,所选中药均为安全、易得的药食两用之品,烹饪方法简便。本书内容丰富,新颖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合基层医师、肝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养生12.2万字 - 会员
美食课一:春季养肝
春天的饮食是这样,从秋冬开始的滋补变成了生发和利用,也就是说现在不适宜吃太多油腻、肥厚、结实的东西。比如豆腐类,我们在冬天吃效果就挺好,到了春天应该吃豆子发芽以后的食物,以应春气,减少油腻。我们照顾气候的不同,照顾地域的不同,推出相应的膳食。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以药食为手段来达到调理治病的目的,药食同源,药是偏性更强的食材。按照这个思路,吃对了,就能不生病,少生病,多快乐。所以把饭吃好很重要。春季养生7.2万字 中国肿瘤患者膳食营养建议:专业版
本书从肿瘤营养的重要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膳食摄入调查数据分析、不同治疗阶段的营养支持治疗、不同治疗方式下的营养支持治疗、不同部位肿瘤的营养支持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书中还针对肿瘤患者常见的营养误区进行了讨论,并提供了科学的营养解决方案。养生13.7万字药食同源物质诠释
本书系统考证并总结本草文献的记载,梳理111种药食同源品种的历史源流,以现代科学的视角予以更丰富内涵,为合理使用药食同源物质提供科学指导。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篇。总论通过本草考证的方式分别从药用、食用两个角度提供文献支撑。各论按品种对食用和药用的用法与用量进行介绍和规范;对品种的来源和使用部位进行了科学考证;介绍了各个品种的药理、营养成分等现代研究概述,以及常见食用方法。本书以现代科学的视角予以更养生43万字食养是良医
本书将为百姓提供营养方面权威科学的健康科普信息,帮助百姓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引领科学的健康理念,走出健康知识误区,提升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新风尚。核心科普知识共分为四章:能量及营养素基本概念、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各类健康人群的合理营养、常见疾病的营养管理,鼓励大众合理搭配日常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聚焦百姓最应该知道的、最想知道的、容易误解的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并配以便于百姓自我检测的问题和答案养生11.1万字- 会员
美食课五:冬季养肾
冬季养肾,本书介绍了补肾的饮食之道。冬天进补是非常符合天道的,趁着冬天万物收藏、天气寒冷的趋势,人的阳气收回到肚子里,肚子很温热,能消化、分解、吸收吃进来的营养品。“食谷者慧”,靠吃五谷,特别是通过豆子来补充营养的人,不仅欲望能得到满足,还能超越欲望,升华到更高级的开慧、开悟的境界。所以,豆类是我们滋补肾精,为人体气和神提供物质基础的一个主要来源。看天吃饭、看地吃饭、看人吃饭,本书遵循中医营养学的养生15.6万字 - 会员
图解食疗本草大全(第二版)
本书收录具有食疗功效的食物类品种120多种,分为五谷杂粮类、蔬菜类、肉类、水产类、水果类、其他类;收录药食两用中药80多种,按照功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祛风化湿药、理气温里药、消食药、活血止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收涩药、其他药。并对每一品种的别名、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宜忌人群、饮食注意、保健食谱等归类列出,同时配有食材和药材彩色图片,并对大部分植物类品种配了原植物图片。该书适合中医药养生14.7万字 - 会员
中医食养:24节气顺时药膳
本书从节气入手,详细讲解24节气相关养生知识,按照节气配伍食疗养生药膳方,介绍药膳组成食材、制法用法及其功效等。让读者了解健康饮食与节气的关系,体会传统中医的养生智慧,教大家如何顺应节气规律来养生,顺时而食。本书图文并茂,易学易懂,适合对中医养生和药膳感兴趣、想通过食疗养生的读者参考阅读。养生6.9万字 寓医于食:中国人的饮食智慧
本书从神农尝百草讲起,讲古人的食医文化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巧妙结合,将民族的文化自信与百姓的餐桌结合,有情感共鸣,又有接地气的阐述,内容丰富,观点有依据。全书涵盖七部分,分别是古人的饮食理念、农耕文明奠定了百姓的膳食基础、护佑国人健康的发酵食品、中餐“养助益充循自然”的生态理念、古代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探索、生态与食品、建立合理的食品消费理念,共计百余个话题,托举起主题,是一本适合家庭收藏阅读的食医文养生2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