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清诗史
严迪昌更新时间:2020-02-26 18:35:40
最新章节:后记之二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运用“诗文化学”批评方法,关注并契入科举文化、隐逸文化、地域文化、家族文化诸基因,以认辨清代诗歌繁富杂的诸多特定现象,立足于文本本位,采用诗、史互证的方法。书中对那些貌似寻常而内里深沉的人物的解剖,尤能显示著者那看透世事人心的犀利眼光。书中对诗人群体和诗学大家的分析,都选择了独特的切入角度,其论述语言也有着强烈的个人化色彩。著者的踏实学风使该书的学术成就代表了当代清诗研究应有的水准。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1-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严迪昌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王尔德童话研究
本书是国内首部王尔德童话研究方面的专著,概括了传统童话向现代童话过渡时期的童话特征,系统研究了王尔德童话的创作动因、主题、文学形象和叙事艺术。作者认为王尔德是西方童话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过程中的代表性童话作家,其作品体现了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的分野,在西方童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文学23万字 - 会员
澳门文录:走向文学地图的纵深处
本书是杨义先生的论文集,包括杨义先生对部级干部讲的《重绘中国文学的历史地图》及关于《论语》、诸子、李杜、苏轼方面的新稿等,是对杨义先生一向主张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理念的深入和发展。文学33.4万字 - 会员
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与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研究
本书回溯了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概括了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状况,回顾了为这一发展历程做出突出贡献的贝娄、辛格、马拉默德、罗斯等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四大奠基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特征,然后梳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国内外研究状况。从认同、民族认同概念出发,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建构美国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原因,美国犹太文学建构民族认同的相关举措,为学界开展其他国文学37万字 - 会员
人文(第九卷)
《人文》学术辑刊由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编辑,《人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人文》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突出学术原创性与新知传播,注重实证研究,鼓励综合创新,力图融通各学科,探讨各种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问题,展示中国思想学术界新成果。《人文》力争为学术界提供一个优质学术成果发表平台。文章以学术文章(论文)为主,也发表欢迎思想学术随笔及其他形式的学术文章。另设“对话”“学林”“札记”“书札文学32.1万字 - 会员
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反对派研究
对中国后殖民批评的研究绝大多数是站在反对和批判的立场上进行的,而这些立场本身却较少被反思与相对化。本书结合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具体事件和议题梳理论争多方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观点,探讨了反对方指责中国后殖民批评的民族主义问题、二元对立问题、政治经济学问题和知识分子伦理问题等。本书以“现代性”问题是贯穿本书一系列议题的红线,在研究中力图超越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中国/西方,传统/现代”的二元模式,在对中国后殖民问文学18.5万字 - 会员
贾平凹研究论衡
本书对新时期以来的贾平凹研究做了全面的探讨。贾平凹是对当代文学有重要贡献的一位作家,对其作品的广泛批评和深入研究也形成了富有特色成果。通过对贾平凹不同时期作品评价的研究,梳理与考察了新时期以来作家、批评家与文学思潮、社会变迁互动共生的发展历程。本书既是对贾平凹的创作、批评与研究的总体考察,也呈现了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和文学发展的一个侧面,对于深入考察当代文学发展变革历程,以及作家和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文学20.2万字 - 会员
作家的主体意识和文化重建的镜像:论当代传统形态历史小说创作
传统历史小说创作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坛的热点之一,学界称之为中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第三浪潮。传统历史小说创作饱含着作家对民族、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凤凰涅槃式的大变局之后,渴望重构民族文化的凌云壮志,佳作迭出,好评如潮,传统历史小说因为有这样的创作意图而显出整体性的厚重、深刻、丰蕴的风格。以主体性理论为逻辑基点,从20世纪中国文学总体发展的历史走向中,探寻当代传统历史小说成为中国历文学17.3万字 - 会员
《冰心日记》研究
本书是目前国内学者出版的第一部研究《冰心日记》的著作。作者梳理了日记中关于国际交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史料,通过日记勾勒出冰心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学生活,分析总结了冰心日记的文体风格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学观念。作为研究《冰心日记》的创新性成果,本书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日记体文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文学21.5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史》系统梳理了从新中国成立到2016年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观念的发展情况。书稿按“史”的顺序,提炼出“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建设与深化、困境与复兴的线索,深入分析了“文艺批评与文艺意识形态建设”“科学方法论在文学领域的历险”“文学是人学”等具有标识性、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并做出客观评价。文学20.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