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19-09-20 16:24:18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批知名专家学者配合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就国家实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形成的研究报告集,书中深入分析了未来五年以及更长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趋势和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有利于于我们思考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选择,更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战略部署。
上架时间:2015-1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州发展报告(2019)
本书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开放合作,以及绿色湾区和人文湾区建设等主题,系统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州发展的基础、优势和现状,深入剖析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就提升广州城市竞争力、以广州、深圳“双核联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提出了极具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经济20.9万字 - 会员
中国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综合评价与典型案例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时代背景、演进概述及发展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依据价值理论和综合评价思想,构建基于市场规模、市场管理、市场运营和市场创新的商品交易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该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的主要商品交易市场进行测算排序。依据评价结果,本书选取国内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商品交易市场,以案例研究的方式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价,从微观层面经济9.6万字 - 会员
中部绿色竞争力研究报告
本书构建了生态福祉绩效模型,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福祉效应和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中部地区生态福祉绩效演变的驱动力。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模糊物元法对中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做出了评价,测算了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指数,研究了科技对绿色发展的贡献力,构建了绿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模型,多维度实证分析了中部六省绿色竞争力基础、态势及潜力,提出了增强中部绿色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中部经济12.1万字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经济新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本书汇聚樊纲、江小涓、刘尚希、黄群慧、李扬、马名杰等12位经济学者与专家的观点,研议深化经济领域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全书充分、全面地探讨了12个主题: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财税金融改革、科技创新改革、数字治理、乡村治理,以及中国经济的挑战与出路等。在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下,本书有助于及经济14.4万字- 会员
发展绿色新动能经济:中国发展动力研究报告系列三
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无论从国际或国内形势看,中国都应该主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绿色新动能经济,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本书在“五级火箭”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绿色新动能经济”概念,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剖析,深入分析了中国绿色新动能经济发展的进展与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等,分别提出了发展绿色新动能经济的思路与对策经济16.3万字 - 会员
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本书从经济学理论视角探究了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并结合我国的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入户调查数据分别考察了以健康和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我国的代际传递特征及其与人口增长、家庭教育、收入积累等经济变量的关系。作者通过文献梳理、模型构建、仿真模拟、统计检验等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并探讨了可能的政策干预方案。经济15.7万字 - 会员
碳中和产业路线
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将会遵循怎样的产业路径?需要格外关注哪些重点领域?未来的能源体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碳交易体系将如何优化能源结构?绿色投资如何走上可持续运行的轨道?哪些领域可以为碳交易金融工具提供发展空间?本书用令人信服的数据和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并给出明确的建议。此书是政府相关部门、投资机构和相关企业研究双碳问题和能源转型问题极佳的参考书。经济11.9万字 - 会员
大变革时代中国经济的五大战略
本书汇集了来自经济金融领域学界与业界、决策层与监管层专家的思想精华,分析当前五大战略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并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揭示了五大战略之间的系统性与相关性。经济16.2万字 - 会员
迈向高质量的城镇化:中国经验及对非洲的启示
本书由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语共四大部分构成。导论分析了中非城镇化在进展、动力与挑战等方面的异同;上篇总体概述了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和成就,并从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管理以及土地资源配置三个角度剖析中国经验;下篇从非洲城镇化的公众参与、非正规发展、科技创新三方面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出发,基于中国实践,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结语分析中国在经贸合作和经验分享上已经或可能对非洲城镇化作出的贡献。经济15.2万字